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凯,苏 静
(1.青岛大学人力资源处,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高校师范生(以下简称“高师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内容既要有共性的体现,即普遍意义上的公民人文素质和所有高校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素质,又要有个性的凸显,即注重高师生特定的专业和职业特色,基于中小学教师人文素质的内涵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与建构。鉴于高师生专业与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其人文素质培养应在普遍意义的内容之上有所侧重,即应立足于中小学教师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以期为未来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发展与素质提升提供前期源动力。解析中小学教师人文素质内涵,可以从人文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观照阐释与之匹配的中小学教师人文素质应有之义,继而为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内容建构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业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既然如此,传授知识自然是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的首要特征。人文教育本身就是以知识作为建构对象,以人作为教育对象的教育,是一种特有的知识生态。教育的概念本性就在于对“文化”进行“人化”的诠释,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造就有自由精神和自我修养的人,努力将人从自然的质朴性中解放出来,从知识中解放出来,从意志的朴素性中解放出来,继而完成对人的塑造。塑造后的人应具有人的普遍形式,对自然质朴性与意志质朴性有所扬弃,即“人文化”或者“类化”。换言之,“解放”是教育的否定性本质,而“自由”则是教育的肯定性本质。教育就是要琢磨和逐步消解特殊性,使自身的行为与路径与事物的本性相吻合,从自然状态下将人真正地解放出来,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教育的真正旨归,就是解放人,造就人。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正是基于“文化”的影响,对自然状态中的人进行彻底的改造与解放,最终达至真正的“自由”。可以说,文化所创造的,是一个真正的充满“意义”的世界,而“意义”正是“文化”的本质所在,文化所能解释的,正是“意义”所能供给的。主客体之间所创造出的可能世界,正是意义通过理解所生成的,而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正是通过“意义”的传递,建立起一个介于生命过程与生存困境之间的“意义世界”,而知识只是以中介和现象形态的方式存在,最重要的内核为知识背后所能超越的“意义”。所以,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便在于建立人文与素质之间的链接,去激发生命个体应对与超越生命困境的能力,所以,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是由文化创生的,并在创生的过程中将现实世界中诸多矛盾与冲突进行和解,最终达至生命的持正中衡。由此可知,知识应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建构对象,而且人文素质本身也以知识生态的方式成为人文教育的对象或意识形态。诚如杜威所言:“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1]
结合未来职业的特殊性,高师生可以优先考虑从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四个方面进行人文知识的扩充和学习。第一是文学知识。文学知识是高师生未来面对职业应具备的基础人文知识,无论是语言表达或思维流脉都有赖于文学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同时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进行传播。第二是历史知识。众所周知,读史使人明志,亦使人明智。只有具备了丰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以史为鉴,知荣辱得失。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使学生能够心怀天下,站在历史的视角上放眼整个人类社会,将历史照进现实,推动人类文明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第三是哲学知识。哲学知识在高师生整个人文知识体系中具有统领作用。教育的旨归是为了人的解放,中国高等教育哲学之父张楚廷先生认为,“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人的精神的教育,是使人维护和发展自由的教育,是使人成为自由人的教育,是使人更智慧的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使人获得解放的教育。”[2]因此,无论是在高师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视角,哲学知识都是引领高师生正确处理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关系的重要依托,为将来胜任教师职业,引领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物我之间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哲学基础。第四是美学知识。通过对美学知识的学习,高师生可以充分理解由人所创造的“人化”世界所蕴涵的独特美,并自觉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去追求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同时通过对自己身、心、灵的感知和历练,充分彰显自身人格改变世界的本质力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高师生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如果“学高”对应的是知识层面,那么“身正”则对应了思想、道德、精神及行为层面。教师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文品格,才可能真正集“学高”与“身正”为一体,孕育出高尚的师德师爱。教师人文品格的基础是人文情怀,情感是人文主义强调的重要元素,而情与理又相通相辅,共同凸显人文品格的重要特质。人文主义思想家唐君毅先生认为,“情之一字,则唯当其同于欲或与欲相连时,乃含恶义;如连于性言,则为性之表现,亦即理性之表现,而含善义。”