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它千百度,法亦在心中
——再探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2022-02-18 11:57
今天 2022年16期
关键词:苏轼古诗词诗歌

沈 玲

(天津市青光中学 天津 300401)

古诗词的教学是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始终的,高考也有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所占比重非常可观。似乎是受功利因素的影响,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古诗词鉴赏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答题模板和得分技巧,失去了精神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所谓的“答题模板与得分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许会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分数,然而仅仅为得分而鉴赏的鉴赏,又怎么能称得上“鉴赏”呢?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仅仅是得到更高的分数吗?曾经有人说过,教师真正教给学生的不是考试的内容,因为这些在学生脱离学校之后很快就会忘掉,那么教育的真谛是什么——那就是学生忘掉了答题模板和得分技巧之后,留下来的东西。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看山水、读人生、明道理、有思想、传文化的课堂。古诗词鉴赏尤其如此。

文化是民族的命脉,古诗词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丰富多彩底蕴厚重的古诗词,始终在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丰盈着我们的灵魂,强壮着我们的筋骨,砥砺着我们的情操。这么意义深远的内容,又怎么容许语文教师仅把枯枝干叶给学生,而不带领学生走进四季,走入人生呢!基于此,本文以2021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为指向,进一步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1.重视古诗词教学,树立宏观意识

古诗词教学中的核心手法就是培养学生的精神享受。语文是思想的集合,语文在思想内涵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例如李白的诗浪漫而宽阔,杜甫的诗蕴含了人间真情,陆游的诗展示着家国情怀。古诗词会从一个又一个角度,提高学生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从个性层次上突出审美的追求。这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体现。

就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目所涉及的诗人和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来看,大多集中在唐宋时期,但其他朝代也有所涉及,所以还是要让学生有一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基本框架,包括历史和文化,这样再到诗人以及相关的诗歌,学生也会带着更系统、更全面的思想意识来审视作品,这样才能从大处着眼,从宏观上把握。

对于中国古代诗词发展的基本概况,个人觉得还是要渗透到文本教学的过程中。例如要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可以顺带把汉魏五言诗的发展做简单的介绍,当然也可以结合一些优秀的魏晋时期的诗歌作品,如《迢迢牵牛星》《涉江采芙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高的视角,一种更客观也更真实的思想意识。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更要不断渗透,不能仅看诗歌,仅讲方法,要有结合诗歌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大格局,于无形中浸润,才能在有形中收获。

现就诗歌发展的概况,结合教材,做简单的梳理。

古代诗歌发展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风骚”,也就是现实主义的《诗经》和浪漫主义的《离骚》。诗歌是源于劳动,来自生活的,所以初高中学过的篇目,如《蒹葭》《关雎》《氓》《芣苢》等,都很富有生活气息,其中也不乏劳动场景。

汉代的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与《诗经》以抒情为主不同,转而以叙事为主,例如课本中涉及的乐府双壁——《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

魏晋时期,更是把汉代诗歌发展到了极致。例如,建安文学代表诗人——曹操的《短歌行》,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都足以代表这个时期诗歌发展的特点。

唐代是一个气度恢宏的大国,中外交流,儒道释三教并存,诗人的创作空间宽松,诗歌发展到了顶峰。例如教材中涉及到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登高》《蜀相》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到了宋代,在《诗经》、汉魏乐府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走向巅峰。宋词成为这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例如,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和姜夔的《扬州慢》等。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由于元代结束了宋金对峙的分裂局面,元人可以博采众长,于是元词的艺术风格也就较为多样化,元以曲胜,词曲并行,相互渗透。

明代诗词发展相对寥落,直至清代才有了相应的回转。

2.运用发展的观点,要有发展的眼光,采用发展的策略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发展的眼光,才能带领学生走向诗的远方。例如,在讲苏轼的作品时,一定不要只是“乐观豁达、胸襟气度”,他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喟,也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柔情,更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自嘲与悲凉。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就要有“点”,有“线”,更要有“面”。一首诗歌就是点,同期作品就是线,人生经历和历史背景就是面。只有“点”是静止的,有了“线”和“面”才是动态发展的。

