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互动”教学理念下完善高职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的策略研究
——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2-18 20:48陈文坤王向明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导学思政高职

陈文坤 吴 君 王向明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讲话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需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创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软硬件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三学互动”的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三学互动”顾名思义,指的是课堂导学、网络辅学和实践助学三个方面互动协调,共同促进高职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发展。

一、实施“三学互动”教学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互联网 +”时代,思政教学理念不断革新是历史发展之趋势

传统思政课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不难看出这种单向灌输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忽视,夸大或绝对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而“互联网 +”时代,教授、传播知识仅仅是基本要求,由于知识传播途径的多样化,知识传播壁垒相对减少,个人可接受的知识面大大增加,因此提升学生的辨析力、判断力和学习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根本目标。显然,传统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不相符的。

“互联网 +”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必然给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特点,重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灵活机动性,突破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限制。可以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树立互联网思维,灵活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让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提高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高度融合发展是思政教学改革大势所趋。

(二)地方高职院校的不同特色和教学对象的多元化,是革新思政教学理念的现实之需

地方的高职院校建设发展要紧密的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有机结合。作为江阴的一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充分发挥江阴地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特点。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教学,可以结合江阴地方的经济文化特色,更多地将苏南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改革开放、经济转型、新发展理念等结合起来。同时,江阴的博物馆,渡江第一船,华西村、山泉村和长江村等这些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果,可以丰富我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使我院的思政教育更富有特色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当前,00后学生大多性格活泼,个性鲜明,善于接受新事物,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在虚拟化、多元化网络信息的冲击下,有些学生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或者接受一些非主流思想,从而产生迷茫。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放下手机,使思想活跃的00后从内心认可思想政治教育,认可主流价值理念,在当前“互联网+”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和形式略显不足和局限。同时,我院的学生来源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地域来讲,有来自江阴本地的,有江苏省的,有云贵川等地的;从学生层次分布上讲,有通过高考入学的,有中职升上来的,有注册入学的,等等。生源的差异必然带来教育教学的差异,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针对不同的学生革新思政教学理念与方法势在必行。

可见,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环境的发展,需要对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发展,不断完善高职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

二、“三学互动”完善高职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

(一)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作为一种能力发展导向的现代学习方式,核心是从简单的知识接受转到知识建构,关键是从课堂教学转为课堂导学。课堂导学的难点在于教育者从“教师”角色转为“导师”职能,引导学习方向,指导学习方法,疏导思维难点,目的在聚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思政教学的导学形式是多样性的。首先,可以是探究式的导学方式,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需要在教师启发下,学生以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师课前或者课中设置的问题开展探讨学习,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也可采用互动式的导学形式。在师生或生生互动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让他们大胆地问、辨、思、读、说,激发学生的思维互动与冲突,上课课堂变为学生在其原有知识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超市”,从而达到认识的加深和思维的创新。最后,体验感悟式导学。体验式教学就是切实地体会到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氛围和采取各种活动,真正让学生从情感、行为中经历各种丰富的体验,自主感悟领悟顿悟,激发学习动力,促进知识内化深化。

在课堂导学上,我院采用专题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下面三个方面具体实施:

1.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院思政教师充分运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中国大学慕课中的优质课程等资源,真正落实好集体备课内容和方式。教师的主要任务由简单的教材内容讲解转变为教学重难点的深度讲授、课堂引导和互动,专注于导学。集体备课能够集思广益,将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更加优化,将教学的重难点能理解更为深刻。

2.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引导,通过设置问题或者项目导入将学习的重难点融合于其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认知性问题的讨论与思考,通过学生的自学和研究、理解来阐述自己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现场答疑,最终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积极参与解决专题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绪论中,教师课堂前会在泛亚平台设置“马克思是谁?马克思主义有没有过时?”的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去收集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中围绕“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三个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大胆思考与讨论,通过引导点拨,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时形成统一的电子教案、讲稿和课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编写教案、讲稿是教师备课的基本形式,但课堂教学不能唯教案、讲稿。教学过程是一个活生生的过程,照搬教案、讲稿的结果是课堂教学显得死板。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所任课的班级学生也具有特殊性,所以各任课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发挥。

(二)网络辅学

“互联网+”时代,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重大影响。树立互联网思维,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使信息技术和思政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高度融合也是大势所趋。

我院网络助学主要解决思政课教学考核与实践讨论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一方面,将思政课教学专题相关教学视频等上传泛亚平台,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预习,为上课时参与课堂实践做好准备。具体包括含三个模块:一是帮助学生自学专题课件、教案和视频等资料。二是组织网上讨论,采取在网上设计出让学生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如每年都会围绕两会,开展“如果你是人大代表,针对……问题,你有何建议?”的讨论。三是竞赛实践专题,通过平台在国家重大节日活动时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如围绕国家宪法日,开展全院的“国家宪法日竞赛活动”。另一方面是通过平台进行网络考试,包括期末考试和课程讨论。网络辅学解决了很多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完成的学习,扩大了知识面,为课堂上的导学节约了时间,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实践助学

在讲到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八个统一”,这其中明确指出了“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可以说,思政课的内容本身就体现了实践性,其内容无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阐发和总结,无不体现了对今天青年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可见实践教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结合起来”精神的重要举措。

在实践辅学方面,我们采取了项目导入、问题驱动的形式,分为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通过课堂主题讨论、专题演讲和观影影评等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对主题教育的认知能力和相应的实践能力。具体实践教学主题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聚焦在生活中的某个具体的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上,我们会利用邮箱、微博、QQ、泛亚平台等方式去收集,然后在课堂内安排学生登台演讲或讨论。比如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社会公德”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高铁霸座”事件、“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让学生用情景演绎的方式,重现热点事件,并结合自身的日常体会加入评论或辩论。由学生自己选择具体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内在动机,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实践比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有学者认为“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的思政教育,再好的教育都会落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践教学在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以普遍开展,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如通过在养老院、社区、儿童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做志愿者,使学生感受普通劳动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敬业踏实的品格,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自身价值,这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课外实践教学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实践教学内容随意、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或考核不规范,尤其是无法做到学生全覆盖,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技术,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全员性这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发展为思政教学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各种技术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高职思政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将思政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发展实现深层次融合,与地方经济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变化相结合,支持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努力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重塑思政课堂,让思政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导学思政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