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指引下,红色基因进校园已成为国家战略与教育诉求。一年前,教育部印发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第一个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专门系统规划的文件。它对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载体形式、学段和学科要求等做了统筹设计和科学安排,强调素养导向、系统规划和全科覆盖。《指南》的印发为课程教材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学校教育教学融入革命传统元素提供了具体指导,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大主题教育活动进入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的新阶段。
《指南》实施一年来,作为传承革命传统的主阵地,中小学校如何回应新时代国家民族关切,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建立协同机制与融合策略,提高红色基因的育人效果。据调研看,《指南》虽发布已一年,但各省贯彻落实力度不一,一部分学校还不熟悉这份文件的内容,校园里革命传统育人仍出现俗化、虚化与固化等不同现象,把革命传统“塞进”学校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硬性塞入,缺少真正的整合融通。比如,在俗化操作方面:一是在革命传统的呈现形式上,戏说、穿越、小品、段子等方式使传统文化变得好玩、通俗的同时,也使优秀的革命传统被戏说的方式庸俗化;二是在与常规教学结合上打补丁,“补进”学校教育,在现行教育活动的某些环节中,如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等加入革命传统文化的元素,一般在德育课程中实施,由德育教师来推进,以偏概全,只作点缀。在虚化设置方面:一是很多教师认为革命传统文化教学只是“副课”“面子”工程,在一无标准二无教材三无评价的情况下,只是机械地执行上级指令,成了“嘴上喊、展示用、平时无”的课程;二是教师文化教育素养没有跟进,不少教师不具有将革命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专业水平。
革命传统在中小学落地,其必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当前,需要各地推出结合区域特色、地方实际的校本化实践案例,同时,跟进对实施情况的评价,提出基本的遵循范例及实施范式,强化协同与融合,解决遴选不周导致的内容失范、研训缺失引发的认知偏颇、推进单维产生的配套不全、评价缺位背后的关联失序等问题。
一是围绕内容方式,建立多级协同育人机制。革命传统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在进校园的方式上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选准融入点,避免广告式植入,避免营销式的宣讲,追求无痕衔接;二是要找准兴奋点,基于学生特点用心安排教学内容、增加参与兴趣,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切实加强实践体验,更多地采用案例学习、项目学习、游戏学习等学习形式。
二是组织全员培训,提升红色文化育人水平。为了防止贯彻决策部署时“移位”“走偏”,必须抓好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的培训,紧抓教育“传递链”上的关键结点,提高对于红色基因进校园的认识与站位。同时,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全员文化培训,主要是增强文化认同,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提升文化修养和人格境界,厚植师者应具备的文化底蕴,提高学校文化育人本领,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知和理解。
三是聚焦系统融合,形成红色文化育人氛围。将革命传统融入课程、教材体系,融入到现有学校载体中,如学科课程、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使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学校成为革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场域,使课堂成为革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剧场”。要加强对革命传统教育教学的研究。比如,如何挖掘并利用地方、社区和校本资源,以不断丰富革命传统教学内容,注重革命传统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时代转化。又如,如何增强红色文化内容的教育性、趣味性、适用性,从书本走向学生生活。再如,如何改进红色文化进课堂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方式,包括通过课程基地的虚拟展厅、虚拟体验馆等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交织的课堂形态。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地方研发与校本研发,丰富革命传统文化学科课程的校本实施形式,使其课程化、学科化、生活化、多样化、时代化。
四是变革教育评价,增强红色文化育人效应。通过专业评价来促进革命传统文化进校园后进一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专业性强的评价一定是与和风细雨般的文化育人相契合的,这样的评价应该是低压力的,强调过程性专业指导的,由学校综合性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及学生表现性评价为主要支撑的。特别是基于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言行举止等开展的表现性评价将润物细无声地支持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落实,确保不仅进校园的革命传统文化是丰富学生学校文化生活的核心载体,而且其形式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由此增强红色基因进校园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