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时空的仰望:纪录片《那一年 我们正年轻》的叙事探析

2022-02-18 01:33黄海琚
视听 2022年2期
关键词:雨花烈士信仰

黄海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中提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①

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以成长与牺牲来架构全片,展现先辈和当下年轻人的奋斗和追求,坚守信仰,用生命书写答案。该片于2021年9月13日至17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频道播出,11月27日起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海南卫视、宁夏卫视和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播出,12月初于北京科教频道、星空卫视、上海纪实频道播出,且已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重大工程项目、2021江苏百人纪录片扶持计划、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目录”。

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共有五集,分别是《天使少年》《未来之梦》《英姿飒爽》《无所畏惧》《超越生命》。以少年时奠定开阔的心胸格局与家国情怀开篇,到展现为了信仰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纪录片根据各分集主题挑选了20位雨花英烈的故事进行再现,整理了百万字的史实资料,拍摄了512个小时的素材,同时采访了110位当代人物。在缅怀英烈事迹的同时还精心筛选并记录了11位当代青年人及团队的故事,表现当下的年轻人在面对人生之惑、承受生命之重时,如何受雨花英烈精神的感召,追寻精神偶像的力量。

一、独立且有序的铺陈

五集纪录片之间既独立成章,又彼此关联呼应。少年时,注重人格培养,确定生命方向,积蓄力量,厚积薄发;青年时,为理想居安思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作为能顶半边天的女性,虽身为母亲、女儿、妻子,但同样是战士,为女性的自由独立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跨越恋爱、婚姻、家庭的牵绊,勇往直前。他们因为信仰,描绘着坦然无惧的人生。因为信仰,他们在艰难时刻无所畏惧,最终超越生命。

先烈们将珍贵的生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启发着当下的人们对生与死进行思考,他们的事迹给今天的年轻人补上了关于超越生命的重要一课。从少年立志、青春勃发、女性视角、坚定信仰到超越生命,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延续着生命流淌的轨迹,试图从成长过往中萃取先烈精神,从历史纵深处回溯奋斗历程,从时代关键点诠释信仰力量,显示出宏大的历史格局、文化视野和艺术情怀,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二、明暗双线有序推进

唯有站在当下,回望过去,才能从烈士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宝藏中挖掘出对现今年轻人最有价值、最有启发的内容。于是,整个纪录片采用并联的方式,用时空的错位对话,表现青年人如何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第一集《天使少年》,片名出自恽代英的诗句,回忆了雨花英烈中最年轻的烈士袁咨桐、“神童”石璞和晓庄十烈士的故事,展现这些少年英烈义无反顾的革命信念,这种雨花精神正在不断地激励着后来人。

纪录片中“晓庄十烈士”的故事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方式表现,而扮演者都是现在南京晓庄学院讲演队的成员。他们演绎着百年前为了理想不惧生死的少年烈士的事迹。同时,他们又是当下的年轻人,从他们的视角来诠释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褪下历史服饰与妆容后,以年轻人的思考来展现他们对过往和当下的探究、对青春的理解、对信仰的执着。《锄头舞歌》是南京晓庄学院的校歌,在这首歌的铺陈下串联起这错位时空的交流,就像纪录片中所说:“南方的山岗上,一群年轻人曾在这里歌唱。用他们的血、用他们的青春、用他们充满阳光的呼吸,歌唱从未停歇。山岗上的鲜花,每天都在开放。”

(4)在完整的监控视频中;伤者丈夫刘某拍打巡逻车车门进行求救,车内巡逻员并未下车。在此之后到来的多辆巡逻车因道路原因无法开上老虎与受害人所处平台,也没有任何救助工具与措施,仅仅是反复冲坡、绕道寻找接近老虎的其他路径。

