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
自2020年抖音开启“人格化账号”打造计划以来,以抖音、快手为主的短视频市场中涌现出大量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记录生活趣事的视频账号。字节跳动媒体总监栗潇在“N视频我们正发光”的短视频传播宣讲及培训中曾详细描述过该计划孵化路径的特征:减少策划痕迹,选择最为舒适日常的表达方式,在持续输出中确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该计划的孵化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年初,抖音上以第一人称为主的叙事头部账号已有30多名,所有账号粉丝均在1000万以上。
火遍全网的“疯产姐妹”便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短视频。该账号发布的“闺蜜合租的日常”短视频充分利用女性朋友在刷短视频过程中喜欢相互“@”的传播特性,在上传次日便拥有了上百万的点赞量。截至2022年3月初,这段56秒的视频已获得337.8万赞,12万余次转发,“疯产姐妹”这一账号的粉丝数量达4394.9万。以展现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张同学”开启了抖音内容新潮流。截至2022年年初,该账号发布作品仅73条,但获赞量已高达9227.1万。“第一人称拍摄视角”是这些短视频不容忽视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妈妈和姥姥为主要拍摄对象的“张若宇”账号,以“张若宇”为视线引领者,指引观众共同“参与”到与家人的有趣对话中。在单条视频多达6万条回复的评论区中,不少人会以“张若宇”口吻同视频中的被拍摄者进行对话,充分体现出第一人称叙事所带来的高度参与感。
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短视频并非这几年的首创,此前已经席卷过视频界的Vlog形式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无论是包装精美的视频日记,还是以持镜者视角与出镜者进行搞笑的日常对话,都在第一人称视角的修饰下抹平了策划的故意感,将戏剧化的真实生活以具有叙述局限的视角呈现,引起了观看者充分的代入感与分享欲。
作为影像叙事,短视频叙事与电影叙事一样同时具备“技术手段上影响语言的呈现性”和“作为叙事媒介在传达过程中的影像语言的意义传达作用”。但相较于精心制作与编排的电影,短视频的叙事分析往往更加偏重叙事媒介的传达作用。以费尔克拉夫提出的当代社会话语的“三化”(民主化、商业化、技术化)理论进行分析会发现,第一人称短视频叙事话语追求通俗的生活式展现,亦注重在短时间内讲明因果逻辑,尽可能实现“话语增值”。
从表达叙事学角度来看,第一人称短视频似乎是被平面了的、简化的内容。在这类短视频中,单人手持手机或相机进行拍摄,视线随着拍摄者的运动而运动,没有巧妙设计的构图、光线,一切拍摄条件都随着叙事发生时发生内容的特性而转变,尽可能便捷且贴近实际。相较于电影,这类短视频更加注重影像记录手段,而非美学意义。
从叙事视角来看,第一人称短视频与其他短视频相比而言的最大特征便是强调“我在”,即在叙事文本范围内,“叙述者作为文本话语所创造出的‘我’与叙述者的‘我’是同一个‘我’,不存在主客体关系”。第一人称短视频强调以“我在”视角进行叙事,尽管有所限制,但能增进屏幕限制的叙事者与接受者的双方关系。
叙事学的学科提出者是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茨维坦·托多罗夫。叙事学首先被应用于文学叙事的研究领域,随着影像的出现与发展,也逐渐被应用于电视、电影中。影像叙事是指“从事影像工作的工作人员运用视听语言的技巧,将时间与空间再次组接完成对故事的表述,从而传达主题与思想的一种手法”。实质上就是对影像、声音与时间和三维空间的组合方式进行探讨,得出叙事者故事与主题的讲述方式。
