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旺
(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 通渭 743300)
高中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不但要注重知识的灌输,更要留意其心理健康成长。音乐对人的心理发展有着引导的作用,我国高中音乐教育目标也着重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中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牢记使命爱党爱国爱家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党课教育,注重学生意识形态塑造。
高中音乐课程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对音乐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明白音乐相关理论知识,还要从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多重学科的知识熏陶,建立起综合知识体系[1]。但是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更倾向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普及,却忽视了对背后情感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对音乐背后的精神内涵缺乏足够了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自身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学目标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对于音乐内容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有对歌曲的德育教育意义进行深入挖掘,导致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另一方面,音乐课堂应该由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占据中心位置,学生在课堂上以配合为主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一旦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就来不及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思考。
目前高中音乐教材使用多为人民音乐出版社版本,该教材紧扣教学大纲中的“立德树人”要求,摘录了众多红色经典音乐曲目,如果能深入学习这些音乐背后的先进思想,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会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音乐中融入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但是,由于部分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过分强调歌唱技巧的学习,对于歌曲的感情表达传递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在进行练习时也无法代入自身感情,不能够全身心融入到歌曲演绎中,因而无法领会到歌曲背后的深刻内涵[2]。
以序篇“不忘初心”系列歌曲为例,《不忘初心》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作,歌词还原了红军战士走过万水千山的革命历程,体现了战士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果在学习该首歌曲时,教师不能将音乐背后的长征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让学生用心感悟歌词里对战士的尊敬和怀念之情,那么即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唱法,唱出的歌曲也将缺乏情感色彩。
歌曲的创作是以时代背景为铺垫进行展开的,而一些成功的革命歌曲中也蕴藏着作曲家深厚的家国情怀。中国近代不少著名的作曲家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自身在经过了抗日战争的洗礼后,形成了坚定的革命信仰,通过走群众路线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通过参观他们的人生经历,不但能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精神内核,也能让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红色文化对人们信念的影响,从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3]。因此,教师需要在音乐学习前对作曲家的人生经历进行展开描述,让学生代入到作曲家的创作环境当中,设身处地的感受创作时的心态以及想要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
在人教版音乐教材上册中,专门有一单元《人民音乐家》介绍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冼星海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创作了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作的多首抗日歌曲,为革命音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人民音乐家”。教师在进行本章教学时,可以以《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为切入点,介绍冼星海在1939年中华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际,为了抗日胜利在延安窑洞中坚持创作,将内心的爱国热情化作荡气回肠的歌曲。而这首歌即使放到如今的和平年代,也能让人在气势磅礴的旋律中仿佛穿越了大半个世纪重回革命年代,从朗朗上口的曲调中感受到中华儿女接受革命召唤的坚定信仰。因此,学生会从中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在学习歌曲时能够用心感悟歌曲的艺术特色[4]。
比起传统的宣传教育,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党课学习的热情。配乐本身是为了影视作品而谱写的,为营造剧情的氛围和引导观众情绪起到了服务作用,因而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配乐的贡献。如果没有合适的配乐,影视作品就无法发挥自身的风格特征,而配乐自身的风格特征也受到了影视作品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其中,片头曲可以调动起观众的观看兴趣,片尾曲则回应了影视作品的情感,而背景音乐则完全依照剧情发展的需要,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因此适当节选影视音乐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体会剧情。教师可以在进行党课教育时,根据课程内容节选合适的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对其中的配乐加以解释说明,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加深对于红色文化的领悟[5]。
例如,歌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节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全歌为二段体结构,羽调式,歌曲旋律轻松活泼。在进行该歌曲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观看歌剧《洪湖赤卫队》,从赤卫队员们在湖区奇袭敌军的剧情中感受队员们的欢快和对敌人的蔑视。在韩书记带领群众进行突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感受赤卫队队员在湖区凭借地形优势神出鬼没地与敌人周旋,歌曲的轻松气氛和战斗的惊心动魄形成了对比,既突出了赤卫队队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讽刺了敌人外强中干的丑恶嘴脸[6]。通过歌曲中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哈”,可以感受到歌剧中队员们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对胜利的喜悦之情。在观看完剧情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下洪湖赤卫队还能保持幽默诙谐的性格,让学生明白这是队员们对革命抱有必胜的信念所致,学生也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坚定信念、排除困难[7]。
红色歌曲不只存在于战争年代,在经济日益发达、国家日渐强盛的今天,红色歌曲更是作为思想的火炬,指引着每一名党员凝聚在党中央的周围,从歌曲中汲取精神力量,磨炼意志品格,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8]。青少年作为历史的接班人,更要用使命和担当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谱写时代的新篇章。因此,在高中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对红色歌曲的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学习红色精神,达到思想境界的升华。如今的音乐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中有很多歌手对红色歌曲进行了翻唱,在原有的精神基础上赋予了红歌时代特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宣传,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之余,将红色精神根植于脑海中。
例如,著名的摇滚乐队唐朝翻唱的《国际歌》,在前奏和间奏的部分添加了金属风格的音乐形式,使原本庄严肃穆的歌曲变得更加朝气蓬勃,符合了当代年轻人激情澎湃的性格特征,也引发了红色摇滚的热潮。教师在进行《国际歌》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原版歌曲的基础上一并播放摇滚版本,让学生感受不同版本下的国际歌所传达的思想区别。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热爱摇滚乐曲的学生发言,阐述他们在听到改版《国际歌》后的感受,能从抑扬顿挫的曲调里听到中国经济改制后的腾飞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情绪的变化正是由歌曲改编带来的,然而不管是原曲的斗争精神还是摇滚版的热血沸腾,都通过红歌传达了年轻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对于民族未来的憧憬,因此不管学生更喜爱哪一种版本,都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音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经过了五千年文明的沉淀,留下了众多独属于中华文明的乐器,这些乐器的演奏声调悠扬婉转,演绎了中华音乐的兴衰。例如,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早在秦朝就已经出现,通过拨动琴弦产生清脆如玉的音质,不管是在独奏中还是伴奏中都独树一帜,让人通过音乐仿佛回到盛唐年代。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对于琵琶音赞不绝口:“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因此,如果用这种独具东方特色的乐器进行红歌弹奏,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还能在音乐声中激发爱国情怀[9]。
以经典红歌《小白杨》为例,这首歌借赞美白杨树的挺拔身姿来歌颂边疆守卫战士的无私奉献,对于培养高中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教师在介绍古典乐器琵琶时,可以在网上寻找琵琶演奏版的《小白杨》,让学生感受琵琶宽广的音域和在不同段落之间音色高低变化带来的气氛改变:在前奏部分琵琶音色绵密轻柔,仿佛看到白杨立于戈壁上的挺拔身姿;而高潮部分轮指清脆欢快,仿佛在抒发看到战士巡逻的激动心情。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伴随着琵琶伴奏声进行演唱,通过节奏承转起伏抒发内心的不同情感。在歌曲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就边疆战士的日常生活进行展开叙述,让学生了解到战士们虽然位于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心中却时刻牢记使命,每天靠徒步丈量国境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以边疆战士为榜样,从内心深处树立建设祖国的理想和信念。
总而言之,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开展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以让学生感悟音乐背后的深刻革命情感,也能激励他们传承爱国精神,不忘初心接过历史的重担,立志于早日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