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设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00)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兴智能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找所需信息,脱离了空间限制,提高了信息查询效率。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设备的应用使得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得以开展,针对个人的行为数据、使用数据等信息,提供更加符合个人需求的服务。图书馆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信息获取场所,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将新技术和设备纳入到图书馆服务中,以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20 世纪60 到70 年代,图书馆界成功将计算机应用于处理书目数据,实现了计算机编目,并且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向用户提供联机检索服务。20世纪80年代已产生了面向用户终端的数据库技术,有些可以提供全文获取。20世纪90年代图书馆实现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开始迈向数字图书馆时代。在该阶段下,OCR 技术使得纸制文献可以数字化处理,数字资源实现了保存和利用,大量数据库开始被应用于对文献的检索,电子借阅系统得到普及。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图书馆也开始提供手机移动服务,从最先的移动图书馆到现在的基于“三微一端”的微服务平台,图书馆的服务变得越来越便捷。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今图书馆进入了智能时代,各种智能技术和设备也在图书馆中得到应用,自动化借阅系统、自助打印设备、智能检索系统、智慧屏、智能机器人等也逐渐被应用到图书馆服务,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也正在构建当中,图书馆正在经历智慧化转型,逐渐步入智慧图书馆时代。
智慧图书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 年,是芬兰奥卢大学的艾托拉教授首次在《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一文中提出的,认为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指不受空间限制、可以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1]。智慧图书馆是与智慧社会、智慧城市等一脉相承的概念,国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政策关注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环境。2016 年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201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2]。2017 年,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指出:中国已经进入数字信息的新时代,构建健康文明、生态和谐的智慧社会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方位[3]。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到来,智慧校园的建设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关注点,智慧图书馆也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述背景下,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近年来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笔者对该领域近五年的发文状况进行梳理,以归纳文献的分布情况,概括主要的研究主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笔者以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检索来源,以“智慧图书馆”分别作为关键词和篇名进行检索,学科分类限定在“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别,时间范围为2016-2020年,期刊限定为CSSCI 和北大核心期刊,共检索到308 篇文献,排除会议邀请函、选题指南、书评、序言等不相关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295 篇,并采用定量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
笔者对相关文献的发表年份进行归纳,结果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知,近五年来智慧图书馆论文数量成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发文数量为30篇,逐年递增,到2020 年发文数量为92 篇,可以看到学者们对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越来越为关注,进一步推断今后的发文量会继续呈上升趋势。通过对智慧图书馆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可知,我国该领域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10年,是严栋发表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一文,该文首次从理论上对智慧图书馆的涵义进行了界定,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与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化设备的结合[4]。我国学者对智慧图书馆领域的关注始于2010 年,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图1 2016-2020智慧图书馆发文量统计
对近五年作者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作者数量共为452 人,其中发表论文为3 篇以上的作者有28 人,占总体的6.19%,发表两篇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5 人,占总体的16.6%,其余83.4%的作者发文量均为1 篇。可见,该领域的核心作者较少,大多数作者的发文量为1篇,并没有持续关注。作者的发文数量是衡量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一个领域的高产作者引领着该领域的发展。表1 列出了前10 位高产作者的发文量,如表1 所示。由表可知,排名前10位的作者均为发表论文5篇以上的作者,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邵波,发文数量为11 篇。从发文机构来看,大部分学者来自高校学院或图书馆,有两位学者来自于科研院所。
表1 近五年智慧图书馆研究高产作者及发文量列表
笔者对智慧图书馆研究论文的期刊发文量情况进行统计,以了解该领域的核心文献源。刊载了智慧图书馆相关文献的核心期刊共有30 种,选取刊载10 篇以上的期刊作为考察对象,共计13种,占比43%。发文分布情况如图2 所示。其中,《图书馆学研究》载文量最多,为37 篇,其次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和《图书馆》,分别为29 和28 篇,前三种期刊载文量共计94 篇,占总数的31.9%,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领该领域研究的作用。
图2 近五年智慧图书馆核心期刊论文发文量分布
关键词是对一篇论文核心观点的概括,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和方向。在笔者选取的295 篇文献中,共有关键词581 个,笔者选取出现词频大于4 的35 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如表2 所示。除“智慧图书馆”外,“智慧服务”“人工智能”为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词频分别为56 和27 次。对高频关键词的类别进行简要归纳,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1)从针对的图书馆类型来看,词频较高的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融合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其中对于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受到最多的关注。(2)从技术层面,人工智能、大数据、情景感知、物联网、区块链、移动视觉搜索、5G、互联网、用户画像、机器人、云计算和RFID 是较多被学者们探讨的技术类别。(3)从图书馆服务层面,智慧服务受到最多的关注,其次为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学科服务、服务创新、服务模式等。(4)除上述外,智慧馆员的培养、用户隐私保护、图书盘点也为高频关键词。
