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自治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维度

2022-02-20 18:46孟庆新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个维度思政课高职院校

摘  要:“三教”改革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有力措施,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依托“三教”改革三个维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中进行探索,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思政课;三个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7164(2022)03-0173-04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从改革的角度来说,多为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变革。在教学模式方面,“灌—启”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服务学习”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模式、“讲、议、看、做、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等,都是站在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方面,多为充实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或者是通过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方面,变革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增加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或实景式教学等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方面,各校在开展思想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创新出了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如暑期社会实践、“行走课堂”“体验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

但是从本质上关注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和做法,一直未得到有效的重视。为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精神,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加强教师队伍内涵建设,提高思政教学质量

(一)多措并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队伍数量方面,根据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的要求,自治区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达标的问题。因此,多措并举,做好思政课教师的公开招聘、自主招聘、绿色通道引进及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学科优秀教师转岗等工作,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同时,结合新入职教师和相关学科转岗教师情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和选聘办法,把好思政课教师的选聘入口,在考虑教师数量问题的同时,从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学科专业水平和后期的培训培养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建设[1]。

(二)内外兼修,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目前,在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来源渠道单一,即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录。这些教师入职后,从本身的学缘结构上讲,是一批专业性比较强的教师,但是,存在着学术气息浓重,注重日常教学的框架结构,不能从内心认同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学有所得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一味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丰富性,不考虑职业院校学生的现实状况。鉴于这种情况,就出现了职业教育的思政课堂,学生“不抬头”,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少,教师几乎成为一名“孤独的朗读者”,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和认可,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早年一些跨学科专业的教师,转岗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这些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背景不强,即所学的专业与任教学科跨度较大,部分教师虽已转岗,但缺乏相应学科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对讲授的课程内容理解不深、认识不透,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出现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教师自身对于如何上好思政课的问题没有进行认真地、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是个人的固化思维使然。“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三备工作,多年以前就已经成为教师备课的必备环节。所谓的“备学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学情,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备学生,一方面要备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讲授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确定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才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确定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备学生的学习能力,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要结合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速度、运用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因素,设计教学任务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了解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因此,职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应该放下固有的偏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情做好思政课的教学工作。

第二个问题属于教师自身内涵建设的范畴。教师个人学科背景、社会阅历、经验总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等,从而构成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于缺乏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来讲,如果没有系统的、深入的专业培训,很难形成其对所讲授内容的深入、透彻的理解和认识,那么,也就无法在授课时给学生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因此,需要通过思政教师专项培训、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青蓝工程”、教学团队、课改小组等方式,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培养力度,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注重教材内容建设,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一)立足根本,深耕教材

“教材是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连接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既有相似性,又相互区别。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性作用,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学目标的建立,依靠对课程目标的总体把握,以及对教材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作为任课教师,要深入地研读教材、恰当地把握教材、熟练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内容了然于心,明确每一个章节、每一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这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环节,也是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例如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是针对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五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相应的教学活动则是围绕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因此,立足根本,深耕教材,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思政课的核心,也是有效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的立身之基。2963F254-61B5-4028-9950-5DA5FCA65EBF

(二)结合实际,用活教材

理论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理论的产生依靠社会现实的滋养,但其又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因此,在进行理论传播时,应结合实际,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用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充实理论讲述,那么,理论的传播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效果。例如高职院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論”课程,要讲好两大理论体系,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内蒙古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注内蒙古各族人民和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即关于内蒙古战略地位、战略定位、奋斗目标、发展路子、重点任务、管党治党、精神状态的重要论述,融入课程讲授中,那么,理论课程与现实素材就实现了有机融合,达到了让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关心关怀、对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指导指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教学目标,实现了理论性与现实性、时代性的有机结合[2]。

(三)创新载体,转化教材

在教育信息化、“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用好思政实践教学平台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发、建设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红色经典教学资源,是对教材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重要途径。事实上,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是任课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不仅要凝练教材内容,而且要对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反映,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以革命精神为重点,讲好中国精神故事,不同的时代,教育的内容也有不同。革命战争时期的“草原劲松”多松年、“抗日英雄、青山英烈”高凤英和刘洪雄,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民公仆”牛玉儒、“青春报国、白首为民的老战士”任明德、逆行支援武汉的“抗疫英雄”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典型案例。将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才能“生动、深入、具体”地把中国故事讲好,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实效

