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联合脐血移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要点

2022-02-19 04:04:48范玉玲张超琅
贵州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脐血障碍性贫血

范玉玲 张超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肿瘤科,浙江 杭州 310003)

贫血属于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74/10万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生[1]。目前免疫抑制剂联合脐血移植是治疗儿童SAA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此方法治疗后血液各系细胞重建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难度[2]。本文主要观察免疫抑制剂联合脐血移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并分析循证护理带来的影响及护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确诊儿童SAA的78例患儿,其中男35例,女43例,年龄(3.48±1.02)岁。身高(90.25±5.38)cm。体重(15.32±4.38)kg。本研究均取得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并签订有关书面说明。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参考文献[3]。依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等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1)心理干预:积极与患儿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最好价值的心理疏导工作,向其宣教该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耐性讲述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治疗与护理的要点及流程,并告知配合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最大程度上缓解或消除家长的负性心理,强化遵医行为。(2)输注免疫抑制剂的护理:免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可导致严重变态反应,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生畏寒、高热、皮肤瘙痒、腹部不适等症状时,并备好抢救药物,遵医嘱使用药物来预防;输注期间滴速应缓慢,发现异常可暂停输注,并给予对症处理,并提供心理安抚,告知停药后症状可消失,做好相关记录。(3)脐血移植期间的护理:因脐血造血干细胞需在低温下保存,否则易造成损伤,用时融化时间不得超过1 min,尽早输注,输注时间控制在10 min内,输注前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并用生理盐水冲管,输注时用无过滤网的输液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寒战、高热与心悸等不适,输注后再次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并观察患儿意识即血压变化,术后24 h可能出现血尿,做好健康宣教工作。(4)感染的护理:SAA患儿因免疫抵抗力下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与脐血移植治疗时,加重了感染倾向,此类患儿通常需入住层流洁净室,接受全环境保护,病房内所有设施和物品均接受灭菌处理,入住前1 d做好治疗准备,包括备皮、淋浴、禁食水、灌肠处理,随后更换无菌衣物进入室内,入住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接受无菌饮食,由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易感部位的消毒处理,在执行各项操作时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每日清洁并消毒地面,定期对病房内各个部位进行细菌培养,对患儿进行全身各部位拭子培养及血培养加药敏试验,以及时发现致病菌及药敏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根据患儿活动耐力状况,制定适宜的活动强度、类型与持续时间。在患儿活动期间,需有护理人员陪护,以免因哭闹而导致缺氧症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依据《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4]结合《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5]制定疗效标准,分为基本治愈、缓解、进步与无效四个等级。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2 结 果

2.1总有效率 观察组基本治愈21例、缓解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基本治愈17例、缓解11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05%。两组治疗有效率无差异(P>0.05)。

2.2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照组更短(t=5.543、6.279、6.625,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2.3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32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满意21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度为83.87%。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7.854,P<0.05)。

3 讨 论

SAA一般多属良性疾病,但仍需接受科学规范的对症治疗与护理,目前免疫抑制剂联合脐血移植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治疗方案特殊,治疗的同时做好有关护理工作对减少并发症出现、提升患儿治愈率意义重大[6]。

本研究在免疫抑制剂联合脐血移植治疗期间配合循证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有效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保健措施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由于本研究从心理干预、输注免疫抑制剂的护理、脐血移植期间的护理、感染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家长对疾病的掌握,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最大程度避免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给予治疗方面的干预,促进免疫抑制剂有效的吸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7]。通过此次研究,笔者总结认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的特点,重视其心理状态,做好全面评估,并提供保护性隔离,加强对两种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给病人合理的饮食及生活指导。

猜你喜欢
脐血障碍性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科学大众(2021年6期)2022-01-01 00:45:52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6
春困需防贫血因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18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7:40
你对贫血知多少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8:04
脐血IgE及母血IgE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白细胞介素-6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作用
脐血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