观照当下的年轻人,成为另一条叙事线索。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西部烈士的家乡支教,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西部的孩子们送去光和热,指引他们未来的路,让孩子们对未来有不一样的想象,看到更远的世界,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二集《未来之梦》,选用烈士恽代英号召青年人“共同做一个大梦”,让话剧《雨花台》“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的呐喊,和把一颗“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送上太空的南京大学李志远团队相呼应。李志远团队和其他科学团队一起,用了5年时间,具体到每一颗螺丝,每一个电路,几十万根汇集到一起的玻璃丝,把一颗“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送上太空,把理想写在星空上。这颗卫星成为国际上首颗在轨工作、应用龙虾眼聚焦X射线技术的空间探测卫星。这群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也在顺着先烈的目标,向着未来求索。通过这跨越近百年的仰望,印证了恽代英在《我之人生观》中写下的思考:“人生之目的在于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他的梦便是诞生一个这样的新世界。中国唯一的希望,便是这些还勃勃有生气的青年。”

对于旧时代的青年而言,救国救民、国家独立是他们的时代使命,而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我们的责任担当。这是一种感召,更是雨花英烈精神的赓续传承。

第三集中,同为老乡的张应春烈士和攀登珠峰的苏州姑娘刘萍关于女性解放的自我觉醒;第四集中,女排姑娘张常宁用“女排精神”向雨花精神“无所畏惧”地致敬;第五集,抗疫勇士们仿如革命先辈将生命投入到值得的事业中,诠释着“超越生命”的意义……这些明暗交错的线索从不同维度谱写出一首雨花之歌。每一集都挑选了可相互照应的两个时代里的人物,围绕一个主题娓娓道来,通过当下人物穿越时空的仰望,激励着年轻人对“精神太阳”的追寻。

三、艺术化勾连历史与现实

整部纪录片的文风突破了传统文献纪录片的表达方式,采用叙议结合、夹叙夹议的风格,既不同于偏重纪实风的创作手法,亦不同于“舌尖体”的网络视频,而是另辟蹊径,表达让位于抒情,采用讲述、舞台剧、朗诵、演唱等方式再现烈士们那些触动内心的故事;用采访、独白、对话、模拟、沙画等方式,提升思辨性,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与时代感。

例如,第三集《英姿飒爽》的解说引用作家萧红对女性评价的文字开场。“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先抑后扬,“然而,不全是这样。有这样一群姑娘,她们像鹰隼一样盘旋在雪山之巅……”画面上辅以现代女性刘萍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现场画面,用急促的呼吸、沉重的脚步,既展现攀登高峰的艰难,又表现不畏艰难的韧性,用一种悲情式的浪漫基调展现女性独有的飒爽英姿。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着179名烈士的生平事迹,其中有16位女烈士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6岁。张应春、郭纲琳、陈君起不畏恋爱、婚姻、家庭这些禁锢女性的问题,超越性别桎梏,向着全人类的解放突破,以女性的坚韧,激励后世女性独立、坚强。她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为后世带来幸福与安宁,她们也成为新时代女性仰望的精神偶像。

第三集结尾,画外音念道:“在这攀登的声音中,我们听到了百年前那群女性的歌声、呼喊和深情的嘱咐。她们在呼喊一个美好的时代;她们在歌唱一个明媚的女性的天空;她嘱咐着,对今天的女同胞们:你们要成为自己,你们就是你们自己……”纪录片不仅用画面抒情,也用散文诗般的文字缅怀着英烈们的事迹,鼓舞着当代的女性。

为掩护柳亚子先生撤退,张应春牺牲。柳亚子赠诗缅怀。陈君起被捕入狱后,在狱中画梅喻己、给儿子写信嘱托等众多桥段采用了沙画形式,用柔软而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既详实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又不乏艺术性。

第五集《超越生命》中,贺瑞麟等同志被捕后,被羁押在一间昏暗潮湿的囚室中。纪录片通过窗格若隐若现的光线、戴着脚镣迈出的沉重脚步,情景再现贺瑞麟在狱中写下《死前日记》的场景,至情至真。

