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2022-02-19 03:35封友胜重庆市垫江第一中学校408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思辨性高中语文文本

封友胜(重庆市垫江第一中学校 408300)

思辨性阅读的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对文本展开探索;其次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阅读情境,通过大胆想象与推理发展学生思维,达成深度学习;最后则是强调实证分析,要求学生关联更多信息内容延展文本范围,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准确把握这些应用优势,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完整价值。

一、思辨性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特征

1.多元主体互动

陶行知先生说:“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思辨性阅读便是秉承这一观点,强调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再单纯以教师或教材思想作为核心,而是强调每一名学生都是学习中的主体,基于自身对文本材料的直观感受,而与其他学习主体或教师之间探讨,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吸取他人优秀的想法,从而在解决自身学习问题的同时,同步构建起立体的知识框架,从而有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梳理文章信息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大多来源于文字表面或教师提示。而在思辨性阅读条件下,则需要学生结合自身认知基础对文章内容进行挖掘,梳理其中存在的隐藏信息与关键细节,从而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与教师讨论或是信息推理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一情况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并且对阅读感悟的获取,也不再是依赖教师或外界环境的灌输,而是真正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感受思考与分析。

3.延展教学空间

良好的延展性是思辨性阅读的主要特征,其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并非是局限于狭小的文本范围之内,而是强调学生在梳理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推理、批判,进一步将其与更加丰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结合具体问题对文章进行拓展性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材料形成个性化认识,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阅读不但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知识链,并且随着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辨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提升,从而反向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成长,并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全面、理性。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的实践

1.注重场景搭建,引发自主思辨

“思辨性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一种思维路径,达成的一种思维品质,要求学生在把握自身观点与见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信息探索、架构、并联、召唤,从而形成具体的知识结构及新的认知。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足够开放的思维空间,并允许学生拥有思辨自由的学习能力,以此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这一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此,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为学生构建丰富的阅读场景,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发觉并提取场景中的信息要素,同时结合自身的真实情感体验探索并发掘阅读内涵。

以高中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局限于文字表面引导学生分析,而应结合文章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对话,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思想,并对其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情感进行把握。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别饰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将故事的大致背景用直白的语言总结出来,使学生模仿文中人物进行对话,并从中分析烛之武每一句话想表达的含义,从而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表面分析文章内容,而基于文本信息进行更加丰富的联想与思考,促使学生思维得到提升与发展。

2.定位文章议题,展开独立探索

思辨性阅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从大的逻辑层面入手,引导学生确认文章所讨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辨学习,结合自身的认知基础向文章更深、更广的层次展开探索,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

以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一课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文章结尾一句话点题:“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是谋臣范增对整个“鸿门宴”事件的评价,以此作为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目的以及表达思想。在确立了大致方向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学习小组,要求学生结合全文故事情节与之对话,分析每一个人物的具体性格,并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是哪个?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全文解析,并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了通过细节与对话描写分析人物特征的阅读技巧。

3.拓展课外阅读,延展思辨空间

思辨性阅读强调学生不仅要能够准确提取文章关键信息进行推理,更要能够主动并联课外知识,对文本的故事背景与创作思想进行更为全面的思考与分析。因此,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量在思辨性阅读中极为重要,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阅读线索,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建构起更加立体的知识框架。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把握好阅读教学契机,并基于文章主体为学生引入丰富的阅读参考材料,以此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对文章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索。

仍以《鸿门宴》一课为例,学生在完成初读文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采用搭建“阅读背景”的方式,将刘邦和项羽关于“入驻咸阳”的赌约引入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加完整地了解事件经过,形成清晰的故事发展主线,使学生在人物评价的过程中,不再仅依靠主观判断或是片面信息,而是能够综合全部线索进行思考。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实现了学生自主思辨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本文在总结了思辨性阅读学习特征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措施进行了思考。强调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善于借助环境、语言、课外信息等引导元素,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方向,并尽情展开思辨以及探索。

猜你喜欢
思辨性高中语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