[3]因此,教师的人文情怀体现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调的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和个体多样性的悦纳,同时,“透射出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深情眷顾。”[4]当教师的人文情怀上升到人文品格的高度,便形成了其自身稳定的内在素质,这种内在素质具有一贯性,通过逐步的内化,最终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这是一种具有获得性的精神品质。因此,理想的教师人文品格,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对于教师角色的神圣性能够有深切的体会与认同。即不仅视教师为崇高职业,甚至视为终身事业,最终达至终身志业,从而对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正向引导力和教育力。其次,乐观豁达的心态,对教育充满信心,以坚定的信念践行使人向善的教育。再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顾全大局,抗拒诱惑,无私无畏。最后,怀有崇高的师德师爱,对学生满怀期待与宽容,教人不厌,诲人不倦。因此,“教师的人文品格一旦形成,其豁达、机敏、自信、睿智、热情、宽容等人格特质便自然融入教育活动中,成为规范化的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5]
正是鉴于人文品格对师德师爱形成的重要影响和作用,高师人文教育应充分重视对高师生进行人文品格的培养与修炼。首先应将高师生的德性修养摆在首要位置。应引导高师生充分认知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特殊性,以道德守望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自觉定位为文化薪火的传播者。要引导高师生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自觉抵制物欲诱惑,严格自律,以崇高的道德追求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面对未来职业,形成超功利的价值取向。其次,高师人文教育应培养高师生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以抵制当下教育人云亦云的形式主义倾向。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是生命个体超越世俗,进行独立思考与判断及论证的结果。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是不接受他人之强制意志,由自我掌控而形成的结果。具有这样精神和品格的高师生将来会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光明磊落、从容自信的人格魅力,并对教师职业产生庄严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热忱投入其中。“从根本上说,把教育工作视为美好事业的神圣感是教师独立人格的核心内涵,它是教师对原则的坚持和对信仰的追求,是师德的灵魂。”[6]最后一点,对高师生进行人文品格的锻造时,应强调对个人价值的认同与尊重。即引导高师生珍视个人生命的完整性,不断追求自我实现与超越,应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人,实现身心灵的统一,而不是肢解或割裂对生命及灵魂的认知。培养高师生深刻的共情能力,避免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与教育生活中,以粗暴物化甚至兽化的方式对待教育对象,避免教育理念的机械化和重复化,避免教育教学行为的单一化和简单化。通过培养高师生的共情能力,使高师生提前感受教师职业的多元性与深刻性,提前认知未来教育对象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充分把仁爱、自由、和平、宽容、敬畏、谦卑、自省、感恩、悲悯、幽默等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的关键词内化为自身的教育价值观。”[7]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所在,其内涵非常丰富。简言之,人文精神是一种自觉、自由和超越的精神,它以人为本,强调“人之为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之为人”的发展与完善。它集中地体现为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深刻理解与现实把握,是人所独有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观念,也是构建人的主体性的实践规范。落实到教育和教师的层面,则体现为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毋庸置疑,教师的人文精神不仅直接决定了其人文素养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也直接影响了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师作为学生各种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共历者,其显性行为特征和隐性精神品质同时作用于学生个体,其中隐性精神品质的作用更加持久深刻。当下教育正是因为摒弃了人文教育的核心精神,如古希腊教育所崇尚的教养与和谐,文艺复兴所倡导的“巨人”理想,以及中国儒家文化所弘扬的“仁义礼智信”等,才导致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泛滥,从而忽视了“人格完善”这一教育应有的终极目标。只有具备高尚人文精神的教师,才能给予学生人文知识的熏染并活化知识的灵魂,才能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人文方法,树立合理的人文态度,最终达至人文理想的彼岸。可以说,教师的人文精神是教师的知识、态度、情感、意志、行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内蕴于教师这一特定的行为主体,是教师精神成果的综合体现。教师的人文精神全方位地展示着教师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同时又以教师的具体态度、方法和行为等结果呈现教师的主观感受和认知程度。它本质上体现了教师职业应有的独立、自由、审慎、批判的精神,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合作创新精神、慎独思辨精神等。拥有人文精神的教师不仅会主动将优秀的文化不遗余力地传播给学生,还会自觉热情地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实践范式,乐此不疲地承担起文化创制者与教育实践创新者的职业角色,并以此为荣,终身践行。当下的教育世界充斥着不断膨胀的工具理性,只有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才有可能直面教育实践中真实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始终葆有对问题独立的思考精神和理性的判断能力,不惧权威,勇于挑战和质疑,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归因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解决策略,传授给学生科学与人文协调统一的知识、态度与方法,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和人文行为,培养学生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与使命担当,赋予学生个体生命发展以终极关怀。
