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家校协同模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的作用

2022-02-18 23:29马娟娟
今天 2022年9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心理健康

马娟娟

(天水市张家川县张川镇东街小学 甘肃 天水 741500)

前言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种,即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其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均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当前相关学者对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家校协同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也总是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家校协同应有的效果。在青少年的各项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

1.家校协同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1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对于学生而言,在成长的过程中,最直接接触的即是家庭和学校,青少年成长有赖于家长和教师的素质。其中,对于学校的教师而言,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也有许多不能完全知晓的新知识。对于家长而言,由于其工作等方面的影响,分别处于各个阶层和各个行业,掌握着不同知识。因此,在家校协同模式下能够弥补教师所欠缺的部分知识,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了解相关知识的家长就可以为教师提出相应建议。

1.2 及时发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中小学的教学主要是以大班教学为主,因此老师往往需要负责的学生数量较多,加上受有限的精力与时间的限制,顾及所有学生的可能性较低。因此,部分学生在不受教师关注的情况下,可能逐渐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此时,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家长就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变化与心理上存在的问题[2]。因此,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期间,家校协同有利于更快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上的问题。而当所发现的问题较为严重的时候,家长可以将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以便于更快地解决问题。

1.3 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效果

心理健康问题为反复性现象,而这种反复性则能够被家长的延续性监督所纠正。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后回到家里,家长能够继续监督青少年学习,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巩固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经过实际的体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在看待自己的时候更加的客观、积极。由此,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家校协同能够有效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家长在课后积极配合教师,让学生在情境中建立起信心。

2.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2.1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首先,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能够让家校更好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需要采取各种手段,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以及咨询。不同的家长的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切实的发挥家长对青少年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需要为家长的家庭教育开展灵活性的辅助工作。

其次,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发挥鼓励、宣传的作用,在策划合作活动的同时,让家长能够参与其中,共同协调管理。

最后,提高青少年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能够增强青少年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青少年在引导下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3]。

2.2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首先,在学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家校协同的模式主要有举办家长会、家长主动来访、教师进行家访。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家校协同联系模式,此种模式需要专业要求,需要明确选题并做好问卷调研等工作;最后,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家校协同模式,该种模式更加重视的是不同学生的特性,学校协助家庭结合实际探究不同的教育规律。

3.家校协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存在的问题

3.1 家校协同心理健康干预的认识不足

当前的家校协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的关注度较低。由此可见,家校协同干预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前部分学校对于升学率的重视度过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于消极。例如:一些学校虽然有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然而,课程过于形式化,仅是为了应付上级,忽视其他能力的发展,如与人交往能力、兴趣爱好等。其次,家长也未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4]。

3.2 家校协同教育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家校合作开展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主要是由教师通过家长会家校合作的方式,将学生的信息告知家长。部分家长由于其孩子的成绩不佳,并不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在家校协作中,部分老师与家长会将青少年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归责给对方。学生很少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家庭而言,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是不适用于这些家庭的。同时,建设家校互联平台,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心理教育中,目前由于缺乏家校网络平台,难以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

3.3 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的专业技能欠佳,使得在处理心理健康问题时,存在不及时或是不正确处理的缺陷。而与学业问题不同,心理问题具有危害社会的可能性。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其一旦未能得到及时而又正确地疏泄时,会由于量变的积累导致质变,最终带来不好的后果。随着新媒体发展,拓展了青少年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单向灌输的模式难以被学生接受。由此可见,需要教师具有较专业的技能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4 尚未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

家长与学校之间进行协同合作的时候,双方存在一定层面的不平等。例如:学校老师可能主观的认定家长所提出的意见不具备专业性。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能够做到教学工作中组织家长观摩课堂教学,然而在管理与决策中则很少会听取家长的建议。这不但阻碍了家校合作,也压抑了家校合作中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家长对学校存在的意见未能得到解决,而使得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下降,使得家校仅停留于表面的合作。同时,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主要以“智育”为主,将成绩作为重点关心的内容,加上学校没有重视家长态度,导致基础知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失衡,家长主观能动性不高,阻碍了家校协同合作,单纯依靠学校“孤岛式”教育,家校协同功能难以持续发力。

4.家校协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的建议

4.1 加强对家校协同的重视程度

学校以及家庭都需要更加的重视家校合作,只有当双方都具有高度的重视,才能让家校合作所具有的作用被发挥出来,从而让青少年能够在健康中成长。对此,有以下建议:首先,学校和老师提高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度,重视家庭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使得与家长的沟通更为的积极。其次,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家长以及学生其他的监护人也需要积极参与学校所开展的活动。

4.2 创新家校协同形式

在家校协同合作下,为了能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作用,需要在创新家校协同形式的基础上,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家长会能够让家长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但是大多数学校与家长在家长会上的交流,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并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进行家校协同合作以干预学习心理健康时,需要转变家长会的传统形式。其具体开展形式如下:首先,家长会的召开也让学生参与进来,而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上的问题与需求提前写下来,在团体辅导课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室与社区咨询中心对接,学校可以将难以解决的问题引介到社区咨询中心。同时积极组织青少年实践活动,如“感恩生命”“微社区服务”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与各类教育基地。

4.3 优化师资队伍

为了能够优化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有以下建议:学校一方面可以强化在职教师的培训,让教师能够在熟悉心理健康基本理论的同时,也能够熟悉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引入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以此带动其他专业的教师。加强教师心理工作素养,班主任为留守儿童建立起档案。学校也可以开展校际之间心理互助活动,通过邀请其他学校优秀教师,来分享交流经验,以提高本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教师与家长在家长会中将自身的教育经验分享给彼此,德育研究室应整合家庭、学校与社区资源,开展心理教育专题讲座与培训,按照不同层次与类别组织专业培训。

4.4 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若是仅有学校一方的力量,是很难解决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家长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积极性,可以由家委会收集家长的信息。而学校在所收集的信息基础上,分析家长的需要,并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使得家长能够具备更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校和社区应鼓励家长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可以为家长和青少年设置娱乐性和科学性的互动活动,如组织亲子游戏,办“情绪健康”小展览,帮助青少年缓解压力。因此,家长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家校协作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请家长进行协助,以便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结论

对于教育而言,其目标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学以致用并且能够全面发展的人。而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既需要其具有较高的智力、学识,又需要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行为。教育家洛克曾说,对于人们而言,其幸福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当前,虽然人们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且随着不断深化发展的教育改革,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家校协同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仍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家校协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让家校能够在深入认识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心理健康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