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与创新: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以社科学报编辑的视角

2022-02-17 05:50:58张天景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选题学报栏目

张天景

(南阳师范学院 期刊部,河南 南阳 473061)

2021年5月9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1]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也阐明:“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2]高校学报作为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传递科研信息、促进学术交流的桥梁,繁荣学术的平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发现和培育学术新秀、营造学术氛围、引领学术导向、助力高校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对学术期刊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鼓舞和激励着学报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下的新问题、新挑战,拓展思路,稳中求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高校学报要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

一、守正: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一)守住意识形态红线,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3]学术期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办刊方向、办刊理念,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引导人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报编辑作为学术文化传播的把关者,在具体实践中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深植根并回应现实重大命题,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二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新时代重大理论创新和理论阐释,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发表、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积极展示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重大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促进学术传播的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理论实践开展选题策划,敏锐捕捉、深入挖掘重大创新领域的学术亮点,使学术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现实。

三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高校学报在办刊中要重视所刊发文章的学术品味、学术追求和学术价值,充分发挥学报的学术传播、学术导向功能。当下中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许多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学报编辑应以敏锐的洞察力,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符合时代精神、关涉国计民生的优秀学术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呈现出的日益多元复杂性,不断地为每位编辑学人提出了新的重大选题任务。编辑要彰显学报引领学术、阐释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功能。审稿时要关注来稿是否深刻阐释和分析了现实重大理论问题,是否提出并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深层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学术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严谨性,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密切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程,努力以前瞻的眼光、敏锐的觉悟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舆论引导和理论支持,彰显并实现学术研究服务现实的功能。

(二)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净化学术风气

一要坚持质量为本,以质取稿。学报编辑作为学术论文质量的第一道“把关人”,对文稿的综合判断力,体现了编辑的基本功和创造力。面对日益复杂、浩如烟海的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学报编辑要通过认真仔细地反复审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质疑、求证、判断、筛选贯穿于整个审稿和编辑加工流程。编辑对来稿的判断取舍主要涉及选题、价值、结构布局、语言文字、参考文献、学术不端等多方面。其中选题判断要求编辑注重选题的政治思想性、前瞻性、创新性和现实性,以敏锐的眼光,密切关注、跟踪社会热点难点、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并找到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的契合点和新的生长点,以此为契机,判断来稿是否有新意,是否触及社会热点、难点,是否对党的现实重大理论做出深刻阐释和分析,是否紧跟并反映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生动过程。对来稿的价值判断主要是注重文章的政治思想倾向、社会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但学术更是社会的良心。编辑要对文章论题的正确性做出判断。文章的政治思想倾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旗帜鲜明地拥护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拥护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编辑还要判断论据的可靠性。论据必须紧扣并服务于主题,要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编辑审稿时可以利用网络引擎的超链接功能,核查原始文献和权威工具书,鉴别出学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优质论文。通过一系列的严谨判断、精心筛选,推介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将来”的学术成果。

二要坚守学术操守,抵御学术不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4]。编辑作为学报工作运行的主体和学术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学术论文质量的鉴别把关者,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体功能的作用,在选题策划、审读筛选、鉴别核查、编辑加工的创造性实践中,以锐利的、“披沙拣金”的学术眼光和丰富的审稿经验,筛选出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坚持学报的学术品味和学术引领功能。编辑的价值取向和学术造诣决定了其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编辑对所从事学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学术研究的制高点,从纷繁的信息中筛选出契合现实意义的社会热点、难点,对稿件做出精准的学术判断。编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编辑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具体运用和全面展示,而编辑的学术视野、学术积淀、学术敏锐度决定着编辑主体功能的发挥效果。

三要防止编辑权力的僭越或缺失。编辑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功能、抵御学术不端的同时,还要防止编辑权力的僭越或缺失。学报编辑的权力主要体现在审稿权(裁决权)和加工权(修改权)。编辑在行使职责所赋予的权力时,若是相关专业的学术素养不够,想当然地改动作者原本正确的表述甚至观点,就会导致编辑权的僭越。同时,当面对名气较高的专家时,编辑若无原则地顺从作者,放弃本应坚持的编辑原则,将导致编辑权的缺失[5]。随着学术研究的日益纵深发展,编辑要不断学习,追求进步,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唯如此,才能正确恰当地行使编辑的权力。

(三)重视编辑部的梯队建设,发挥资深编辑的“传帮带”作用

毋庸置疑,一个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高、目标一致、充满朝气的编辑团队能够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不断朝着共同目标迈进。结构合理要求编辑队伍的年龄、专业、学历、职称结构科学、合理,符合人力资源配置。科技部曾经规定学术期刊专职编辑人员的配备数量要求:季刊至少3人,双月刊至少5至7人[6]。但实际上大多数编辑部专职人员配备都没有达到要求,造成人手少、业务重、人员结构失衡等极不正常的现状,有的甚至会出现断层。编辑队伍建设决定着学报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一名合格称职、熟练掌握编校各个流程的编辑,至少需要3至5年。资深编辑担负着帮助青年编辑成长的重任,工作中通过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将职业生涯中长期形成的办刊经验、编辑理念、业务素养、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等传递给青年编辑,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年编辑的加入不仅以他们的蓬勃朝气为编辑部注入了活力,更以他们的思维敏捷、博闻好学、专业底气、渴求进步以及熟练的新媒体技术而有效地促进了编辑部日常工作的开展。一个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过硬的编辑团队,能在工作中互促互学、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形成良性互动的梯队效应,不断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

