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莞市道蟯镇中心小学 赖细兰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既要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所以,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既是教书育人的需要,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小学教科书经过几次的修订后,选入了很多古今的文学作品。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把传统的节日穿插进去讲,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它的魅力所在。比如上《北京的春节》一文时,上课伊始,我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春节童谣,以《北京春节童谣》为背景音乐,唤起学生快乐的回忆,增进学生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童谣一播放,同学们热情高涨,学习兴趣盎然。孩子们边听童谣,边讨论自己对童谣内容的理解,这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加深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春节习俗的了解。依据课文内容,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祭灶王”“赶庙会”的相关知识,了解其中蕴含的信息,从而了解春节的习俗。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春节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更全面地了解到春节的来源,充分感受中华传统节日习俗的魅力。然后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以及观看“腊八粥”“腊八蒜”“买杂拌”等相关的节日插图。让学生明白了每个节日的寓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当学生真正了解了民族的历史,便会自然而然产生一股自豪感,这样的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老师要巧妙地在文本研读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让传统文化的教育变得有趣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中秋月》这一首诗时,老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自行查询中秋节相关的资料,例如:中秋节叫什么名字?中秋节有什么样的来历呢?中秋节有哪些故事或者传说?中秋节有哪些传统风俗?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在课堂上学习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文中古诗的插图,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重点向学生介绍八月十五的民俗信息,然后让学生了解八月十五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点灯笼、玩花灯……当学生掌握到了诗中所蕴含的民俗知识之后,再为学生解释这首诗的含义,老师带领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之后再让学生反复进行诵读。这样有滋有味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诗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成语故事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学生追溯历史、明白事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文本中成语隐含的意思,也要注重拓展学生学习课外的成语,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本义、今义及运用的范围,从理解到正确运用。比如学习成语“闻鸡起舞、白驹过隙、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时,学生反复诵读,慢慢领悟到时间的宝贵、易逝。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成语,老师可以:1.让学生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2.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我讲你猜”“成语故事大赛”“我是成语小达人”“看图片猜成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强烈欲望,提高文化素养,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思想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在习作教学的指导中,教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这一过程是尤为重要的。
1.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中。 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相关的材料,为进行具体的写作提供良好的铺垫。学生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学会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获取写作素材的渠道有很多,如可以直接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表象的特点;还可以间接观察,即学生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插图,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为了让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2.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动手、 表达能力的培养中。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师应讲究教育方法多元化。比如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制作关于反映地方特色、民族风貌、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板报、手抄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适当布置学生进行成语大会、中华诗词大会比赛,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学生对语文课堂上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可以利用“诵读经典十分钟”的方式,让学生选读《唐诗三百首》《论语》《弟子规》等中华经典。培养学生感悟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经典古籍之精华。
3.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中。学生通过观察,然后经过筛选、修改、整理、组合等制作,最后在大脑中形成一篇能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内容的腹稿,对信息进行处理。为此,我编制了一些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模式。如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家乡的风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引导学生在进行作文课之前,查询一下有关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相关资料,如这个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这些节日有什么来历?这些节日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你的家乡在每个节日中都有哪些仪式?然后让学生把查询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为之后的单元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始习作时,我让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每个小组选出最佳发言人进行全班汇报,接着让学生自行命题开始习作。写完后,四人小组进行交流、修改。一个传统节日,从布置学生查询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资料,再到课堂中的亲身实践,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在实践中学会了探究、交流,也学会了写作,让学生在这样的浓厚学习氛围当中感受民族特有的习俗。教师在习作中有计划地引领学生提前准备与学习有关的资料,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吸收人类进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