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冬
(齐齐哈尔市网络安全和舆情监控应急指挥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崛起、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在享受全媒体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发现当下网络舆论传播存在着舆论监测与引导力度不足、网络舆论偏向娱乐化、网民的媒介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是当下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越来越高;同时随着融媒体的广泛发展,人们参与讨论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也越来越便捷,“一网而通天下事”。所以在全媒体时代下,广大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便捷、更迅速地了解社会重大事件以及相关政策的决定和实施。但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和主体认知的不平衡,人们对于政策的理解存在着差异。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人们在期待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部分群众担忧改革会影响到自身利益。在面对国家即将出台的新政策,发达地区的人们期待能够优先发展;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则希望新政策能够有所倾斜。因此,由于自身利益和认知立场的不同,公众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产生激烈的碰撞,特别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今天,公共政策自然就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进入网络空间的门槛更低,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这就使得人们在网络空间上参与舆论传播的积极性更高。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广大受众可以将社会热点现象在互联网上集中反映出来,并不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也就导致了舆论的不断发酵。同时,部分群众也会将网络空间上的观点和意见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形成“网上围观,网下行动”的模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长期以来,微博、微信平台都是网络舆论的集散地,而如今兴起了一种以专业知识解析社会热点的网络平台,例如,“知乎”这样的平台更容易引发社会热点的深度讨论,甚至影响舆论走向。近几年引起网络热议的“魏则西事件”和“雷洋案”都是由知乎帖文发酵而来。这种在新媒体平台以专业知识解析社会热点的方式,虽然可以引导舆论的走向,但有时也会导致正确的价值观受到冲击。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社交软件的算法和功能不断完善,受众可以按照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创建朋友圈、微信群。相比于微博“广场式”的讨论,微信群组的集结与讨论更加私密。因此,某些群组可能更容易结成共同利益联盟,他们会根据意见和主张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派别”,然后探讨社会热点、评论政府工作,甚至还会组织集体行动,其中成员可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所以他们的动员能力也会呈现出跨地域、跨阶层、跨国界的特征。如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通过网络动员的方式实施“帝吧出征”,反击了多个台独、港独分子的网站和论坛,维护了祖国统一,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目的明确、分工有序、部署得当,展现出互联网的强大组织和动员能力。
全媒体时代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共享活动,这也导致了海量信息在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中肆意传播,给公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良影响。网民在网络上发表情绪化的言论,也会接触到其他的负面讯息。如何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需要深入分析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
全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承载了海量资讯,网络传播环境复杂。谣言、负面消息等在网络空间上极易发酵,快速升级成网络舆情,而真实的信息在复杂多变的传播环境中,则可能被覆盖甚至歪曲,这就使得人们在网络环境中难以辨别信息真假。网络舆论的形成具有极速化的特点,这使得主流媒体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把控。同时,因为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能以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广泛传播,这也加大了平台和有关部门对信息审查的难度。信息的泛滥更容易导致信息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广大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压力和恐慌。在网络舆情发生时,舆情的监测人员需要时间探查事实真相,验证舆论的真假,从而错过引导网络舆论的最佳时间,致使负面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网络舆情更加严重。
全媒体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满足自己的表达诉求,各社交媒体平台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获得更多的流量,会借助娱乐化的信息博取人们的关注,这就导致了网络空间的泛娱乐化。例如,微信、微博、头条等主要的社交平台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大量推送搞笑短视频、娱乐新闻等内容,并且以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等话语迎合人们的娱乐心理,使得娱乐性信息充斥着整个平台,挤占了民生、政治、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新闻信息空间。除此之外,网络空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饭圈文化,微博等平台也成为偶像明星营销的主要工具,而国家大事等却缺乏应有的关注热度,这极大地冲击了主流媒体和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
首先,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人们的身份信息可以隐藏,约束感较低,所以人们在网络上更容易宣泄情绪,发表负面言论,甚至盲目跟风舆论,这就导致了网络空间乱象频出。其次,网民的价值观念、教育素养等参差不齐,这导致了他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各有不同。同时,作为信息的反馈和传播者,他们反馈和传播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纵横交错,使得网络生态环境更加复杂。不理性、缺乏真实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使得受众探寻事件真相的过程困难重重,且容易受到虚假信息误导,加速谣言的生成与传播。除此之外,因为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平台向用户推送的信息更加倾向于他们的个人偏好,这就导致了网民在较为主观的环境中获取信息,并且不断认同这些信息以此来构建事件全貌和事实真相。这也是网络舆论混乱,谣言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当进入全媒体时代,以往传统的传播形式已经被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打破,新的多方向、多维度的传播形式在网络与新媒体时代逐步形成。如果能够做到了解网络平台中舆论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网络舆论带来的负面问题,对于网络平台传播的信息进行有效规范,让网民在一个积极、有序的网络环境中了解信息,传达信息。