表2 近五年智慧图书馆相关研究关键词分布
关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谢珍、陆溯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用户为中心,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各种智能设备,整合馆内资源,实现深度感知、广泛互联的管理和服务[5]。李玉海、金喆提出智慧图书馆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将图书馆的管理与智能感知和计算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服务[6]。高颖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保存和管理,并以此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无空间、时间限制的服务[7]。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包含了资源、技术和服务等维度,资源包括文献资源和空间资源,资源是开展各项服务的基础。技术是智慧图书馆运行的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形式,可以说,技术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图书馆各方面的运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智慧服务是核心,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发挥功能的主要形式,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建设中,改善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增加了服务内容。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构建了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理论框架,用于指导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实践。根据理论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理论框架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纳入到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中来解读,认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微观层面的理论框架是从图书馆内部出发,认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馆内各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发展。例如:王静、宋迎法等基于SFIC 理论构建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协同治理模式,认为智慧图书馆建设应是政府、大学、图书馆、行业协会和用户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过程,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在整个过程中会影响到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8]。李通基于生态理论构建了智慧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将其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知识资源、知识主体、知识环境和知识技术几个方面[9]。
在技术层面,许多学者基于新兴技术从整体上构建了智慧图书馆技术框架。武洪兴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智慧图书馆建设框架,该框架由物联网的基本架构组成,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10]。侯松霞构建了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模式,从体系结构、运行模式和服务模式3个方面进行了介绍[11]。
用户服务是图书馆体现自身价值的基础。图书馆通过各种服务形式来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形式包括: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文献传递、读者培训、馆际互借、阅读推广、学科服务等形式。图书馆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扩充着服务内容,更新服务方式。智慧服务是伴随着智慧图书馆建设产生的服务形式,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与传统服务形式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上的改变。有的学者指出,智慧服务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服务,是基于海量的信息资源,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数据交流与传输,适时地为读者提供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服务[12]。智慧服务的内容既包括智能技术应用对传统服务的提升,又包括服务模式与形式的创新。
3.3.1 智慧服务调查研究
许多学者通过调研考察了当前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开展情况。赵苹通过对39 所985 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总结了8 个方面的智慧服务建设内容,分别是智慧借阅服务、发现服务、学科服务、个性化服务、空间服务、咨询服务、移动服务和智能设施创新[13]。乔红丽、王晓东对42 所双一流高校进行调研,将智慧服务划分为资源服务、咨询服务、学科服务、智能设备服务、空间服务和培训服务6种类型[14]。李慧、付莲莲对《2018 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全国排名前20 所高校图书馆以及30 所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指出,目前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比较传统,大多数图书馆提供推荐服务,而开展智慧推荐服务的图书馆比例相对较少[15]。因此,现阶段图书馆对智慧服务的开展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将新兴技术用于服务创新是需要学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3.2 智慧服务建设框架研究
学者们从不同层面构建了智慧服务框架,从整体层面为更好地开展智慧服务提供了理论指导,包括理论框架和技术框架。孙守强从协同理论的视角构建了智慧服务框架,包括资源整合层、网络连接层、信息交互层和智慧服务层几个层面[16]。钱丹丹、刘洋等依据分层理论,将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架构分为物理设备层、数据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和知识门户层[17]。从技术层面构架的理论框架包括用户画像、情境感知技术、AI、5G、知识图谱、边缘计算等。韩业江、董颖等基于情境感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情境感知智慧服务系统,包括情境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情境处理层和智慧服务层,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检索和服务[18]。
3.3.3 服务创新研究