编辑梯队建设还体现在编辑部的领导能够充分了解每位编辑的特点上。工作中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将编辑部的办刊理念和每个阶段的目标内化于编辑心中。通过充分沟通交流,整合不同意见,使编辑深刻认识到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从属性和不可分割性。促成编辑自觉调整个人目标,将个人目标融入编辑部的总体目标,找到最佳契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在力促实现编辑团队总体目标的同时达成个人目标。最终形成良性的梯队效应,促进学报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选题策划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高校学报作为传播思想文化、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阵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辩证关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创新选题策划,密切关注现实并回应现实,引导学术界深入研究、阐释、宣传党的重大政策和理论创新,全力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聚焦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需求。

选题创新是学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推进学报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报编辑选题策划创新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以宽阔的视野、敏锐的觉察力,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理论的创新,把握选题策划的准确性和提高选题策划的前瞻性;二是运用中国知网搜索引擎的超强链接功能,搜集、梳理相关文献,通过大数据观察相关选题的点击率、下载率,分析读者的阅读倾向、关注点,快速感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精准策划选题,实现选题策划与服务现实的无缝对接,提高选题策划的创新度和精准度;三是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跟踪学术前沿动态,充分了解专家学者的所思所想和研究动态,积极向他们约稿[7]。

(二)栏目设置稳中求变

栏目是学报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的具体体现,明确传达刊文倾向,引导学界的投稿意向。栏目设置应紧紧围绕办刊宗旨,从高校自身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和地域优势出发,突出特色和重点,精心设置。高校学报服务于高校学科建设,其服务功能主要通过栏目的策划、设置和创新来实现。具体有以下三种设置途径:一是设置固定栏目服务重点学科建设,二是设置特色栏目彰显本校学科特色,三是设置专题栏目或临时栏目激活新兴学科研究。栏目的设置要遵循“稳中求变”的办刊规律:只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凝聚学术研究队伍、打造学术研究特色;“求变”是指栏目涵盖面的适时拓宽。这样,才能使得学报永葆特色和生命力。《南都学坛》的特色栏目“汉代文化研究”,正是立足于南阳丰厚的汉代历史文化底蕴和南阳师范学院的学术优势,于1986年第1期开设,当时栏目名称为“南阳汉代画像石研究”,1987年第1期拓展为“东汉文史研究”,1995年第1期又与时俱进地拓展为“汉代文化研究”[8]。该栏目的适时拓宽、稳中求变,正是学报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生动实践。

栏目的设置应遵循统一性、规范性、特色性、前瞻性、现实性等原则。具体地说,统一性是要求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凸显学报的办刊宗旨;规范性是要求栏目的整体设置及内涵外延保持高度统一和相对稳定,杜绝重复设置或虚设、滥设;特色性主要是指学报要凭借丰富的地域优势或民族特色而开设栏目;前瞻性是要求主编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密切跟踪学科前沿,具有学术预见性和引领性;现实性是要求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重大理论创新,服务于国家的教育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9],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栏目建设中,栏目的设置、撤销、适时拓宽、名称变化、先后次序,以及同一栏目中的文章次序,均需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尤其是栏目的设置、撤销或因势拓宽应遵循“稳中求变”的办刊规律,组织专家深入探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从前瞻性、创新性、差异性、现实性、社会影响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科学、严谨地论证。栏目经营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沉淀和积累,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实现栏目建设的创新性和持续性。

(三)管理制度创新

坚持编辑持证上岗,加强编辑业务培训。期刊出版管理规定要求编辑必须持证上岗。学报出版工作的专业性、学术性比较强,编辑部要求新进人员必须参加全国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才能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支持和鼓励每位编辑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编辑业务培训,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要求编辑踊跃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密切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研究前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选题策划质量,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

进一步强化编辑部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大数据环境下,学术文化的生产、传播、评价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以其开放性、共享性、迅即性、高效性、创新性不断为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注入活力。学报编辑可以借助网络服务平台发布推荐重大选题,引导学界深入探讨某一领域的前沿热点,及时告知学界编辑出版流程的相关细节;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参考文献核查,及时反馈审稿信息,实现编辑与审稿专家、编辑与作者随时交流互动;借助中国知网的“优先出版”进行网络首发,迅即快捷地传播学术研究成果,扩大社会影响。

创新完善编校工作流程,严把编校质量关。南阳师范学院期刊部在严格执行出版管理规定的“三审三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拓展为“五审八校”。“五审”分别为责编初审、外聘专家复审、副主编三审、主编四审、主管校长终审;“八校”分别为责编“一校”、编辑室汇合修改、责编“二校”、责编之间互校、作者根据责编的质疑进行全面核查和校对、全体编辑的第一次通校、责编“三校”、外聘专家通校、全体编辑的第二次通校。八个校次环环相扣,务实、高效地贯穿于编校加工的整个流程,严格把控稿件的编校质量关,实现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有效传播。

三、总结

党和国家对学术期刊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为高校学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激励每位编辑学人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学术文化传播的把关者、守门员,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鉴别稿件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刻坚守意识形态红线,对错误的观点、错误的思想和言论要坚决抵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深入阐释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学理支撑。编辑要坚守职业道德,一要坚持质量为本、以质取稿,坚守和弘扬学术正气;二要坚守学术之轨,抵御学术不端;三要防止编辑权力的僭越或者缺失。重视编辑部的梯队建设,发挥资深编辑的“传帮带”作用,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蓄积力量。编辑部要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选题策划创新、栏目设置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一方面,编辑凭借丰富的审稿经验、敏锐的学术眼光对来稿的政治思想性、学术创新性、服务现实性等进行鉴别和判断;另一方面,编辑作为某个专业领域的学术把关者,更要增强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真正做到“博学、审慎、明辨、笃行”,不断提高选题策划、栏目建设、组织约稿、鉴别判断、编辑加工、对外交流等业务能力。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及其工作难点,提出问题引领探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为最终解决现实难题提供智慧和方案。

猜你喜欢
选题学报栏目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栏目主持人语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