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22-02-19 05:09王婧艳马苗苗李秋菊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育人心理

王婧艳 马苗苗 刘 宇 李秋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育人、构建“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的重要途径。为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心理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多次印发相关文件。2011年,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1]。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心理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状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推动高校心理育人高质量发展。

一、心理育人的内涵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来达到育人的目的。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将心理育人定义为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2]。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河北省某本科院校即将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课前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522 份,有效问卷2498 份,有效率99.05%。其中男生861 人(占34.47%)、女生1637 人(占65.53%),专业分布在医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专业大类。

(二)调查方法

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问卷(课前)》,对即将学习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心理需求。通过与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需求

在课前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心理需求,有助于授课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研究,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心理知识水平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第一,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调查学生在开课前接触和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结果显示:有53.28%的学生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有46.72%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由此可见,部分学生较少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更容易出现困扰,所以在大一入学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

第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感兴趣。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否感兴趣直接关系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心理育人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93.39%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认为能够从课程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仅有6.61%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课程内容空洞,教师采用说教式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授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三,在大学中感觉到的最大压力来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的改变会给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疏解,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需要了解压力来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最大压力来源是学习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就业、人际交往、生活、恋爱。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偏重于哪些内容。大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快速发展、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部分大学生心理不成熟,需要学习心理学知识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内容依次是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和自我意识。这反映了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获取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第五,希望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调查结果显示:有59.04%的学生倾向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不规范。在心理学相关课程设置上,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强调:“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原则上设置2 个学分(32—36 学时)。”[3]但《通知》并未对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教学班级人数等作出明确要求。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出现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大班授课、重讲授轻实践等问题,虽然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下文简称《要求》)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4]。《要求》并未对每个模块的课时进行明确规定,所以课程教学中就出现了按模块平均分配课时、教学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由于开课量较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多采用大班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以面对面讲授为主。由于大班授课的限制,像小组讨论、情境表演、团体训练、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很难实施,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是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忽视了心理调适方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课堂氛围不活跃。

第四,教学效果不理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受课程设置、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学生在课前普遍表示对该门课程感兴趣,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很难通过常规的试卷考试、书写个人成长报告或者课程论文来体现。目前,多数院校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方法有开卷考试、撰写课程论文、闭卷考试、活动展现等,其中撰写课程论文、开卷考试是目前高校采用的主要考核方法[5]。

四、心理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心理育人目标,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除了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和心理调适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心理育人目标,在心理育人目标的指导下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也能将心理健康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完善课程设置,突出心理育人实效

为了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课程的重要性,完善课程建设标准,细化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包括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分配,以及每个模块内容的课时分配。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除了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例如: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存在生活、学习、人际等方面的问题,可开展适应心理、生涯规划方面的专题教学;大二、大三的学生往往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困扰,可开展人际、学习、恋爱等方面的心理健康课程;大四学生临近毕业,就业压力较大,可开展压力应对、就业心理等方面的专题教学。

(三)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心理育人目标的达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切实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加强对他们在情绪、人际、压力应对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心理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对生活中挫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例如在“情绪管理”章节中,除了理论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情绪的认识,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学习情绪宣泄理论,以当堂训练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放松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感大大增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推进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心理育人目标的实现。例如:“人格”章节有爱国、诚信、敬业、人格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四)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心理知识、心理体验和心理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仍主要采用讲授法,虽然在教学中融入图片、案例和视频,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情境表演、团体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育人实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方面,因此,不能仅仅以期末考核的卷面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应从多维度进行评定。教师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以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作为考核依据。另外,在期末考核中,要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育人效果的评估重点。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心理成长报告、心理主题调研报告,拍摄心理主题视频、进行心理案例分析等形式,辅以课前、课后心理测试,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以此评估课程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育人心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