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边塞诗前后期创作的差异与原因

2022-02-19 05:27索祖翠
文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王昌龄边塞诗

索祖翠

内容摘要: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歌以开元十一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前后期边塞诗的题材与主题大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理念有关。

关键词:王昌龄 边塞诗 前后期 原因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被殷璠的《河岳英灵集》赞誉为“中兴高作”,这本集子中收入其诗歌的数量比其他诗人都要多。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述王昌龄时云:“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1]王昌龄一生中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歌,现在存诗共有一百八十一首,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主要分为边塞诗、闺怨诗、送别诗。其中边塞诗约二十余首,且每首都是经典之作。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后世学者将其归入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行列。学术界对王昌龄出塞时间及次数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派是以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为首的一次说,既是开元十二至十三年间到西北边塞的一次出游说;另一种是分别到过西北边塞与河北边塞的两次说,如李源培在《王昌龄两次出塞路线考》一文中认为王昌龄曾经两次出塞:第一次在开元九年秋,一年后返回;第二次在开元十二年秋,最迟在开元十三年十二月返回。[2]胡问涛《王昌龄年谱系诗》亦认为王昌龄曾两次赴边出塞。第一次是在开元十一年前数年,第二次是开元十二年至开元十三年。[3]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至少表明:王昌龄前期的边塞诗歌大约创作于开元十一年之前数年,《少年行二首》《从军行》(大将军出战)(大将军出战)《城傍曲》《春怨》《出塞二首》《变行路难》《塞上曲》《观猎》等均作于此时,后期边塞诗创作时间大约于开元十一年之后,《胡笳曲》《塞下曲四首》《从军行七首》《从军行二首》(向夕临大荒)《箜篌引》《代扶风主人答》等作于此时,包括从边塞回来之后创作,且其边塞诗前后期的呈现出不同的题材与主题。

一.前后期的差异

首先前后期边塞诗的题材不同。

前期边塞诗歌中大多描写意气风发的人物:如《从军行》中的“大将军”能够使单于破胆还。《少年行二首》中慷慨勇武的“少年”,得知边塞情况紧急,赴边报国,仗义豪爽。《变行路难》中的唐军将士,以身报国,喊出“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的豪言壮语。《出塞二首》写出了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如《城傍曲》中的“掣皂雕”、射杀“两腾虎”的邯郸少年。与之相应诗中描绘的境界也是昂扬向上的,如《從军行》中“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道出雄壮、威严的战争场面,《少年行二首》其一“白马如流星”写出了如流星般急驰边关跑马场面。《出塞二首》写出了“城头铁鼓”,“匣里金刀”的战争场面。《变行路难》中“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的出征场面。

而后期边塞诗中描绘的大多是充满悲愁与不幸的人物,如《塞下曲》其四中的功勋多被黜霍将军。《从军行两首》其一描绘一位投笔从戎多年却悔恨自己功业志向难酬的老战士,其二思归情切,禁不住对着刀环哭泣起来的战士们。《代扶风主人答》中描绘一位哭诉“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的老兵。《从军行七首》中有不想在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的士兵,还有永远听不尽的边愁—思亲怀乡、无奈之下只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还有《胡笳曲》中听着流泪的全体将士。与之相应诗歌中的境界也秾愁惨淡,如《塞下曲》其一中的“蝉鸣空桑林”、“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写出了边塞的萧瑟、苦寒与荒芜。如《塞下曲》其二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描绘了一幅黄尘弥漫、尸骨杂乱的荒野图。《塞下曲》其四“唯当哭塞云”写士兵们的功勋被废,被派去戍边,只有仰天痛哭的惨状。《从军行二首》中“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写出了将士们多年征战的劳苦。《从军行七首》其一“黄昏独坐海风秋”写出了士兵的孤独思念。

其次,前后期边塞诗的主题不同。

王昌龄前期边塞诗主要表达将士们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满腔热情。如面对“单于下阴山”的紧急军情, 《变行路难》对塞上士兵的英勇进行歌颂,这与原题《行路难》完全不同,原题则是抒写世路艰难、离别悲伤之意。这首歌最后一句“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抒发了塞上士兵们的壮志豪情。又如当“单于寇井陉”之时,年少的西陵侠“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少年行》),向读者展示了一位不在乎个人名誉,为了国家勇赴边关的少年英雄形象。这种英雄豪迈战歌写出了将士们在大敌当前,能够英勇的上阵杀敌、保卫国家的热忱。

