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观照时代的视觉艺术塑造

2022-02-18 21:52蒋自斌
新闻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

蒋自斌

【摘    要】扶贫是这个时代的印记。记录并向海内外传播中国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是媒体的责任。安徽合肥的徐晓婵夫妻俩主动请缨,赴休宁县偏远的璜尖乡进行2年的健康扶贫工作。《云走璜尖的日子》记录了他们将先进的医疗方法和正确的健康理念像一颗种子深埋进了大山,以最基层的实践“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一屋既扫,可及天下”,作品旨在通过这个故事,向世界阐释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通过形象树立、微言释义和柔性讲述等侧面,以《云走璜尖的日子》为蓝本,研究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视觉化呈现。

【关键词】形象打造;柔性表达;中国故事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深刻阐述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1]消除贫困是全世界的共同难题。七十多年来,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徐晓婵、张建明是一对“85后”夫妻,是安徽合肥两家三甲医院的医生。2019年,他们参加了安徽省“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带着8岁女儿来到人称“云走璜尖”的黄山市休宁县璜尖乡驻村工作,女儿在村里上学。

安徽广播电视台决定将镜头对准徐晓婵、张建明家庭,以“小切口、正能量、大情怀”的创作思路,记录驻村干部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所付出的努力、当地人民的获得感,以及扶贫夫妇和孩子获得的成长,成片《云走璜尖的日子》,通过有温情、有温度的“小故事”,勾勒中国脱贫攻坚“大全景”。此片全票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入围2021年第十七届中美电视节,并被中国传媒大学推荐参评国内外奖项。此片被多所传媒学院选作观摩片,深受年轻学子喜爱,超过三百篇评析文章发至摄制组。国家卫健委还在专题会议上播放了此片。

主人公徐晓婵说:“两年来,关于我的各类作品有一百多件,我认为《云走璜尖的日子》是最好的,它拍的是我,又不是我……我自己都看哭了。”

一、多维“人设”,树立可敬村医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人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核心。经典的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其特有的社会价值,不仅凝炼了中心故事的群体形象,还提升了纪录片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云走璜尖的日子》是一部短纪录片,它运用纪实手法,记录了徐晓婵家庭驻村后的各种故事,富有情节和现场感,充满节奏感和时代感。

毫无疑问,徐晓婵是本片的核心,村里村外,家里家外,院內院外,大人小孩……故事主要围绕她展开。

片中,徐晓婵是个普通医生。驻村前,她对着镜头说:“我一个急诊科的医生,大部分的病都能处理,还有内科小外科的经验,我懂中医,还能做针灸。”但是,驻村一个月后,她跟导演说:“来了之后,第一遍(村民健康)普查还没结束,我就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片中,徐晓婵是个普通人。驻村前,她颇费周折搞定孩子转学的事。但是,驻村后,她先是发现:在璜尖这样的乡镇,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继而,女儿之前在合肥的课外班老师“毕竟要考虑孩子的前程”的来电,让她对着镜头抹眼泪;央视记者说她的女儿“哪里像个城里来的孩子”,令她五味杂陈;徐晓婵也坦承:“两年里,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女儿以后回到合肥怎么办?等她习惯了璜尖这边农村的学习慢节奏,突然回到合肥,一下捡起来她会不会跟不上?”

片中,徐晓婵是个普通职工。驻村前,她在医院里是业务好手,勤学细究。由于不能及时接触学习新技术,驻村后再回工作单位帮村民带药时,她发现医院的处方操作系统自己都不会用了,更别提参加年度业务培训和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的跟班进修了。“临床医学日新月异,最是担心业务被落下。”

片中,徐晓婵还是个普通村民。驻村前,她没有想到会遇到蛇,没有想到会自己种菜,等等。但是,驻村后,她不仅是村医,而且是村民。我们记录了她的点点滴滴:扛着制氧机走夜路送至村民家,大声“训斥”不按时吃药的村民;村民来找她,有时送吃的,有时送种子,有时拉呱邻里纠纷;村民知晓她的“移动卫生室”何时到来,她熟稔几百位村民的大情小病。

