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2022-02-18 22:40刘晓萍
关键词:德育技能评价

刘晓萍

对学生实施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对学生实施正确的价值引领,根据学科教学优势适时渗透德育,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小学数学在德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将德育渗透于知识技能的提升过程,可以使德育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通过德育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原则

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是保障德育渗透直接作用于学生群体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要依靠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主体产生深刻认知。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不越位,切忌保姆式教学的包办代替,要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避免课堂单一僵化。德育渗透的关键是让学生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与深刻体验,教师要做好德育素材的提供以及德育活动的组织与引导。

(二)习惯性原则

所谓习惯性原则,就是坚持德育渗透的经常性,因为德育要促进学生思想发生实质性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且德育效果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来,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着眼长远,把德育渗透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习惯性行为,教师需要制订长远的计划,精心设计渗透环节,循序渐进,逐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与巩固。

(三)适度性原则

数学德育渗透要贯穿知识技能的训练过程,不能渗透与数学教学内容无关的德育内容,而是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教师要抓准德育渗透契机,德育渗透没有固定时间,而是要根据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相机渗透,潜移默化;同时,要处理好德育渗透与知识技能教学的关系,不能因为德育渗透而冲淡了知识技能的训练,也不能因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而错过德育渗透时机。教师要使德育渗透与知识技能教学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效果,实现德育与知识技能的同步提升。

(四)生活性原则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过程中必然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产生冲突与矛盾,即学生的形象思维不适应抽象知识的学习。而生活化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认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如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家的故事、古代数学探索历程等作为德育渗透的素材,让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物规律的习惯,这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教师要结合生活案例进行德育渗透,结合生活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创设生活情境,提升教育效果。

(五)融合性原则

所谓融合性原则,就是德育渗透忌生硬性说教,忌脱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要找准德育渗透与知识技能学习的结合点,既体现知识技能探究的特点,又体现学科德育渗透的有效性。数学知识教学假如是汤,那么德育渗透就是盐,如果单纯地吃盐难免会不适。德育与知识教学融合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德育如溶化于汤中的盐”,无处不在又踪影皆无。融合性强调的是德育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从教材中挖掘德育渗透点

首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涵与内容十分丰富,这些德育元素大多蕴含于知识内容中,如教材中的主题图、插图、例题、数学操作活动等,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元素,寻找德育渗透点,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等互动形式,使德育渗透如春风化雨,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发挥德育效能。如可结合主题图挖掘德育渗透点,小学数学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图,这个主题图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相应的情境,提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题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认知进入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教师可结合主题图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如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主题图给出的情境是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的种类,主题图中展示了动物的分布情况,相关数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对珍稀动物数量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数量换算强化学生对于珍稀动物的了解,实现知识与德育内容的相互影响与促进。

其次,教师要注重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德育渗透点。教材中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要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渗透德育于无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受到德育力量的感染与影响。教师要分析每一节课,定位与设计德育渗透点。如学习“观察物体”时,有的教师首先确定德育主题,然后再进行内容的填补,这样的德育渗透死板机械,教学内容与德育主题不能很好地贴合,会使德育渗透生硬而有失细致,不能发挥德育渗透应有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以内容为载体,挖掘德育渗透点,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全面分析事物的能力”等为德育渗透点,并结合相关观察与操作内容有机渗透德育,增强说服力。

最后,在数学综合实践与拓展中挖掘德育渗透点。数学课堂只能学习到一些理论性知识,而要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巩固,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必须开展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从德育渗透方面来说,课堂数学理论层面的德育渗透也很难避免说教性,要实现德育知识的内化,不仅需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渗透,更需要课堂外实践的体验,给学生化德为行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如教科书中“我是小小设计师”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操作观察与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应用图形旋转、平移等设计好看的图案。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也能提高操作能力,在设计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这正是德育的内容。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引领学生走进校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测量长方形的操场、正方形花坛、平行四边形的宣传栏等图形的面积,学生在测量、计算等环节时,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草坪,还要进行精确的计算,不但能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还促进了学生严谨求知能力的提高。同时,数学活动还可以以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在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融入情境,还更易于接受与内化其中的德育内容。

(二)抓好课堂教学的适时渗透

1.选择恰当的渗透形式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形式多样,通常有教师表述型、学生自主体验型、教师启发型等,每一节课用哪种方式,是由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决定的。例如,学习圆周率时,教师可以采取讲述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圆周率在我国古代的发现与推算过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聪明智慧,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激发学习动力,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又将德育内容有机渗透其中。这种讲解型渗透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是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所选择的。如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小组竞争的形式,每个小组派出一个成员到黑板上参加四则混合运算,看哪位小组代表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题量的题目,并且小组成员可以对其进行协助,如发现黑板上的小组代表运算出现问题,可以进行纠正,但小组成员需要密切协作,如果时间观念不强,就会占用很多时间,导致小组合作效率不高。因此,这实际上是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自主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学习中的必要性。

2.应用课堂突发情况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的干扰,有时是来自外界的不可控因素,这时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恰当处理意外情况,德育渗透也是这样。教师可以把看似“危机”的课堂突发情况转变为德育渗透的契机。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方法多种多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题发挥”。如教师在教学除法竖式时,需要将15 个小圆片贴到黑板上,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贴上,要把小圆片贴到黑板上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一时间太长会影响接下来的教学,这时教师可一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一边问学生小圆片代表什么,学生顿时兴趣盎然,说像篮球、苹果、西瓜、月亮、太阳等,随着学生的想象,教师完全将小圆片贴到黑板上,整个课堂并没有违和感,最后教师还夸奖学生想象力丰富,化解了课堂“危机”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审美能力,将德育渗透落实于“危机”化解中。

(三)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1.教师发挥评语的导向作用

正面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注意这一点,采取肯定与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避免正面批评学生。如上课铃响,学生还没有静下来,教师大声表扬某位在上课铃前就做好上课准备并且安静坐好等待老师讲课的同学,这时,其他学生会向坐好的同学投以佩服的目光,并向他看齐,这样避免了批评学生又发挥了正向评价的作用,在评价中让学生了解维护课堂纪律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教学中,教师要多以表扬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当一个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解决了大家都困惑很久的问题,就应该给予正面表扬,如某某同学太棒了,他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并且教师带头为他鼓掌,这时学生的内心会受到激励,继续保持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尤其是对小学生,正面性评价可以引导其行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真正使德育工作向着理想的方向推进。

2.建立课后评价体系

传统的数学德育一直都没有课后评价指标,这也是德育渗透不明确且受到忽视的原因,评价起不到导向作用。评价德育渗透效果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因为德育效果很难量化界定,但是教师不能放弃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师要从实际工作入手,在作业中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在考试中做一些导向性的评价,如“你的作业字迹相当漂亮”“你的试卷整洁,太棒了”“这道题你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真是太好了”等。对待不同的学生,评语也要有变化,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不要放弃肯定与鼓励,而是要抓住其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学生树立见贤思齐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在课堂学习后,可以通过课堂德育达标卡统计学生课堂德育达标情况,在大考后,可以增设德育考评项目,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设立“德育小能手”“文明学生”等荣誉,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改正不良道德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要在知识技能教学中渗透德育于无形,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促进德育渗透效果的提高,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数学教学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找准德育渗透点,与知识技能教学有机融合,使德育渗透更具深度。教师切忌开展脱离教学内容的“专题性德育”,德育渗透没有固定的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随处都可以进行渗透。同时,教师要发挥德育评价的激励效能,从正面对学生的德育认知进行有效引领,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德育技能评价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