因此,培养高师生的人文精神,必须从教师人文精神的内涵出发,建构有利于高师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理想的内容架构。首先是科学精神。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高师生,科学精神都应该成为其学科教学的灵魂所在。其中,爱智精神与批判精神构成了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理,对自我、自然与社会本身怀有好奇与敬畏,其本质体现在对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超越,它是生命个体自觉主动追溯内在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潜在的蓬勃不息的力量。对于高师生而言,科学精神的培养既着眼于对自身专业的理解,也有赖于对教育学宏观与微观知识体系的综合解析。同时,还体现在对职业素养的认知与涵化中。只有培养科学精神,高师生才有可能树立“不唯上”、“止于至善”的职业理想,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教育职业生涯中培养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学生。其次是民主精神。民主精神的核心是人本精神和平等精神。人本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即人在宇宙万物中的本体地位。平等精神则强调“同胞物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际交往原则。培养高师生的民主精神和平等精神,就是塑造高师生的人格尊严,以同理心去尊重、理解和引导未来学生,摒弃“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刻板教条,以“平等中首席”的姿态唤醒未来学生的“向师性”,与学生亦师亦友,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与时俱进的未来新生代教师。最后是自由精神。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体现了人文精神中的要义所在。作为高师生,要获得灵魂上的自我解放,必须粉碎禁锢其思想和精神的锁链,让思想探险获得自由,以追求美好感性而不失理性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高师生应把自由精神看作是一种高贵的哲学精神,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包容性,以体现人文精神中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价值取向。
教师人文素质的内在要素包含甚广,只有将内在的人文要素外化为教师的外在行为即人文行为,才能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其行为的人文特性,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体现人文素质的真谛和现实意义。教师的人文行为应当立足个体,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反思,并转化为个体生命的积极力量与生动精神,以促进个体成人的持续性。作为教师人文行为的基本场域,师生交往是教师教育践行的基本方式。师生之间人文行为的互动更是教师教育践行的根本依托,是放眼个体与他人交往的生活世界。因此,教师人文行为的根本关涉人文精神,即教师对学生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的人文关切,是体现教师人文素质、践行教育目的的关键所在,亦是激活师生人文交往背后的精神指涉,活化师生交往的价值参照。因此,把人文知识、人文品格、人文态度、人文精神等要素最终以人文行为还原到师生交往的世界之中,乃是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最终旨归。
提升高师生的人文行为,必须立足于教师人文行为的要点所在,可着重从立志、行动和反思三个方面加以培养和强化。首先是立志。作为高师生,立志的过程就是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它无关现实利益和客观条件,而关乎人的胸襟度量和精神空间。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的职业,志向高远则至大庄严。只有在高师阶段树立坚定的教育志向,将来才会成为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教师,才会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对学生和社会抱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孜孜不倦、与时俱进、善学精思、不慕名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其次是行动。教师的人文行动直接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之中。具体表现在情感上对学生的接纳与尊重,行动上对学生的倾听与理解,管理上对学生的引导与帮助。因此,高师人文教育应关注对高师生职前行为的培养,消除其对教师职业的刻板印象,解构其自身的权威心态,树立平等互助的班风,培养和谐的人际互动,提升高师生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最后是反思。鉴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高师生更应自觉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通过反思,一方面高师生会对自我行为进行更为客观审慎的观察与分析、判断与矫正,最终达到自我完善与提升。另一方面高师生会对过往经验进行及时的梳理与反馈,以此总结得失,扬长避短。可以说,反思是培养高师生未来人文精神与人文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促成高师生未来进行反思性教育与反思性实践的重要条件,最终促成教师人文行为的提升与专业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工具理性膨胀的时代,人文素质更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高师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内容必须建构在中小学教师人文素质内涵的框架之上,包括通过积累人文知识,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内化为高尚的人文品格和职业道德,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提升人文精神,并最终转为未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人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