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馨楠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从纪录片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核心特性,大部分受众对纪录片的最深刻的印象也是真实。真实来源于纪录片的客观性,纪录片的客观性即拍摄的内容有根有据,符合逻辑,不能虚构捏造。艺术呈现的过程中,创作者作为主体力量一直“在场”。满足客观性条件的同时,纪录片不可避免地携带主观色彩,或有意识地彰显创作者的艺术理念和风格。真实性要求纪录片的主观性有所谓的“边界”,适度的主观介入、艺术性的加工表达是纪录片的必然要素。如何控制好主观表达的“度”,如何让主观表达为纪实内容涂上色彩,如何使作品更加触动人心,这些都是纪录片创作者们不懈探寻的问题。
2017年,范俭导演的以残疾女诗人余秀华为主角的作品《摇摇晃晃的人间》在国内上映,该片以真实动人的故事、精心诗意化的制作荣膺2016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最佳评委会大奖。作为一部人物纪录片作品,它在题材选择、人物选取、视听呈现、诗意感染等多方面,做到了主观表达的恰如其分。本文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人物传记片的主观化表达。
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好的题材是作品成功的一半。纪录片要求题材有根据,真实可信,人物纪录片更要求人物真实存在。2014年,导演范俭想拍有关诗人的纪录片,他觉得中国人的生活被太多物质所左右,有太多的消费欲望,他要找一个能从中跳脱出来且其工作、生活状态和诗歌截然相反的非职业诗人。到2015年1月,余秀华一举成名,出品方优酷网提醒他多多关注一下余秀华,范俭读了几首她的诗之后深受触动,所以和优酷一拍即合,创作了纪录短片,这是一个委托制作的关系。后来导演根据他的经验和纪录短片拍摄时的感受,向优酷提出了创作纪录长片的想法。从影片的口碑来看,范俭对余秀华未来的生活和她不断变化的内心世界的预判十分准确,于是开始了历时一年多的跟踪拍摄。导演选择余秀华,以他个人的喜好和价值标准为选择准绳,在拍摄前期,他们推心置腹地开展交流,余秀华也对导演逐渐认可,导演与拍摄对象建立起朋友般的信任关系,余秀华也开始向镜头敞开心扉。由此看来,优秀纪录片的人物选择其实是双向的,需要依靠双方情感、理念、认知多方面的契合。
对于人物本身的刻画,导演侧重表现了主人公的家乡、家庭、成长过程、人生经历。余秀华,女诗人,生活在湖北横店村,患有先天性脑瘫,摇摇晃晃的姿态是她的常态,高中毕业后,她没有找到工作,一直在家里帮忙干活。余秀华说她没有爱情,19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下,尹世平入赘,一家四口一起生活20多年。尹世平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一两次,他不懂余秀华每天写诗,余秀华也不想向他让步妥协,两人互相看不惯。经历了二十年婚姻痛苦的折磨,余秀华在有能力赚钱照顾自己、赡养父母后终于有底气摆脱婚姻的束缚。彻底结束了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除去这些人物纪录片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外,导演更注重的是对余秀华本人的丰盈的、特别的精神世界的呈现。余秀华的一生是与残疾对抗的一生。余秀华经历了太多的荆棘与坎坷,她用生命作诗,在诗里撕裂伤口,让苦痛汹涌流淌。余秀华说,小时候家里请来的“神医”告诉她这个病是她上辈子造孽,此生受的罚。她曾说残疾带给一个人的伤害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作为一个不健全的人,余秀华努力做到生活自理,但还是找不到工作只能呆在家里,她在婚姻面前没有选择的权力,大多数人会可怜她,认为她这辈子就只能是这样了。她的父母是她所依赖的至亲,但在某些方面也会不理解她,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余秀华眼里,父母的生活是活给别人看的。她奋力地去挣脱这个顽固的世界存在的拘束,努力地去证明自己本就应该和健全人一样得到尊重。她并不是上天的宠儿,但是她不认命,她扛住了命运的数次打击,以有限的条件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她一跛一跛的姿态实在是谈不上“美”,但她用了半辈子的生命去证明了美是内心的极致充盈、丰满、绚烂和精神上的清醒、纯净与富足。
