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前面堵得厉害,没个把小时过不去。”回湖南老家过年,遇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堵车,前来接我们的车,堵在了半路。
面对乡村路上的大堵车,我还是有些惊诧。在我的印象中,摩托车是村里主要的交通工具,除了货车外,路上的汽车不多,堵车的时候很少。
但情况显然发生了变化。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平时路上车就不少,今年过年很多人开车回来了,很多路上堵车。”
“初一崽,初二郎。”这是湖南春节拜年的习俗。正月里走亲访友,在阵阵鞭炮声里,洋溢着团聚的欢笑声。
正月初一出門拜年,因为要到另外一个镇,天又下着毛毛细雨,家里人选择了开车。路上的车一辆接一辆,快到镇上时走不动了。在车上等了近半个小时后,我下车看了看,前方大约两公里的路上车排着长队。因为镇上有个丁字路口,车从3个方向汇过来,堵上了。
在丁字路口处,有一个交警在执勤,疏通车辆。车队慢慢地移动着,碰到熟人的车,大家摇下车窗相互拜年。
为了能尽早赶到亲戚家,我们在经过一个岔路口时,选择了一条小路,却发现小路上车也不少。在接下来几天的拜年中,只要开车出门,堵车是常事。县城里堵车,镇上堵车,就连村里的路上有时也堵车。
已经在衡东县做了近30年交警的黄岳镇说,这么多年春节执勤,今年的任务最重。自1月21日开始,衡东县交警大队全员上阵,疏堵保畅。春节假期,所有交警只能轮休两天,其他时间都在执勤。
每天从早上7:30开始,他们都在节点路段疏通交通,或者处理交通安全事故。下班的点按规定是晚上7:30,但如果车流量大,他们就撤不下来。大年三十晚上,有些执勤岗点的交警直到晚上10点才撤。
春节大堵车的背后,是乡村的车越来越多了。在村里走访,我发现很多村民家里都买了车,有的人家甚至有两辆车。年轻一代,买车的时候首选小汽车,很少考虑摩托车了。在一些村民的嫁娶中,小汽车已然成为新的“三大件”之一。
“我们这里经常下雨,骑摩托车实在不方便。一家老小出门,还是汽车比较合适。”一位刚刚喜提新车的村民说,白色的车上还扎着大红的绸缎结,停在家门口格外显眼。家里的地由父母种,他主要在外做装修工,这几年攒了些钱。
有了自家的小汽车后,还可能多了一项职业选择。比如,在外面务工或做生意不顺利的时候,可以回乡开出租车。在农村,出租车公司的车辆并不多,到了节假日远远不够用,有些司机在滴滴等打车平台上注册,网络接单。
但在乡村这个熟人社会,知道谁在开出租车,村里人要用车的时候便会给他打电话。
春节期间,湖南衡东县路上的车流量很大。
村里的汽车,大多是价格在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再加上农民外出务工工资上涨,很多人手里有了些存款。一般来说,一户人家攒两年左右的钱便可以买一辆车。
乡村的车辆保有量逐年上升。据衡东县交警大队统计,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总量已突破11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
其实,这只是县域内机动车的一部分,很多人在外地务工,买了车再开回来。春节期间,返乡探亲的人员和车辆大增。
据湖南省交警部门统计,进入春运3天后,由京港澳高速公路流入湖南境内车辆每日高达10万余辆。除此之外,经由国道、省道返乡的车辆也不少。
对于村民来说,选择买车或者开车返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村里的路越来越好走了。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的公路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天晴扬起尘土一片,下雨泥泞不堪。为了让路好走一点,有时会铺上一些煤渣,但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快会出现一些大水坑,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不便。
进入新世纪之后,主要道路开始进行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逐步实现了道路硬化村村通,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
走在现在的乡村公路上,我发现,公路养护得很好,这几年还进行了拓宽,整体加宽一米,可以容纳两辆车同时通过。
“以前一天洗一次车,现在一个星期洗一次,村里的路和城里的路一样干净。”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过去,村民们总是希望跳出“农门”,到城市生活,村里一度严重空心化,见不着几个人。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看到村里的好,愿意回来住。新盖的楼房越来越漂亮,内部设施也很便利。
很多年轻人希望能在县里上班,谋生的同时陪着子女长大。即便县里没有合适的岗位,也希望到离家近一点的城市工作,交通便利,可以常常开车回家看看。
一辆辆汽车拉近了城乡的距离,让乡村不再偏远,大山也不再难以翻越。我相信,今后奔驰在城乡之间的汽车会越来越多,城乡的鸿沟会越来越窄,甚至消失。既如此,遇到节假日堵一堵车也属正常。不过,随着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交通管理的升级,车辆通行一定会越来越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