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立芬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具体化与多样化的两种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幼儿园纷纷致力于将国家课程与本园特色结合起来,力求国家课程更加适应本园幼儿的发展。但是一些幼儿园在此过程中未能清晰认识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的本质,以至于经常出现混用、错用的情况,或者只是盲目跟风将二者结合,导致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止步不前。因此,幼儿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明晰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的本质,而明晰二者本质的关键点在于明确理解二者的价值。本文旨在对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价值实现进行比较,探究二者的本质,使幼儿园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园课程建设的方向与路径。同时我们也应警惕,作为国家课程具体化与多样化的两种途径,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并不是分道扬镳的,而是殊途同归的,即二者以价值为中介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两种形式,二者追求的方向有所不同。课程园本化追求通过对已有课程方案进行调适使课程的实施与幼儿园更加契合,而园本课程则追求在分析社区资源、幼儿园能力、幼儿需要与兴趣的基础上开发原创性课程,建立独特的课程体系。
课程园本化是一个过程,是使幼儿园课程不断适合本园幼儿的过程。[1]课程园本化就是幼儿园对现有的课程方案进行选择、组合与改造,使得现有课程方案与本园教师、幼儿更加契合的过程。基于此,幼儿园在进行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两个议题,即幼儿园为什么需要适宜的课程方案和幼儿园如何构建适宜的课程方案。
1.幼儿园为什么需要适宜的课程方案
一方面,适宜的课程方案可以连接课程主体的需要。现在幼儿园课程普遍采用主题方式设计实施,主题来自普适性的审定教师用书或者园本特色课程。[2]普适性的审定教师用书作为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它的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与课程主体即幼儿及社会的需要相连接。而每个地方、每个幼儿的需要都是不同的,因此,只有在使用普适的审定教师用书时,以本园幼儿的发展情况及当地生活的实际情况为参照,才能将二者联系起来,共同实现课程的价值。另一方面,适宜的课程方案可以防止课程内容的超载。课程内容超载主要表现为课程容量的超载与课程适宜性的超载。由于现有课程方案的内容与家长期望的内容不符,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在现有课程方案的基础之上增加一部分家长所期望的课程,造成课程容量及适宜性的超载。因此,为了防止课程内容的超载,需要对现有课程方案中重复的内容进行删除,对幼儿难以吸收的内容进行简化,使得课程的容量与难易程度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
2.幼儿园如何构建适宜的课程方案
首先,要对现有的课程方案进行评估。不同课程方案的理念、内容、结构各有侧重,因此,幼儿园要对这些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发挥的实际功能与价值进行评估。其次,要对本园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在确定课程方案之前,详细分析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能力、园内教师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幼儿参与的可能性等现实情况。最后,将二者进行有机整合。在评估已有课程方案、明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后,就需要选择适合本园实际情况的课程方案,并对所选择的课程方案进行修改与加工,使得所选择的课程方案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广义的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多样化探求的结果,“可以是课程园本化改变的结果,也可以是园本课程开发的结果,或者是二者结合的结果”[1]。狭义的园本课程主要是指以幼儿园为课程的生成源而开发的适合本园的课程体系。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阐释园本课程。从园本课程的内涵可以看出,独特的课程体系是园本课程隐含的追求方向。基于此,幼儿园要构建园本课程离不开两个议题,即幼儿园为什么追求独特的课程体系和幼儿园如何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
1.幼儿园为什么追求独特的课程体系
第一,独特的课程体系能够遵循本园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独特的课程体系是在充分观察与分析本园幼儿“身体的需要、社会心理的需要、教育和发展的需要、游戏的需要以及幸福的需要”[3]的基础上建构的。第二,独特的课程体系能够满足教师发展与成就的需要。教师作为独特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在建设独特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会与专家、园长、其他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协作,这使得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与努力获得认可,同时也要求教师接受挑战,进一步学习与锻炼。在这样不断锻炼、提升的环境中,教师发展与成就的需要就会获得满足。第三,独特的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幼儿园的特色。独特的课程体系是在幼儿园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这样能够避免幼儿园课程的“千人一面”。
2.幼儿园如何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