范俭选择了余秀华这样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人的故事作为选取的题材,是对余秀华本人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是心与心之间的、灵魂之间的碰触和交融。这种选材,从创作动机上来讲,本身就有很明显的主观性。
真实性是纪录片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质特征,而艺术性则是纪录片区别于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导演和摄像之前在电视领域工作,并没有太多拍摄电影纪录片的经验,但在团队成员们沟通之后,达成了几个共识:要追求电影感的艺术表达,作品不仅仅在电视或网络上播放,还要让观众在大荧幕上感受到某种冲击力。
为了追求电影质感,在镜头画面上,范俭团队下了很大功夫。影片中大量的特写镜头的运用,不单单增强了电影感,更迸发了主人公强烈的个人情感,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爱浦斯坦这样说:“演出与观众之间不存在任何隔阂了。人们不是在看生活,而是深入了生活。”而特写镜头通过增强情绪传达则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
片中的特写镜头按对象划分大致有三类,即人物面部特写、人物动作特写和景物特写,其中大部分为余秀华的面部神态特写。在余秀华的面部特写中按景别的种类划分大致也有三类,即宽特写、全特写、中特写,其中以宽特写为主。在跟余秀华相关的几十个特写镜头中,二十余个镜头直冲面部神态,她摸着鼻子,思考着下一句词、她微微仰头凝视着雪花飘落、她一跛一跛地走路却平常坦然、她放空地望着田里插秧的丈夫、她来到海边兴奋激动,嘴上却说着“我有点害怕”、她坐在去往民政局的路上坚定地目视前方、她得知母亲得癌症之后的惶恐与不安……
戏剧是靠语言和夸张的动作来传达感情,而电影电视却可以通过摄像机靠近演员的脸部,把那些难以察觉的细微表情呈现到观众面前。这些镜头将她神情最大、最完整地呈现。由于余秀华的个人原因,她的动作和表情有时是不受控制的,可能会抽搐和“怪异”。放大的镜头将她沉浸在诗中的状态、丰富复杂纠结的内心感情、不平凡的人生态度以及奋力挣脱枷锁的绽放表达得深化细化、淋漓尽致。
她在院子里摆一张小桌子,在电脑上敲下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摄像头并没有直接地对准她本人,而是通过电脑屏幕上她的面部神情的反射来表现。漆黑的电脑屏幕反射中,她的眼睛里有光芒。她读自己写的诗,特写镜头移动着,从她颤抖的嘴巴到湿润的眼框,观众跟随着进入了一个余秀华创造的个人世界——这个世界的冬天里,有着火般的炙热,在昏沉中精神,黑暗中明亮,窒息中呼吸。余秀华成名后去往一个个陌生的大城市,特写镜头给到眼部,眼镜片上反射着飞速掠过的路边的风景、霓虹大楼。面对“一夜成名”和复杂的社会,特写镜头将她从容不迫的情态和纯净而强大的内心力量进一步彰显出来。
视听语言中,声音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影片里几乎没有背景音乐,主要是现场收声。影片中大量地运用声画对位,产生了一些巧妙的蒙太奇艺术效果。在影片中,余秀华亲自朗读自己的诗歌,多次作用于对应的镜头画面,现实的世界与诗歌的世界交杂,这一呼应找到了主客观世界的平衡融合点。在记录她乘坐火车去往大城市的路途时,搭配了多个不同的新闻播音主持人播报有关她走红新闻的声音,从一个农村残疾爱写诗的普通妇女到一个特殊的天赋异禀且备受喜爱的诗人的身份转变给余秀华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播报的声音和节奏较快的背景纯音乐,又给观众一种迷离奇幻、不安忐忑的感觉。余秀华在成名之后,镜头对准了在大城市的天台上吹着风的她,她平静地看着灯红酒绿,霓虹斑斓,高楼一幢幢地在屏幕中闪过,她表面上波澜不惊地接受着这些来得太快的名利、荣誉,但配音却是她的内心不安的独白,“我感觉很惶恐,好像命运不知道把自己往哪个方向推,推的这么高会不会突然摔下来。”她面对一夜成名时,原本纯净的内心其实也有了压力、不安和担忧……