还是苏轼,教材中有苏轼的《赤壁怀古》,要讲这首词就不要仅仅这首词,可以把后面单元中涉及到的他的另一篇作品《赤壁赋》整合到前面讲,虽然这一篇不是诗歌,但却是同时期的作品,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或者也可以加入同期诗词作品《定风波》,这些做法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在贬谪黄州时期的思想情绪以及生活态度。读诗歌即是看人生;不仅看诗人的人生,更是看自己的人生:这才是学习诗歌的最大意义。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富有生活情趣的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踌躇满志的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哀凄寂寂、垂垂老矣的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更是要把课本中的内容融入进来,用典型中的典型作范本,事半功倍。例如2020-2021天津市高三七校联考试卷考了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这首诗,结合历史背景来看,把握诗歌情感就不难了。单从诗歌题目看“密州上元”,学生也能把准方向。

就像2021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题,考了苏轼的《和陶归园田居》,这充分的说明了,读一首诗之前,要先读明一个人。只有一首诗的一个“点”,是万不能解决问题的。一向“乐观豁达、气度不凡”的苏轼,也有野居田耕、仰慕陶公的时候。当时的苏轼正在与七百多年前的陶公对话;而考场上的学子们,也有了一次和七百多年前苏轼对话的机会:这就是读诗、品诗的最大乐趣吧。

当然,发展的眼光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读诗、读人上,也体现在鉴赏方法上。学生学会一种鉴赏方法,教师可能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在教授《氓》时,要联系以往学过的《芣苢》,体会《诗经》在表情达意上的艺术。《诗经》六义不能仅是个名词,更是欣赏的角度,甚至是爱上《诗经》的一条途径。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或《蜀道难》时,也要联系《诗经》中学过的艺术技巧。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发展的,严谨的。

2021 年高考浙江卷,所考诗歌是清代吴伟业的《意难忘-山家》。其中最后一道题目是: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写景艺术在课本教学中的很多诗词中都应该是重点内容,如《沁园春-长沙》《归园田居》《登高》《赤壁怀古》《声声慢》等,这一篇篇经典作品,都可以强化同一个知识点。同样,叙事艺术在课本教学中也有很多机会涉及,比如《琵琶行》《氓》《孔雀东南飞》等。教授新课时如此,复习时更要重温旧知以促新知。这也再一次地提醒我们,学习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方法和态度上,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读诗、学诗、赏诗。

3.古诗词教学要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融合

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古诗鉴赏选用了陈师道的《和南风先生出山之作》这首诗,题目是:在诗人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

由此又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诗歌教学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圆融的。教师要整合重组知识碎片,让诗歌教学在更丰富的知识背景下完成。

其实“仕”与“隐”的关系,就是儒与道的关系。考题所指,就是儒道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包含篇目有:《〈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前三篇都是儒家经典作品,后两篇都是道家经典作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一定要拿过来作为诗歌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文化背景。也可以在诗歌教学时先浅通,当讲到这个单元时再深入。诗歌教学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要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融合。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诗人,比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都受到了儒道文化的影响。在讲他们的作品的时候,要联系诗人的思想以及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作品。教材中特意安排了儒道文化单元,一定不能简单的按照单篇的文言文来教学,而是要以这几篇文章为载体,探究儒道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古代诗人的影响。这样诗人就是丰富的人,今人可以通过他的诗词作品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当然,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不能是虚无缥缈的“博大精深”,而是要让学生看到有形的文化——诗歌,更明白无形的文化——思想情感。

例如陶渊明。他矛盾的一生根源于儒家的治世思想,而他生命出口的打开则源于道家的生命哲学。家族荣光与六经义理对陶渊明的影响很大,“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陶渊明一直追崇儒学,也有出仕的理想。然而世事多舛,儒学的衰落和魏晋制度的腐败,使得陶渊明不得不在道家那里找寻心灵的寄托。反复的入仕与归隐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结果。儒家风范与道家的委心乘化成就了陶渊明,才有了《饮酒》《归园田居》《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2018年天津高考试题)

