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杨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35)
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和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越来越开始认识到对课堂教学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对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案例分析,还原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让我们从前人的示范中获得替代性经验,并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更加客观性地描述。“把”字句作为汉语中特有的语法规则,它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汉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使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把”字句的讲解。我们把两堂教学示例课程中的把字句教学过程对比起来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两堂课的对比,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问题,让对外汉语教师能够吸取其中的优点来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优化,以期提高“把”字句的教学质量。
孔子学院的建设历程已经有了十几年历史,而对外汉语教育也在这十几年里已经逐步发展完善和稳定,每年大量的中国对外汉语师资志愿者和公派老师赴国外学习,回国后他们把自身的对外汉语课程经验总结为一个个的教学个案,为今后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对外汉语教师们作为借鉴和参照。李巍教授在《初级汉语综合课词汇与语法教学案例分析》(2011)论文中将十个综合课对外汉语老师的课程录像和视频转写成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实践为个案,加以比较研究。并由此看出了十位汉语老师之间在对单词和文法教学实践上的差异。杨楠教授在《莫斯科国立语句学院初等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2015)基础上将其对在莫斯科国立语句学院中对阶段汉语综合课的教育实践所做成的教育个案加以了探讨与研究,对阶段汉语综合课的教育提供了自己的观点。
下面两个表格分别是《把这瓶花放在中间》与《把护照放在桌子上》两课中涉及的关于“把”字句教学的总结。
表1 案例一:把字句教学1案例叙述
表2 案例二:把字句教学2案例叙述
案例一与案例二的课堂教学实例对比分析
首先,在“把”字句这个语法点的引入方面,《把这瓶花放在桌子中间》利用与学生一起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课堂,接着用“花”和“放”的动作来导入“把”字句的教学,《把护照放在桌子上》是用“护照”和“放”等一系列动作来对“把”字句这个语法点进行引入,这两堂课都采用了平时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事情作为课文,从而引入“把”字句语法点的教学,课文来源于生活,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了解中国文化,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次,两堂课都涉及了“把”字句语法点的扩展教学,这些扩展教学里都包括了当前课文所学的“把”字句句式结构及其否定形式等知识点。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门课程都采用了许多教具,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工具,这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课文导入方面,虽然采取的方式都是动作,但整个课堂教师语用上“把”字句的出现频率还是各有不同,《把这瓶花放在桌子中间》一课中把字句共出现25次,而《把护照放在桌子上》一课中把字共出现21次,从课文里面出现的关于“把”字句语法点的频率来看,这两堂课相差较大。在整体的教学风格上,《把这瓶花放在桌子中间》这堂教学更依赖现代教学技术例如PPT等多媒体,但《把护照放在桌子上》这堂课的整体教学风格就更侧重于教师的肢体动作和形态。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习者是课堂教学活动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加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要人物。由于教师“教”的有效性只有通过学习者努力“学”才可以起到好的作用,因此“教”必须要为“学”服务。在授课的过程中,他们一直是所有教育内容的主要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刘老师在领读重要内容时,要求孩子们分人物角色,与同学一起操练要点基础知识,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授课时他们是主人翁,我们应充分发挥授课的有利条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备课是我们上好课的源头,而授课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点环节,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必须要设计好课堂的每一环节。授课步骤的连贯性,以及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环节,对我们的了解都有极大的好处。在两位老师的授课中,都根据课文内容所给出的各种问题,都是在帮助使用者加强对课文的认识,按层次递进有助于使用者理解文章大意。总之,两个教师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得科学合理,重难点很明确。以上都是笔者对两个例子教学的考察与反思,经过对两位教师课堂例子教学的剖析后,笔者深深地了解到课堂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对外汉语课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文化背景,来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式、不同的课堂练习设置。在学习后的反思与整理过程中本案例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期待自己在今后的课程中,可以继续掌握对外汉语教育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
“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为了提高汉语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效果。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在当前的“把”字句教学模式下,学生仍然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案例分析是课堂教学创新性实践的一种好方式,它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真正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效率。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平衡问题。当前的“把”字句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学过程中语言形式和内容的不平衡。过分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不仅导致了语言形式的灌输,还导致了教学语篇的虚假性,使教学过程脱离了真实的交际情境。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而是在掌握这些规则之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把”字句教学时要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使用“把”字句进行交际的机会,增加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同时关注语言的结构形式,这样才能实现语言习得过程中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再到自动化的过程。不过由于笔者的时间精力还是有限,仅仅只做了两堂课的对比分析,在真实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肯定还有更多,这些都有待后续做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