电影将静态固定的摄像以生动动态的方式带向观众,成为影像叙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讲求美学与结构。正如美学家莫·卡冈所言:“艺术不是物质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反映,现实的影像模式。”不同于已有数百年发展历史的电影,短视频作为大众叙事手段经历了短期且快速的发展历程,打破了长久以来电影叙事中构建的叙事线索时间先后顺序、叙事脉络的层次顺序等具备内容表达、美学意义与记录手段的影像叙事方式,同时却保留了电影叙事中的戏剧性特征。电影故事叙事中常使用的矛盾制造、反转、对比等戏剧手法,同样也是短视频在“无痕迹”编排生活中常使用的手法。与文字叙事的抽象性不同,电影与短视频都能直观地运用视觉、听觉来进行戏剧传达。
第一人称视角短视频更是将生活戏剧化呈现的极致表现。不同的短视频账号会在持续内容更新中确立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与表述内容,但对于独特却具备代表性的生活呈现,却是其存在的共性。“疯产姐妹”主推两位女性朋友的打闹生活,其典型特征在于拍摄者笑声的持续存在,同时以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有趣互动引起观看者的共鸣,从而获得评论与转发。“大庆赶海”以赶海生活为主要呈现内容,拍摄者对拍摄内容进行实时解说,将赶海渔民的日常生活呈现在无法时常看到海边生物的人的眼前,以其拍摄内容的独特性引起受众的点赞与评论。“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该视频博主的其他知名账号为“博物杂志”),其“网络热传生物鉴定”系列短视频在抖音上获赞均达百万以上,在微博账号“博物杂志”上,同样的视频也能获得数十万的点赞量与转发量。此系列视频以“不耐烦式语气”吐槽网络热门生物科普,且将日常科普融入“吐槽”之中,成为网友调侃评论的语料。这些账号都有着自身的独特表达语气与表达内容,在发展至一定的热度与流行程度的基础上,极易出现模仿者,同时也会有一批粉丝自动成为盗版与模仿的抵制者和举报者,加固了原创短视频账号叙述的自我特性。从某种程度而言,独特的生存空间是由短视频博主与其粉丝共同打造出来的。
热奈特认为,所有叙事,无论明确与否,都是第一人称。也就是说,叙述者无论以第几人称指涉故事中的人物,都始终占有“本源性”的“我”,无论叙事文本中这个“我”字是否明确出现。但在日常习惯性用法中,区分某人称叙事,并非对“我”字的实际占有,“而是叙述者指涉故事中的人物时所使用的人称”。因此,我们在讨论第一人称短视频时,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关切重点有所不同。如“疯产姐妹”的搞笑短视频多以画面出现人物,即被第一人称指涉的人物为重点,而第一人称,即视线的实际占有者“我”则只作为相对而言的客体出现。而对于Vlog这样的个人视频日志而言,“我”是真正主体,同时占有主体与视线引导。
学者王阳将“事后”记录的被动叙事行为作为文字中“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重要条件,而对于实时记录的短视频而言,客观存在的“先在性”与短视频记录的“实时性”同时存在,仍能构成第一人称区别于其他指涉事物的叙事结构。因此,对于第一人称短视频而言,叙事的视角关系区分点应当在于视线占有者与被指涉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无论被指涉的过程是否存在“事后”性,这样的“形式叙述者”都实际存在于其创造的声音、视线、时间、主客体的伪“虚拟四维时空”。
费尔克拉夫认为,当代话语存在三种主要发展趋势,即“民主化、商品化、技术化”,同时认为这些趋势正在对当代话语秩序产生普遍影响。这三种趋势同样在短视频所使用的话语中得到印证。借用这三个概念,可以对当下第一人称短视频的流行进行描述与分析。
