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舒月 王晓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1)科学知识价值分析模型
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的态度都只注重知识的本身,即知识点的记忆与习题应用,这是应试教育下长时间形成的弊端。但科学知识有多重价值,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应该增强对学生思维的完善和情感价值观的启发。因此采用山东师范大学亓英丽开发的知识价值分析模型[ ]中的信息价值、应用价值、探究价值、认识价值和情意价值五个价值角度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2)“铁及其化合物”
新版化学教材中这节课内容处于第三章的第一节,与旧版相比加重了本章节的重要性,形成独立的完整的新章节。本节内容在物质及其变化和钠氯化合物内容之后,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内容之前,本节内容是对之前理论学习的实践,也是对先前内容的延续,学生在钠氯学习中构建了先行组织者,利用类比相似的学习方法可以轻松地构建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内容的模型,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习的铺垫和完善,更好的利用元素的性质记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这几种重要的化合物会伴随整个高中学习,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中心和基础,能够摸清摸透教材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所以利用教材对比明确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注意点,对教师教学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五方面细节对比
教师利用信息去传递,学生利用信息去获得新的知识,以促进个人的发展。新旧两版关于知识的信息价值都是比较注重的,二者的整体知识顺序也大致相似,知识新版教材编排相较于旧版更加完备,知识点更加全面具体。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编排,由浅入深,更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启发,以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态度的形成。旧版的知识相对来说是“灌输性”的,与钠和铝化合物一起编排,就会导致知识教学的疲惫性。根据教科书而言的教学设计不够灵动,启发意义较低。当然旧版建立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模型帮助学生在建立学习这一类别知识的思维,可以自主的建立思维导图,并将模型应用实践于下一章节的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旧版缺少对铁单质的教学的缺点,新版进行补充,给学生更完整的体系,金属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都有接触,为下一章节的元素周期表建立基础,形成一定意义而言的“先行组织者”。与此同时新的栏目和探究实践,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探究意识;与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例子增多,启发学生对化学与生活之间的思考;添加了少许的化学史内容,吸引力学生学习激情与兴趣。
对于知识的应用价值来说,旧版教材较新版而言,更加重视对学生“化学服务于社会、生活”思维的传递和培养。旧版教材中对于铁及其化合物与生活中的联系仅限于寥寥几笔铁的氧化物的应用、资料卡片中铜盐的简单介绍以及实践活动中“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肯定对于铁的化合物有简单认识,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实在是不多,课堂时间关系,学生平常的疑虑和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答,造成本节内容学习结束后,学生无法对铁的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只记得“铁钉”、“生锈”等刻板思想。新版教材中对铁单质有了详细介绍,甚至增加了一些关于铁的化学史与实际应用,让学生明确铁的知识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钢铁厂的实际应用现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铁与水的反应,与实际生活经验产生对比,增加记忆;资料卡片中的人体中的铁元素更是铁知识的应用升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探究栏目中的“利用覆铜板制作图案”帮助同学在可能的情况下动手发现化学的奥秘,在兴趣中学习化学知识与化学应用;探究与实践栏目中的“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体验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化学知识在实际的应用。虽然介绍不同或者栏目内容不同,但都向着一个基本点——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甚至学会简单的化学应用。
对于新版教材探究价值方面的改编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各环节内容的方方面面,精准对焦旧版教材中出现的不足,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查缺补漏。旧版教材可以看出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实验的重点在于得出结论,甚至是得出想要学生得出的结论。在每一个实验后面都列出相应知识点的表格,学生的思维不够发散,根本没有探究的意义,只是“走流程”。编排过程中也缺少具有探究性、动手性、实践性、兴趣性的学生课后小实验。而在新版教材中,“探究”穿插整节内容。引文在简单介绍铁的化学史后,用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回顾初中化学知识,且可以利用之前学习的氧化还原知识等对高炉炼铁有一个全新的探究,形成一种意义上的先行组织者,引起对探究铁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兴趣;新栏目“思考与讨论”起到了一种上升层次的探究价值,在学习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融会贯通发现现象或规律,解释疑惑问题并得出新的结论和知识点。这个过程完全遵循了“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的结论,而不是被灌输的结论;本节内容中的实验教学也是打破了旧教材中的固性思维,不在局限于条条框框,不在拘泥于教材中表格的范围,学生可以大胆思考,没有提供方向就是最好的方向,甚至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新的思维碰撞火花;资料卡片栏目中的生活小知识也是隐形地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运用经验到不同方面,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探究和研究与实践栏目更是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思维放到显性地位。这两个实践活动是对本节内容的实际完善,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新的思考方式与学习方法。
记住大量的具体的科学知识是没有大价值的,重要的是运用科学知识并可以从知识本身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正确的学习科学知识的思维和方法。旧版教材对于学生认识思维的启迪有出现,但是不够清晰和明确,例如性质探究实验探究的意思很少、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内容介绍较少、没有为知识实践提供机会等。而新版教材中更加注重对认识价值的开发,知识点方面引入独特,从学生兴趣和生活入手;知识内容完善全面,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实验大多是探究角度,养成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增添铁及其化合物与生活之间联系的实例,使学生明确意义,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新增加的方法引导栏目将本节内容与之前知识建立联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后两个探究实践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知识,升华自己的思维,运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生活发展贡献力量。
旧教材中对于学生的情意方面的传递其实是不够的,只存在于简单的知识教学,根据前面角度的对比分析,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当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教材编写与培养学生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新教材中整节内容都贯穿着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化学学习方式的创新、化学学习态度的保持以及化学应用的积极。在编写中渗透靠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史,增进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引入方面激发学生对这节课堂的热情和兴趣,在资料卡片等栏目可以在学习强度很大时放松心情,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对生活的积极作用,而不仅仅停留在“化学危害环境”的刻板印象;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正确培养,增强探究意识与探究责任;在方法引导栏目中更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相互交流,整体探讨发现学习的新角度;最后的探究和探究实践更是对学生知识情感的一种升华,建立学生的一种主人翁意识,自己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要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贡献于自己的祖国化学事业发展,未来从事与热爱的化学职业,利用化学改变世界,将化学与物理生物学科相融合培养,理科不分家意识高度重合。
总体来说大部分改变的和新增的都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和思维的完善方面贡献了许多,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价值观、探究学习方式以及情意态度的培养,这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守则。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认识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规律,改进教学行为,指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理论,实现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概括关联、比较说明、推论预测、设计论证。将科学方法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倡导在正文和实验、实践中贯穿科学方法培养。运用教材发挥重要知识的功能价值,帮助学生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形成基本观念。注重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启发学生化学科学思维,构建化学学科思想观念,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化学,运用化学,造福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