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广电采编新特点探析

2022-02-18 16:27梁尚丽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受众互联网+

◎梁尚丽

(玉溪广播电视台,云南 玉溪 653100)

“互联网+”时代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可以从多方面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而,广播电视媒体受到新媒体冲击较大,在内容创新度不够,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对此,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与工作能力,为创新新闻采编工作提供支撑。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的概念及能力特征

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内,新闻采编工作者通常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直观的阐释与介绍。然而,通过这一职业性质进行分析,其一般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在某一件新闻事实采编期间,必须要对新闻素材进行采编、整理、归纳等,由此来看,新闻采编工作者在面对“新闻事件的发生与经过”时具备较高的参与度,所以一定要逐渐形成较强的信息整合观念,能够在编撰内容的过程中对节目进行宣传与推广,最大化地挖掘其新闻价值。和普通的采编人员相对比,新闻采编工作者也具备一些特殊性,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例如,在新闻采写、组稿等方面,必须要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同时在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等方面也需要能够彰显出职业优势,由此能够以严谨、客观、专业、规范等方式进行新闻事件的陈述,在此期间,其语言应用一定要标准、专业、谨慎,由此能够体现出新闻栏目的严谨性与专业性,同时也需要站在新角度进行客观论述,由此能够为增强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品牌效应带来支持。

二、“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点

在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中,采编工作者的存在就像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他代表着一个品牌与节目形象,他的创作风格和广播电视新闻的收听率、运营效益、宣传效果等有密切的相关性。但是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能够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来获取新闻资讯,所以媒体事业的发展必须要站在大众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转变,这必然会导致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路径、采编模式、采编内容等都出现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者该如何实现职业发展,逐步增强节目宣传效果?接下来我们通过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传递方式多元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智能化设备,比如,智能机器人、智能门锁、智能空调、智能手机等,这些都是智能化时代的重要体现,通过智能化设备的运用能够改变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流的方式,通过有效运用这些智能化的设备能够帮助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各个平台获取丰富的信息,实现新闻传播,这也为广大受众观看新闻信息提供了新的平台,受众只需要通过自己身边的媒介就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内容。

(二)信息来源更加广泛

“互联网+”时代,信息数量庞大、传播速度高效,在此情况下,人们渐渐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去采编新闻内容,而传统经济新闻报道方式逐步被人们所遗忘。为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积极探究报道方式、方法的创新,推动新闻报道方式的不断完善,从而才能有效防止新闻传统业务被重构。信息时代的信息铺天盖地,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把握好内外部因素带来的变化,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信息的质量,对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将具有价值与影响力的新闻筛选起来,播放更多有利于人民群众与社会大众的新闻,实现新闻的发展。

(三)采编载体更加丰富

随着“互联网+”时代下技术的创新,逐渐改变了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载体,其载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比如,互联网技术下诞生的手机、移动设备、电子设备、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与新设备的运用,能够帮助采编人员在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条件下,全方位地采编新闻信息。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形式,这些形式还可以满足大众的畅所欲言,深受大众喜爱,很多广播电视都建立了自己的宣传平台,如微博、公众号、APP等平台,使新闻获取的载体更加丰富,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时。

(四)采编技术与手段现代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和冲击,其中,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也是如此。首先,大数据改变了传统新闻采编技术与手段。特别是20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一步突显了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并渗透于各行各业,从而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新闻采编技术变得更为高端化与现代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术也相应提升,使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术不断提升,呈现出现代化特征。

三、“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策略

(一)考虑受众需求,以市场为风向标

人民群众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主体,其节目内容对于大众具有直接关系,因此,进行新闻采编工作的时候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受众的人群与需求,掌握大多数人的心理,使新闻内容能满足受众的“口味”,让受众者能够从中获益。比如,在采编经济新闻内容的时候,采编人员要从现在市场与企业的角度思考,了解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多渠道采编新闻内容。在过去传统媒体为王的时代,受众“靶子论”的理论思想风靡一时,将受众当成没有思想的“靶子”,只是一味地接收媒体带给受众的信息。而如今,受众的自我意识不断崛起,再加上现在新兴媒体的不断增多,受众有了更高的选择权,因此,传统媒体不能再一味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受众,而应该以更平等、更尊重的姿态面对“用户”,传统媒体应该立足市场,转化用户思维,不是说一味地迎合用户,而是更多的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以及给用户更大的选择权,让用户可以参与其中。

(二)丰富采编形式,突出新闻内容的个性化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方式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当在报道过程中秉承新闻真实原则,与此同时,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能够为新闻采编方式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对此电视新闻从业者要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热点新闻的能力,通过这些平台的素材,可以给从业人员带来不少的新信息。传统电视节目频道所播放的内容是会议、民生、经济等新闻内容,突发性事件或者是大型活动的新闻,这类新闻内容的现场感是很强的,如果靠简单的内容描述,是无法达到新闻效果的。这时,记者一般会采用现场连线主播台的方式进行,既然是连线就需要网络,众所周知,抖音、微博、微信、QQ等聊天软件都可以连线语音或视频,但是视频的时候网络总是很差,在进行严肃的新闻播报的时候,网络是绝对不能卡顿的,这里就凸显了网络的重要性,当前随着5G网络的启用,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电视台就可以运用到这一技术,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