智慧图书馆情境下对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带动了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型,将新兴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可以带动服务模式的创新。例如:智能环境为传统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赵发珍、杨新涯等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深入挖掘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服务[19]。茆意宏、朱玲玲等探讨了智慧阅读服务的相关概念,认为智慧阅读服务是在传统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加入新兴智能技术元素,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服务效果[20]。
学科服务在智慧图书馆背景下也有了新的提升,许多学者对智慧学科服务进行了研究。刘妍、王天泥分析了国内外学科服务的典型案例,构建了智慧化学科服务模式,包括基础支撑、核心服务和用户需求3 个部分[21]。董同强、马秀峰通过调研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结合新兴技术设计了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学科导航门户、定制推荐服务、交互研讨空间和学科资源管理[22]。同时,图书馆对各种新兴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一些新型的服务方式得以开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和设备被应用于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如利用智能机器人提供咨询、检索等服务;图书馆智慧大屏可以实时显示图书馆大数据,包括读者入馆量、借阅排行等信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被更多的人使用,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提供信息的App 成为人们获取和交流的重要来源,这种情况也促使图书馆通过各种移动智能设备来开展相关业务。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是在传统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上,将大量智能元素融入软件和平台的开发中,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用户数据,为读者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因此,移动智慧图书馆的功能不仅包括了传统图书馆业务中的相关功能,如个人信息、借阅信息、新书通报、资源检索等,还包含个性化推荐、实时数据提供、位置导航、智能借阅、智能导览等智慧服务。移动智慧图书馆服务功能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手机App 等方式实现。
近年来,微服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黄丽芳通过对高校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了图书馆微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读者登录和管理员模块,其中读者登录模块包括微阅读、微服务和我的图书馆3 个部分[23]。杨佳雨、周玲元等设计了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微服务模型框架,提出服务内容包括选座服务、个人账户和互动平台3 个部分。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微服务可以满足读者碎片化的阅读需求,提高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水平[24]。可以说,随着各种智能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服务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利用智能手机开展微服务的形式也会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基于智能技术的新兴图书馆服务形式。
与新一代智慧图书馆平台相关的词语包括“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等。有学者指出智慧图书馆平台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可以全面感知、记录、解析与交流互动的自组织系统[25]。智慧图书馆平台不仅涵盖了传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还可以实现多种处理功能。目前已有的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包括FOLIO、NLSP、Alma、WMS、Sierra等。董同强、唐晓旺等将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划分自动化服务和智慧服务,并将其总体架构划分为感知层、资源数据层、技术处理层、应用层和用户交互层[26]。谢蓉、刘炜等指出以FOLIO 为代表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是一种全新的模块化应用环境,是未来的发展方向[27]。在平台建设实践方面,邵波、张文竹介绍了南京大学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NLSP)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该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纸电数资源的一体化智能采购和管理,馆员可以在资源采访、系统监控、用户服务与决策时进行一体化操作[28]。
根据对文献资料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传统业务流程包括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等内容。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传统业务也面临着智慧化转型。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书刊的采访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采访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涂佳琪、杨新涯等学者提出,通过设置采访规则、指标及权重,可以让系统智能化地筛选纸质文献[29]。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基础,其资源类型包括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馆藏范围又增加了对各种数据资源的存储。智慧图书馆情境下对馆藏层面的研究包括对馆藏资源利用率的评价、馆藏资源揭示方法、排架方式、馆藏优化等方面的内容。有学者指出,现有的馆藏利用评价模式建立在对外借图书数量统计的基础之上,而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对RFID 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馆藏评价增加对阅览数量统计的部分[30]。在馆藏排架方式上,杨爱华、李子霄基于读者检索行为研究了智慧图书馆开架书库的排架方式,认为现有的图书排架方式不是最高效的排序方式,可以在排架时按索书号进行有序排列,向下分类至同类书只有100册左右时,允许随意排列,这对于读者在实际查找书籍时的效率影响较少,且可以节约人力成本[31]。樊慧丽、邵波介绍了南京大学图书馆基于RFID 的智能机器人图书盘点系统,分别介绍了其工作模式、实践效果、优势与不足,提出智能盘点在效率、准确率、减少成本上比传统盘点更有优势[32]。
