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扬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兰州 730207)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根据高等教育中各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其中针对工学类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明确要求“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2]。因此,高校教师在化工原理授课过程中应将知识传播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教”与“育”无缝对接,积极探索、推动和开展化工原理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2021年是开启新的百年征程的起点之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3],一个国家的强盛兴衰与这个国家青少年是否强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总要求,仅仅依靠专门开设的思政课程不能完全满足教育需求,因此高校教师应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日常授课的首要地位,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化工原理是化学化工类、生物工程类和环境类等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化工理论知识和化工生产实践的纽带,教学重点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典型设备等[4]。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近代并没有跟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教师应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5]。在化工原理课程第二章《非均相物系分离》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我国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例子。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西北部和东南部呈现出明显的高低变化这样特殊的地质条件,实行无坝引入岷江水进行灌溉,结合堤防、调水、泄洪、排沙、治水等功能,充分发挥都江堰水利工程在防洪、农业用水、生产生活用水等方面的作用,自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真正变为千里沃土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相互制约,协调运行,灌溉水田,减少洪涝灾害,具有“四六平旱”的功效[6]。都江堰水利工程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比如说“飞沙堰溢洪道”亦称“泄洪道”,兼具泄洪、排沙和调水等作用。“飞沙堰”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岷江含沙量大的特点,利用悬移质泥沙的紊动扩散理论,重力使岷江中泥沙下沉,故而岷江中含沙量分布规律为上稀下浓,分布并不均匀,从而导致泥沙淤积较为明显,利用“飞沙堰”可加强岷江中泥沙扩散,使岷江中泥沙悬浮并加强岷江水对泥沙的冲刷。
化工原理课程中有很多以科学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比如“傅立叶定律”“伯努利方程”“牛顿冷却定律”“雷诺准数”等,教师在日常讲解这些公式和定律含义以及应用的同时,应将这些公式和定律背后的故事分享给学生。通过对不同科学家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分享,使学生发现其中相似的特征,进而培养学生在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具有执着、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7]。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近几年出现的“兰州蓝”现象进行分析,尤其针对近年来兰州市PM2.5数值显著下降这个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PM2.5也称为细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微米)的颗粒物。PM2.5已成为空气质量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某地空气质量指数越高,当地大气中的PM2.5数值就越高,就表明当地空气污染越严重。与其他大气中悬浮粒子相比,PM2.5具有粒径小、活性强、能长时间悬浮、易附着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特点,因而对人类健康和地球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8]。进而向学生指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PM2.5的排放,如需将含有PM2.5的废气排放至大气中,可以利用非均相物系分离等方法对PM2.5进行分离处理,从而减少PM2.5的排放量,使学生构建绿色环保发展观。
安全是化工行业中的头等大事,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醒学生要时刻加强“安全第一”的理念。通过分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起学生对生产安全的高度重视,提高学生今后从事化工行业时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备严谨安全的职业素养。
为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总目标,高校工科课程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该将知识技能的传播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完成育人的使命和任务。化工原理课程思政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只是对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探索,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课程能够紧密结合并融入思想政治知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促进“教”与“育”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