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赵光辉 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研究院/ 程功群
“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提高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是塑造和增强青少年国家认同的时代内涵,亦是学校教育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守护红色阵地愈显重要,这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2021年,教育部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小学的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基因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指导,指明了方向。高中教育阶段,正值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和国家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红色基因与高中生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增强,进而助力时代新人的培育。如何有效传承红色基因、有效弘扬革命传统,成为普通高中育人实践需要探索和回答的时代命题。
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科课程蕴涵丰富的德育素材和内涵,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与场域。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有效实现红色基因“培根铸魂”“入脑入心”,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学科课程需要统筹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国家认同的培育工作,发挥学科课程协同育人的功效。《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颁布实施,为中小学学科课程与革命传统的有效融合规划了蓝图。在此指导下,各学科课程应注重教学内容中红色文化、革命传统等因素的挖掘,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性,将学科教学知识与红色基因相结合,发挥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的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红色基因,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的认知,在课程教学中塑造学生的教育记忆和文化记忆,以之作为青少年的价值引领,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红色基因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实施中小学红色教育、改革学科课程的重要方向,是形塑青少年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在传授知识、保障学科逻辑的同时,应注重挖掘学科课程的道德价值,着重加强人文价值的传递、家国情怀的塑造和国家认同的增强,厚植青少年的精神信仰。一方面,学科教学与红色基因的融合,需要回归到学科教学本身。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应聚焦学科知识特点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在发挥学科育人的工具理性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科育人的道德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深研学科知识与红色基因、革命传统的适切性,实现两者的自然有效融合,而非机械式、“两张皮”式的表面融合;此外,在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着力探究能够让学生具身参与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诸如探究式、项目式、情境性等学习方式的创新使用,通过学生沉浸式、具身式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真正能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等。另一方面,学科教学与红色基因的融合,需要着力整合课程资源以丰富知识体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逐渐多元化,但这也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不系统、不全面、不客观,尤其是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如一些“抗日神剧”的负面影响,致使青少年对革命历史认知的歪曲与扭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文化记忆塑造和国家认同增强。因此,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挖掘革命历史素材和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充实到相应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政治学科中挖掘英雄事迹、革命人物的名人名言与重要论述,以及革命圣地和重要节日仪式的发展,对学生着重进行时事教育、理论教育、素养教育和价值教育,引导学生弘扬革命精神,提高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以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为例,在多年的红色教育实施中,学校结合办学传统、实践经验以及新颁布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重视推进红色基因与学科课程的融合与实践。一方面,总结经验,优化教学过程。由教研组牵头,带领各学科教师,总结、反思与深化学科课程与红色基因融合的教学实践,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发挥红色基因在育人实践中的价值引领和政治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革命历史认知,全面体认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加强探究,创新教学范式。“学科知识是生成学科德育的重要载体。中小学生通过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化认知、启迪智慧和掌握技能,还可以从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会。”学校加强探究式、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在红色基因与学科课程融合中,探索实践了“课堂议题式探究范式”“小组实践性调查范式”等教学范式。“课堂议题式探究范式”即教师设计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议题搜集素材,可进行社会调查、时政解读或研究性学习等,以课堂辩论与展示的形式展现观点,剖解议题;“小组实践性调查范式”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明确调查主题和实践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各小组围绕主题自主策划活动,并力求通过风格多元的汇报形式,如情景剧、讲中国故事、摄影展、访谈实录、游记等,在过程展示中凝练调查结果,在自我辨析中达成价值引导。以历史学科为例,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时,教师充分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以“雨花英烈精神”、雨花台烈士陵园以及恽代英、邓中夏等革命烈士等为载体,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小组合作以及课堂情境探究学习等形式中感悟革命精神、体认家国情怀,从而塑造学生的国家认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红色基因与学校育人实践的结合,并不能完全依靠学科课程的融合,更需要一些活动课以及日常生活课程,如此才能加强红色基因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联结,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因此,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需要增加学生具身参与、沉浸体验的机会,而红色基因的内潜性也需要通过特色实践活动实现其具象化、生动化,如此才能真正用活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突显学校教育的整体育人功效。基于此,学校应着重加强特色活动体系构建,建设成渗透式、贯通式、具身式的活动课程模式。总体来说,特色活动体系的构建,能够和学科课程交相辉映,形成红色文化育人的合力,以其亲身参与、具身体验而发挥实效。
