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评论的坚守与突破
——以《新闻1+1》节目为例

2022-02-18 03:48杨嘉琪
视听 2022年4期
关键词:舆论受众

杨嘉琪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格局大大改变。传统媒体已不再是唯一的新闻提供者,网站、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出现和使用,让人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视听表达手段日益多样化。然而,伴随着社交媒体的高度应用,后真相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人们可以任意发声评论的网络空间里,真相和事实越来越不被在意,反而是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正因如此,主流媒体的发声更显可贵。

作为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新闻评论是认识与意见表达的文本,它对社会现象做出阐释,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方式,是新闻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社会公器。然而在后真相时代,评论主体的增多使得传统的舆论引导功能在混沌的信息网络中难以实现,虚假新闻和反转新闻使得一些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后真相事件的频发为新闻评论带来巨大挑战。

一、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评论面临挑战

牛津词典曾在2016年将“后真相”一词选作年度词汇,并将其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在新闻传播的范畴内,“后真相”用来形容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即传播主要起到的是煽动情绪、强化偏见的作用,其所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而今,后真相越来越成为社交媒体传播中的普遍现象。人们依据身份、情感、信念和话语来判断自己所愿意相信的真相,意见多元且传播速度快,为主流媒体评论带来了巨大挑战。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交媒体意见多元,主流媒体评论的舆论引导难度加大

社交媒体的高度发达,使得新闻评论以多元的姿态存在于网络空间中,而不只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主流媒体的传统地位受到冲击。而网络空间里,针对某件具体事物,人们可以通过发言、评论或点赞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参与到新闻评论中去。由于人们社会心态及评判标准方面的差异,也出现了意见的多元化。主流媒体面临的是比以往更加复杂的、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因而在引导舆论、思想与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更大的难度。

(二)谣言和后真相的产生,消解新闻评论的严肃性

由于社交媒体的准入门槛较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及自由性赋予了更多人话语权,新闻评论的参与主体也变得更加复杂。某些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赢得受众的注意,会在网络空间里发表一些未经核实的、具有煽动性、迎合受众兴趣的言论,使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也致使真相在传者和受者之间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谣言和后真相的产生,加大了主流媒体揭开事实真相、指出社会问题、倡导理性讨论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新闻评论的严肃性,破坏了媒体的公信力,败坏了社会风气,使主流媒体评论正向引导的难度加大。

(三)碎片化传播方式盛行,“快餐式”评论影响受众的思维和行为

后真相时代,观点和事实往往以碎片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一方面是由于即时性的需求,许多媒体为了追求速度,将新闻以“短平快”的方式呈现;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平台的增加,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和平台造成渠道的分散,信息碎片化成为趋势。此外,社交软件本身的特点也使得信息传播碎片化。例如,一条微博最初只能发布140个字,抖音被设定为一款短视频软件等。如果受众长期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快餐化”的,那么就会养成碎片式的阅读习惯,忽略事实和真相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在长文阅读和深度思考方面变得困难,并且很容易陷入单向度的情绪之中,影响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四)网络评论情绪化倾向严重,立场和情感逐渐取代真相和逻辑

后真相时代,随着虚假新闻与反转新闻的频发,公众不再把追寻事件的真相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倾向于情感消费。人们对情感的关注往往多于对事件本身的关注,使得原本应当建立在客观证据上的理性讨论失去了公正和公平,网络评论的情绪化倾向严重。人们凭借身份、信念、立场和情感,甚至是刻板印象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致使出现对立或“一边倒”的局面,产生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社会性死亡等极端现象,舆论变得愈加偏激和情绪化。而这也对主流媒体评论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评论的坚守

后真相时代,当浅表化、情绪化的评论已经难以满足舆论引导与受众知情的需要,并且容易使大众受到一些非主流思想的影响,严重影响社会整体风气时,能够引领社会主流思想、向大众传递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主流媒体评论就更能凸显其价值,主流媒体评论的坚守也就愈发有意义。

《新闻1+1》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深度时事新闻评论节目,自2008年开播以来一直致力于深入解析新闻背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事件全貌,引导观众进行深度思考,力求给观众呈现最质朴的新闻。面对后真相时代的众多挑战,该节目坚守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与责任感,为主流媒体评论做出了良好示范。