幼儿园独特课程体系的形成不仅要“向外看”“向内看”,还要“一直看”。[4]一方面,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要“向外看”,即课程体系要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要“向内看”,即课程体系要以本园的特点为基础。同时,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要“一直看”,即课程体系要不断反思与更新。独特课程体系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符合行动研究的“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四个环节。第一,明确问题。独特的课程体系来源于幼儿园的实践,教师要在实践基础之上挖掘具有实践性、可行性与科学性的问题。第二,拟定计划。明确所要建设的课程体系之后,要制订可行、具体、灵活的计划。第三,付诸行动。将计划的内容逐渐付诸实践,逐渐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第四,反思评价。反思独特课程体系实施的经验与不足,研讨下一步计划与行动是否需要修正。总之,独特的课程体系就是在不断实践、反思、调整的开放循环过程中发展与完善的。
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解放兴趣”。[5]课程园本化将教师与幼儿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具有“实践兴趣”的取向。园本课程即幼儿园自身开发出的适合本园的课程,教师与幼儿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具有“解放兴趣”的取向。课程园本化的“实践兴趣”取向与园本课程的“解放兴趣”取向主要表现在二者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基本取向四个方面。
课程园本化的主体是现有课程方案,教师要在现有课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园本化改造。行为目标具有精确、具体和可操作的特点,现有课程方案的目标为了能让教师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一般都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而教师将现有课程方案园本化一般不会脱离现有课程方案的框架,即在园本化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表述依旧以行为目标取向为主。园本课程扎根于教师与幼儿的生活情境,来源于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被赋予课程目标。随着问题的解决、目标的达成,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教师与幼儿又会追求新的目标,从而使得园本课程随着问题的解决与出现不断具有新的目标。
课程园本化内容的基本取向是文本取向,园本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是儿童取向。课程园本化过程中,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主要是对课程内容所形成的文本进行评估,确定课程文本后,再将课程文本以教师为中介转化为幼儿可接受的经验,形成正式的课程内容。园本课程内容的儿童取向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幼儿的生活情境是园本课程内容的生成源。其次,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是园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最后,幼儿的知识经验是园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合理的内容是发挥园本课程功能的前提,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生活、兴趣与知识经验,否则园本课程难以发挥自身的功能。
课程园本化实施的基本取向是相互适应取向,园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是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园本化不是单纯演绎现有课程方案,而是改造现有的课程方案使之适合幼儿园、社会的生活情境。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创造和开发自己的课程,使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完全贴合自身需要、符合幼儿园与社区的情境。因此,园本课程的建构不仅基于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还与幼儿所生活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有着紧密关联。[6]但是创造并不是抛弃现有的课程方案,而是教师与幼儿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需要将专家制订的课程方案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抓手。
随着课程评价从目标取向到过程取向再到主体取向的转变,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角色也逐渐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评价的主体。课程园本化评价的基本取向是过程取向,园本课程评价的基本取向是主体取向。教师是否完成课程目标依旧是对课程园本化评价的依据之一,但是评价者不仅要明确现有课程的目标,而且要明确幼儿园所处的现实情境。也就是说课程评价者会在充分考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评估现有课程目标的完成程度。在评价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是评价主体,教师通过对园本课程实践过程进行评价,明晰园本课程不适宜的地方,反思园本课程不适宜的原因,积极主动对原有的园本课程进行修改。即使有外部评价者参与园本课程评价,外部评价者与教师也不是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二者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过程是一种通过协商与探讨共同致力于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课程的价值选择是课程决策的表现形式,人们对课程价值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幼儿园在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价值选择中所扮演的决策角色有所不同。幼儿园在课程园本化的价值选择中扮演参与主体的角色,在园本课程的价值选择中扮演权力主体的角色。
课程园本化的价值选择并不是对课程内容价值的选择,而是对整个课程方案的选择。幼儿园在课程园本化过程中的价值选择主要体现在对现有的众多课程方案的价值进行评估,在对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之上对现有课程方案进行选择、调整与组合。虽然幼儿园在课程方案制订的过程中没有处于权力主体的地位,但是幼儿园可以通过对现有课程方案的选择、调整与组合等途径参与对现有课程的价值选择,使得课程方案与幼儿园自身特点高度契合。因此,幼儿园在课程园本化价值选择中主要扮演参与主体的角色。
