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锋
(南阳师范学院 院长办公室,河南 南阳 473061)
2022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迎来了创刊二十周年。在二十年的办刊历程中,《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守社会主义学术理论阵地,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刊发最新学术成果,突出师范性、学术性、特色性,为教育教学研究、学术研究服务”的办刊宗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几代编辑人的精心呵护和默默付出下,已步入风华正茂。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前身为1986年创刊的《南阳教育学院学报》,但是一直为内部刊物,直到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南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南阳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南阳师范学院,《南阳教育学院学报》也开始申请更名。2002年,《南阳教育学院学报》正式更名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至此,南阳师范学院拥有了《南都学坛》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两种学术性期刊。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积淀,再加上两校合并,学术资源整合,看似刚刚创立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却表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2003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其中八期为文科,四期为理科。2018年为整合学校期刊资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改为双月刊,其中四期理科,两期文科。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一贯坚持以质取文,编发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优秀稿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刊发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转载,转载量在全国师范学院学报中名列前茅;影响因子逐年提升,影响力指数在河南省期刊中名列前位。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2006年、2008年、2010年被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6年、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11年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被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3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入选为CHSSCD来源期刊;2014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词学论坛”被评为特色栏目;2019年获得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词学论坛”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20年被评为“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2020年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南阳师范学院是豫西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本科院校,也是我国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由专科院校首批升格的本科院校之一。2011年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2017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高校”予以重点建设。
作为学校的学术窗口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始终把“特色办刊”作为发展的灵魂。作为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社会科学版开设有“思想文化研究”“政治研究”“法律研究”“词学论坛”“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其中“词学论坛”为特色栏目;自然科学版开设有“区域环境与资源开发”“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
2002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文科创办“词学论坛”栏目,该栏目定位准确,以宋词和清词研究为重点,文献考据与理论研究并重,推出了一批在词学研究领域堪称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论文,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作者队伍。该栏目在长期办刊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学科优势,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叶嘉莹教授、钟振振教授、王兆鹏教授、杨海明教授、孙克强教授、谢桃坊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均对“词学论坛”给予了特别关照,不吝赐稿、指教。如今,“词学论坛”已成为国内独此一家的词学研究专栏,是国内外词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因其占据学术前沿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成果卓著,硕果累累,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性和拓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前景。“语言研究”栏目刊发了王宁教授、廖序东教授、尉迟治平教授、詹鄞鑫教授、徐时仪教授、冯蒸教授、张渭毅教授、黄明轩教授、李添富教授、侯精一研究员、郑张尚芳研究员等著名语言学研究大家的文章。所发稿件质量高、原创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资料价值。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凭借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调水工程渠首所在地的优势,以服务南水北调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理科版)及时开辟了“南水北调”专题研究、“艾草”专题研究等栏目。通过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为落实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设置“区域环境与资源开发”栏目,围绕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推动人文地理学科建设和南阳市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栏目,针对化学学科特点,通过有计划的选组稿,发表了关于配合物、化学合成及分析等方面的文章,并围绕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及结合该学科的地域优势,又进一步向药物化学的方向引导;对于物理学科,避开师范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大部分仅限于教学实验使用的劣势,经过走访座谈,确定了以理论物理、电子信息仿真实验为突破口的刊发策划,使物理专业在理论物理电子仿真实验方面形成优势。《南阳师范学院学报》通过刊发学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学校整体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助推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升了学校教师教学科研的创新能力,成为学校教学与科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同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还刊发学界青年学子的学术论文,在培育学术新人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二十年来,很多青年学子一直是学报忠实的作者和读者,有的作者已经从研究生成长为博士生导师。
二十年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其一,要感谢南阳师范学院历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成长的历程中提供了无私的关爱;其二,要感谢作者群体,正是专家学者对学报的信任,毫不保留地把新作交给我们,成就了《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学术地位;其三,要感谢兄弟期刊同仁,在学报成长的路上提供了无私支持和关爱;其四,要感谢自始至终坚守理想信念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团队,他们走访专家,多方讨教办刊真经,一遍又一遍地往返印刷厂,只为封面和内容的一字一色都不留遗憾,在策划组稿、选稿、编辑、三审三校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正是有了这支具有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的编辑队伍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才成就了《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今天的优异业绩。
二十年风雨兼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跨入新时代,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为己任,向高标准看齐,向兄弟期刊学习,办出风格,办出特色。高校学报的刊文质量、栏目特色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志,高校学报要与本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专家团队,壮大作者队伍,增强学报栏目特色,培育优秀编辑人才,与学校提出的更名大学和培育博士点发展目标同频共振,通过自身发展切实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要勇立时代潮头,敢领风气之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以强烈的历史主动担当精神,以坚定的文化自觉自信,以激情活力的创新创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阐释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