影片带来的观感是极富冲击力的,是创作团队艺术特色和艺术水准的表现,创作者的主观表达极大地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而这种电影感的艺术表达也渲染出极强的主观性。
表现人与命运的关系、对人的关注是纪录片永恒的主题。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人的苦难、人的抗争,在这些终极命题中折射人性光辉成就了纪录片的诗意内涵。
《摇摇晃晃的人间》巧妙运用意象来创造一些隐喻的东西。湖北是鱼米之乡,横店村有很多池塘,范俭团队用镜头去捕捉了不同时间的鱼的不同形态,充满设计感,并赋予其多元意义。一条小鱼困在了荷叶上的一汪水里,这个镜头放在了余秀华与丈夫离婚矛盾的情节之后,象征功能极强,喻意着被困于婚姻的女性。鱼谐音“余”,这些在拼命挣扎的或是已经难以喘息的鱼也许就是主人公余秀华生命里不同阶段的具象化体现。在作品开篇中也有独特设计,黑夜之中,余秀华躺在床上,听着情感广播,蚊帐之下,余秀华隐秘而坦诚的情感诉求被描绘得适度自然。
首先是电影,其次是诗歌,诗歌服务于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以诗歌贯穿,范俭曾说,做好这么一个具有诗性的纪录片作品,一定要处理好电影和诗歌的关系。在影片的开头,镜头对准余秀华的家乡,湖北省普普通通的一个村子,数个唯美、和谐的画面记录下了这个纯净的横店村,这个生养余秀华的地方:片片成熟的小麦在风的吹动下相互摩挲,发出簌簌声响,主人公出现在恬静自然的村庄里,她一跛一跛地走着,父亲在田里干活,收割小麦的车子匆忙地工作着…… 这些画面与她亲自读的诗《麦子黄了》相映成趣,诗里的意象通通出现在画面里。导演试图还原这个诗里的场景,却发现这就是她真真实实的生活环境。我们能看到的金黄麦子、朴素村庄、敦厚父亲,但这些在余秀华的世界里,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存在,是她纯净的感情、热烈的心跳和生命中对爱的渴望。导演将这些空镜和诗相交融,使得电影和诗歌浑然一体,画面被赋予了浓浓诗意,让观众沉浸式地进入了余秀华的浪漫诗歌世界。
影片把握诗意化的节奏。影片的节奏整体较为舒缓,在一些家庭矛盾爆发和记录成名后的片段中节奏较快。在纪录片中,叙事发展多条线贯穿,其中一条线为“余秀华离婚记”。余秀华第一次和她的丈夫提出离婚的要求时,两人内心压抑多年的情绪似乎在瞬间爆发,两人争吵之后,画面秒切到另一个环境中,只见小路上一个艰难维持着平衡奔跑着的身影,余秀华朝着一个方向奔跑,没有目的,但似乎想扔掉些什么,逃离压抑的村庄,摆脱婚姻的束缚,离开世俗的审视,抛弃不健全的身体。影片每次在记录矛盾爆发之后,接续的大多都为空境,导演主观化地为矛盾冲突找情绪宣泄的出口,使得影片整体保持克制和诗意的舒缓节奏。
余秀华是一位诗人,一切苦难经历是她的写诗来源,她努力与生活抗争,她的生命是写给自己的诗。而《摇摇晃晃的人间》又是一首深刻、悲悯、隽永的长诗,里面描述着一个勇敢坚毅的生命,一棵风中摇晃却从没有倒下的树,一颗永远跳动的心脏。
综上所述,主观表达是纪录片(尤其是人物纪录片)不可或缺的部分。纪录片的表达不仅仅要求拍摄的内容的真实性,还要求一种主观表达,一种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传递,一种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点缀。在《摇摇晃晃的人间》的创作过程中,在多方面都渗透了主观性的形式设计和思想表达,使得整部作品有着像主人公一般在沉默中坚毅抵抗不公、在枷锁中奋力追求自由的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