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晓峰
(白银市会宁县大沟镇中心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00)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生掌握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的能力、学习的正确方法和学习的习惯。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理解语文学科中的专业内容,培养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和普及,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渐诞生并被应用和推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互辅助,发展成为新型的教学模式。
微课的雏形起源于1960年,在美国第一次一种短期课程的形式出现,随后在1993年开始被研究、运用和推广。直至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教授在线上发布了时长为1分钟的“一分钟”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欢迎,这是微课第一次大规模被世界认识和认可。国内的微课直到2010年才开始在教学方式研究的文献中被提及,并于同年开始尝试拍摄制作和使用微课,但使用进度仍然较缓。到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和普及的时候,微课才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先行试验教学方式被使用。
微课,又被称为微课程,是以微型视频作为教师教学的物质承载,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一般单节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教师根据需要传授的知识点以简洁、明确、精悍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育部对于微课的定义还包括,微课的制作过程和途径,以及微课的构成资源,也涉及教学的过程。因此,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应用的时候,可以将其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较短的时间透彻地讲解某一知识点,促使语文课堂焕发新活力。目前,微课在我国最初的运用过程中被认为比较适合应用于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科目中,因为这些科目的确定性较强,且常具有统一和标准的答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帮助更加有利。但是随着微课的逐渐应用和普及,语文学科中也逐渐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特别是小学生的语文识字、写作等教学领域方面。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在生活和学习方式上出现了许多变化,生活方式逐渐简单便利,促使教学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变。微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形势紧张的教育环境下,微课更能发挥出其自身的优越性。除此之外,微课在教学应用上还具备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微课作为知识碎片化的教学新方法,每节课时间短,但贵在对于知识点进行剖析深入,具有较好的针对性,而且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为学生随时随地提供教学服务,帮助实现小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习的目标。小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空间内,打开微课教学资源网站,搜索自身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针对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
微课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学视频为物质承载,其资源主要包含视频、音频和资源链接等内容,数字化呈现枯燥无味的语文专业知识,为传统的语文知识注入新的活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的吸收和学习。其次,大部分小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均普遍较短,一般不超过20分钟。而微课一节课仅有10-15分钟的时间,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获得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专注力,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微课的引入和使用,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讲解内容的参与,激发学习知识的动力和兴趣,实现小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微课由于自身良好的教学优势,使得在近年来教学上的应用有了明显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小学在语文教学上对微课还存在一定的偏见,部分学校对于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仍抱有观望的心态、认识不充分的现象存在。部分学校对微课进行推广,但却未对微课的制作水平进行提高,也缺乏对教师对微课运用的培训,从而影响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部分专业设备缺乏的农村地区学校,也无法很好的使用微课进行语文教学,不少年纪偏大的老师在微课运用上也显得较为局促导致微课使用的水平下降。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学服务,教师在设计课程和利用课程过程中,都需要遵守相应的原则,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传统的小学生语文教学。只有这样,微课才可以被更多学生、家长认可和接受,更好地得到发展。因此,小学老师在语文课程上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需要老师基于整体的教学目标,把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明确输出语文知识内容,多种教学方式融合,为微课服务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实现路径。
当然,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还应该遵守以人为本、交互性和精简性三个原则。以人为本,指的是小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服务对象,也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微课的设计应该围绕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合理化的设计和制作适合小学年龄阶段的语文微课课程。交互性指的是,微课的内容制作、播放场合等方面,不能一味让学生单向接受知识,这样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无差异,而是应该通过视频作为教学内容输出载体,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创造活跃的、良好的学习气氛和课堂气氛,从而激起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精简性,指的是微课本身的特有性质,以“微”著称的微课,应该在课程时间上尽量精简,在专业知识输出上讲深讲透,尽量把握课程的选题和时间,精简短悍,突出语文专业课程的重点知识内容,更好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习惯知识概念和内容。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几次改革,小学教育也伴随着改革的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均有了变化。研究表明,语文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校园内的教育,停留在师生共处的传统课堂上,更应该走出课堂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但是目前微课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还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生和老师都对此处于观望状态,基于此,笔者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模式提出以下几个运用观点。
语文不同于数学和英语等学科,课前预习对语文学习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小学生在上语文课之前对需要听讲的知识和内容进行预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课上老师提及的知识点,牢固掌握语文课上的专业知识,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原则上应该基于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但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教育的限制,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课下观看微课的形式,提前对于老师要传授的内容进行预习,在课堂上达到较好的学习起步水平,更好地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为人熟悉的翻转课堂,最初开发的初衷是服务于学生在家看视频学习,以便完成学校内布置的课堂作业。将教学结构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学习知识到在家学习专业知识的转变,利用微课在家提前做好课程预习,将学习知识的路径增加,先获得知识后在到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内化,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在课堂上教师的内容,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学习方法发展的阶段,部分学生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接受起来比较费劲,甚至因此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语文专业知识的晦涩难懂,无法被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难以通过一次教学简单掌握课本知识,无法吃透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将语文课程上重要的知识汇集形成制作成微课,将无形的内容在有形的视频载体上展现出来,化抽象的语言意境通过具象的案例解释说明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语文学科中的专业知识。
以古诗《静夜思》为教学案例,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具象化月亮为学生展现李白写诗的情景,重点解释“月亮”这一物象的特殊含义和包含的语义,利用微课时间为学生补充更多以“月亮”作为描述主题的古诗词,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与《静夜思》进行对比,展现月亮这一物体的在古诗中和李白诗中的作用,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延伸学习,让小学生在难以理解的知识上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体验感,进一步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认知和体验,更好地爱上语文课堂。
微课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学习束缚,为学生在课后时间提供延展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家就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课程复习和知识拓展。例如:学习《传统节日》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为学生总结课程知识要点,让学生在家可以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通过老师的复习提纲回顾课程上接收的知识,使得学习知识更加牢固。另外,老师还可以将课外内容和知识整理制作形成微课,使得学生的学习跳脱出课本之外,达到拓展眼界和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这对传统的课程教学也是一种额外的知识补充和延展课堂的方式,
微课内容的多元化,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选择性和多样性,老师个性化的为每个学生推送相关微课课程,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微课资源丰富,且主题不一,多种风格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带来强烈的新鲜感和新奇感,提升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可以主动学习语文相关课程和知识,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微课对于小学生语文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推广价值,可以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也要基于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背景,遵循时代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学生需求的变化,利用微课的优势,在基于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使用,更好地为小学生获取语文专业知识提供帮助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