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文
(上海浦东图书馆 上海 201204)
2017年7月7日文化部发布《“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 多处强调要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图书馆特色资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软”特色资源,即本馆收藏的区别于其他同类图书馆的信息,以及本馆提供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服务;“硬”特色资源,即图书馆独有的建筑与硬件配备[1]。本文主要讨论“软”特色资源,即特色馆藏及服务。
近年来随着特色资源的实用性及独特性价值的呈现,特色资源建设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及重点工作。纵观国内公共图书馆,主要以地方文献、古籍等特色资源建设为主,也有图书馆以主题分馆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主题特色资源,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基于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建立了东盟特色专题馆藏[2];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将其镇馆之宝——连环画进行了重点建设[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图书馆创建了当代文学馆,梳理出了以陈荆鸿、草明为代表的顺德当代文学著名人物及其相关资料[4]。以主题为线索进行馆藏建设与服务,能够更快、更准地汇聚资源与用户,增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黏性,提供更精准化的服务。
作为一种为儿童量体裁衣创设的文学读物,儿童文学符合儿童性格特点,不仅通俗易懂,且有特定教育功能[5]。阅读儿童文学,可以使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态度和情绪,提高其审美情趣,发展其创造力,建立对民族与世界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美国学者Diakiw 一项研究显示:与现实生活相比,儿童文学能更有力地帮助儿童理解世界[6]。
笔者结合文献及网络调研发现,在国内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中,以儿童文学为主题的并不多见。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已有学者关注到了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曾媛[7-8]在两篇文章中分别分析了国内儿童文学阅读量不足,以及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等问题;刘景平[9]通过分享英文原版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的实践,呼吁社会各界对儿童文学的重视。实践方面,2020年上海宝山陈伯吹少儿图书馆开馆,旨在为儿童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儿童读物[10];宝山图书馆内建立陈伯吹纪念馆,收藏了陈伯吹生前的老照片、实物等,展示了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11];上海浦东图书馆2019年启动“上海儿童文学基地”项目[12],迄今收集了大量上海儿童文学史料及作家人物档案资料,并打造了配套的阅读推广活动,获得了社会关注。
本文拟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上海儿童文学基地为例,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成功经验,为公共图书馆主题特色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2019年9月15日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启动。该项目由上海浦东图书馆联合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共同建设,全面收集上海儿童文学史料和作家人物档案,保存和保护上海儿童文学财产,有效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推广。
上海浦东图书馆成立上海儿童文学基地,进行儿童文学特色资源建设,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上海作为儿童文学的重镇和发源地,能够为基地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近百年来,儿童文学在上海这块土地上酝酿、探索、起航,上海儿童文学作家保持了长盛不衰的创作生命,留下了弥久畅销的经典作品。
二是上海浦东图书馆长期开展儿童服务,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自2010年成立以来,每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办系列讲座、知识竞赛、亲子故事会等阅读推广活动300 余场,有广泛的儿童读者基础。
上海儿童文学基地目前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资料征集与捐赠、资料整理、资料研究与利用。
1.2.1 资料征集与捐赠
资料获取以征集和捐赠为主,采购为辅。两种方式相辅相成,保障资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上海儿童文学基地目前的征集范围主要在上海,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提供征集名单,以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等为主要征集对象,范围逐步扩大。按年代划分批次,每位征集对象指派特定馆员,采取“主动上门、寻求服务、紧密联系”三步法:征集初期通过邮件或电话取得初步联系,确定捐赠意向;征集过程中上门协助资料整理,主动给予生活关怀,即“寻求服务”;“紧密联系”指完成首次捐赠后,持续对捐赠对象积极关注,用图书馆的专业化服务满足捐赠对象的合理需求,如举办个展等。在此机制下,基地工作获得了众多作家的认可,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先生个人捐赠超千件、98 岁高龄的圣野先生亲临浦东图书馆参加“2020 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展”。
