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瑜婕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华民族与其展开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生死较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的伟大抗疫精神,不仅是对中国精神的生动注解,更是对当代现实做出的积极回应。2020年9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文,要求全国各级学校要结合实际,对抗疫精神进行弘扬。高校思政工作者应牢牢把握“事”“时”“势”“化”之间的关系,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整理并挖掘资源,将抗疫精神蕴含的价值力量进行准确阐释和生动表达。
大学时期是青年明确发展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黄金期,但由于人生阅历不足、社会经验匮乏,再加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极易受到激进观点和错误思潮的侵蚀。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素材。基于此,高校应结合抗疫实例研习并传承伟大抗疫精神,指引学生从这份独属于中国的“抗疫答卷”中找寻抗疫精神的基因密码,明确价值追求,在为人民服务的切实行动中激荡出助力祖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良好文化氛围能够在无形对学生行为塑造起到正向激励作用,避免其沉迷网络、逃避现实。因此,传递抗疫精神必须重视人文环境的营造。
学校是大学生开展活动的关键场所,校园氛围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高校是营造干净、美丽、人文精神浓郁的环境,对于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其多元化思考有直接影响。高校应当积极探索校训、校徽、校歌等文化元素的正向作用,构筑校园文化基本框架,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文化熏陶。另外,鼓励学生主动建言,积极献策,用参与度的提升唤醒其主人翁意识。通过征集班级宣言、创建先锋宿舍等,让学生在共同营造校园文化的进程中领会抗疫精神、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行动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精神认知的重要桥梁,这一桥梁因其形式多样更易使学生接受,也因其潜移默化的特点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高校应结合现实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受到精神鼓舞。以“互动”代替“说教”,让学生在参与中强化融入体验,在细小处感受精神力量。例如,开展“抗疫精神伴我行”等演讲、征文比赛;组织观看抗疫纪录片、影视剧;举办主题鲜明的读书交流会、情景剧;展示居家抗疫期间的书法、手工、健身成果,鼓励学生通过创作去诠释抗疫精神,传递积极力量。
对于网络宣传阵地,不仅要抢占,更要“妙用”。充分把握大学生快捷式获取信息、碎片化浏览阅读的特点。巧妙利用社交媒体、微视等平台,通过原创文章、表情包制作、话题讨论等方式,及时深入地延伸宣传触角,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度。另外,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媒体思政工作队伍也很关键。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熟悉网络宣传手段,多措并举,推陈出新,提升话语传播力,获取学生浏览量和关注度,增强内容传播的深度和黏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正确价值导向。
课堂是高校开展思政育人的关键一翼,将无形精神融入有形课堂,深刻剖析抗“疫”之“胜”背后展现的精神密码,是实现知识传授和铸魂育人同向同行的有效途径。
疫情防控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堂,学生通过疫情对生命价值、国家制度、世界局势有了更真切的认知,对医疗发展、科学技术、责任担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共同见证、合力抗疫的过程中实现了蜕变和成长。高校开展课堂教育,可以把抗疫历程作为特色专题进行解读,从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技力量等角度开展交流。另外,在教育引导方面必须兼顾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与人才培养相符的网络课程,就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行探讨分析,引导其认清网络舆情中的“黑手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应将其与五门主要思政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一方面,将抗疫精神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基础思政课程结合。让大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国家制度所独具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优势,以客观事实激发其独立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将抗疫精神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相结合。把精神内涵与教学内容相链接,讲清中国抗疫之“策”,明晰中国制度之“优”。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抗疫精神带来的磅礴力量,为乘势而上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青春能量。
抗疫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许多鲜活个体在平凡中孕育伟大的真实演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中国抗击疫情故事”[2]。思政工作者要聚焦实际,凝聚话语力量,把“抗疫”故事讲清讲好,才能既统一思想又收获学生认可。一方面,必须坚持故事真实性。聚焦事实,演绎中国精神,不为博取眼球而胡编乱造,要把道理和内容相结合,使道理既可亲可近又浅显易懂,使内容既鲜活又深刻。另一方面,必须讲究案例典型性。挖掘典型人物、代表性群体,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让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故事入脑走心,可信服可借鉴。
实践是个体的认识和三观外显于行的集中表达,理论内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行动外化,对抗疫精神的体悟,不仅要体现在理论层面,更应展现在实践层面。
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双重使命,必须提高本领,勇担社会责任。必须树立崇高理想,提升人生境界,努力学好并用好头脑中的知识,为社会贡献力量。思政工作者在开展教育时,要敢于并善于借助抗疫事例激发学生兴趣,依托身边榜样感染引导大学生树立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理念,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青年大学生虽不能在疫情一线贡献力量,但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光发热。例如,疫情防控期间认真遵守防疫规定,按时进行健康填报,主动进行疫苗接种等,都是对抗疫精神的践行。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是推动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渠道,是大学生拓展书本学知识、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途径。疫情防控期间,鼓励大学生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参与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次能够直击心灵的深刻教育,能够让他们在行动外化中激发精神内化、在实际锻炼中锤炼坚强品格。另外,面对史无前例的重大疫情,社会各级防控工作千头万绪,不论是毕业实习还是岗前锻炼,都必须遵守防疫总体要求,这就在无形之中督促大学生要培养大局意识、养成合作思维,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疫情防控中,无数逆行者中不乏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心怀炽热,在资源调配和人力供给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应鼓励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文化,在践行中撒播抗疫精神。一方面,要凝练教育经验,兼顾学生特点和素质培养,开设专题板块,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各项制度实施流程。另一方面,增设志愿服务选修课程,将理论学习与人才培养相链接,普及理论知识,传递抗疫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前往抗疫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触摸疫情防控真实印记,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一线人员所展现出的伟大抗疫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