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屏”到“小屏”传统纪录片栏目如何破局
——以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为例

2022-02-18 02:50谢彦云云南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大屏纪录片

谢彦云 云南广播电视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5G 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之间的“大屏”和“小屏”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谓“大屏”就是指以电视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因为它的接收端为电视,因其屏幕较大,所以被业界称为“大屏”,而“小屏”是相对于电视大屏幕而言的智能手机,因其屏幕较小、互联网移动传播为主,所以称之为“小屏”。目前,凭借着小巧、互动、社交、独享和选择的特性,“小屏”传播已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日常接收各类社会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屏”风暴的席卷下,从央视到地方,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纷纷向“小屏”传播靠拢,开启了一场从“大屏”到“小屏”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从“大屏”到“小屏”,传统媒体面对的不仅是传播渠道的改变,更是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改变,而作为现在电视媒体的主要内容之一的纪录片,也面临着这种大小屏之争,且愈演愈烈[1]。

《经典人文地理》是云南广播电视台2004 年开播人文地理纪录片栏目,也是该台的一个王牌栏目。开播至今已经十八个年头,《经典人文地理》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地域特色的节目定位和节目风格,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力量,视野不断拓展,收视率稳定,影响力深远。该栏目2010 年获“全国十佳形态栏目”、全国电视优秀栏目、全国纪录片十优栏目,曾一度荣获中国收视率最高的人文类纪录片栏目。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小屏时代的到来,这一名牌栏目也经历了市场的阵痛,先后三次改版,以期通过调整节目形态、制作方式、市场化内容等等,适应互联网市场化的纪录片发展之路。本人将结合《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的改革之路,探索在小屏时代传统纪录片栏目如何走出传播渠道之困。

一、“大屏”与“小屏”博弈中的纪录片栏目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2]。20世纪90 年代,电视纪录片栏目适应时代而出现,成了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栏目化的纪录片,让这种高雅的视频形式走进了大众传播,拉近了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培养了第一批忠实的纪录片的观众。2010 年10 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纪录片进入国家层面的保障体系与扶持范畴,迎来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百年未有的春天和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以CCTV-9 为代表的一批纪录频道开播,《档案》《经典》《探索发现》等一批纪录片栏目遍地开花,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传播、理论研究都迈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一年也被誉为中国的“记录频道元年”。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全国和地方纪录片频道的开播,纪录片的创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舌尖上的中国》《大国工匠》《味道云南》《老广味道》《大国航母》等一批优秀纪录片在各大平台播出,培养了一批守在大屏前看纪录片的忠实观众,观众纪实感的味蕾又一次被激发。但随着以智能手机的普及、5G 技术的不断成熟,广大受众收视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方便、快捷、选择性强的智能手机代替了传统的电视大屏,传统纪录片栏目的受众出现了分化、萎缩,市场需要大量纪录片,但大投入与低收益又困扰着专业制作纪录片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难。

二、传统纪录片栏目的现状与困境

在目前的电视频道中,纪录片以两种形式存在,常态纪录片和原创纪录片,细数起来,除了CCTV-9 纪录片频道的一些固定栏目外,全国上星频道中曾经播出的电视纪录片栏目有,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北京卫视《档案》(已停播)、东方卫视《纪实》等,这些栏目定期推出涉及历史、军事、人文、社会的单集或者系列轻操作的演播室改编纪录片,这部分片子在纪录片栏目中又被称为轻操作的常态纪录片。除了常态类的纪录片外,以现实题材为对象的全自制原创纪录片也会在制作完成后以季播的形式在此类节目中推出,或者以独立的形式在特定的时段播出。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融媒体语境下,传统纪录片栏目的制作和播出都出现了严重萎缩,大屏收视下滑、广告收入锐减,以至于处于一种苦苦挣扎、命运多舛的地步,有的甚至随时处于一种被撤档的境地。