采购是上海儿童文学基地资源体系化建设的辅助,由采编部门配合,对有一定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以“全面性”为原则,从体裁、出版社、出版年、载体形态等方面入手,搜集制作资料清单,对浦东图书馆没有的馆藏进行采购;其他作家以“重点突出”为原则,主要采购其代表性作品。
1.2.2 资料整理
资料的整理首先要以作家为线索,根据资料形态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图书、手稿、荣誉、实物、期刊、报纸、音视频、照片等多种类型。同种类型依时间排序,给予唯一标识号。其中,照片、荣誉、实物等资料需要明确标注时间、人物、事件等信息,除为资料查找标引外,也为数字化建设做准备。
资料整理形成了作家汇编,包含资料索引及作家研究两部分。资料索引即资料清单,包含征集及捐赠的所有类型资料;作家研究即作家及作品的相关报道、期刊论文等研究性资料。两部分内容相互结合,以保证每个作家资料的完整性。
1.2.3 资料研究与利用
上海儿童文学基地通过开发书目产品、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等方式,更大化发挥儿童文学资料价值,提高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知名度。举办较有影响力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如2020 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展、星光童读会、上海儿童文学作家“101 天团”系列访谈等,深化了浦东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品牌,也促进了图书馆的服务转型。
①征集到的资料数量多、范围广
截止2020年10月,拜访作家60 余次,参与捐赠的作家50 余人,包括圣野、任溶溶、张秋生、秦文君等知名作家。捐赠资料近万件,包括著作、信件、手稿、音视频、荣誉证书、奖杯、照片、藏书等多种类型,为建立特色化馆藏及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儿童文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
②形成了多元化社会合作
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在征集过程中,与儿童文学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建立了紧密联系;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与多种组织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与浦东新区融媒体中心、前滩文化一号驿联合举办“上海儿童文学作家‘101天团’”系列访谈;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支持下,打造了“星光童读会”;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浦东发布等合作,成功举办了“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展”;多元化的社会合作打破了公共图书馆一家为政的传统局面,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元素,顺应现代图书馆转型发展的趋势。
③获得了专业认可与支持
2020年“浙江师大儿童文学实践基地”落户浦东图书馆。作为国内儿童文学研究的领先者,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的加入,能够为上海儿童文学基地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浦东图书馆将上海儿童文学基地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将从空间改造、阅读推广、数字化三个方面推进基地的建设升级。
“深化空间内涵与价值”成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上海儿童文学基地以“三个中心”为目标进行空间改造,力求“十四五”期间建成展示体验中心、文献典藏中心与研究利用中心,在物理布局及功能结构上最大化提升用户体验。
展示体验中心以展览、5G 阅读体验为主,同时为活动提供场地;空间设计秉持灵活、机动的原则,使得空间元素最大化契合每一期展览或活动的主题,从而实现资源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与利用。
文献典藏中心以保存为主,捐赠资料中的手稿、信件、绝版书等珍贵物品存藏于此,不对用户直接开放。典藏中心的建设使文献得到合理妥善保存,也体现了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研究利用中心主要为儿童文学研究者提供服务,从学术角度保证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包括珍贵性资料的研究、自建儿童文学数据库等。
2.2.1 开发书目产品
国外图书馆向来有为儿童推荐阅读书目的传统,随着国内对儿童阅读的重视,儿童阅读书目产品开发也越来越丰富。上海儿童文学基地推出了“作家与作品书目赏析”系列,主要特征为:
①聚焦在儿童文学领域,针对性强。前期内容以征集到的作家作品为主,后期将逐步扩大至国内外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②作家与书目并重。书目开篇为作家故事,充分挖掘征集过程中的独家信息,比如作家口述的生活细节、写作心路等,为大众展现作家独特的一面;
③书目选取重“精”。项目组成员需要在阅读本期作家所有作品基础上,选择经典作品阐释。经典的标准包括口碑、获奖、借阅率、版本等多个方面,满足其一即可,推荐理由必须独特新颖;
④书目推荐与阅读推广活动“星光童读会”配套推出,深化读者对当期作家作品的了解。
2.2.2 打造品牌化阅读推广活动
上海儿童文学基地以资源为出发点,以拉近儿童文学作家与读者的距离为目的,开展了多种阅读推广活动,并以此推动浦东图书馆的品牌化建设。
①星光童读会——你我心中的作家
“星光童读会”是基地打造的一个本土化儿童文学阅读讲座,主推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目标对象主要为7-12 岁的少年儿童,旨在使儿童深入了解国内儿童文学作家及作品,提升儿童文学阅读兴趣。
