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策略

2022-02-17 22:14◎王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群众

◎王 静

(柳州市广播电视台,广西 柳州 545001)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传统媒体的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电视媒体正在积极寻找转型和升级的方向,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媒体发展需求。如今,随着人们对民生新闻关注的日益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道路,转变过去说教式的新闻媒体创作方式,尝试用地域性更加鲜明、内容更加生活化、形式更加生动趣味的方式来实现民生新闻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人民群众发声、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目标[1]。但是在新媒体的剧烈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依然要紧紧守住底线,认真挖掘新闻中的价值和内涵,避免不健康、不和谐的新闻内容产生不良影响。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特征

(一)平民化的新闻视角

电视民生新闻与传统的政治说教类新闻不同,它在进行主题传播和表现时,将立足点和视角摆在平民百姓身上。因此,呈现出明显的平民化新闻视角特点。在电视民生新闻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主要关注社会中的普通百姓、下岗工人、农民兄弟、弱势群体,关注他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为普通百姓申诉合法权益提供一条有效的渠道,旨在积极改变社会的不足,优化社会环境,为普通百姓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积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从而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2]。

(二)社会化的新闻题材

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素材来源就是各种民生现象和民生问题,因此,它具有典型的社会化特点。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社会名流和时政动态的内容被弱化,关注的焦点落在了平民百姓的生活琐事和工作琐事上,卫星传播的内容除了国家重大事务外,还包括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在进行传播时展示了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关心他们的生计状态、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通过不同角度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追踪和报道,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关心老百姓关心的事务,是反映老百姓真实生活的重要窗口。

(三)地域化的新闻传播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的民生新闻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进行传播时也主要聚焦在当地或相邻地区的民生环境内,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性民生问题的开发上相对较少。这种地域性的特点能够让电视民生新闻与当地百姓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电视民生新闻能够更加精准地报道百姓身边的事情,真正实现与百姓心连心,引起百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同时,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电视民生新闻抓住时代发展的趋势,为普通民众开通新闻热线、民生新闻直播等多种互动形式,从百姓的诉求中找到社会不良现象,并通过曝光督促改进,能够在当地形成更好的亲和力,为民生新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一)娱乐化的报道内容

目前,随着泛娱乐化现象的不断扩大,在民生新闻中也暴露出相应的弊端,导致民生新闻的质量不断下降,吸引力也逐渐弱化。一些民生新闻为了博取眼球,引发社会关注,在进行编辑报道时过分渲染暴力、色情等元素,让原本一件简单的民生新闻事件变得复杂、神秘,导致新闻的原始面貌失真,不仅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舆论问题,也会对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一定的侵害。除此之外,一些民生新闻在进行制作时,过分采用一些夸张的特效和过度的煽情手段对新闻内容进行情感渲染,还有一些民生新闻为了呈现现场的情况聘请演员进行情景演绎,这虽然能较好地展示现场的状况,但是与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等原则相违背。这些报道手段无不呈现着猎奇、哗众取宠、夸大其词的情况,导致民生新闻的内容逐渐呈现出低俗、庸俗、媚俗的特点,最终使民生新闻失去了应有的价值[4]。

(二)琐碎化的报道

目前,许多民生新闻为了进一步深入百姓生活,在进行报道时过于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琐事,导致电视屏幕上呈现出各种张家长、赵家短的鸡毛蒜皮事件,并没有深入挖掘民生新闻内容背后的深层含义,导致许多民生新闻的总结和分析只流于表面,新闻内容过于肤浅,不能真正深入百姓群众关心的问题,不能有效地为百姓群众排忧解难。这种只关注“小民生”的电视新闻,缺乏对“大民生”的探讨和重视,也难以在百姓中形成较高的公信力,无法吸引百姓的关注。

(三)同质化的报道

如今,民生新闻电视节目数量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民生新闻节目层出不穷,每一个电视台都开设了与民生相关的新闻栏目,这就有可能导致一台电视的覆盖范围内存在许多类似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这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极有可能存在内容重叠、形式僵化等问题,尤其是某一电视台的不同频道很可能针对同样一件民生事件进行重复播报。在这样的情况下,类似的内容、相同的题材和人物很有可能导致观众对民生新闻产生疲倦感,逐渐丧失对民生新闻的兴趣。而且,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类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不断提升,观众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就通过新媒体获取了相关资讯,此时如果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不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和创新,不能找到不同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就无法吸引百姓的关注,也就不能打造一台受百姓欢迎的民生新闻栏目。

