格列本脲联合DPP-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ACT、LPO、ROS水平的影响

2022-02-20 04:40:18叶佳丽殷颖
广东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格列本沙格列汀抑制剂

叶佳丽, 殷颖

1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浙江台州 318000); 2浙江老年关怀医院内分泌科(浙江杭州 310015)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疾病,其发病与患者胰岛素分泌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证实是多饮水、多饮食、多尿等,常常伴有并发症发生[1]。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产生主要是因为氧自由基对正常的机体组织产生损伤生成的一种产物,能有效地反映机体组织中自由基的损伤状况[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属于一种功能信号因子,参与多种与胰岛素抵抗的应激敏感信号通路过程[3]。研究指出,丙氨酸转氨酶(ACT)与代谢综合征发病有关[4]。目前临床床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采用胰岛素、格列本脲进行治疗,血糖控制效果较为理想。DPP-4抑制剂属于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心血管疾病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5]。本研究旨在降糖作用基础上,格列本脲联合DPP-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ACT、过氧化脂质(LPO)、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研究其对心血管的保护效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94例,女50例,年龄38~55岁,病程5~8年,体质指数20~25 kg/m2,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2例。对照组男46例,女26例,年龄(44.18±5.75)岁,病程(6.18±1.10)年,体质指数(21.38±1.25)kg/m2;联合组男48例,女24例,年龄(44.20±5.80)岁,病程(6.15±1.15)年,体质指数(21.35±1.30)kg/m2。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为7.0~11.1 mmol/L,餐后2 h血糖为11.1~22.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为75%~10%;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020KY05-2)。

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急性疾病患者;肝肾、心肺功能异常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合并泌尿系统、呼吸消化系统感染患者;合并传染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先进行饮食、运动、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等基础干预,对照组在基础干预基础上给予格列本脲(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065)治疗,初始剂量为2.5 mg/次,1次/d,根据患者血糖变化进行用药调整,最大剂量为2.5 mg/次,3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AstraZeneca Pharmaceuticals LP,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69)治疗,剂量为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当患者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即为血糖达标。

1.2.2 ACT、LPO、ROS、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2 h GLP-1水平检测 采集两组患者入院前1 d以及治疗后12周的肘部空腹静脉血3 mL,2 000 r/min离心处理5 min,提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具体步骤:将提前稀释好的血液标本100 μL加入相应的微孔板反应空中,第1孔只加样品稀释液为零孔,混合均匀,在37 ℃下处理90 min,甩去孔内液体,吸干水分;将准备好的抗体加入到每孔中0.1 mL,在37℃下处理60 min,底物四甲基联苯胺(TMS)空白孔不加;甩去孔内液体,每孔中加满0.01 mol/L PBS,浸泡1~2 min,甩去孔内液体,吸干水分;每孔中加入90 μL TMS,避光处理15~20 min;每孔中加入90 μL TMS终止液,即蓝色变为黄色。在波长450 mm处分析ACT、ROS、GLP-1、2 h GLP-1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检测两组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前1 d以及治疗后12周丙二醛(MDA)水平,μmol(MDA)/L为LPO水平。

1.2.3 血糖相关指标检测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入院前1 d以及治疗后12周的HbA1C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患者入院前1 d以及治疗后12周的FP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院前1 d以及治疗后12周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FPG×FINS/22.5。

1.2.4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显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或者是基本消失,血糖降低>30%;有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有部分消失或者是显著改善,血糖降低10%~30%;无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血糖降低<10%。治疗有效率=显效效率+有效效率。

1.2.5 不良事件统计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低血糖、尿道感染、心脏不适,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CT、LPO、ROS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ACT、LPO、R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CT、LPO、ROS水平均低于两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治疗后ACT、LPO、ROS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CT、LPO、ROS水平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两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LP-1、2h GLP-1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GLP-1、2h GL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LP-1、2h GLP-1水平均高于两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治疗后GLP-1、2h GLP-1水平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LP-1、2h GLP-1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911,P=0.027)。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2.5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状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80,P=0.084)。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中占90%以上,其发病受患者生活环境、自身免疫、遗传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患者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异常,胰岛素缺乏[7]。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时间处于高糖环境中,容易引起各种组织发生慢性损伤,伴随多种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8]。目前临床中传统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类、双胍类、噻唑烷类药物,虽然降糖药物效果显著,但是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对残损的胰岛功能有依赖作用,药物也会出现继发失效[9]。

格列本脲作用机制是促进门静脉胰岛素提升,对肝脏功能有直接作用,抑制糖原异生作用,减少肝脏产生、输出的葡萄糖;其作为一种口服药物很容易被机体吸收,与蛋白结合率为95%,血糖控制较为理想[10-11]。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与正常人相比,风险性较高,降糖药物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12]。药理作用表明,沙格列汀属于DDP-4竞争性抑制剂,一方面,能降低肠促胰岛激素失活速率,提高有效的血液浓度,对葡萄糖依赖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另一方面,沙格列汀能增加机体中GLP-1浓度,有助于胰岛β细胞释放大量的胰岛素,从而对胰岛β细胞发挥保护作用[13]。

LPO会导致生物膜流动能力下降,对膜结构产生破坏,引起离子通透性以及膜活性异常,最终导致细胞功能代谢出现紊乱,引发细胞死亡[14]。Giribabu等[15]研究指出,LPO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病,诱导血栓产生,引发微循环障碍产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过量的ROS会伴随脂毒性、糖毒性,由于胰岛自身的抗氧化能力较差,容易受ROS影响;当细胞中抗氧化能力下降,容易引起机体中细胞氧化状况失调,ROS水平也会增加[16-17]。ACT具有一定的催化氨基转移反应的作用,在肝脏中大量分布,能有效评估肝功能状况,黄宇新等[18]研究指出,一旦机体中出现肝功能异常,会对患者体内的糖代谢、激素代谢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格列本脲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ACT、LPO、ROS水平,从而改善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状况,避免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

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脂代谢紊乱的基础,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影响因素,肥胖会导致机体中大量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分泌激素受到影响,胰岛素效应各不相同,胰岛素抵抗较为严重[19-20]。马慧梅等[21]研究中证实,DPP-4抑制剂能有效改善患者餐后血糖,在不增加患者体重的基础上,改善患者血压、血脂,缓解机体中氧化应激反应。本研究显示,格列本脲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能降低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水平,降糖效果显著。本研究中,格列本脲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能提高患者GLP-1、2h GLP-1水平,主要是因为,DPP-4抑制剂对DPP-4酶抑制作用特异性延长,使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作用持续时间延长,降低血糖,因此降糖效果显著。在本研究中,格列本脲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无不良事件发生,提示格列本脲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联合应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格列本脲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ACT、LPO、ROS水平,通过提升GLP-1、2h GLP-1水平,起到降糖效果,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利益相关声明:所有作者声明均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说明:叶佳丽提出研究思路,课题设计,论文撰写、修改;殷颖分析数据,实施研究过程,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学分析。

猜你喜欢
格列本沙格列汀抑制剂
警惕消渴丸中隐藏的西药—格列本脲
药物与人(2023年1期)2024-01-15 03:32:15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总胆固醇水平影响评价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用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格列本脲的抗炎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20年25期)2020-12-29 11:36:5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Ⅰ)中格列本脲含量
中国药业(2017年6期)2017-04-26 04:02:31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磺丁基醚-β-环糊精/格列本脲包合物的制备
药学研究(2015年7期)2015-03-14 11:48:20
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