“星光童读会”选定的作家分两期进行,包括专家讲读及阅读分享两部分。
专家讲读或以作品内容纵向深入,或以作家故事横向展开,由专家决定讲读思路,基地配合提供照片、报纸、图书等素材。专家需深入了解作家作品,保证分析角度的独特新颖。如圣野一期,讲读专家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圣野的三女儿周晓波老师。周晓波老师作为家属分享了圣野先生诸多写作细节,使读者更能深刻了解圣野先生与儿童诗的渊源。
阅读分享即儿童选择本期作家作品朗诵或分享感受,自行配乐。受疫情影响取消线下分享活动,只需在线提交视频作品。之后由基地邀请领读人(一般为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评判,并将选定作品以某一线索串述。
“星光童读会” 通过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推出,截至目前已完成任溶溶、圣野、周锐等多位作家的讲读,吸引了众多儿童读者的踊跃参与。“星光童读会”为儿童文学创作者、爱好者、推广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契合了图书馆以交流和分享为中心的转型发展思路。
②上海儿童文学作家“101 天团”系列访谈——与作家面对面
“上海儿童文学作家‘101 天团’”系列访谈由浦东图书馆、浦东新区融媒体中心、前滩文化一号驿联合举办,并成为2020年第十七届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的重要内容。上海儿童文学基地选取7 位不同领域的上海儿童文学界“大咖”,与读者面对面分享文学故事、写作历程等,以录制方式在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线上平台播出。
基地负责活动前期的作家联络、合作方沟通协调、观众招募等工作;浦东新区融媒体中心提供专业的主持、录制等技术支持,以及后期的媒体宣传;前滩文化一号驿提供场地及后勤保障。
活动流程包括前序、访谈、提问三部分,以儿童朗诵作家作品拉开序幕,儿童文学作家自由阐述为主,或讲述作品写作缘由,或剖析作品内涵,以轻松的气氛,给予读者接触作家内心的机会。
“上海儿童文学作家‘101 天团’”不仅为读者与作家面对面交流提供了平台,还为图书馆跨界合作提供了成功典范。图书馆、新媒体中心、文化驿站三个机构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③2020 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展——作家与读者、作家与作家零距离
“2020 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展”由浦东图书馆联合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共同举办,通过回顾基地的工作与成绩,展示上海儿童文学百年的发展历程。
“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展”分为五个单元:历史回顾、作家展示、馆藏展示、基地回顾和互动交流。历史回顾通过“起航”“变革”“复兴”“引领”“传承”五个板块,介绍了上海儿童文学的辉煌成就与跨越式发展;作家展示以照片墙的形式,介绍了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风采,资料由基地整理;馆藏展示撷取馆中300 多件征集与捐赠资料,包含手稿、图书、报刊、信件、荣誉证书、实物、照片等多种类型,涵盖小说、童话、幼儿文学、报告文学、散文、诗歌以及理论研究等不同体裁,以展柜形式展示基地的工作成就;基地回顾以年代为序展出工作照片、作家留言等,对基地工作给予肯定;互动交流区设有留言墙及拍照区,以经典的“没头脑与不高兴”形象吸引小读者参与互动留言。
此外,展览还邀请了儿童文学专家,将展览与学术讲座相结合,使参观者更能客观、深入地了解展品及其意义。
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基地建设儿童文学数据库遵循分期分批、突出特色、用户中心等原则,尽最大可能系统收录儿童文学领域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与一次文献,包括国内外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儿童文学评论、儿童文学研究等,类型涵盖图书、论文、报刊、手稿、信件、图片、音视频等。
儿童文学数据库一期以征集资料为主要加工对象,以手稿、信件、图片、音视频等独有资料为主,后期继续加入图书、报刊、论文、网络信息等类型。数据加工严格遵循不同类型的数据著录规则,确保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规范。鉴于数字化发展迅速,为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及降低成本,对于可获得的电子全文应据版权使用;史料建设作为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资料来源考察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确保科学性与价值性。从长远来看,随着数据库中史料资源的增多,利用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建立知识图谱,进行儿童文学的数字人文研究也是重要目标之一。
特色资源建设需要突破传统管理理念、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形成完整、科学的制度体系。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笔者借此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主题特色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3.1.1 重视顶层设计
儿童文学基地建设之初经历了行业调研、专家论证阶段,明确了儿童文学对于浦东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意义,并结合现有馆藏及本馆读者特征,制定了基地建设规划,内容涵盖资料征集、空间改造、数字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制定短期、中期与长期计划,在保证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也使工作切实可行地开展。
顶层设计使儿童文学基地建设成为全馆的整体性工作,更具科学性与系统性,有利于长远发展。
3.1.2 创新服务空间
