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柳 牛红涛
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表演专业作为省级一流学科,近年来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进行着改革与创新。形体课作为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也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形体可以帮助演员使用富有特征的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是一个演员所需具备的最为基本的专业素养之一[1]。形体动作在表演艺术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种不同形体动作帮助演员塑造不同形象,是形体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关于如何达到适应现今表演人才的形体教学任务和目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高校形体教学经验,认为形体课应在新文科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大胆改革,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断努力。
新文科建设要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科学发展新格局[2]。其主旨是要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结合形体课面临的改革,笔者认为应突出一个“新”字,教学中建立新理念,实践中大力挖掘形体教学新内容、新方法、新举措,最终形成形体教学新格局,开拓教学新局面。
据调查,目前针对高校表演专业的形体教材较为匮乏,各所高校均是在自行摸索和探索下进行。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形体课多年来均参考中央戏剧学院的形体课教学内容,近些年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缺少自己的特色。近些年,随着时代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多样化题材的表演剧目和不同风格的影视作品逐渐走向剧场和荧幕,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表演内容,较之以前均有较大变化。
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采取倒推式方法增设相应的课程,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改革效果较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形体在表演中的运用也应更加多元化。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形体动作可以帮助剧目突出人物特点,渲染剧情,增强视觉冲击力,并带来极佳的观赏价值及艺术氛围。形体作为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当跟随表演艺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形体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适应市场,为培养表演类应用型复合人才而不断探索。
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领会新文科的建设理念,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提升为师者的创造创新能力。在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发展的新要求下,教师应该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定义教师的身份与任务,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为培养优秀的艺术工作者作出应有努力。
在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中,笔者始终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既是互促也是互助。教师处在“教”的主导位置,在新文科建设时期,更应该多去思考应该教什么。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层面,还应当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共同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厘清教学思路,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
教师教学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与政治教育,能够使师生思想更为统一、关系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开展专业层面的教学。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努力提升,多加学习,使自己成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笔者认为,“德艺双馨”可以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德”为品德,“艺”为艺术,“馨”为优秀。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学艺先学做人”的正确学习态度,树立成为品德、艺术双优的人才的理念。政治教育亦是必不可缺的,且是重中之重,教学中应将国家时事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艺术人才。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学。新文科建设,更需要落实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新文科建设思想指导下,应该有意识地注重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笔者不断总结十余年形体教学经验,认为在传统形体教学基础上,可以建立起形体课“第二课堂”,而这个课堂的主人公便是学生自己。形体“晚功”这项教学活动是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坚持了很多年的重要活动,是自发组织的课外指导。其内容主要是针对表演专业形体课的教学特点,在晚自习时间带领学生集体练功,进行软开度训练、体能训练以及复习形体课堂所学的内容。
学生在“晚功”这样的“第二课堂”中自主练习、互相指导,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第二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同学们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完善形体动作要领,加强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逐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文科建设指导下,各形体教师要不断思考,紧跟时代步伐,适时调整及改善形体教学思路及理念,从而更好地开展高校形体教学活动,促进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与时俱进。