纪录片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采用多种表现形式交叉剪辑,呈现出丰富、深刻、充满力量的视觉体验,同时又发人深省,荡气回肠。

四、缅怀中凸显信仰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

在策划第三集《英姿飒爽》时,摄制组特意奔赴安徽六安,采访了当地一位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基层女干部余静。2021年2月25日,她在北京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当习近平总书记到当地考察,在一户贫困户家的小院子召开座谈会时,余静就向总书记保证,她所在的大湾村不脱贫就坚决不撤岗。2015年,余静接受任命时,她的第二个孩子才刚满6个月。作为母亲,有割舍不下的亲情,但作为共产党员,也有当仁不让的责任。在这位瘦弱的女扶贫队长的带领下,2020年大湾村实现全部脱贫。采访余静时,正好碰见村民来反映情况。针对一个问题,余静解释了40分钟。在跟着余静到村民家走访的路途中,记者了解到她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11点多,因为村民的事情非常琐碎,需要考虑周全,把工作做细。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③。今天,这些基层党员干部仍然不辞辛劳、不厌其烦地奔波于田埂间,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党的先进性在党员中的力量,这也是《那一年我们正年轻》表现的主题。雨花英烈精神在赓续传承,当下的年轻人在追逐着“精神的太阳”。

第四集《无所畏惧》中,革命先烈孙津川的侄女孙以智从1978年起就开始担任南京雨花台实验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向孩子们讲述大伯孙津川和其他雨花英烈的故事,这一讲就是四十多年。她说:“要传承烈士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信仰,信仰是一种人生追求。我以自己的经历来教育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就要有远大的理想,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而她自己作为一名法务工作者,也是尽职尽责。孙以智说,他们的家训就是“忠诚、勤奋”。所谓“忠诚”,就是对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忠诚,确定了理想就要坚持到底、勇往直前、绝不放弃,要为事业奋斗终身。家训中提到“勤奋”,是因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并不会一帆风顺,会面临很多曲折,这就要靠自己的勤奋去争取进步。

雨花台实验小学的孙津川中队已相传13届,历届孙津川中队已有六百多名少先队员长大成人,在祖国各地工作奋斗,有的大学毕业后又回校任教。

第二集《未来之梦》的结尾,编剧易旭丹负责组织大学生以雨花英烈为主题排演一场“五四青年节”上演的节目,为此他特意仔细参观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这次参观中,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他在这里收获了一块灵魂的宝藏地。他感言,点亮他灵魂的这束光不是当天的太阳,而是这些像一颗颗星辰的先烈们。那一个个高贵的灵魂燃烧着,发着热,发着光,冉冉升往天空,成为闪烁的星辰,凝聚成后世的我们可以仰望的星空。彩排前,他将学生们也带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穿越时空般,仰望着那些曾经和他们年纪一样大的青春勇士。

雨花英烈用信仰照亮未来,当代人亦在继续前行。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乡村振兴的和平时代,虽身处不同时期,但在理想之光的照耀下,他们都在为个人理想和国家事业而奋斗。

五、结语

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拍摄足迹遍布江苏、安徽、山东、湖北、贵州、重庆、西藏,既有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也有共产党员曾经四渡的赤水河,还有袁咨桐、张应春、郭纲琳、孙津川、贺瑞麟等雨花英烈的故居、出生地或学校。“雨花英烈精神”如同一团火、一束光照进了现实,传向了未来。那份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信仰的追求、对于精神的传承早已像一颗种子深深埋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给予今天的人们以强大的精神鼓舞。

注释:

①新华社微博.习近平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EB/OL].人民网,2021-07-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701/c1024-32145945.html.

②新华社微博.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EB/OL].人民网,2021-07-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701/c1024 -32145728.html.

③新华社微博.习近平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EB/OL].新华网,2021-07-01.http://www.xinhuanet.com/2021-07/01/c_1127614137.htm.

猜你喜欢
雨花烈士信仰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雨花》总第800期出刊献辞
铁的信仰
晴雨花
向烈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