王昌龄后期边塞诗用更多笔墨表达反战思想,一直持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苦难,诗人出塞又入塞之后,对边塞风情有了更深切的观察体会,第一次出入塞期间的诗歌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而第二次入塞后,作者表现得更客观冷静,大胆揭露抨击边塞战争得黑暗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王昌龄用更多的笔墨或讽刺、或描绘将士的痛苦、或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同样描述游侠少年,前后期大相迥异,前期《少年行》中歌颂游侠少年赴边报国的慷慨勇武风采,展现出积极向上,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后期《塞下曲》其一中用慷慨悲凉的边塞景色黄芦草为衬垫,接下来四句“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把幽并客与游侠儿放在一起对比,对恃勇武,炫耀紫骝的游侠进行讽刺,写出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深深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其二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则是从历史地角度深刻反省,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又如在《塞下曲》其四写深受爱戴地将军去世了,其部下刚祭奠完将军,就被取消他们的功勋,又被派遣到别的边地去驻守,作者通过这首诗既谴责统治者们迫害忠诚将士,又写出了守边将士们的苦痛。又如《箜篌引》中“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直接描绘了一位不能满足上司的贪欲而被诬害的悲惨遭遇,又如《从军行》其五前两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写黄昏时分,主将率军出发,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写前锋军士连夜苦战大捷,前后两相对比,可见作者讽刺深刻委婉,切不可只看表面上描绘战争的胜利。

以代言体形式来描绘将士苦痛的如其《代扶风主人答》一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老士兵的悲惨境遇表达作者反战的思想。这位老兵从当兵时就离开家乡,在边关戍守多年,终于侥幸等到回乡,竟然没有乡亲与家里的亲人迎接,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是孤苦伶仃一人,一起去边关的战友均已牺牲,甚至连家乡的祖坟不完整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是永无止尽的。作者不惜笔墨,借“扶风主人”的惨痛经历委婉讽刺了统治者的无能,揭露了战争对人们的摧残。又如《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出了将士们的征战之苦可谓到极致,连金甲都被黄沙穿透,可是不破楼兰始终不得还,这是何等悲切!

作者还描绘了征人久戍不归,思念家乡的苦楚。如《从军行七首》其一中的百尺楼、黄昏、海风秋、羌笛关山月等这些意象均是抒发那难以排解的思乡情绪,关山月本是乐府曲名,属于《横吹曲》,《乐府题解》对《关山月》的解释是伤离别,诗中写出士兵听到悠扬的笛声,想起了久别的家乡,思想之情油然而生。后期边塞诗中表达与亲人的离情别绪、思乡怀亲的情感,这在前期边塞诗中是没有的。《从军行七首》其二也是写征人的离愁,诗中描写歌舞虽换了新曲子,但听起来总感觉是关山离别情,且这种边愁永远弹不尽,最后通过长城上高悬的明月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

在盛唐边塞诗中也有其他诗人反映战争的阴暗面,但其数量与批判程度要低许多。如李颀在《古从军行》中的诗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委婉地揭露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极具讽刺意味地谴责了皇帝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暴行。李白《战城南》“鸟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描写战场的凄惨景象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答侯少府》“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二句用触目惊心的事实,深刻揭露了边防士兵所受的非人待遇和连年边战中的惨重死亡。

二.王昌龄边塞诗前后创作不同的原因

1.与唐朝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唐朝建立初期,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力量也空前强大,对于外部的侵略,由过去的防御转变为进攻,讨伐突厥,击败吐蕃,打击突厥,唐朝的疆域不断扩大。这些战争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往来,加强了贸易和文化交流等。王昌龄认为这些战争是正义的,因而进行了肯定,对那些效命沙场、保卫边关的将士们在诗中多给予赞扬的。因此王昌龄的前期边塞诗中多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诗人后期边塞诗题材主题发生很大变化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随着唐朝日益强盛,对外战争不断地取得胜利,统治者变得穷兵黩武,再加上用人不淑,好大喜功,于是对一些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地发动战争,这些战争多是非正义地。与此同时,有些少数民族首领也时常在大唐边境寻找机会,采取行动,他们想战则战,想停则停,忽而叛,忽而降,让边境局势总是处于动荡之中。根据《资治通鉴》里面的记载,唐玄宗掌权的四十几年期间,就发生了六七十次较大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深受其苦,广大人民都希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宁地生活。王昌龄主要生活在开元、天宝年间,对频繁战争产生的后果都有所耳闻。他也意识到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问题,如其《宿灞上寄侍御玙弟》诗中,对边塞战争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诸将多失律”的现象,且在诗中直接表示了自己的反战之心:“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

