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022-02-18 17:41
今天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亲情古诗内涵

苑 鑫

(威宁县思源实验学校 贵州 威宁 553100)

现行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排了很多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让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对每个人发挥的现实作用。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综合性思想品德素养的目的,建构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让学生正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主动将传统文化作为自身精神食粮,学习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自身的人格修养与道德修养中,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合格人才。

1.利用古诗文化引导学生领悟文化内涵

古诗属于比较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每首古诗都凝聚了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承载了许多值得我们仔细品味与体会的精神内涵。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古诗,启发学生对古诗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感悟[1]。而且古诗文化这一特殊元素能够辅助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改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枯燥乏味的学习印象。

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学习伴我成长”一课为例,教师可引入宋代汪洙所创的《勤学》这一古诗:“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学生可鉴赏这首古诗,并挖掘古诗中与教学主题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可设计合理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的方向,如:“汪洙认为学问是如何得来的?他是如何看待勤奋求得学问之人的?”

学生可以从“勤学”这个角度来解读古诗中传递的道理:“每个人都需要勤奋学习,厚积薄发,让自己成为有浑厚学识之人。”学生也可从“萤窗”这一词语,挖掘深层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前人囊萤夜读的故事,体会前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高贵品质。学生还可从“万卷书”这个词语来领悟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了解明代书生欧阳搏云读万卷书的故事。

此外,学生也可从“胸无点墨”这一词语来理解古诗中“腹空虚”的含义,并领悟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自主了解为什么古人会用“墨”、“墨水”等事物来比喻一个人没有学问。学生可从这一点入手,了解“胸无点墨”的出处,学习更多的古诗文化。这既可让学生领悟学问的用处,又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丰富的古诗文化。

而且在学生对古诗展开多维度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回归教学主题:“学习是否能够真的伴你成长?你该如何在学习中真正成长起来?”这两个问题能够促使学生领会学习的意义。在古诗文化教育氛围下,学生可对这两个问题展开深入思考,探寻学习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在这方面,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辩论,各自说说哪些方式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学习进步,让自己健康成长[2]。实践证明,通过古诗文化来引领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2.依托名人名言展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名人名言是名人总结出来的精辟格言,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人生座右铭,引领着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且名人名言凝聚的是名人的思想结晶,它们承载了非常丰富的优秀文化内涵,是教师用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围绕学习内容,搜集各种自己倍感精神鼓舞的名人名言,使其深受熏陶。

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少年当自强”一课为例,为了倡导少年树立自强精神,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各种启发少年自强的名人名言,使其将名人名言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贯彻自己日常生活的始终,从而增强自己的魄力,在成长道路上自强成长。教师也可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人名言,谈谈自己热血沸腾的心情,讲述自己想要如何自强自立。

例如,有的学生在搜集名人名言时,深受“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这句名言的触动,在讲述自己喜欢这一名言的理由时,用“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想要自强成长的理想和欲望[3]。教师在学生自主阐述个人的心中想法时,可适当地延伸教学内容,让学生领悟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为什么人们会用‘头顶天’、‘脚立地’这样的话语来形容一个人的强大精神呢?”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这一问题畅所欲言,了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体会盘古为人类创造天地、撑起天地的伟大精神。有的学生还从“人们的土地情结”、“故乡情结”等方面入手,讨论了土地与人类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

这是教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来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空间的重要表现,学生可一步步挖掘丰富的优秀文化内涵,成长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人才,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

蕴含了“自强”这一精神内涵的名人名言还有很多,教师也可让学生在分享交流的教学环节,将自己搜集到的名人名言分享给其他学生,使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强”这一精神的重要性。比如“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名言比较普遍,但是体现了英雄主义色彩,能够激发少年人对“英雄”的畅想。而少年要成为“英雄”,就要具备自强、奉献的精神品质。这可促使学生向“少年英雄”学习,让自己学会自立自强,为社会、为家庭、为他人作出奉献,成为有志气和理想的少年人。

因此,学生通过搜集名人名言的方式来了解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可养成自主搜集文化材料、自主接受文化熏陶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基于主题教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主题教学是指教师合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深度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很多教师注重启发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但若教师引导不当,则会让学生的思维方向出现混乱的现象,甚至会出现脱离教学主题的情况。因此,教师可利用主题式教学方法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始终围绕某个核心元素展开独立思考[4]。

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亲情之爱”一课为例,教师可设定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家庭文化。在这一文化主题下,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你们了解过哪些优秀的家庭文化?”实际上,优秀的家庭文化有很多种,不同的学生会关注不同的家庭文化。

比如,有的学生关注的是“孝文化”。“孝”是指晚辈对长辈的孝顺、恭敬。自古以来,我国先辈都非常重视“孝”在家庭生活中的意义。时至今日,“孝”依旧是人们经营和谐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学生可阅读《论语》,了解孔子是如何看待“孝”的。

学生也可阅读《二十四孝》这一书籍,这本书中讲述了不同人物对“孝”的理解,也讲述了他们贯彻“孝”的具体行动。例如,舜的“孝”是忍害尽孝,董永的“孝”是卖身葬父,黄庭坚的“孝”是涤亲溺器……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可增强自己对孝文化的理解[5]。

有的学生关注的是“家规”,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也适用于家庭。从古代起,人们就体会到了“治家”的重要性,不仅注重“蒙养”,还注重“家教”。学生可搜集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家规家训相关材料,了解先人制定了哪些家规家训来提点子孙、管教子孙。

比较受瞩目的家规家训有《诫伯禽书》、《命子迁》、《诫子书》、《颜氏家训》、《包拯家训》、《诲学说》、《袁氏世范》等等。这些家规家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建构和谐家庭时,应注重借鉴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来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将亲情之爱洒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间。

还有的学生关注的是“亲情”,教师可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古今有哪些备受人们感动的亲情之爱的故事。比如学生可了解“孟母三迁”的故事,看看孟母是如何教子的,进而领悟“环境”与“成长”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孟母对儿子深厚的爱,并分析孟母这一睿智的举动给儿子带来的影响。

教师也可让学生围绕“母爱无价”、“父爱如山”等两个角度来阐述“亲情之爱”,主动讲述一下父母在家中是如何表达对自己的亲情之爱的。每个学生都可在自主描述亲情之爱时,将日常生活中自己与父母相亲相爱的场景再现出来。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可有效了解父母表达亲情之爱的方式。因为学生在回想家庭生活的过程中,会回忆起一些细节,这些细节都隐藏了父母对子女的爱。

由此可见,在“家庭文化”主题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庭”的意义,学会孝顺父母、感恩父母给予的爱。

结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具有文化教育功能,强调了教师要在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其中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素养,塑造其文化品格。教师要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协同作用,让学生在充实的课堂学习生活中,不断感悟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并且努力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这一使命刻入精神世界的深处,逐步养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亲情古诗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拟古诗”之我见
挖掘习题的内涵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内涵漫画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