纪录片《云走璜尖的日子》用动态画面打造徐晓婵的人物形象,既有正面,也有侧面,既有形神动作,也有心理活动,既有宏观故事,也有细节和突发事件。通过这些多维人设的打造,一个忙碌在乡间、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形象立了起来。

有了这个立体的人物形象,我们的主体故事就有了依托。

二、微言释惑,讲述可信扶贫故事

近年来,“中国主题”已成为全球纪录片市场的热门资源。纪实影像以“立此存照”“立此存像”的方式为时代留下了鲜活真实的记录,使人民群众得以反观自己的生活变化和命运变迁,从而对社会主义、对党和人民的鱼水情等问题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2]《云走璜尖的日子》摄制组致力于做当代中国医疗扶贫故事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笔者认为,纪录片功能应该更多地被狭义设定(相对于庞杂的其它功能而言),即:记录当下、观照社会、留影未来。新时代里,纪录片应该也必须助力构建时代精神。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接触了很多外国人,了解到,在中国的外国人对于中国扶贫事业是有感知和认同的,而境外人士则常有疑惑。

每一次创作,都是在表态。

脱贫攻坚是大画卷。勾勒大画卷的却可以是个性化的叙事。因为小处入手,故事更加鲜活和生动,易于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降低他们对中国脱贫攻坚整体认知的难度。

《云走璜尖的日子》主人公的可敬形象,为故事的可信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本故事的可信、耐看,从大传播角度来说,是中国健康扶贫的缩影,创作中,我们设定了它的绝对性、相对性和延展性。

绝对性可信,在于其故事的真实性。无论是贯穿始终的下乡义诊倒计时,还是徐晓婵同事的艰难驱车、徐晓婵开了20分钟的山路为忙完山上农活的村民们看病等等,这些都用绝对的镜头语言,告诉受众“百医驻村”的医生们在做着健康扶贫的工作,展示了村医的奉献、村民的收获,以及村医和村民间的双向“补益”。

相对性可信,在于这个故事能否承载“由点及面”的叙事功能。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要全面领会党的扶贫路线、方针、政策、意图,坚决杜绝片面理解和自以为是,时刻牢记“政策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情况是新闻报道的基础”。[3]看这个节目前,观众或许会有疑问:徐晓婵这样的驻村医生,他们在做的是一项可持续性的工作吗?这是一项利在千秋的事吗?他们离开后情况会如何?就在笔者着手此文时,网上还有诸如《“百医驻村”不是解决乡村医疗人员空白的“良方”》这样的文章。说明这样的争议是存在的。

《云走璜尖的日子》从策划拍摄之初,就考虑到了这类问题,并在节目中用事实给予了回应。

【解说词】中写道:“百医驻村”选派了113名骨干医师,在村卫生室进行2年的驻村帮扶,他们既要承担村医职责,提升乡村医疗水平,更要担负“传、帮、带”作用,长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短短几十个字,我们花了几十分钟的画面来描绘。片中,徐晓婵不仅带出了继任乡医,言传其基本医疗应急措施、电子病历制作、自动呼叫技术等,更身教其“医者仁心、患者第一”等为医之道,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解读了国家的政策。所以,当徐晓婵离开时,继任乡医哽咽:“从你身上学到了行医,学习了做人。”

此片中,徐晓婵在璜尖乡建了一个颇为现代化的乡村医院,多次开展远程视频会诊,把基层医疗服务的路子铺了起来。在这里,徐晓婵不仅问医送药,宣传健康知识,更是将“治未病”“人文关怀”等健康理念在偏远乡村里传播开来。

延展性可信,体现在主人公与村民良好的关系上,折射了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超强可行性。

徐晓婵刚刚来到村里时,也是不乏质疑声。但是经过两年相处,待她离开时,很多送行村民泣不成声。而徐晓婵“可以叫出我们村所有村民的名字”、“他们吃啥药我统统知晓”,甚至可以认出邻省来求诊的村民,更让人深受触动。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都被我们的镜头记录了下来。

上述种种事例说明,只要着力提升基层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努力强化基层公用事业保障,农民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治理”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我们用镜头语言告诉受众: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就是这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逐步推进落实并实现的。

这些都是可爱的中国故事的原始素材。细节处入手可“无痕”烘托重大主题。作为纪录片人,我们在记录时代发展的同时,见证着中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进程。