再比如苏轼。儒道兼容的思想体系,既让苏轼的人生抉择始终在出仕与入仕之间游移,也让苏轼始终不肯走极端。儒道思想在苏轼这里各安其所,和谐共处。这就是他为什么会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会写《和陶归园田居》(2021北京高考题)的原因了。

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儒道文化的特点,就会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也会理解“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李白。而2021年全国甲卷这道诗歌鉴赏题,不也就是教材知识的重现,课本教学的重点吗。

4.古诗词教学要教会学生与诗歌对话

读诗和写诗一样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为,他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一个积极的、不断互相适应和调整的对话。

诗歌意在我们身上唤起一种诗的状态,它要求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和配合,没有这种投入和配合,诗歌的文本只是一些死的、机械的、没有意义的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读者把他自己的生命让渡给了诗,诗从读者获得生命而不是相反。因此,读者才是诗的价值的真正创造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面对同一个文本,也会由于他的生理、心理、思维的状态不同,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知道。其差异在有些情形中甚至是非常显著的。我们要清楚一点,每一个创造性的行为都必然伴随着偶然性和不确定的因素。创造行为之所以不可复制的原因也就在此,其魅力也恰恰在此。古人说诗无达诂,就是深明此理的表现。

就一首诗而言,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阐释。这种阐释丰富了一首诗的内涵,赋予了它不断增强的活力。且显为易见的是,在这样一个不断重新阐释的过程中,作品的价值不但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了增值。换句话说,一首诗是否禁得起不同时代、个性和背景完全不同的个人的不同阐释正是判定它的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就阅读作为一种个人行为而言,不存在什么误读。因此,把诗歌作为考试的材料,规定某个确定的标准答案,不啻是对诗歌价值和伦理的一种“背叛”行为。它只能使诗歌变得无趣和可憎。

比如李商隐的《锦瑟》,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锦瑟》的主旨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只要言之成理,个性化的解读是应该被尊重的。

5.古诗词教学要规避误区

基于有效性的考虑,学校教育对于诗歌知识的传授在一定时期内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人们把诗歌作为传播或加强某种思想的工具,或者用它来培育某种被认为值得倡导的感情和趣味:或者把它作为语义、句法、结构、声韵分析的对象,或者把它作为造句,修辞练习模仿的对象;或者作为考试的材料,用它来测验记忆力……总而言之,就是把诗歌看作并非它自身的东西。学校传授的进入诗歌的方法不外乎:探讨一首诗的意义,把它当作阅读诗歌的唯一正当的方式,仿佛从文本中总结离析出一首诗的意义,把一首诗抽象为一段哲理或格言,从中概括出“反映了……”“表现了……”几个干巴巴的公式,阅读一首诗的任务就完成了,就可以把诗歌文本扔在一边,万事大吉了;或者试图通过对作者及其时代的传记材料的分析,研究作者或一件作品的来源、影响、环境、心理,以为诗歌的真义就在其中;或者把诗歌当成一个物品来处理,通过语义、句法、结构和声韵分析,读者面对一首诗的第一反应,他最关心的问题总是它的意义,因此,懂与不懂这样一个虚假的批评命题在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一直是一个最为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人都知道买椟还珠的笑话,但在诗歌领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却一点也不以为然。法国诗人瓦莱里指出:“这些徒劳而野蛮的方法只会从童年起就毁掉对诗的感觉,甚至于这种感觉可能带来的关于乐趣的概念。”实际上,这样的诗歌教育完全走向了诗歌的反面,最终将导致对诗歌本身的取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在如此氛围中完成诗歌教育的大学文学系毕业生,他所获得的诗歌知识只会像一套笨重生硬、全副武装的甲胄,使他对诗歌的反应变得迟钝和麻木。他对诗歌的领悟或者还不如一个没有接受任何诗歌教育而感觉敏锐的普通读者。

高考诗歌鉴赏题给我们的启示,足以让我们在以往的诗歌教学基础上寻找到更高的视角,更好的方法,更有效的途径,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更有语文味的古诗词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苏轼古诗词诗歌
诗歌不除外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苏轼吟诗赴宴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