“话语的‘民主化’是指消除话语权利和语言权利、义务和人类群体声望方面的不平等和不对称。”在第一人称短视频中,无论是央视新闻主持人的Vlog,还是“疯产姐妹”的搞笑短视频,都属于民间话语,在与官方话语和精英话语进行对话的同时扩大着公共空间,“带来了话语主体身份的多元化和话语权力的分散”。话语民主化的最大特征便是这种身份的多元化与去中心化。抖音及其海外平台TikTok包容着足够庞大且多元的短视频创作者。新闻、科普、娱乐在同一平台共生,但与其大格局相对应的特征是这些作品的切入点与使用话语之“小”。第一人称短视频更能体现这样的特征矛盾体。这并不难以理解。在第一人称短视频中,导演缺席的民众自行我型我秀,以最为原生态的方式“书写”私人生活。正是这种真实生活的呈现特征,才足以引起民众之间的共鸣,以共生之情进行进一步的传播与讨论,从而形成现象。多元话语的并存使得往日严肃的新闻播报者走出光环,这并非对严肃政治的破坏,反而是一种舆论场开明与包容的充分展现。
费尔克拉夫将商品化定义为“文化、教育等话语的产业化”。在第一人称短视频的生产过程中,产业化生产同样存在——通过平民话语进行生产,获得关注度后进行营销从而盈利的经济属性。短视频博主在重复的表达方式或内容特征中不断增强已形成的账号“人设”,从另一角度看亦是其产业的生产模板。每一个短视频博主的持续内容输出便是一条小型“产业链”,在自己独特的产业模板下进行累积流水线式生产。盈利与模板成为第一人称短视频产业化的显著特征。
第一人称短视频能够实现井喷式繁荣的原因,从根本上而言,是它的可消费性。只有当消费形成完整链条时,才能为这种视频的成熟提供充足动力与发展改善的反馈来源。此外,只有找准市场空白,才能有效进入。这在某种程度上同样丰富了短视频的话语场域。
在“疯产姐妹”火爆期间,早在抖音发展初期便小有名气的网红“维维啊”也逐渐转变了拍摄风格与内容模式,开始将第一人称参与式展现作为内容呈现方式。但不同于“疯产姐妹”主打的闺蜜间的有趣日常,“维维啊”是以男性朋友间的打闹玩耍为主,同时增添其曾经的模仿风格,在第一人称的贴近特征中维持账号“人设”。账号“耀阳他姥爷”以一名东北老人为“人设”,视频中的东北式幽默成为其独特优势。该账号视频在东北口音中加入网络用语、当下流行的笑话与“梗”,以其年老的身体却年轻的对话方式而流行于网络。“我是田姥姥”以一名东北女性老人的“碎嘴”日常为主要内容,展现“田姥姥”与其外孙的拌嘴日常。“嘴碎”是“田姥姥”的典型特征,同时具备网友们家中老人的普遍性。众多第一人称短视频正是将这样典型性与普遍性共存的生活以戏剧化的语言、与镜头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类视频尽管拥有相似的生产模式,却有着不同的生产定位,形成了在短视频市场中的独特生存空间:将话语作为具备不同特征的商品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出售”,以点击量、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等作为售卖得到的报偿。
费尔克拉夫基于福柯的理论,将话语的“技术性”定义为“话语对他者实施权力影响的技术”,即一种传播与劝服的技术,同时也包括物理技术。学者黄海认为,技术性并非当代话语的标志性特征,因为“传播与劝服的技术是话语历来所具有的”。但对于第一人称短视频而言,其在传播与劝服时所使用的话语技术、拍摄制作时所使用的物理技术,都可以被视为其显著特征。
无论是无他者作主体的Vlog,还是以第一人称视线拍摄他人为主的短视频,都会将与镜头对话作为主要劝服手段,以拍摄者的视线与对话将故事呈现在受众面前,以平视的视线将劝服尽可能贴近所呈现与代表的生活日常。同时,第一人称短视频多使用手机进行拍摄,以其便携性为设备首选,或作加速变声处理,或加以彩色字幕方便阅读,或制作系列封面引起粉丝认同,都是技术性在第一人称短视频中的典型表现。
短视频博主“张若宇”将“贴面膜对话”“母亲与儿子的吵架日常”作为典型代表形象,每个出镜者脸上都会贴有面膜。这一审丑、土味、恶搞行为最初被用来作账号打出名声的奇怪噱头,在产出的积累中,逐渐成为某种传播符号——对于粉丝而言,以这样的形象出场便是搞笑开始的地方。此外,第一人称短视频通常不注重灯光与构图等电影基础技术的运用,常常使用手机呈现看似“不经构思”的简单画面。展现视频拍摄的极端低门槛性,是其话语技术的另一种表现。
在费尔克拉夫提出“三化”的基础上,对当下第一人称短视频进行大量观察与总结后,本文认为,联动化亦是这些短视频发展话语中的一大显著特征。联动化在这里指的是基本处于同样热度的账号间同时进行互动与热度互通,包括且不限于在其他人的视频中出镜、为其他人的短视频转发和评论等。联动化发展并非抱团,而是在充分差异化的基础上互相发展的一种传播模式。联动的过程不仅可以在粉丝间形成流动,还可以对外打出一定的声势,对内更新视频形象等。
