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陈庆华 吴竹芬 张顺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程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处理学生成长中的矛盾冲突,发挥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笔者曾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比赛评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观摩与指导,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以期有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深入推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特殊课程,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截然不同的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体验性。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激发心理的内化机制,产生真切的体验,实现心灵的成长。其二,学生本位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使学生学会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其三,生成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是事先设定好的,而是通过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与协作,课程在不断生成中调整与完善。其四,生活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不追求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与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与情境的渲染,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在具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的认知、体验、反省提升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遵循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主体性原则,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三是活动性原则,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与体验,进而在活动中得以领悟与发展;四是全体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共性问题及共同需求,并做到全员参与;五是相容性原则,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真诚接纳每一个学生,形成和谐、相容的师生关系,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引导,收获成长与进步。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而独特的载体,其作用是其他教育与辅导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理解课程性质,把握教学原则,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综合水平明显提高。在2021 年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比赛中可以看出,参赛教师年轻有活力,充满教学热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令人欣慰。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亦不容忽视。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曾明确提出:学校要培养中小学教师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基于课程本源,回归教学现场,在行动中反思,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轴心,强调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悟,在内化过程中自我不断生成与自主建构,并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促进学生心理的反思与成长。但一些教师没有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只是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性,认为只要有了课堂活动,便能实现师生互动,就是一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一位高中教师在讲解“嫉妒心理”这一内容时,采用教育戏剧的形式,以电影《超能陆战队》为素材,通过班级学生全程参与角色表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应对嫉妒心理。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颇具创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驾驭课堂,更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部分学生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以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学生不能从中真正有所感、有所悟,也有悖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从教学设计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大多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解析,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细究起来,不少教师设置目标不够清晰具体,可操作性差。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大多会运用教学视频、小游戏、课堂讨论,甚至绘画、情境表演等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形式,追求课堂表面看得见的热闹与精彩,却忽略了真正的目标达成,这种“为活动而活动”却僭越目标的做法显然并不足取。如有的课堂小游戏虽然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但与教学主题并无多大关联,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占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浮于表面,虽有很多同学参与其中,但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跟进、评价与提炼,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
设计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这节课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心理需求有哪些?他们的年龄特点是怎样的?且学生的心理世界是在发展变化的,必须因人、因地、因时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深入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教学才会受到学生欢迎,学生才能够积极配合、主动投入。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只关注课程内容与形式,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以“情绪调适”为主题的同课异构优质课比赛中,在小学、初中与高中各学段,很多教师选用了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这一素材,但教学过程中却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鲜明的教学差异性。诚然,《头脑特工队》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心理学理论的影片,具有积极的心理学教学意义,但应有针对性地运用于适宜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教学充满新意和活力,提高教学吸引力。
教学逻辑是指向课堂教学行为背后内隐的思维、理性或规则。课堂包括内容、学生、教师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内在的思维逻辑共同形成课堂教学逻辑的静态结构,即学科逻辑、学的逻辑、教的逻辑,教学的推进过程受到三维逻辑的共同制约。而教的逻辑是促进学科逻辑向学的逻辑转化的中介与动力,教师要在分析学科逻辑与学的逻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期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实效。如一节以“情绪”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教师将情绪的概念与表现、情绪的功能与调适、情绪ABC 理论等诸多内容融入45分钟内,既无法突出教学重点,更忽视了学科逻辑的合理性;另一位教师先是通过案例讲解如何识别他人的情绪不良,随后却是阐述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前后逻辑矛盾。教学逻辑的明晰与合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诉求,如果教师忽视了教学逻辑的内部协调统一,便无法推进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
正确认识并着力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这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一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真正有所悟,真正有所得,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生活实际以及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此外,当学生面临学习任务的变化、生活环境的转换,或发生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把握教育时机,及时开展相关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特别关注那些退缩、自卑、不活跃、平时很少表现自己的学生。力争每一单元、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使学生能够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使学生积极思考、真切体验,获得成长。此外,教师要积极倾听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朱小曼教授指出:“教育要给人的成长留有空间,就要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时间性,不要拔苗助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好课程教学的科学规划,不可急于求成。一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教师要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差异性与适切性,合理安排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分层递进,做到由浅到深、有效衔接。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形成大课程的思想,协同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专家讲座、同辈互助、家长学校、校园心理剧等各项活动,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规划与设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坚持学习,逐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一是勤于思考。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自己的想法。对于每一个教学主题,既要梳理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又要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明确实施这一教学主题的当前目标与长远意义。此外,有思想的教师能够做到积极吸纳新的理念,批判性地审视与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总结、改进与完善。二是同侪互助。教师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成长的,只有在教师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虽然很多中小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很少,但老师们可通过省市区各级教学观摩、名师工作室学习、培训交流以及网络资源共享等方式寻求专业支持。同行之间交流研讨教学中的问题,相互分享教学经验,在互帮互学中探索前行。三是以身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展示出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把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总的说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坚守自我,主动修为,不断进取,寻求超越,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各具特色且富有成效,助力中小学生阳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