目前,由于国内外不同新闻事件的相继涌现,对拥有解读能力、洞察能力、评论能力的新闻采编人员的要求愈来愈苛刻。也就是说,新闻采编工作者不再是简单地编撰稿件,他必须要引导社会舆论,以观众的视角去解读新闻事件的真相与原因,从而真正地挖掘新闻的内在价值。比如,在2013年的动车事件中,在事故发生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一些网友将这一事件发布到互联网上,在数分钟之后,该事件的点击率突破数十万次,一些网友存在偏激思想,对动车技术进行严厉的抨击,片面性地指出事故的诱发原因是技术不到位造成的。基于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在整个事件报道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客观、完整的解读与表达,尽量使观众了解整个事件的发生原因,改变观众的偏激思想,对负面的社会舆论进行引导。由此来看,通过专业解读与分析新闻事件来看,新闻采编工作者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洞察力与真相分析能力,从而彰显出新闻内容的个性化特色。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广播媒体舆论引导力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受众者较多,代表的是整个社会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加强自身的舆论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节目的内容一旦脱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就会误导大众偏离正确价值观,从而引发社会矛盾与不安,对此,作为广播电视行业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对节目内容细心打磨,把握节目所传达的价值信息,以社会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提高广播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电视新闻节目除了丰富内容以外,还需要对新闻内容的采编形式进行创新,在正确的舆论指导下,大胆创新电视新闻内容的形式,创建一档属于本台特色的新闻栏目或者是一条新闻。新闻从业者在进行内容生产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到因地制宜,结合电视台新闻节目自身的实际,对电视台的风格以及地方的特色进行创新,这样对于吸引本地方的大众是很有效果的,因为人们总是只会关注与他有关的信息,在传播效果上可以体现得更好。在市场发展中,新闻媒体行业仍然要坚守自己的初衷,走舆论发展的路线,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坚持以正确舆论为导向的原则,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主动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职责与责任,将经济新闻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足发展。借助大数据技术新闻媒体行业人员还可以多渠道挖掘经济发展的数据,将数据运用于经济新闻中,为社会市场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不容置疑,不管是大数据技术时代还是传统技术时代,新闻媒体行业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与发展方向,在经济新闻领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做,新闻媒体才能够在时代发展中坚持自己的初衷与本色,受到更多大众的好评。

(四)转变新闻采编模式,增强新闻生产的动力

依托大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的采编模式,为经济新闻创造动力,经济新闻生产模式也随之变化,而如何运用好这些模式也成为现代媒体行业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传统经济新闻生产主要是依靠新闻专业的人员来开展新闻生产工作,因为经济新闻对于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要求的,所以经济新闻的生产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而现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逐渐地用智能机器去代替传统的人员,这对于经济新闻的生产来说,可以不再依托传统的专业人员就可以实现新闻信息的采集、整合与使用,也就是现代社会中所出现的数据新闻,数据新闻的出现与运用对于经济新闻来说也将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首先,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非常容易去收集到经济、社会、市场相关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其次,利用可视化的手段将新闻带给观众,具体而言,现代社会媒体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一改传统新闻生产的方式,不再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就可以实现经济新闻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已经逐渐深入到新闻的生产方面,而经济新闻的生产也将逐渐依赖大数据技术与媒体的融合,这也对于经济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五)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新闻内涵与深度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而我们所需要的数据也是非常多样的,从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来看,不再是单独依靠传统的媒体,只需要通过大数据平台就可以实现数据的查找与共享,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媒体信息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弱化。对于广大新闻媒体人员来说,如何依靠大数据技术去搜集、采集数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运用大数据才能够掌握数据的搜集与运用方法,改变传统经济新闻业务流程。在新闻的选材上面,可以借助合作单位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将新闻数据通过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当前,许多新闻报道出来的信息普遍采用大数据图表的方式,以这种方式报道出来能够提升经济新闻的深度与广度,将这些经济事件的具体内容与发展的形势反映出来。依托大数据,新闻媒体行业人员也要积极学习新的新闻采编技术与传播手段,加强自身的技能培养。

另外,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例如,微信、微博等与广大网民的交流愈发深入,它们也是社会大众了解新闻资讯、评论最新热点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拉近观众和主持人的距离。对此,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平台,让新闻媒体行业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新闻热点,从中筛选及分析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为接下来进行节目策划、语言组织等提供指导与借鉴。另外,新媒体平台的涌现已经成为新闻媒体行业人员与社会大众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所以新闻媒体采编工作者必须要借助于新媒体平台来整合素材、挖掘新闻特点,逐步提高节目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例如,在《新闻1+1》的节目中,白岩松为观众开设了一个近距离沟通平台,能够使观众与网友等利用微信、微博等对节目话题进行评论、转发等,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主持人能够对其中的话题进行引申,或者对舆论进行引导。这一点与传统的媒体平台相比,新闻媒体采编人员在这方面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是非常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完全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与筛选出一些社会热点,这不但能够挖掘出新闻栏目的独特性热点,而且能够彰显出独特的视野,由此能够让新闻节目播放效应均得到完美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新技术与新途径,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具有更多的优势,使采编工作更加多元化与现代化,对此,新闻采编工作方法也要不断转型与发展,深入市场,坚持以受众者为中心,创造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受众互联网+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