其次,唐府兵制成了久戍的重要原因,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元十年,只要达到服兵役的年龄去从军,直到六十岁时才可以免役,且府兵家中其他人还要承担各种杂役,这时候的士兵一辈子当兵,并且两头挂心,唐玄宗亦不得不承认:‘征兵无有还期,人情难堪”。[4]守边将士的苦楚与愁怨触动了诗人。

再次,在封建时代,无论战争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军中肯定存在各种矛盾,普通士兵们不可避免的承受多种苦难,还有一些生性耿直的将领即使才能卓著也会遭到排挤,甚至打压。假如朝廷的策略有错误,前方将帅又是无能之辈,即使出动大批军队,其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边境不得安宁,战争一直持续不断,这些士卒与他们的家人不得不面临长久的别离,因此诗人深切体会到了这点并诉诸笔端。

另外,随着王朝的日益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统治者们在生活上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明皇杂录》中记录唐玄宗爱看舞马表演,曾下令让人训练四百匹专门表演的马,且都是些从西域或大苑国的良马,演出时,皇帝让人将这些马打扮得华丽非凡,穿着彩色绣花绣衣服,脖子上挂着金灿灿的铃铛,马鬃上装饰着珍珠美玉,最高统治者的奢侈与边塞士兵的悲惨遭遇形成巨大的反差。诗人在《塞下曲四首》其三“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含蓄地写出战略物资奇缺,并讽刺了最高统治者。

2.与他的生平经历、创作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昌龄很幸运地生活在盛唐时代,盛唐时期士人的民族自信心高涨,这是一个昂扬、进取的时代,此时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巩固政权,唐朝统治者给中小地主更多的发展空间,颁布了一系列对他们有利的措施,这些文人学子也就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中下层知识分子们希望能驰骋沙场,建立功业,王昌龄就是这个时代大潮中典型一员,生性放纵不羁,功名心切,自视甚高,在《沙苑渡》中有“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句,作者通过“入梦”自拟傅说,可见其入世之心甚切。同时,诗人并没有长时间生活在边地幕府,对边塞认识少部分来自于直接体验,大部分是来自于历史上及想象中的。因此王昌龄前期边塞诗歌具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主要抒写了了强烈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爱国情怀,歌颂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奋战的守边将士。

王昌龄后期边塞诗更倾向反对战争,这种认识的深刻性,一方面主要由于诗人作为社会的良知,慨然有一种忧患意识和肩负天下兴亡的责任,王昌龄凭良知用诗歌来伸张正义,表达对士兵的理解与同情,揭露社会的不公,谴责讽刺统治者,在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乏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他们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为天下百姓请命,在盛唐边塞诗人中,王昌龄就是这种具有人道主义情怀诗人代表。另一方面由于诗人虽然到过边塞,但并未在边塞幕府实际任职,即未入幕的边塞诗人,所以他少了许多顾虑,敢于站在普通士兵的立场上,作为他们的代言人,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尽情抒发怨苦,比如《代扶风主人答》就是典型的代言体,诗中的扶风主人与诗人融为一体,作者借扶风主人道出天下征人的心声。

另外与作家的创作理念也影响了他的反战思想,据《文镜秘府论》载,王昌龄曾说:“是故诗者,书身心之行李,序当时之愤气。”[5]这句话表明王昌龄继承了《诗大序》的“言志说”,并且加以发展,提出了“序愤气”。汉代司马迁就提出“抒其愤色”、“垂空文以自见”[6]的观点,可见这些观点均是同义而异语。王昌龄的“序愤气”,就是在诗歌中真实地表达心中激愤与不平,这种情感当然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个人对现实的关注与感受。王昌龄后期边塞诗中尽情地抒发这种“愤气”,敢于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不平与黑暗,表达对广大士兵的同情。他的“愤气”的确发乎情,但并没有止乎礼义,如“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塞下曲四首》之三)这便是对最高统治者的直接批评和不满,这与儒家“主文而橘谏”相较,王昌龄反映和批判现实方面显得更有力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258.

[2]李源培.《王昌龄两次出塞路线考》[J]青海社会科学,1992(5):75-80.

[3]胡问涛.《王昌龄年谱系诗》[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8):36-43.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京冲国戏剧出版社,1999:3752.

[5]弘法大师,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6.

[6]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8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7C0340);湖南省第一師范学院项目(XYS16S12).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王昌龄边塞诗
“文章四友”边塞诗浅析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七绝圣手”王昌龄
驰骋边疆的王昌龄
接连被贬的“九品”芝麻官
爱国情怀永流传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河西走廊断想
文化翻译观视角下边塞诗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游牧文化影响下的盛唐边塞诗之诗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