首先,强化学校仪式活动构建。“仪式只有通过它们的显著的规则性,才成其为表达性艺术。它们是形式化仪式,倾向于程序化、陈规化和重复。”学校仪式活动具有一定的存储、引导、约束和激励功能,不仅仅是对仪式课程、具体仪式的简单依托,更是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传输的重要载体。学校仪式具有周期性、体验性、程序性、集体性等特点,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不仅对于民族共同体、国家认同等具有正向功能,而且直指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能实现其生命的增值、情感的升华和人格的提升。因此,在学校仪式活动的体系化构建中,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国家公祭日、入学仪式、毕业仪式等开展常规仪式活动,并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五四青年节等节日仪式活动,将革命历史、革命精神进行深度融合,以学校仪式活动的严肃性、程序性等特点来深化红色教育的实施,发挥学校仪式活动的显性育人功能。例如,雨花台中学将升旗仪式与“雨花英烈精神”相融合,通过主题演讲等形式,向青少年解读革命精神、讲述革命情怀,以严肃的仪式和深刻的解读,进一步深化了青少年对“雨花英烈精神”、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和内化。
其次,加强红色表达活动实施。红色表达活动是对红色基因的具象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就显性功能来说,青少年通过具体的红色表达活动能够深化历史知识的认知、加强革命精神的体认和强化家国情怀的培育;就隐性功能来说,青少年在具体活动中能够加强对革命精神、先烈事迹等红色基因的个体化建构,进而有助于情感认同的加强。具体来说,红色表达活动可以从“讲”“演”“观”等方面实施,以言语、形体、情感等多感官参与来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塑造青少年一代的集体的、红色的文化记忆。就“讲”来说,可注重加强征文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创设,让青少年在口头、手头表达中深化历史认知和情感认同;就“演”来说,可通过红色主题的舞蹈、话剧等形式开展,让青少年在排练及展演过程中感悟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就“观”来说,可以开展主题观影等活动,以影视来唤醒和激发青少年的情感共鸣。
最后,重视研学之旅活动功能。学校教育与红色基因的融合需要秉持开门办学的原则,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形成红色文化育人铸魂的合力。研学旅行是一个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整合家校社资源,青少年在研学之旅中能够更加生动、鲜活地了解革命历史,能够用情感悟英雄们的伟大壮举,在他们与革命先辈之间建立起一道跨越时空的沟通桥梁,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身边鲜活的红色历史及其蕴含的革命精神。因此,学校应挖掘利用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通过老兵寻访、红色遗迹寻访、革命先烈后人寻访等多元活动丰富研学之旅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学校环境文化是红色教育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通过学校环境与区域红色文化的契合,在学校场域内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使青少年在对环境文化的直观感知中,既体验学校的文化格调,又接受区域红色文化的熏陶。人始终处于各种环境之中,在客观的给定性和主观的选择性基础上,环境文化之优良会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环境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能够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学校红色文化的环境创设,具有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功能。从显性的教育功能来说,不仅能够丰富学校教育的形态和形式,同时通过具象的物型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直接感知革命传统、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既可以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意识,又可以进行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内在情感的直接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从隐性的教育功能来说,则可以通过环境文化的“浸润”作用,使青少年在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和民族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一方面,创设校园红色文化景观。校园景观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通过一定的文化显性的物化载体,反映学校或区域历史文化内涵与自身独特价值观”。校园景观与红色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学校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环境支撑,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青少年在对物型景观的感知中接受人格的陶冶、精神的锤炼和品格的养成。校园红色文化景观的创设旨在将学校文化与红色文化相契合而发挥育人价值,为学生提供浸入式体验,进而提高其文化认同。雨花台区积极鼓励、支持学校建设相应的物型课程记忆建设,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到学校景观建设。例如,雨花台中学在构建了以“一场、一馆、一墙、一角”为主体的生活德育空间和校园空间的同时,积极利用区域内的雨花石文化,依托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了雨花石博物馆,将道德文化、审美文化、爱国文化和科学文化融入其中。特别是,雨花台中学注重将雨花石文化与区域红色文化结合,将雨花石作为革命先烈和革命精神的象征物,突显雨花石的红色特质,让学生通过在学校博物馆内的参与和亲手制作而获得沉浸式体验。
另一方面,创新廊道红色文化空间。廊道空间,作为学校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课间日常活动、休息之场域。廊道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能够为红色文化记忆塑造提供无限创造的空间。“过道走廊是充满潜力、最需要建设的教育空间,是最没内容又应最富有内容、最常走人又最常被忽视、最容易做又最难做好、最常做‘死’又最应做‘活’的地方。”廊道红色文化空间的创设,是指充分利用物质化载体来进行红色教育与“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的建构,可以让红色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校园,让学生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让红色素养和道德素养提升于无形之处,做到化万物以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