三、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公共新闻”概念,关注民生话题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日,人民群众对新闻栏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观看需求。因此,民生新闻节目也应该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需要,积极转变节目创作理念,将原先关注“小民生”的“市井新闻”逐渐转变为关注“大民生”的“公共新闻”,认识到民生新闻行业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和历史责任,通过有效的方式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互动中来,使民生新闻的传播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5]。在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不应该仅仅关注眼前的利益,而是要坚持创立民生新闻节目的初心,关注民生中的重点问题和热点议题,以发展的角度和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时刻把握社会动向,立足于就业、房价、教育、医疗等人民群众重点关心的话题,分析社会发展中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优化策略,将国家改革的相关政策方针与民生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够让人民群众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并展开积极的讨论,有利于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使民生新闻的“公共性”得以体现,也能够使民生新闻节目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推动民生新闻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共新闻”的基本理念,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现实,挖掘人民群众的现实社会问题,才能够制作出真正符合人民群众心理诉求的民生新闻节目,使民生新闻的社会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让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价值得以体现。

(二)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强调条理化报道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民生新闻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不断拓展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新闻的深层次价值,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新闻工作者要掌握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在制作新闻节目的过程中抓住新闻传播的特点,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在制作过程中不能过度渲染自己的主观情感,要全面地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确保新闻节目中展示的社会民生真实、清晰、富有生活气息,这样才能够吸引人民群众的关注。电视媒体在进行民生新闻创作时,还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成熟的社会民生调查体系,让新闻工作者能够深入群众,分析不同群众的新闻诉求和现实需求,从而合理调整民生新闻的制作基调和传播重点,让民生新闻节目能够真正实现舆情引导的功能,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民生新闻的信息传递时,节目制作者也应该注意电视及节目的形式,尽可能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形式,让民生新闻更加“接地气”,不要长长大篇地讲述枯燥的理论,避免群众觉得民生新闻“高高在上”[6]。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拉近人民群众与民生新闻之间的距离,让人民群众在观看民生新闻的同时打开思考的空间,让民生新闻的内容价值得以体现。民生新闻节目这样可以帮助人民群众建立起主流价值观,因此,在进行一些社会问题的解读和分析时,民生新闻应该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和资讯,让新闻的价值进一步提高,转变人民群众原本狭隘的平民意识,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民生新闻的发展质量,也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挖掘新闻内容,增加民生新闻的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日趋成熟,如微博、抖音、微信自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人们在社会话题讨论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丰富了人们参与社会讨论的渠道和方式,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重点话题。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议题的类型也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而在新媒体的技术帮助下,社会议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形成了互动性更强的舆论格局。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上拥有绝对的主导和权威,但是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信息的传播速度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信息传播的门槛也相对降低,覆盖了更加广泛的传播范围,这就对传统的传播秩序成了冲击和影响,引发了人们对民生新闻的深入思考。

因此,在进一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时,新闻制作者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展示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不同的人文视角,这样才能够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层次地理解社会现象,提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重点话题,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百姓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民生新闻的内在价值,新闻制作者可以引入就业、房价、教育、医疗等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可以积极参与到人民群众现阶段进行了社会讨论中,重点传播这些民生内容和优化策略,才能够实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目标,推动社会民生的改善,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

(四)构建舆论生态,解决现实问题

在推动民生新闻的创新过程中,新闻制作者要始终确保民生新闻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发展相一致,要为民生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样才能够帮助人民群众分析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解决社会的矛盾。在制作民生新闻的过程中,如果制作者仅仅关注民生新闻事件本身内容,那么它就等同于一个普通的社会新闻,在创作时不能一直停留在“如何破”这个问题上,而需要积极探讨“如何立”的问题,让民生新闻能够真正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根据相关社会调查分析显示,目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有房价贵、教育难、就业压力大、医疗资源紧张等,这些问题是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循序渐进地来解决的民生问题,仅仅通过民生新闻的建议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因此,民生新闻应该正视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并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生态的发展,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发展性和建设性的建议,由此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共识。这样一来,民生新闻的价值得以体现,也为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提供了真实的舆情参考,有利于民生问题的早日解决。

(五)加强深层互动,推动社会整合功能发展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互动方式,增强了媒体与群众的互动程度,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帮助,让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互动,以此来提高节目的关注度。例如,微博是如今普及率极高的一种新媒体,拥有几亿用户群体,是民生新闻传播的新平台。传统媒体要想与群众实现深层次的互动,也应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优势,关注人民群众对某一节目内容的评论数和转发量,从而把握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追踪报道,将事件的真相展示在群众面前,探讨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这样不仅能够使新闻信息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能够让新闻事件的号召力得到扩大,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新闻节目的喜爱程度。除此之外,民生新闻还要进一步推动社会整合功能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民生热点分析机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缓解社会矛盾,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民生新闻还需要为人民群众搭建更加便利的参与平台,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使民生新闻能够真正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也应该积极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诉求和审美需求,深入挖掘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各类民生问题,坚守民生新闻节目制作的初心和使命,解读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类明星热点,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为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意见参考,这样才能够让民生新闻的价值不断提升,为打造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