(一)对分理念,注入活力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学生多元获取知识信息的需要。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用理论讲授的方式授课,即使任课教师的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依然难以同学生产生共鸣,从而造成教师独角唱戏的授课效果。

尽管教育目标是让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并不是用“说说闹闹”“唱唱跳跳”的形式来替代严肃的理论课堂,而是要在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对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有效传授,让理论知识与完美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分课堂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所谓对分,就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这里的交互式学习讨论,是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教师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精讲后,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出来的,强调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让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收获[3]。

在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讨论之前,还完成了一个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那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身原有的知识基础相结合,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在传统的讲授式学习中,这个过程是学生被动完成的,学习自主性好的学生能够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而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则直接放弃了这个内化的环节,教师的讲授对学生的学习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在对分课堂中,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是主动完成的,因为要参与交互式学习讨论,就必须先完成知识内化环节,从而实现了“1+1>2”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增添助力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思政课堂已经不能够再仅仅依靠一块黑板、几根粉笔来吸引学生,并试图用干瘪的、抽象的理论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只能立足现实,寻求改革创新。实体课堂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课堂,就像人和自己的影子一样,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使用得当,则有助于思政课教学,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之间的断裂,无法实现其在时空上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要用好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自媒体。自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人人都成为信息制造的主体,信息制造表现出平民化甚至全民化的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彻底颠覆了信息单向流动的机制,呈现出涟漪式、扩散式的传播形式,表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信息获取渠道宽泛、信息交互能力强等方面,这些特点对于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言,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在利用自媒体工具时,还要关注实际授课的效果,加强教学互动和教学的阶段性反馈工作,防止出现学生只“娱乐”而未“受教”的局面[4]。

另一方面,要用好VR技术,开展实景式体验教学改革。VR即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传感器等设备、技术,创设一个三维仿真环境,从而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VR技术应用在思政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创设具有典型意义和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虚拟仿真场景,针对学生开展目的明确的思政实践教学。这一方式主要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时,很多典型场景无法身临其境,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同时,这也是思政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尽管在目前的思政实践教学中,教学形式和组织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确实未能实现有效的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VR实践教学“是顺应信息时代下的新媒体环境发展需求及学生的接受方式、生活方式发生重要变化而创设的实践教学形态,它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发展规律及新生代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较之其他实践教学方式,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实践优势。”2963F254-61B5-4028-9950-5DA5FCA65EBF

(三)知行统一,答疑解惑

高等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担负着理论传授的重担,更承担着实践解惑的重要职责,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设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是实现思政课知行统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行走课堂”不仅仅是授课方式的一种转变,更为重要的是突破了传统讲授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割裂感,让学生在知行统一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行走课堂”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环境中,感受和体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加深对其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行统一的目标[5]。

“行走课堂”作为思政课的重要实践环节,不是脱离实际的“行走”,其作用表现在,一方面,用实践验证了课本讲授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把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和产生的困惑,通过亲身实践来寻找答案。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一种锻炼。“行走课堂”引入多种评价机制,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主动地探寻想要获取的答案。

四、结语

总之,教师、教材、教法作为“三教”改革的三个维度,在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改革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提升教师队伍内涵建设,还是丰富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都是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都是为建设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思政课目标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熊晓琳.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点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17,7(07):62-65.

[2] 贾冰. 高校思政教学“教材-教学-价值”体系转化的路径探索[J]. 高教学刊,2020(16):103-105+109.

[3] 邱细荣,刘家访.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辨[J]. 教育導刊,2008(07):30-33+50.

[4] 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05):5-10.

[5] 张毅翔,李林英. 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1):59-61+77.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 20NDB04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孟庆新(1982—),女,硕士,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国语言文学。2963F254-61B5-4028-9950-5DA5FCA65EBF

猜你喜欢
三个维度思政课高职院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