(一)原创周期长 成本较高 收益有限

一部原创纪录片大致要经历选题策划、踩点细化、跟点实拍、撰稿初剪、精剪包装、审片播出等五个阶段,这一周期因选题不同而时间长度也不同,一般都比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通常情况下,一年左右是原创纪录片的一个通用制作周期。制作周期长,就意味着高成本。目前纪录片的市场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原创纪录片大都是传统的电视台在投入制作,由于体制机制的限制,这些原创纪录片很难通过市场获取基本回报,这对于现行体制和机制下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电视机构来说可谓困难重重。这样的生存压力往往会导致纪录片创作者内部分化,一部分有纪录片情怀的人不得不离开这一领域,寻求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另一部分制作人内部分流,纪录片的制作动力和业务能力原地徘徊,甚至倒退。

(二)轻操作纪录片 内容匮乏 受众有限

文献纪录片来自于法文le film de compilation,即汇编影片,把不同来源的影像资料编辑在一起,讲述一个故事。简单说,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图片、档案等资料,而不是现实记录的文献价值[3]。在目前的电视台纪录片栏目中,除了现实题材的原创纪录片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类就是文献类纪录片,这类纪录片又被业内人士称为轻操作纪录片,它是通过对已知的、有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已发生的社会史料事件进行再加工再创作,通过新角度、新方式进行再解读,这种文献纪录片相对于社会现实原创纪录片来说,案头工作更多、实际拍摄较少、成本相对较低,是许多纪录片栏目追求数量,维持日常播出的很重要的一块内容。纪录片栏目的播出方式主要有周播、日播两种,如果以常态栏目的制作量来算,周播节目一年需要48 期,一周播两期新节目就要翻翻,要保持这样的30-40分钟节目的播出量,无论对哪一个纪录片栏目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经过了将近10年的挖掘播出,这类轻操作的纪录片内容已经接近枯竭,北京卫视《档案》的停播,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无内容可以挖掘了,用他们制片人的话说,真的选题已经枯竭了。另一方面纪录片栏目与电视台的兴衰密切相关,随着互联网的冲击,电视受众被移动互联网大量分流,广告收益被移动新媒体无情截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花钱也赚不了吆喝的轻操作纪录片市场情况更是可想而知。

(三)制作机制死板 活力不足 人才流失严重

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是纪录片专业制作人员的培养平台,在这一平台下,经过了十年摸索和磨炼,培养出了一批专业化的纪录片制作队伍,如央视的记录频道、北京卫视《档案》、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东方卫视《纪实》等等,这几年制作播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制作团队,如《舌尖上的中国》《大国航母》《森林之歌》《航拍中国》《大国重器》等等,市场认可度较高,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共鸣。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良莠不齐的纪录片在互联网中泛滥,这给各个电视台专业化的制作团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电视台是属于体制内的单位,在纪录片栏目的这些制作团队是体制内的人,必须受到体制内的管理和限制,他们无法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行节目的制作,这样的节目出来后又不被市场认可,变现能力较弱,往往辛辛苦苦制作的纪录片,在“大屏”播出效果有限情况下,被各种网络自媒体或者网络视频机构广泛的拆条,“小屏”传播,流量变现。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以《经典人文地理》为代表的这些老牌纪录片栏目,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一批心怀职业理想的纪录片人就不得不离开原有单位,拥抱互联网,如《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加入腾讯视频,这些人才的流失,让传统纪录片栏目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三、传统纪录片栏目如何破局

传统纪录片栏目是纪录片制作的中坚力量,无论是传统媒体自身还是社会大众需要好的纪录片,记录新时代,传递正能量。从2004 年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创办到目前,该栏目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型,无论是从原创纪录片时期到文献原创并行时期还是到文献和季播时期,《经典人文地理》都是云南卫视收视率最稳定的一个品牌栏目,从它的起起伏伏中,我们可以看到纪录片栏目破局之道就是在于拥抱新时代,适应新时代,内控成本、外强市场、重塑品牌的力量。