智慧图书馆建设需要一批能够操作各种智能设备,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专业人员来开展各种服务。为适应智慧图书馆情境下的各种需求,图书馆员需要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智慧馆员需要具备的能力除了传统的业务能力之外,还应包括对新兴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数据分析和管理等能力。不仅能够使自身熟悉平台操作、熟练地开展各项业务,还应成为用户的向导,为不能掌握新技术的用户答疑解惑,图书馆员不仅是新技术的创新者,还应是培训者、传播者。同时,为用户提供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也将成为智慧馆员的重点业务内容。杨林霞认为,开发馆员智慧,促进普通馆员向智慧馆员的转变是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面[33]。建设智慧馆员队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提升馆员素养,进行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可通过举办讲座、参观、委托培养的方式进行;二是补充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对各种新兴智能技术的应用,除了被学者们经常提及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RFID 等之外,用户画像技术、知识图谱、可穿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SoLo-Mo、Zigbee、二维码等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将各种技术融合使用,才能发挥技术的最大价值,不同的智能技术有它独特的发挥作用的领域。例如:郭利敏、葛亮等将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数字人文古籍汉字的元数据加工,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古籍数字化中对古籍汉字的识别,辅助古籍汉字的元数据加工工作[34]。柳益君、何胜等提出知识图谱技术可应用于智慧检索、个性化推荐、智能问答等服务,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提供技术支持[35]。施国良、谢泽宇等将复杂网络、图数据库、图算法等技术应用到图书馆数据分析和挖掘当中,运用图数据库技术构建复杂网络,探索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数据挖掘在用户个性化推荐服务、用户画像及智能问答等方面的应用,以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36]。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技术会不断地被应用于图书馆实践当中,探讨其可行性,以发挥技术的最大价值,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随着人们数据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数据保存、获取和利用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变化使图书馆也不断地改善自身业务,促使图书馆创新了传统业务流程,如增加了数据馆藏,提供数据服务等。图书馆数据管理既体现在对各种数据资源的保存和整理上,也体现在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使用上。智慧图书馆建设离不开对数据的获取,新兴技术的应用更是建立在对各种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基础上,但是对用户数据的获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因此对数据保护制度的建立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关于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建立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规定,有的学者认为,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有关的法律政策可以作为图书馆提供相关服务的政策参考。例如:陆康等学者提出,在缺乏AI 法律规范的环境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37]《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38]等制度为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了伦理规范的参考依据。对数据获取的保护,应在图书馆制度层面进行完善,建立相关制度规范。谢珍、陆溯提出应在数据收集阶段和使用阶段加强管理,按照一定的原则使用数据,明确数据使用权限,并进行记录和审查[39]。除此之外,也应完善相关技术,减少技术漏洞,加强对数据泄露风险的防范。
笔者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近五年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通过文献调查显示,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从2010 年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属于新兴研究领域,并且近五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呈逐年递增趋势,因此可以推断相关成果数量会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文献的内容分析,笔者主要介绍了9个研究主题,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体系框架研究、智慧服务、新一代智慧服务平台、微服务、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传统业务研究、智慧馆员培养、智能技术应用和数据隐私保护研究。
智慧图书馆建设体现在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服务内容的改变,还包括如采访模式、排架方式、馆藏体系、智慧馆员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空间建设、智能技术应用、数据伦理规范、评价体系等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内容。部分学者开展了关于智慧图书馆情境下的实证研究,如建设现状调研、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的智慧图书馆研究、智慧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等,但该部分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对其关注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技术密不可分,但是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理论架构、制度规范、评价体系等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学者们应进一步加强对技术之外层面的探讨,从多角度讨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可行路径。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认为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研究多停留在对智慧图书馆理论框架的构建上,关于实际建设案例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数作者在文章中探讨了本馆建设实践。(2)相关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服务内涵的理论辩证、体系框架构建以及技术应用上,对于智慧图书馆评价指标构建、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足。(3)对国外智慧图书馆建设案例、相关政策的探讨较少。(4)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文献分析和网络调研方法为主,缺少对其他研究方法的应用,如专家调查法、访谈法等。
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实际建设案例研究,从实证角度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对已有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经验的图书馆进行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本馆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2)现有研究多为从整体层面进行的智慧图书馆理论框架构建,对于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各个具体领域,也应加强探讨,如智慧图书馆微服务研究、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建设等。(3)应加强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通过调查相关网站和文献梳理,了解国外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情况。(4)对该领域的相关学者、专家以及图书馆馆长、业务工作者进行实证调研,了解其对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观点、态度、意见等,加强其对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