全媒体时代,网络的高度开放性与娱乐性已经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一种普遍现象,此现象也推动着各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传播方式,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传播能力,形成自身独特的吸引力。要做到创新、与时俱进,主流媒体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构建综合治网格局。这种格局必须要使用多主题参与、多手段结合的方式。众所周知,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是意见领袖、权威领域的专家和网络大V必备的基础。他们的评论、转发和点赞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对用户来说具有导向作用。由此可见,主流媒体可以联合他们对于各大网络平台的信息进行整合,对网络信息的真假做出一定辨析,缓解大众的负面情绪。第二,采用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增强吸引力。各主流媒体可以改变以往以视频为主的单一传播方式,利用当前快速发展的技术手段分析用户数据,发现用户差异,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建立科学的舆情研判应对模式应该从技术、队伍、机制三方面进行。首先,在技术上要重视的是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技术是硬件,技术的发展对于舆情监测来说是基础,能够有效解决基层技术短板问题。同时,技术加强以后,大数据舆情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扩大舆情获取渠道构成基础数据库,从而对舆情做到全方面的监测,了解、分析、化解负面舆论的影响。其次,在队伍上要加强省、市两级技术人员的配备,完善基础的部门建设。最后,在机制上要建立联通的信息制度,各方联合形成一股力量,有效防止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论的产生与传播都是迅速的。基于以上特点,主流媒体必须要对于舆论引导的节点有熟悉的掌握,从而率先占领舆论阵地的主动权。因此,主流媒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第一时间发布掌握的事实信息。[1]在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基于大数据支撑快速传播到各个平台,而这些既成信息病毒式的传播阻碍了人们对于事实真相的获取。在这一过程中,主流媒体“把关人”的角色就是对于人们日常关注与需求的回应,这一角色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主流媒体也需要将大数据这一有效手段运用起来,及时发布最新消息,让群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感到放心、舒心、安心。其次,要将事实列为舆论引导的主要依据。在网络与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与发布者,大众发布的信息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主观情感,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也导致各个平台涌现大量信息,真假难辨。所以大众怎样获取到真实有效的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在舆论监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越性,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同时关注到公民所关注的点,为网民提供一个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最后,要选择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内容。互联网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信息大量传播,人们接收到的信息量很大,质量自然也就参差不齐。[2]因此,主流媒体如何在大量信息内容里筛选出有质量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吸引大众,留住用户的重要基础。而大数据、互联网的发展则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3],主流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接受和反馈,深入分析这些数据了解用户需求与关注点。通过以上技术手段的应用,主流媒体可以不断提升自身内容的质量,在引导舆论方面选择人们感兴趣的优质内容,再通过网络与受众的高频互动,解释说明内容现象,消解不必要的谣言现象,缓解大众的消极情绪,在传播积极情绪的过程中抢占网络空间主阵地。[4]
如果想准确地了解舆论发展方向、对于网络舆论现状有一定了解,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确保其发布信息渠道的通畅以及信息的真实有效,就要建立完备的网络舆论引导体系。有效利用网络时代大数据的发展,借助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研判[5],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标准流程对于舆情信息进行引导。除此之外,主流媒体还要全方面考虑,形成专业队伍分析、处理和应对突发网络舆论,有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应急处理能力与方法。
第一,加快网络监督的立法进程。从目前的互联网发展来看,受众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更高。应该迅速核实那些诋毁政党和政府机构的毫无根据的谣言,并依法对其进行处理。同时也要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界定网络谣言的法律范围,追究谣言制造者和发布者的法律责任。[6]第二,提高网络用户的知识水平与道德素养。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家家户户,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提升互联网用户的法律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引导用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网络法治意识,引导受众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行为。全媒体背景下,网络成为大众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互联网上也爆发着各种情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总而言之,在如今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快速传播,网络舆论的治理也需要在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思路,与时俱进地看待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到应对策略,构建良性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新媒体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又给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舆情监控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需要政府、运营商、社会公众共同发力,增强舆论引导的主导性,建立科学的舆情研判应对模式,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舆论引导,建立完备的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加强网络监督与管理基础,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