在园本课程开发中,幼儿园拥有课程决策权,幼儿园是课程价值选择的权力主体。幼儿园课程价值选择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幼儿园是课程指导思想、课程形式、课程体系的主要决策者。相对于课程园本化的价值选择,园本课程的价值选择具有民主性与针对性。一方面,园本课程的价值选择更加具有民主性。在园本课程形成过程中,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园长、教师、家长、幼儿等多方主体共同商讨与选择课程,确定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方案。另一方面,园本课程的价值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园本课程的价值选择主要是对课程指导思想、目标、内容的价值进行选择。不同的幼儿园在对园本课程指导思想的价值进行选择时,会注入本园的愿望与需要;在对课程目标的价值进行选择时,会以满足本园现实的需要为依据;在对课程内容进行价值选择时,会在以完成目标为导向的同时根据本园现实情况、文化背景权衡课程内容。
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价值的实现都指向幼儿与社会需要的满足。课程园本化价值的实现倾向于将课程内容经验化,使课程的内容与幼儿的经验达到“视域融合”,以此促进幼儿的发展。园本课程价值的实现则倾向于整合幼儿零碎的经验,为幼儿在生活经验体系化过程中获得发展创造条件。
课程园本化的过程就是将现有课程方案经验化的过程。首先,在课程实施之前,教师需要对课程方案的文本进行选择与改造,使课程方案的文本转化为幼儿可以接受的经验。其次,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通过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将经验传递给幼儿。因为“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言语行动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通常最直接最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念的形成”[7]。最后,幼儿在自身的经验基础之上将教师传递的经验内化,引发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升级。课程园本化就是通过课程方案文本的这三次转化使幼儿获得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园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在准确把握可用资源的基础上,寻找满足幼儿需要的生活经验及材料,并将其体系化的过程。第一,教师要帮助幼儿澄清自己需要什么。幼儿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没有办法明确自身的需要,因此需要教师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幼儿的需要。第二,教师要帮助幼儿明确适宜的学习材料。满足幼儿需要的材料的类型并没有范本,教师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能够满足幼儿需要、吸引幼儿兴趣、符合生活情境的学习材料。第三,教师要将学习材料根据幼儿的生活逻辑体系化。满足幼儿的需要并不是将学习材料简单地罗列,而是将学习材料分层次地呈现给幼儿,使得幼儿的认知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第四,教师要善于对已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提炼和加工,将那些具有恒久教育价值的教育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使其成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基石。[8]虽然开发园本课程并不是为了形成课程方案,但是课程方案的形成能够证明园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都在追求一定价值,二者所追求的价值以价值观念为中介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实现二者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的合目的性是指二者目的的合理性。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目的的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有一定的事实认识做基础,第二个条件是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做指导”[9]。因此,方向和方法是目的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都指向于满足幼儿与社会的需要。但是二者的方法有所不同,课程园本化主要采用将已有课程方案进行园本化改造的方法,园本课程主要采用自行开发符合幼儿园自身课程方案的方法。而从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目的来看,二者的方向比方法要更重要一些,因为方向决定着活动性质,而方法可以取长补短。由此可以看出,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虽然实现目的的手段有所不同,但是二者的方向都指向于更好地满足幼儿与社会的需要,而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通过满足幼儿与社会的需要使幼儿获得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具有合目的性。
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的合规律性主要是指二者的方向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随着课程的价值取向逐渐由“技术兴趣”到“实践兴趣”再到“解放兴趣”转变,课程开发越来越注重幼儿在课程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是这种追求人的兴趣解放的发展方向,推动了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的发展。课程园本化和园本课程都是幼儿园为了追求课程开发过程中人的兴趣解放而寻找的路径,也就是说二者符合“解放兴趣”的发展方向,二者具有合规律性。
因此,课程园本化与园本课程的价值观念既符合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又能体现个人的兴趣与需要,二者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