(一)“大屏”主动向“小屏”靠拢 以小见大重塑品牌效应

在传统媒体时代,声画结合、即时直播的电视是当之无愧的“媒体老大”,自然而然地成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一家一户一台电视成了家庭的标配。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属于手机移动客户端的融媒体时代到来。受制于传统媒体自身体制和机制等等的制约,电视媒体陷入了有内容、无电视观众的尴尬境地。随时随地、小巧便捷的智能手机成了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客户端,也被大家广泛的成为新闻“第一眼”,为了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变局,作为传统媒体的主要栏目之一的纪录片就要放下身段,在以大屏为主的情况下,要主动向“小屏”靠拢,仔细研究小屏观众的需求和口味,从选题内容、语言形式等等方面,既要适应大屏播出的要求,又要寻找契合小屏的交叉点,这样制作出来的纪录片才会在满足大屏首次播出的同时,又为小屏多次传播提供无限可能性,通过多次传播,强化品牌元素,重塑品牌效应。

(二)“大屏”为主“小屏”补位 大小互动强化品牌影响

大屏纪录片是以真实和深度见长的节目形态,而在融媒体时代,小屏内容又以短小直白为主,乍一看大小屏毫无关联,但是深究就会发现两者有内在的一直需求,大屏注重内容的渗透全,既有点又有面,而小屏节目主要以关注重要点为主,其实是最大屏纪录片的一个深度传播,是一种补位的角色。所以在融媒体时代,大小屏是一种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作为传统的纪录片栏目要以大屏为主,将节目作深、做透、做出权威,但在这一过程中,要在选题阶段注重研究小屏的受众习惯,从主体的选择和内容展现形式上照顾小屏受众的需求,在纪录片制作完成后,要在前期宣传上充分拆条,进行推广式的剧透,提高纪录片的曝光量,让大屏小屏受众充分知晓节目,为后面的播出做好的铺垫。在播出后要及时进行故事点拆条,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小屏播出,增加节目的受众量,在这样一个前中后大屏为主、小屏补位的融合制作传播中,栏目的品牌影响力就会被不断地强化,受众对栏目的认知程度就会提升,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辛辛苦苦为他人作嫁衣裳,纪录片拆条充斥着融媒体短视频中,但是很少有受众知道是谁做的。

(三)“大屏”活机制“小屏”活形式 大小屏互动活栏目

无论电视“大屏”还是手机“小屏”,究其本质来说,都是向广大受众呈现丰富的视频内容和精彩的视觉效果,所以对于传统纪录片栏目来说,打通大屏和小屏,统一后期制作、统一视觉包装不仅能强化栏目品牌,更能凸显品牌影响力。大屏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内部的运行体制和机制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体制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是适合我国实际的,相对而言较固定。但机制就不同,现在的机制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部门条块分割、僵化死板,与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有着诸多的不适应,内部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干不干都一样,这样就会限制甚至磋商节目制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节目的制作,不利于节目的市场化传播。所以,纪录片栏目要想树品牌、活市场,就要激活内部体制,让好的纪录片栏目和制作人员息息相关,这样无论在大屏节目制作还是小屏传播,树立品牌都有好处,是纪录片栏目健康成长的关键。在搞活内部机制的基础上,节目制作人员才有积极性去不断的接触小屏,结合小屏思维去制作适合大屏和小屏播出的优质内容,这样才会进行大小屏互动,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才能让传统纪录片在融媒体时代获得新生。

融媒体语境下,互联网是纪录片产业的蓝海,传统纪录片栏目是纪录片内容的根基,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有着固定收视习惯的受众,同时我们也从视频网站里纪录片的快速发展中看到了其潜在的价值,也看到传统纪录片栏目的优势和困境。所以在融媒体语境下,纪录片栏目要获得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大小屏,改变内部机制,大胆触网,尝试新媒体盈利模式,用小屏促进大屏,丰富纪录片的形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纪录片栏目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大屏纪录片
从618看电视发展趋势,大屏、高端以及激光电视成热门首选
为大屏而生,让体验更佳 峰米4K激光家庭影院Max
超越DCI影院色彩的百寸大屏王者 海信(Hisense) 100L9-PRO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浅谈客厅大屏显示未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