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
当代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解惑,更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所以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也要关注环境的教育功能,根据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要求,给学生提供优质舒适的学习成长环境,让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优化学习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自己为榜样让学生进行学习。当代社会中,学生家长注重的不仅是学生的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所以小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品质,成为一个品德良好的优秀学生。
在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推进德育、美育等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尤其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关系学生的成才与成长。首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偏小,心智还不够成熟,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意识且能力不足,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而形成拜金、利己等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或者形成自卑或其他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可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现有的德育素材,如古诗词中表现出来的思乡、爱国、助人等情怀都可以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其次,德育目标及任务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可以拓展语文课程教学范围,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避免利用单一语文教材造成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而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最后,德育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结合,同样可以助力教师授课能力的提升。因为在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中德育方面的素材,或寻找语文教学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契合点的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更好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贯彻落实教学相长这一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理念。因此,无论是从学生、课程还是教师角度来看,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都有其必要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融入作者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与德育的结合,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同时,教师可以用凝练的语言指导学生把握学习方向,体现教师的启迪指导作用,当然,教师也要善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分析文本内容,初步掌握课文内容。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不必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让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朗读,这样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在学生完成朗读任务后,教师再为学生拓宽知识面,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介绍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所学内容,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习到的新知识。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把德育融入语文教材中,通过背景素材以及课文内容的交融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熏陶,在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拓展语文教育资源的同时,开辟德育的广阔空间,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飞夺泸定桥》时,先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文本阅读,初步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内容,运用趣味性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投入文本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语文和德育熏陶做好铺垫。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扩展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飞夺泸定桥发生在长征途中,国民党军队把红军堵截在大渡河南岸,红军不畏艰难突破铁索桥,在与主力的配合下攻破泸定城,掩护主力顺利通过泸定桥。让学生可以更加贴切地感受到当时战况的惨烈以及红军足智多谋、不畏艰难的优良品格,让学生也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样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在背景资料的辅助下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完成课文讲解后,教师再拓展相似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战争背景,继而立足课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根据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提升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热情,让学生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文本学习中,保证学生的学习思考效果。教师用教材插图辅助学生学习文本,除了可以让学生更加贴切地领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加深学生对于所学新知识的记忆。教材插图是非常宝贵的德育素材,对其进行耐心挖掘和利用,可以为语文德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小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学习热情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是领悟能力较弱,而插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解释所学的新知识点。教师要树立资源开发以及利用意识,善于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给学生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全身心投入,始终对知识保持渴求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容易把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教师的德育指导,让德育更加充分和深入,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赵州桥》时,不必急于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而是先带学生一起观看课文中的赵沟桥插图,在学生完成欣赏任务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另外一幅现代建造桥梁的图片,鼓励学生对两张图片进行对比,促使学生直接观看现代人和古代人建造的特点,让学生充分了解赵沟桥的工艺以及特点。最后,教师为学生讲述赵沟桥的建造方式,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本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讲一讲学习完赵沟桥后的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彼此沟通互动,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沟通中深入思考和积极反思,加深印象,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内容,体会古代人的智慧以及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自豪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建立爱国情怀,生成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未来的学习中,主动接受语文教育中的道德熏陶。
现代社会的鲜明特征就是科技的广泛运用,科技改变了我们如今的生活,自然也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有效的支撑。教师要变革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增添乐趣。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榜样作用。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且各种情感体验正处于启蒙阶段,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为道德教育的落实创造良好条件。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发挥榜样作用,塑造学生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另一方面要在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中所包含的内容以及蕴含的情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以及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浓厚的时候融入良好的品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品德的提升以及全面发展,也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素质品格。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课文《金色的鱼钩》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精心设计和创新语文课堂。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出各种鱼钩,之后引出当堂要讲的新课文内容——《金色的鱼钩》。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和文本内容以及情感表达高度一致,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指出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同时搭配上一定的图片,有助于让学生顺利理解文章故事脉络,积极梳理知识体系。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要扮演的角色,教师则负责旁白,师生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特定的角色中品味文章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结束后,说一说各自的感受以及从文章中获得的启发。学生通过文本学习品味舍己为人与关爱他人的精神,也能意识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热爱党和热爱国家的思想情感,实现德育的巧妙融入。
德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局限于某堂课或某几节课,必须立足长远视角,宏观调控德育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力求构建一个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效化德育体系,以此提高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效果。因此,除了上述抓住课内语文教学,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渗透德育思想的授课模式外,也要注意走出课堂,摆脱语文教材的束缚,结合德育目标为学生灵活地设计一些有趣、好玩的以德育为主题,且同课内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的德育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
例如,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外,教师要充分抓住及利用课间时间、户外玩耍时间或者课下闲暇时间等,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学完《卢沟桥的烽火》文章后,充分利用周末放假的时间组织全体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军事纪念馆或者烈士园区等参观和纪念伟人,使他们了解当时、当地所发生的英雄事迹,体会及感受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拼搏奋斗、不畏艰苦等崇高品质以及甘愿为国家崛起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爱国情感,借助这种活动有效渗透爱国情感及爱国热情。又如,可以指导学生在周末时到社区、公园中践行“捡垃圾,保环境”活动,让学生理解环保重要性的同时,培养及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为他们布置“参观敬老院”的任务,让他们周末到附近的一些养老院或敬老院中帮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等,这些实践活动都非常有利于学生德育品质的形成。
总之,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无法短时间内让学生养成完善化的素质,所以教师应该做好长期奋战准备,积极引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提高道德素质。教师在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设计时,应该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教学方法,既要用好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又要给学生补充一定的背景资料,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在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特别要注意同小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挖掘生活化的德育素材充实整个德育实践活动,这样更容易渗透德育目标,更好地提高德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