(一)坚守理性原则,传递权威声音

新闻评论作为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传播力量,必须坚守理性原则,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为受众提供最有价值的观点。后真相时代,受社交媒体中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和多样化的参与主体影响,受众往往在未获知事实全貌的情况下便匆忙做出判断,难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冷静的思考。而《新闻1+1》作为主流媒体评论节目,运用“事实+评论”的表达方式,在掌握事件全貌的基础上,对事实进行理性的剖析和解读。并且,节目邀请的评论员都是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各行业内的翘楚,能够为观众做出权威的解读和判断,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

例如,2019年11月25日,美妆博主宇芽在微博中发布了一则自己遭遇家暴的视频,引起网友的普遍关注。当天,该话题始终占据热搜榜的第一名。人们在表达愤怒的同时,也发出更多疑问:第一次被打的时候为何不离开?这个女生也有问题吧,被打这么多次还不报警?这样的讨论也引发了巨大争议。《新闻1+1》在第二天就播出了名为《家暴,如何让沉默者不再沉默?》的主题评论,谈及家暴是另一种“家庭癌症”,邀请到中华女子学院的李明舜教授对家暴事件背后反映的心态以及法律如何保护受害者等多个问题进行解读,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理性思维和权威表达。

(二)及时评论热点,正确引导舆论

《新闻1+1》节目的社会认知度高、公信力强,因而在后真相时代,它对热点事件的及时报道和评论,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不确定性而引发的混沌的舆论场面。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十分重要,倘若不够新鲜及时,新闻就变成了旧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其该有的意义。《新闻1+1》往往在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进行评论,发挥主流媒体的喉舌作用,及时解答受众疑惑,以科学专业的方式传播公正、客观的观点和意见,正确引导舆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无数生命受到威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开展过程中,信息公开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媒体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1+1》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从满足受众的知情需要出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关注疫情进展,在特殊时期有力击散谣言,正确引导舆论,抚慰了公众的焦虑情绪。后疫情时代,《新闻1+1》依旧在持续跟进疫情进展,传递疫情数据,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多次连线防疫专家和政府官员,及时剖析数据背后疫情传播的原因与影响。如2022年1月14日,该节目解答了对“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感染者的救治有何不同的问题,回应了受众关切。

(三)秉持专业精神,打造优质内容

后真相时代,自媒体的数量不断增多。在发生社会热点事件时,有些自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或顺应大众情绪发表观点,或语出惊人标榜自己的不同,更有甚者会自称专家发布一些未经证实的、不符合逻辑的言论来误导大众。这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新闻评论的严肃性,使新闻评论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新闻1+1》节目一直秉持着专业精神,运用主流媒体的优质资源,做好品质把控。

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意味着在涉及突发事件的探讨时将面临极大的难度,但同时也保证了它的时效性。依托于各地应急报道点的资源,这档节目能在第一时间采访到新闻当事人,解答受众疑问。而在话题的选择上,它触及民生、政策、时事等多个板块,确保了内容与民众之间的接近性,又不失思想深度与宏观格局。在评论员的专业性上,《新闻1+1》节目自2011年改版后,便改为由主持人来担任评论员,对新闻热点展开个性化的评论与报道。白岩松作为国内知名主持人,具备专业素养与多年的从业经验,其主持风格深刻而不呆板,在引导观众进行多角度思考的同时也营造了节目的活跃氛围,保证了节目本身的质量。

(四)触及敏感话题,关注社会痛点

后真相时代,网民的情绪化倾向严重,在价值层面,常常用最简单的是非标准去判断社会事件,造成观点的对立甚至撕裂。应在一个事件的纵向层面,在所涉及的现象与本质、直接与间接、浅层与深层、个人与制度的对比中做判断。这些都需要评论者不能浮于表象上的道德幻觉,而要深入地挖掘和揭示常人所看不到的、误解了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快餐式”评论做不到判断更深层次的是非,自然也成为不了真正的舆论领袖。《新闻1+1》作为主流媒体的节目,在大胆触及敏感议题的同时,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关注社会痛点,提出客观、公允的意见,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1+1》在议题的选取方面敢于选择具有敏感度的话题。如2020年7月30日的节目聚焦山东曲阜青少年国学夏令营事件,对“女德班”再一次卷土重来进行了评论。节目从对“国学”内容的质疑出发,谈及家长送孩子去上“女德班”的心态,讨论关于传统文化中真正被我们继承和汲取的应该是什么,怎样更好地防范、治理“女德班”。《新闻1+1》所探讨的是关乎教育理念和社会心态的痛点问题,引导着大众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再如,2021年2月24日,对于北京房山法院适用《民法典》审结离婚家务补偿案引发的热点问题,《新闻1+1》不仅聚焦案件,解读了《民法典》中的新规,还对家务劳动的价值、社会角色与家庭的认知进行了讨论,在更深层次的挖掘中做出了是非判断。

