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丹
摘 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高校“志愿公益”类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积极探索新时期青年学生对于志愿类活动的认知体验过程和价值观念塑造成效。研究发现,介入式的体系化公益活动的开展,辅之以思政教育主题,对于青年学生加强社会体验,端正价值观念和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具有显著成效。
关键词:公益思政;实践育人;价值塑造;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3-0060-04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重要历史交汇点,新时代青年所面临的时代使命、国内外环境和机遇挑战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出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是目前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时代青年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站在人类立场思考问题的格局与气度[1]。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光要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更要注重青年学生德育素质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研究背景
“公益思政”是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本着从小处着眼的原则,选择一些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社会热点项目或者重点建设目标(如乡村振兴、支教支农、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关爱项目),实现高校与社会基层工作的有效对接,创造和提供渠道,让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以己之眼,观社会百态;以己之身,亲历践行;以己之思想,揣摩钻研;以己之人格,升华再造。通过志愿公益活动的亲身参与,大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个人价值观的再造和升华,达到最初设计的育人目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选择20位有过志愿公益经历的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受访者年龄分布在18—24岁之间,所有受访者均参与过规模不等的各类志愿公益活动,其中有活动的主导策划组织者,也有活动的简单参与者。
个案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叙事分析。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焦点访谈、查阅朋友圈等方式对20位受访者的生活背景、认知能力、关于志愿公益的认知和体验感受、行为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高校以“志愿公益”活动为媒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参考[2]。
三、基于某高校志愿公益活动思政教育成效的案例分析与个案分析
本文以某高校两项品牌志愿公益活动“柑橘义卖”和“公益摆渡人”为案例,深入剖析“公益志愿活动”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通过体系化地设计“公益思政”教育方案,有步骤地实施和执行,以收获超出预期的理想效果。结合20位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志愿者的“访谈记录”,从“公益思政”受众的角度来探讨“公益思政”活动的育人成效,从“供给侧”的顶层设计到“需求侧”的现实反馈和个性需求,全方位综合化地探讨“公益思政”育人理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基于“团体性”志愿公益活动的思政教育成效分析
1. 基于某高校两项品牌志愿公益活动的案例分析
(1)“柑橘义卖”,为精准扶贫户燃起希望之光
某高校连续4年与精准扶贫户结对子开展“柑橘义卖”活动,并助其脱贫。常态化和持续性的帮扶活动在校内外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义卖队伍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几百人,从最初的院级活动到现在的校院联动,活动的影响力和帮扶范围不断扩大,为困难户燃起了希望之光。
(2)“公益摆渡人”,向社会证明青年力量
在“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实践精神的指引下,该组织由青年学生党员、团员为主要组成成员,以“党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志愿公益”为活动宗旨,以立足公益、服务地方为根本目标。团队结合专业优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相关政策,连续5年来以志愿公益活动的形式服务地方。在实践中检验学生所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国情、民情教育,激励学生以自己所学积极回馈社会,投身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事业,为民族复兴大业贡献青年力量。
2. 案例成功经验
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而行的一代人,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网络新技术和新媒体[2]。如何以更适应青年偏好的方式做好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模式做好价值观念引导,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长期且不断受到现实挑战的命题。
第一,紧贴社会脉搏,为青年创造平台走进基层,联系群众。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3]。青年大学生既要“潜心问道,也要抬头看路”,志愿公益活动平台为青年学生走入人民,走近社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观察点,是实现国家和社会对青年的价值诉求与青年个人成长内化融合的重要途径。
第二,寓教于行,以实践活动代替说教,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当前在国内外多元思潮的冲击下,青年意识形态领域多样多变的特征更为明显[2]。如何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之钙”,强化家国情怀,亲历亲为的实践活动将是不二选择。上述两项成功案例,均是秉承这种思想,变说教为行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升华价值观念。
第三,发挥专业优势,回归实践,检验真理。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智囊优势,为志愿公益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成效提供保障。以“公益摆渡人”活动为例,大学生充分利用法学专业优势,契合党的十九大关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国家号召,在充分了解学校周边县市普法工作的現状和现实需求后,发动在校大学生骨干投身当地的普法工作。此举在农村地区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为当地的普法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补充作用。成立5年来,该团队共计在恩施等30余地,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000余册,开展法治宣讲和法律咨询300余次,咨询受众超500人次。
第四,志愿公益活动常态化。常态化、品牌化的志愿公益活动,在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上有较好的保证。如华中农业大学的本禹志愿者服务队、北京师范大学的白鸽志愿者协会。其中本禹志愿者服务队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在全国形成了良好的志愿公益影响效应。截至2019年,湖北省已创建182所“本禹志愿者服务队”,参与人数超过13万人。
3. 案例经验衍生思考
首先,“公益思政”紧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将“德育”与成才完美统一,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却比较少,亟待推广发展。其次,“公益思政”通过基层实践活动的安排,能够起到有效的“劳筋骨、励心志”的教育目标,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抗挫抗压能力。最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思政”“微公益、微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创新“公益思政”教育模式、扩大教育范围、强化教育成效具有显著助力作用[4]。
(二)基于参与者的个案 “思政教育” 成效分析
通过与20位受访者的访谈交流,以及朋友圈和QQ说说的相关信息了解到,部分大学生对于未来规划清晰,经常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公益活动,称之为“灵魂的救赎行动”,可以称之为“奋进者”;部分受访者认为参与志愿公益活动,能够带来现实的荣誉和收获,可以称之为“功利者”;还有一部分受访者因为身边的同学带动而经常参与志愿公益活动,可以称之为“跟随者”。
