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施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策略

2022-02-18 22:43张广博
关键词:时事评论语气辩论

张广博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主要学习目标和内容包括: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本任务群突显的是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张扬个性,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批判意识。但是,高中生在张扬个性时能否把握住思想的正确方向,是否会出现偏激的观点和言论,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坚持个性化的观点表达,更要重视引领其思想的正确方向。

一、在阅读论说名篇时坚持正确的唯物史观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谏逐客书》是一篇经典的散文,是文学家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议。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参照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坚持用正确的唯物史观欣赏文本,学习作者的论说技巧的同时,站在历史的角度评判其表达的观点。《谏逐客书》针对的是秦王下逐客令的史实,李斯也在被逐名单中,因此全文直奔要害,务求实效,文章运用排比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等精彩的论证方法,达到了让秦王收回逐客令的目的。但文章只字未提秦王下逐客令的原因,如果学生不清楚背景,不能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很难理解秦王为何如此驽钝,当学生了解背景后,又容易产生“诸侯间谍也被留在了秦国怎么办”的困惑,所以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辩证地从公文特点、历史的事实等多个角度赏析本文。

二、在评论时事和社会热点时坚持正确的道德立场

这里所说的道德,既包含公共道德,也包括个人品德,同时针对00 后高中生“网络原住民”的特点,也包括其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时的网络道德。

阅读经典的时事评论和亲自进行时事评论,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思想认识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一篇选自《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它结合时代特点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对劳动意义价值的误解进行了澄清和批评。从思想教育的角度而言,这篇新闻评论针对性强,能够引导读者正确认识新时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这都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挖掘和引导的教学点。

除了阅读时事评论,学生也会参与时事和社会热点的评论,这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家国情怀、公民责任等都十分有益。笔者教学语文课时有个习惯,会在高二年级两个学期的课前分别安排学生轮流进行有准备的时事评论和现场时事评论,此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在评论时事和社会热点时不可否认会出现学生思想不成熟的问题,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给予引导。比如有一段时间,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学生在评论时很容易走向极端,要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碰瓷的老人群体进行批判,要么对扶老人的好心人进行情商的质疑,进而完全否定其行为。其实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而且与社会公德有一定违背,这时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深刻认识这一社会热点产生的根源,要积极肯定扶人的好心人,是他们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正气,只是我们扶人时可以采用手机录像、路人证明等方式,避免产生后续的误会。

当代高中生与网络已经不可分割,而社会热点问题常常在网络上最先发酵,网络端又无需实名发言,这就让一部分人钻了空子,他们把网络当成发泄个人私愤、抨击社会的“乐园”。高中生是非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容易被网络情绪煽动,而且教师不在场,缺乏监督。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导学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空间可以发表个性化观点,但必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发表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言论,对未经证实的事件不轻易发表看法。

三、在讨论与反驳时尊重他人

课程标准要求在本任务群的学习中,学生参与专题讨论和辩论不少于3 次。日常生活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也经常会就某一问题或现象产生不同看法,交流中发生碰撞、反驳他人意见都时有发生,讨论者之间因为某种意见不合闹得面红耳赤的大有人在,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反驳和讨论只是为了表达不同的观点,在讨论和反驳时要充分尊重他人。

(一)要在态度上尊重他人

辩论是为了表达不同的观点,并不是为了争出个输赢,即使是辩论比赛,有输赢之争,但输赢的判断依据也在于论据的选取、论证的逻辑、论证的技巧等,并不在于观点本身孰对孰错。任何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观点的碰撞是为了更好地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辩论的意义,在辩论时要在态度上尊重他人,不能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二)要注意表达时的语气

网上非常流行一个视频段子,两个东北人因为说话打起架来,对话是:“你瞅啥?”“瞅你咋地?”“再瞅一个试试!”“试试就试试!”然后两人就打起来了。这段文字一般都会配上非常典型的东北方言,以特有的剽悍语气呈现出来,如果没有了那种豪横的语气,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中国的语言系统中,有很多都用语气辅助表达情绪,比如只是一个“啊”字,使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或情感,可以表示惊讶、表示疑问、表示高兴等,语气在表情达意时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人在辩论的时候往往越说越激动,如果不注意很容易不经意采用诘难、攻击、愤怒的语气,这样对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影响辩论的氛围。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好胜心重、自尊心强,在辩论时容易产生咄咄逼人的态势,教师要给予充分引导,让学生注意表达时的语气,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温文尔雅和涵养。

(三)要讲究措辞

和语气效果很相近,辩论时的措辞也常常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从词汇上看,汉语言系统的词汇非常丰富,近义词非常多;从语句上看,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选择不同的词句会产生差异很大的语言效果。比如,教师问学生“你听懂了吗”就没有问学生“我说明白了吗”更有亲和力,而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前者是把是否明白的主体责任置于学生身上,后者则把是否明白的主体责任置于教师自身。

(四)要学会倾听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一个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在辩驳时能够根据对方观点,找到对方的逻辑漏洞或者概念错误等,进而找到发起辩驳的点。能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充分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表达,这不仅是辩论本身的需要,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体现,不等别人说完话就贸然打断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当然,辩论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自由辩论阶段,要抓住对方的漏洞快速反应进行反驳,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抓住对方语言正常停顿时再插入,而不能在对方一句话没有表达完整时打断。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鼓励其表达富有个性的观点和主张,但个性不等于随意,要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在遵守法律法规、符合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个性,因此高中教师很有必要在这一任务群的实施中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猜你喜欢
时事评论语气辩论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语气不对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注意说话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