三、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评论的突破

如今,新闻评论已经从最初的报纸、广播、电视评论发展到了网络评论,而网络评论逐渐成为影响大众舆论的重要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真相事件的频发。无论是应对新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评论的冲击,还是减少后真相事件的发生,主流媒体评论都应该做出一定的突破,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引领社会舆论的正向发展。《新闻1+1》做出了良好示范,不仅进行了媒介手段的创新与融合,也在提升自己的传播能力与舆论引导能力方面做出了突破。

(一)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手段

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让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形势与挑战,媒体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命题。《新闻1+1》节目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时代步伐,在媒体融合方面不断创新。2019年10月,节目组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改版工作的要求,在“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移动优先”的理念下,运用“5G+4K/8K+AI”的全新战略布局,推进内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节目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运用“5G+4K”技术,在传输速度及画面呈现上做出改变,使得节目的清晰度和连线的接通速度大幅提升,极大地优化了观众的视听体验,引发更加直接的感官刺激,增强了电视评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另一方面,借力融媒矩阵,创新传播手段,不局限于电视播出平台,将节目在多个平台分发,并且在“两微一端”平台使用图文形式对节目内容进行预告和回顾,而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则利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

(二)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率

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评论在传播渠道上变得愈加多样化,传播姿态也愈加丰富。这使得在热点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能够通过多个平台共推一篇新闻评论,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格局,提升自我的传播到达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避免后真相现象的发生。

《新闻1+1》拓展其播放渠道,将节目在央视网、央视新闻、央视影音、爱奇艺、腾讯视频、B站等多个平台进行同步更新,也在微博认证账号,通过“文字+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另外,在《新闻1+1》的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1+1”中,其打破以往只有预告功能的传播形式,运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将每期节目的内容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组合起来,通过问答、图文解析、数据呈现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和评论。这样的做法不仅符合微信公众号文章的调性,也满足了网友碎片化的阅读需求,提升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而在短视频传播中,不仅有“央视网新闻”等官方账号入驻抖音、快手等平台,也有网友和其他媒体对其经典片段进行二次加工,在抖音、快手、微博、B站等多个平台进行裂变式传播,增加了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群体之间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节目的传播效率和到达能力。

(三)增强节目互动,搭建公共平台

碎片化表达的泛滥、信息传播的失真以及情绪先行都是导致后真相事件发生的原因。主流媒体评论如果不能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就会使公众被一些“爆款”评论所吸引,给舆论引导带来挑战。因此,主流媒体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收集信息,通过互动来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及时获取观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保证节目的时效性。

《新闻1+1》节目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选取网络上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议题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在微博中开设“岩松帮你问”的话题来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重视不同群体的情感诉求,满足受众的知情需要与急切需求。作为主流媒体评论节目,《新闻1+1》不仅采纳公共领域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议题去一一解答,而且通过具有思想性、抽丝剥茧式的评论去理性评判,构筑起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之间的桥梁,正确引导舆论,修正网民的认知误区,显示出新闻评论在后真相时代的重要价值。

四、结语

作为新闻的旗帜和灵魂,有质感的新闻评论能够传递令人信服的社会正能量,更加有效地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引导社会舆论。尽管后真相时代的到来给主流媒体评论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不应成为对其降低标准的理由。不论是对理性原则、专业精神和优质内容的始终坚守,还是应对新媒体和后真相的冲击,《新闻1+1》节目对自我传播能力的提高和舆论引导能力的突破,都进一步提升了节目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凸显了主流媒体评论不容忽视的价值。

猜你喜欢
舆论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融合时代的受众画像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