1. “响应时代号召,做奋进有为青年”:奋进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对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的回信中说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我深受鼓舞,认为“青春正当时,吾辈必当不负好时代”。在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类志愿公益活动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初心,重新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雷雷)
我个人是在乡政府的大力帮扶和热心人的百家饭赠予中长大的,求学的过程更是充分享受到了国家助学贷款和系列帮扶政策的红利。所以,对我而言,在自己学有所成之后回馈社会,报答乡邻,是我生命的意义。(阿龙)
“奋进者”在采访人群中约占1/3,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充满激情,斗志昂扬,活力四射。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充满热情,热衷于建功立业,为国奉献。
2. “有的放矢,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功利者
我认为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青春只有一次,决不可拿来挥霍。我们要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未来发展诉求,认真设计发展路径,循序渐进。(小曾)
大学是素质教育的象牙塔,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借助各类志愿公益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期与自己未来心仪的岗位相匹配。(小米)
“功利者”更加关注从事的活动和工作能否带来自己资历和技能的提升,更多从自己长远的发展来考虑是否参与公益活动。
3. “无为而治,随心所动”:跟随者
其实,我是跟着宿舍的同学参加志愿活动的,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跟着他们一起出去参加活动,感觉也挺有意义的。(阿威)
“跟随者”对于志愿公益类活动并没有特别的诉求和想法,大多是在周边朋友和同学的带动下参与,他们既不是坚定的信仰者,也不是功利的訴求者,他们的行为更多地显示出随意性。
通过20位受访者的个案研究,志愿公益类活动在大学生中整体具有较高的接受度。但同时也有大约一半左右的群体目标不明确,对于志愿公益活动的价值认知仍有欠缺。青年问题大多源自青年的视角偏差,需要“价值和利益”的双重导向才能纠正误差,促进青年的和谐发展[5]。
4. 基于“个案访谈”的“公益育人”主导思想育人成效分析
“公益思政”的教育转化作用已经逐步明朗,“教育红利”效应呈现,同时在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爱党爱国教育方面成效显著。
“公益思政”把志愿公益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社会、提升思想政治修养等方面起到较好的教化作用。具体表现在学校优秀青年志愿者数量逐年增长,学生申报研究生计划、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呈显著增长趋势。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很多学生积极参与了家乡所在地的防控工作;在7—8月的防汛抗洪时期,亦有很多学生迎难而上,充实了基层地区的抗洪抢险队伍。在这场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的战斗中,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爱国情怀,充分彰显了青年学生勇担责任的使命担当精神。
“公益摆渡人”团队四届成员荣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50余项,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成果40余篇,获得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10余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10余人。个人成长发展效能得到有力印证。
四、“公益育人”与 “思政育人” 的创新融合
(一)“公益思政”科学理念的提出
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是服务社群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学生观察和研究社会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工作,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的原则问题,关系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问题,是必须常抓不懈的核心工作。如何促进二者的有效和深度融合,扩大“公益思政”的育人效能是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公益思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主体的研究思想是要把志愿公益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二者的有效融合和合理交叉,最终实现育人目标。并非简单的志愿公益活动中增添一些政治性说教内容,而是要以志愿公益活动为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嵌入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悟来实现思想政治觉悟的升华,达到“正三观”“强能力”“促发展”的理想目标。
其一,转变方式。变传统的课堂教育为社会教育,营造教育氛围,为思政教育添点味道。
其二,拓展范畴。思政工作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等传统范畴,拓展到除上述内容外,还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公益思政不是一次性的援助性活动,做一次换一个地方,而要以长远的教育实效为追求,以志愿公益为媒介,以基层服务为平台[6],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目标,以拓展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宗旨。
其三,聚焦全局。以思政工作的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坚持“以德育德”,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7];坚持“以智育德”,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引导学生博学笃志、正谊明道,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坚持“以体育德”,大力开展体育教育和群众性体育运动;坚持“以美育德”,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以劳育德”,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引导学生知行合一[8]。
其四,开拓创新。开展“微公益”和“可持续性公益”活动,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和挖掘公益活动开展的新模式和有效途径,积极打造“需求侧公益”,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取向,实现“德育”目标。
(二)“公益思政”是积极响应国家促进青年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的重要举措
1. “柑橘义卖”“公益摆渡人”等志愿公益活动的开展模式和经验表明,在志愿公益活动开展过程中植入思政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且形式新颖,感受深刻,认知建设成效显著。
2. 思政教育亦可一改以往的“高大上”,适当配合适量的“小精尖”教育模式,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不断开拓创新,力争做到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3. 结合柑橘义卖活动的开展经验,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进一步探索“微公益”“可持续性公益”“需求侧公益”等志愿公益活动开展的模式,积极探索不同模式志愿公益活動开展的可行性以及教育意义。力争扩大志愿公益平台,拓展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让“公益思政”真正惠及每一名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邓希泉. 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N]. 光明日报,2019-04-29.
[2] 张阳,刘磊. 建党百年来青年成长成才价值目标实现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路径[J]. 中国青年研究,2021(06):39-46.
[3] 张来明. 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J]. 求是,2020(23).
[4] 王尼娜. 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深思[J]. 青年与社会,2019(06):181-182.
[5] 曹玉梅. 民间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影响因素的扎根理论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21(06):47-53.
[6] 杨雄. 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6-7.
[7] 杨萍,郑英伟. 代际差异视域下提高“00后”大学生思政课抬头率的对策研究[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9(11):17-20.
[8] 复旦大学. “五维育德”工程[EB/OL]. (2019-04-23). https://www.fudan.edu.cn/2019/0423/c515a95973/page.htm.
(荐稿人:魏宁,三峡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