“疯产姐妹”与“维维啊”之间便是以联动的方式引起双方粉丝的互动,在形式上呈现的是“疯产姐妹”在旅游过程中偶遇“维维啊”,以尽可能无痕迹的编排方式,隐藏联动的故意感。类似的还有在“张若宇”家中做客的,扮了女装的“马小跳”。由于此前“张若宇”账号中出镜的妈妈是一个经常催婚、疼爱儿媳、嫌弃儿子的形象,女装“马小跳”的出现刚好弥补了“张若宇”妈妈对“儿媳”渴望的形象展示。这样的联动话语即是对自身形象的发展与补充,同样能够发掘不同的“自我”,弥补第一人称视角短视频中出场人物少、对话方式简单、画面单调等缺陷。同时,由于不同账号的风格不同,主推内容不同,也会出现受众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其造就的新奇感亦是巩固粉丝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维维啊”账号曾发布“疯产姐妹”中的女主角邵雨轩的模特照,该照片一经发布便迅速登上抖音热搜榜。照片中所展现的邵雨轩严肃与冷酷的形象完全不同于以往短视频中“秃头、搞笑”的模样,因此引起受众惊奇之下的火热讨论。
短视频发展方兴未艾。官方的介入与使用在见证了短视频重要性的同时,也稳固和发展了短视频的话语地位。无论是严肃还是娱乐,这些短视频都能在短视频平台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第一人称短视频以其充分的贴近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一人称叙事为短视频账号赋予了生动的人格,在持续产出中形成了独特的账号“人设”,成为深受受众喜爱的一种短视频内容呈现形式。
第一人称短视频在叙事上既有影像叙事鼻祖——电影叙事的双重叙事功能,又区别于电影叙事追求的美学意义与专业画面语言。这类短视频以便携程度与剪辑的简易程度作为制作时所选设备的标准,不注重灯光、构图、人物排布、蒙太奇镜头组接等,而是尽可能以其低门槛的特征呈现“不经编排”的日常生活,在引起受众共鸣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典型特性。区别于文字叙事,第一人称短视频的叙事视角并不复杂。指涉事物与拍摄者并不存在“事后”性这一显著特征,反而以其同时发生作为重要的区别指标。
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的短视频话语具备费尔克拉夫所提出的当代话语的三种主要趋势:民主化、商品化、技术化。同时,本文认为,第一人称短视频亦具备联动化的特征。当然,短视频账号之间不仅可以联动地传递热度,更可以在短视频账号与受众之间形成联动。但目前这样的联动仍主要存在于二次至多次传播的过程中,而非直接参与短视频内容。
Vlog作为较早开始发展的第一人称短视频形式,在贩卖个人私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受众的赞同与欣赏。与镜头对话式的第一人称短视频往往隐藏拍摄者本人形象,拍摄者仅以对话或笑声作为出镜者的配合者与观众视线的引导者。这样的短视频通常可以引起观众对自己所处生活的共鸣,从而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第一人称短视频,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短视频的话语模式与叙事方式,也丰富了短视频市场的进入层次。使用生活化的老百姓语言进行演绎呈现,是第一人称短视频最根本的话语逻辑。因此,只要能够给予充分的引导,第一人称短视频就能够发挥其在不同垂直领域的应有作用。同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短视频盈利模式逐渐成熟,亦能够形成一条健康的经济链。当然,短视频行业不仅要内容、要娱乐,也应当要方向、要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