新文科建设应当着力于培养一流文科人才。在当下人们审美观念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表演专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不断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鉴于此,形体课教学应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己任,努力提升形体课的价值,为学生的形体表演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近些年对演艺市场的跟踪调查,越来越多的街舞、国标舞、现代舞、戏曲、中国礼仪等形体元素出现在各大演出剧目及影视作品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追捧,从艺术的角度也为表演增光添彩,使观众获得极佳的视觉感受。
根据这一现状,形体课应着手改变固有的专业布局,努力融合新的教学内容。形体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原有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传统形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融入街舞、国标舞、现代舞等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
戏曲中刀、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器械的使用技巧,为以后的艺术实践提供创作素材[3]。戏曲中的毯子功注重训练学生掌握跳、转、翻类的动作技巧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在表演时突出规定情境和人物特点。国标舞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双人舞的步伐、旋转、架型等动作技巧,从而传情达意、状物抒情。街舞的学习,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协调性,让学生学会运用身体各个关节去表演、表达,展现身体的活力与韵律美。
新的专业布局,丰富了学生的肢体语言,为其塑造不同人物角色和形象打下形体基础。
新文科建设倡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体课虽然实践性较强,但新时代在教学体系中必须重视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互融关系,从而对形体课内涵式发展作出积极回应和有益尝试。
形体课的理论知识需要从诸多艺术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且提炼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在理论指导下经过再实践、再丰富、再总结、再提炼为理论,形成新的发展过程。鉴于此,教师要不断有计划地参与专业培训、考核、演出及所属班级学生的形体比赛,努力提升为师者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只有不断进取,夯实知识储备,使自己羽翼丰满,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师”的角色之中。
形体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和充实理论指导尤为重要,比如芭蕾形体中的“开、绷、直、立”,舞剑的“剑走一条线”,刀对打的“刀削一大片”,以及古典舞“五要素”的高度协调与统一等[4]。不但要把专业理论知识贯穿实践教学的始终,而且要落实到每一个动作与体态之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丰满的、富有内涵的形体教学新格局。
新文科建设在打造高质量文化上,坚持持续改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体课在原有教学手段上,应结合表演专业特点,并持续创新,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能力的持续提升。
以往的形体训练以教室为训练场地,多注重课堂中的训练,很少顾及舞台中“面、点、线”的划分。因此当学生进行舞台表演时,经常出现方位、角度、位置上的错误,造成偏台、空台而影响舞台美感。
为积极推进表演专业的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形体课应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将教室模拟为舞台。“面、点、线”为表演区域的最佳定位,无论是表演中的行动、抒情、单人或多人的亮相,均需遵循舞台表演区的定律。在完成不同的形体组合时,加入舞台中的“面、点、线”的划分,不断模拟舞台中的方位,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舞台。
形体课增设舞台“面、点、线”的划分与教学,可以帮助表演者学会和懂得对舞台中方位的划分与运用,使其熟练地把控舞台表演区的各个位置,从而使表演更加立体和生动。
在推动模式创新上,形体课以培养具有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形体课作为表演专业的支柱课程,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融入表演之中。因此,只进行形体动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不断创新,让形体课内容与表演直接挂钩,在形体训练基础上提升形体表演层次,依据形体理论与表演理论,尝试形体与表演有机结合。
教学实践中,应针对不同时代、不同剧目的需求,将人物的形体动作与角色需要、规定情境等相结合[5]。例如形体训练在站姿的练习中,不断强调后背的直立挺拔、双腿的并拢伸直、脖子的拉长及肩部的下沉。在具备这样的形体条件后,可以很好地适应军人、警察等正面角色,在众多相关题材的演绎中,可以有效地结合表演进行形体训练。将单一的形体训练结合不同剧目,与学生一起对剧本进行人物的解读,使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并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作能力。
课堂上,也可以针对各班学生进行不同角色的划分,即兴编创一些故事情节。这些人物可以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独立个体,每个人都带着不同任务出场,匆忙的、悠闲的、快乐的、悲伤的,由于一个矛盾冲突将这些人组合到一个场景里。引导学生尝试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形体故事表演,并针对剧情变化和演员情绪变化等,加入适合环境和人物内心情绪的音乐,逐步完成形体表演剧。
经过近一年形体与表演相结合的学习,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会了运用及改编形体动作,大大提升了形体创作能力。这种与表演相结合的教学尝试,将为形体教学不断探索和求新提供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形体课程要在新文科建设时期努力增强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力量。教师的教学理念、形体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应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改革与创新。在改善传统教学思路的前提下,教师应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在形体教学中,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注重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将学生的形体基础训练作为根本任务,注重加强形体课的专业性;将戏剧影视表演中的肢体运用作为长期任务,着重打造形体课的实用性。作为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师,笔者将紧跟新文科建设的步伐,努力调整教学理念,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为打造高校表演专业的特色形体课,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表演艺术人才不断突破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