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婷
“德”乃人之本、事之基、国之魂。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观下的德育,就是对学生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品德教育。三者之间彼此融通,相辅相成。小学语文应发挥学科德育优势,凸显德育功能。
“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一流传甚远的信条,其意在于强调“良好启蒙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和成长来说,不仅具有极其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影响。立人之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如此,非常讲究“童子功”。作为“母语”学科又是最基础应用的“母”学科,语文知识及其学科活动中孕育着丰富多元的德育因子,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与引领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应坚持在核心素养根本指向下,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德育渗透。
切实建构小学语文德育活动模式,可以有效凸显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一方面,对语文学科而言,当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强调进一步强化学科教学和德育等素质教育理念的融合,是促使语文课程在新课程下顺利改革的基本要求。语文学科融合德育理念与思想,可以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同时,有效补充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借助这种以德育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对小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培养德育素养对他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这时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德育。而小学语文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德育品质、助力其德育素质提高的重要路径,此时关于语文德育的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对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
在学校教育中,基础教材具有不容置疑的指令性,而且存在普遍意义上的指导性。基础教材是开展学科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和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基本形式。凡是编入语文基础教材中的“例子”,都是历经淘洗和认真选择的语篇,无论在工具性还是在人文性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经典性和精髓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领的优质资源。特别是在经历数次课程改革之后,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下最新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内容,能够支撑德育活动的开展,夯实理论基础知识。因此,身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强德育渗透。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在挖掘这些教材中与德育思想有关的素材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确保可以借此有效渗透德育思想。
例如,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观潮》《桂林山水》中的“山河壮美”元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英雄雨来》中的“少年爱国”元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宋元二使安西》中的“深厚友谊”元素,《题西林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的“客观辩证”元素,《鸟的天堂》《记金华双龙洞》中的“人与自然”元素,《长城》《秦兵马俑》中的“历史文化”元素,《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中的“科技发展”元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普罗米修斯》中的“追求真理”元素……这些都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必修品”,过于淡化或忽视它们,是对优质资源的严重浪费。比如,在讲解《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挖掘“雨来”这一人物形象背后的爱国情怀与情感,巧用多媒体教学法,即借助电教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雨来”的影视剧作品,让学生可以运用观影的方式理解“雨来”的整个故事,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知其中的内容,并且切实学到“雨来”身上的爱国思想,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社会生活是语文知识的“活水源头”,语文知识则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艺术提炼。无论从知识起源还是学科形成而言,无论从应用功能还是丰富发展来说,语文与生活之间就像是“水与源、木与本”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只有把语文活动主动地投放到“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自觉接受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才能从内外互动中赢得令人期待、源源不断的活力元素,德育渗透同样如此。但是在引生活泉水灌溉小学生心中德育之花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等实际情况,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或选择生活化素材的过程中,要保证符合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切不可盲目地选择生活素材,否则无法起到加强德育的作用。
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这首小诗虽然言简意赅,却蕴含着两种学用结合的实际道理: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启示我们看待人或事物要力求“客观、全面、公正”,否则就会片面或发生错误。教师联系学习与生活告诫学生,无论看待自己还是对待同学,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正确而又合理地进行评判。二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人们“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小学生联系“学习困惑”和“思想迷茫”等生活元素,切实感知并深刻体悟蕴藏其中的现象和道理。在为学生讲解这些文本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现象或表现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相关文本内容背后包含的德育思想。比如,教导学生看人、看物要秉承“客观”“全面”“公正”等思想,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换位思考”事例、“一题多解”实例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辅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首古诗的含义,极大地提高了整体文章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渗透德育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学生,在心智发育规律的作用下,他们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对“情与趣”元素始终存在一种难以摆脱的依赖性。就工具性教学而言,教师长期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活动模式,势必难以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内在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等实际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喜闻乐见的学科活动形式,既可迎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又能从中获取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益,德育渗透同样如此。
例如,在《小英雄雨来》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演绎了《小英雄雨来》影视中的相关片段,引导小学生通过“视听盛宴”和“视文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实际感知小雨来的人物形象和英雄事迹。在此基础上,本着“相同题材”为中心的导向策略,通过对《鸡毛信》《闪闪的红星》等经典影视的信息化阅读,引导小学生在“求同与求异”下,更多地欣赏与学习同龄者的其人其事。这种优化与整合形式下的“信息化阅读”和“课内外互动”,不仅有效地激活了语文教与学的氛围,人物事件更是为小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切实体现了“德智互动”。此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融合微课、慕课等全新教学模式以及创新运用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辅助学生高效理解及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有效渗透德育思想。比如,针对《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可以专门为学生设计微视频课件,将本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练习题以及拓展性资料都补充进去,让学生在课下自主观看,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德育思想渗透效果。
“笑是感情的舒展,泪是感情的净化。”柯灵的这一类比式心灵寄语,意在表明“情感体验”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语文学科活动中,工具性教学离不开情感体验,人文性教育同样会在情感体验的作用下,让学生感知更深、体悟更多,而且内化更快、效果更优。缺乏情感体验的德育渗透,要么是浅尝辄止,要么是事倍功半,建立在情感体验下的德育渗透才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小学生本身的学习思维方式以感性思维为主,这时候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德育思想的熏陶,助力他们德育素养的发展,教师要立足情感熏陶视角将德育思想融入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思想的熏陶及影响,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在选择德育素材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所引入的内容或互动讨论话题等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避免因为强制性德育思想渗透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
还是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在课文内容教学后,笔者布置综合实践活动任务如下:1.通过电脑搜索、查阅书刊等途径,自主收集更多的“小英雄”人物故事;2.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小英雄人物故事演讲与评比活动;3.以“我们应当学什么”为主题,或个体形式或小组合作,写一写人物故事或活动心得。全班同学“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收集了许多“小英雄人物故事”,有《草原英雄小姐妹》《小兵张嘎》《两个小八路》《少年游击队》《小铁头夺马记》《芦荡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等。无论在主题演讲时,还是在“读写互动”环节,大家既言之有物又感触很深。情感体验下的德育渗透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对学生及其学习活动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都是学科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还是引领他们“不断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教学艺术的根本之道,既不是知识传授,也不是技能培养,而在于对学生不断地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学科活动的“一体两翼”,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难道不是这样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例如,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让“深度参与、合作较好”的小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与感受,与大家交流这种实际做法和心得体会。这既是经验交流下的一种自我反思,又是对他人的有效激励和积极引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收获了“合作效果越来越好、合作程度越来越深”的实质性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性格内向、不善合作的学生,无论在语文学习还是班务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以激励和引导为主,另一方面要坚持把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把“自主评价”与“教师评学”相结合,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不断放大“激励评价与德育渗透”效应。
总之,“智育是本,德育是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借助学科活动和班主任工作,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学生的德育渗透和行为引领,为培养“德智互动”健康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心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