三、柔性表达,传播可爱中国故事

说看得见的故事,做看不见的宣传,不仅需要优质的叙事内核,更需要优异的表达手法。

打造融通中外的传播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搞大水漫灌是行不通的。怎么办?柔着办!这是笔者多年实践的结论。

就主题而言,《云走璜尖的日子》的主题是扶贫,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扶贫节目,而是精准扶貧里的一个细分领域。恰如徐晓婵女儿在片中所言:“他们(璜尖当地人)比我们富有,房子比我们大,但他们缺医生。”孩子的话道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块面——健康扶贫。我们知道,疾病是很多人口返贫的主因。所以,当摄制组得知“百医驻村”信息时,我们坚信,在脱贫攻坚这一盘大棋中,健康扶贫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如果连这一小部分都能够被认真对待并取得良好效果,可不正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吗?我们坚定认为:这样的主题是符合融通中外的共享价值观的,是“纪录片+国际传播”双重叠加的优质叙事内核。

扶贫不是为了短暂的表象,而是追求长效的实质。在公平和效率的博弈中,徐晓婵用实践探索着一种平衡。

就主人公而言,夫妇俩带着8岁孩子离开大城市来驻村,其背后缘由是什么?一定是有故事的,而且我们预计到了两年中主人公会有现实和情感层面的波折。实际拍摄中,我们也捕捉到了很多催人泪下的片段:孩子的补习班老师斥责主人公不关心孩子;主人公的丈夫对疏于研学先进医疗技术的顾虑等等。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些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催生“剧情”的跌宕起伏,勾勒出全家扶贫的精神图谱,引领着观众与主人公同喜同悲。

表现手法上,本片分为4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由徐晓婵家庭自拍录像中女儿的一段话启幕。童言无忌,童言纯真,既道出了对姥姥的思念,也表达了对父母驻村扶贫的认知,还说出了璜尖与合肥的不同。而她的学业情况,无疑是其父母最为顾虑的,也是本片引发诸多共鸣之处。

本片导演姜敏多部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她与徐晓婵年龄相仿,各自为行业翘楚。或许正因如此,徐晓婵才同意摄制组长时间跟拍,捕捉到了很多细节画面,也正因如此,她们之间有了很多的情感共通,携手完成此片。从这个意义上说,徐晓婵不仅在健康扶贫事业上鞠躬尽瘁,更是在鲜活表达中国故事这一光荣任务上添光加彩。

坦率地说,共情,是为了共识。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传播艺术。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电视纪录片的传播道理亦然。

笔者多年从事国际传播内容建设,深知:话语冲突是影响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柔性讲述,只讲故事本身,不谈道理、力戒说教,可以较好地“同化”沟通环境,缓和话语冲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毕竟,我们的核心母题就在故事里。而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可以说出不同的效果。

笔者监制的另一部纪录片《本草的呼唤》,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精品纪录片项目”作品,观照2020年疫情发展趋势,充分运用中国视角、国际表达的理念,采用纪实的手法,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医药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应用故事,通过柔性讲述的方式,呈现了本草与人的相生相伴。作品播出之后,很多外籍学生把视频分享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抗疫的多种举措以及深厚的中国文化。

恰如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安徽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云走璜尖的日子》总编导姜敏所言,我们拍的纪录片,不仅要中国人看,外国人看,更期待年轻人爱看;点开视频只是我们的初始目标,看完视频才是对我们的及格打分。诚如斯言,缩小故事半径,浓缩故事精华,方可扩展覆盖面,“入眼”并“入心”,实现共情共鸣。

注释:

[1]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人民日报2月28日评论员文章: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84701545

9880513&wfr=spider&for=pc2021-02-27.

[2]张茂.脱贫攻坚战中新闻纪实影像的力量[J].青年记者,2021(16):80-81.

[3]杨秀国,刘洪亮.新闻框架视域下主流媒体对扶贫议题的建构与呈现 ——以人民日报(2012-2020)扶贫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1(09):54-62.

(作者:安徽卫视副总监,主任编辑)

责编:项贤勇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
如何做一本双效益俱佳的外宣图书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目标、实现基础和实施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讲述传播对象能准确理解的“中国故事”
如何事半功倍地讲好“中国故事”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