创新是公共图书馆赖以发展的主动力。儿童文学基地为使环境与资源一体化融合,将空间改造与创新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致力打造多元化的特色服务区域,使未来的空间融合展示、表演、典藏等功能。为打造品牌化阅读推广活动,规划中将改建完成小舞台区域,使其集视、听、演为一体,将儿童文学作品以游戏、音乐、话剧等形式展现出来,吸引读者参与,提升阅读兴趣,将儿童文学的传承性、原创性与思想性发扬光大。
3.1.3 引入社会力量
近年来,我国积极提倡“坚持国家办馆和社会办馆相结合”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发布,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政策扶持。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跨界合作,创新了运营模式,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能,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力量的知名度,对于双方实现了双赢。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建设过程中,与儿童文学机构(出版社、学会、高校等)、多媒体公司(浦东融媒体)、设计公司等多种类型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征集及阅读推广活动的有力保障。
3.1.4 深化品牌服务
品牌化发展是目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成功的关键。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但雷同化趋势较强。儿童文学基地紧紧围绕所征集的文献资料,深入挖掘第一手信息,密切配合阅读推广活动,使读者获得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如配合儿童文学基地推出的阅读推广活动“星光童读会”,通过传递独家信息,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突出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3.1.5 项目化工作内容
儿童文学基地是浦东图书馆工作项目化的首要尝试,基地建立之初在全馆招募成员,成立项目小组,形成了多专业、跨部门的新型合作模式。工作项目化使得目标更清晰,过程更明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加深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
儿童文学基地项目化管理方式的成功,为浦东图书馆的制度创新打开了新局面,为“十四五”规划的其他重点任务的项目化实施提供了经验。
3.2.1 创新制度,激发活力
欧美许多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奖均由图书馆系统设立[13],如美国的凯迪克奖、纽伯瑞奖,由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联合会颁发;英国的凯特·格林纳威奖由英国图书馆协会设立。欧美儿童文学奖的成功为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参考。
浦东图书馆可借由上海儿童文学基地项目,仿照欧美图书馆,参与儿童文学评奖,或独立开设新的儿童文学奖项,推动儿童文学创作与阅读的发展。
3.2.2 利用新媒体,发展新阅读
碎片化、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等已成为当今阅读的关键词,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汇聚视、听、说、动、思、话、演、创、玩等多种形式,集影视、音乐、语言、动作、思考、绘画、演戏、创新、游戏于一体的全新阅读模式,即立体式阅读[14],如图画书故事衣、绘本话剧等。
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技术的进步,促进阅读功能的发展。对于内容形象鲜活的儿童文学,采用立体式阅读能更吸引儿童兴趣。其适合录制线上播放的特点,也顺应疫情下常态发展及数字化阅读的需要。
3.2.3 引入大数据,精准服务读者需求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读者的阅读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公共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儿童文学基地要立足读者需求,充分利用图书借阅平台、数据库后台、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活动等各种读者信息采集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和工具,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服务,分析读者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如征集途径单一、专业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但浦东图书馆及时采取应对策略,能够运用构建征集网、建立专项资金等方式积极解决。因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影响其前进的步伐。
上海儿童文学基地为浦东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顺应需求在“特”上寻求突破。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在全民阅读尤其鼓励儿童阅读的背景下,充分挖掘上海作为儿童文学发源地的优势,紧紧把握住了儿童文学这一宝贵资源,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资源建设之路。
儿童文学基地取得的成效证明,儿童文学不仅能够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丰富馆藏,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合作打开新局面,并且在儿童阅读推广领域也能发挥引领作用,促使公共图书馆在提升公民阅读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