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德育培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研讨

2022-02-18 15:06
关键词:道德法治德育

刘 青

我国的德育底蕴深厚而丰富,教育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其道德修养,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小学生的身心不成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此阶段开展德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方式强化学习引导和实践引领,寓德育于不同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既有认知,使之成长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一、德育

(一)德育目标

德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等教育互相关联、彼此协调、密切渗透。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能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能够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引领学校的教育工作,具体目标如下:

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鼓励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使之能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对共产主义道德意识有明确认知。同时,教师应从日常学习与生活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使之能够遵守规则,严于律己。其次,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握所学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之能够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评判,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其能够通过学习、归纳、反思,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二)主要内容

小学德育是依据德育目标所选择,用以形成学生品德的社会思政原理和道德规范综合体。德育内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小学德育任务而确定,有阶段性、历史性、继承性、可变性等特征,具体体现为以下五点: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让其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劳动、奋斗中,将家国意识逐步演化为自身的一种深厚情感;第二,理想教育,是指从社会、事业、人格、生活等方面入手,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现实与理想,帮助其认识到理想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强化引导,提升学生辨别能力和纠错能力,帮助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第三,集体主义教育,旨在通过揭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育学生关心和热爱集体,积极在集体活动中奉献,让学生初步了解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尊重、服从集体的意识;第四,劳动教育,意在通过劳动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使之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促进身心素质健康发展;第五,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即通过传播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之礼貌待人、谦虚诚恳、乐于助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课程教学理念,能够集中反映其对教育发展和改革趋势的认识,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彰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引导,而是过分关注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学习,没有进行换位思考,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降低。

(二)忽视德育资源建设

德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有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没有注重德育资源的建设,而是空泛地举例论证,忽视了学生对不同德育知识内容的理解深度,导致其很难从教材中获悉德育真知,无法开阔学习视野,不利于丰富既有认知。

(三)理论学习兴趣较低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是基础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过度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未能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将大量的课上时间用于讲解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很难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德育实践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可以为教师开展德育创造不同的切入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未能顺应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发展规律,长时间开展形式单一的实践活动,导致德育载体得不到更新,学生很难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德育理念,提升学习效益

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转变德育理念,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解知识,进行高质量的互动交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致力于提升面向德育培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德育知识,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世界地图的方式,介绍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土面积,引导学生自行找出我国的“邻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寓德育于课程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重点观察《中国的疆域》图,为其介绍二十三省、五自治区、四直辖市、两特别行政区的民族英雄代表,让学生通过了解英雄故事,懂得我国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是因为有先辈的付出,激发其爱国情感。然后,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山水风光相融合,列举“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等不同的爱国写景诗,解读李白、林升等古代诗人的爱国情怀,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最后,教师应当介绍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转变德育理念,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之中,让学生明白保护神圣的国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由此升华爱国主义教育,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挖掘德育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除教材之外,课堂以及校园内部也拥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挖掘并为学生呈现具有较高德育价值的资源,可以充分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丰富其既有认知。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挖掘和利用不同的德育资源,开展高质量的理想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学习引导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使之能够树立崇高理想,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为例,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教师入手,介绍教师备课、讲课、总结、研究等教学工作,让学生明白教师为其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从教学工作中挖掘德育资源,使学生理解教师的辛劳,既能丰富学生的既有认知,又能让学生将教师视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树立“成为人民教师”的崇高理想。然后,教师要围绕校园中不同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教职工,介绍各种社会职业,在充分挖掘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理想教育。可以列举农民、纺织工人、建造师、列车员等职业,将学生日常熟悉的饮食、穿衣、居住、出行与不同的职业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都在为社会做贡献,自己日常的学习与生活离不开“他们”。在挖掘德育资源的同时,教师要升华理想教育,鼓励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入手,畅谈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引导其为未来的就业发展努力学习,使之能够丰富学习认知,树立远大理想。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一旦缺少上述职业劳动者带来的服务,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引发学生的思考,升华理想教育,使学生明白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者承担起了维持社会运转的重任,应当感谢他们的劳动,使学生丰富自我认知,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德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优质的环境能够为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创设德育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集体主义教育入手,寓德育于课程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攻克学习难关,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使之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自觉为集体贡献力量。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一课为例,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你能列举出班级中的哪些管理事务?”随即根据学生的回答解读集中协商班级管理事务的重要性,联系我国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初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真实情境,围绕“制订科技节活动组织方案”,按照如下步骤指导学生模拟协商决定班级事务活动:1.班会主持人履行职责;2.提案人介绍提案内容;3.充分讨论并表达意见;4.大会表决并公布结果。在真实情境中,解读民主决策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提高面向德育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最后,立足决定班级事务的原则,创设生活情境,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与管理事务,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协商事务,使之树立良好的民主意识,继而推动班级工作健康运行,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扩大德育实效。

(四)更新德育载体,营造良好氛围

更新德育载体,意味着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形式,能够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教师可以从劳动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入手,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凭借专项德育,丰富德育内涵,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答的方式更新德育载体,提出有关地球、人类生活空间、环境保护、资源等相关问题,更新德育载体,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营造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科学引申出新知识。然后,开展劳动教育,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清理班级分担区卫生、设计全校大扫除计划等方式,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需要定期进行“清扫”,否则将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再列举《环境法》中的不同法条,从法制角度解读保护地球的意义,加强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让学生明白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得以生存,是因为能够凭借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教师要融合劳动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开展信息收集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查找有关“梯田、冰屋、水上房屋”等内容,联系生活中的不同环境问题,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设计环境保护方案,由此更新德育载体,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使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肩负起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任。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