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思辨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2022-02-18 23:08尹万青
今天 2022年7期
关键词:批判性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尹万青

(武都实验中学 甘肃 陇南 746000)

高中历史教学对高中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在变化,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生教育教学的主要位置。学校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提高全面的质量,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历史在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品质和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每所学校都应注意高中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有效构建思辨课堂,促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以这种方式学习知识,从辩论中获取灵感,受到历史价值的影响,以便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整体素质。

1.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历史教学致力于了解知识的理解,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使用的却是死记硬背的传统方法。鉴于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旧保持着旧教学模式,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十分低下,致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激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身的学习效率。尽管近年来,新课程教育不断改革,但是仍旧有许多教师存在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问题,即使教师能够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但是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1]

1.2 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除了教师采用的过时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首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时,会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到无聊,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此外,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导致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较低。因为学习历史需要学生对他们所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但也有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地点和内容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一些学生在记忆中经常出现混淆现象。特别是在记忆历史年数时,许多学生混淆了年数和相应的时间。这一现象的存在引起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热情,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是课堂学习氛围沉闷的原因,也是影响高中历史思维课堂建设的因素。

2.高中历史思辨课程构建策略

2.1 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思辨课程的构建是为了引导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一定的思索与探究。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中,为了构建一个思辨课程,教师应该积极提出相关问题,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提出探索问题,通过触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与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引起自己的好奇心和渴望知识,还可以创造一个强大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构建高中历史思辨课程的目的。[2]

例如,在《抗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触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本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①抗日战争的背景是什么呢?你们对抗日战争是否有所了解呢?②抗日战争持续了多久?在问题清楚之后,老师可以触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然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作为一个单位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彼此,最后得出结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为,他们以团体辩论的形式表达了他们的意见,这不仅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学习氛围,而且真正构建了一堂历史思辨课堂。

2.2 借助史实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历史课本中的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其重要意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中历史思辨课堂的建设可以从历史知识的重要性着手,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意义和影响,使学生的相关知识思考、辩论,从而有效构建思辨课堂,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初始形成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触发学生思考和辩论。例如,在开放的早期阶段,一项新模式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形式,将新的活力注入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索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在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指导学生检查数据和相互合作,探讨辩论和意见的知识点,以建立高中历史思辨课堂。这具有促进教学质量的积极效果。在本节课程中,不仅在当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知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每章中,所以老师必须从历史事件的意义着手,让学生探索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3.1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有些学生还没有收到系统的思维培训,并且不知道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需要思考什么。因为他们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们能够对学习历史知识产生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对一些自己有疑虑的问题进行有效质疑,并指导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让他们找到批判性思维的突破点。

例如,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得学生们能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将自身的注意力转移到知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们播放一些与该课程知识相关的影视片段,使得学生们能够亲眼看到商纣王如何分封东伯侯、南伯侯、西伯侯、北伯侯。当学生观看完影视片段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存在疑虑的内容进行质疑。比如,学生可以对“商纣王与四大伯侯之间的君臣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当学生有了探究的心时,老师会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材料。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思考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将具体案例与抽象理论相结合,思考抽象理论的内涵及其逻辑。只有当学生对抽象理论有了正确的理解,并与人讨论具体化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顺利进行思辨活动。

3.2 开展科学思辨,培养学生思维水平

如果学生的思维水平不高,那么他们就会在分析问题时主观地判断问题,或者片面地看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就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应用于认知理论。

例如,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的难度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汉代到元代的一些重要政治制度。在这一点上,教师指导学生从命题角度分析:“中央集权制度不好”的命题是正确的吗?通过研究,学生们会发现判断一个命题的先决条件是主张是否具体客观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所以这不是真的。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思考:“中央集权制度是否利于人才选拔?”此时,学生们发现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只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学生才能以科学方法来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关键知识或困难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只要学生长期获得系统思维训练,他们就可以使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考来思考问题。

3.3 创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思维互补

学生有不同的思维特征,一些学生擅长发散性思维,而另一些学生则擅长聚敛思维。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促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通过充分的沟通,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针对自己的思维缺陷,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是提高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途径。

例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学习群体,并要求学生们在群体中讨论问题: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选择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以便学生可以思考不同的角度出现问题。通过共同的沟通,学生可以发现他人的优势。在学习他们的思维方法和克服他们的思维缺陷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然后改善了他们的批判性能力。

3.4 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学生综合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上,一方面可以发散思维,拓展学习知识;一方面可以提高聚敛思维水平,降低思维的脆弱性,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研究自己喜欢的内容,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然后找到完美的思考能力的方向。

例如,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课的教学中,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教科书中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制度。教师指导学生扩展他们的学习,并找到通过协会感兴趣的积极和消极的研究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意识到中央集权制度在清代已经很成熟,一些电视剧涉及的历史谣言不可信。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讨论后,学生们认为他们的研究项目是可行的。学生需要在研究主题时具有严格的思维能力,研究质量可以反映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水平。为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研究,然后从研究结果的质量中发现他们缺乏关键思维能力,从而从看的角度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改善他们的作品。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识别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习独立和科学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深入认识到学到的知识;一方面,学生应该学会使用语言互动和使用工程的方式进行互动,然后找到思维能力的不足以及提高互动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方向。

总之,高中历史思辨课程的建设可以营造较为强大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起自己的好奇心和渴望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并采取思辨课堂的建设作为触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目标,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批判性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分层次音乐欣赏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