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路径探析

2022-02-17 02:28王建功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参政党党派民主党派

王建功

(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022年是民主党派省级组织的换届之年、政治交接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的座谈会上指出:“各民主党派要紧扣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用自身建设的新成效展示参政党的新面貌。”[1]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民主党派建设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能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党派组成的最核心、最基本的构成基础,是连接上级组织与下级成员之间的桥梁。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曾这样形容:“打个比方,基层组织犹如人的毛细血管,中央组织犹如人的心脏,基层组织建设好了,全党的各项工作才能像血液从心脏流到各个毛细血管一样自如流畅、上下贯通,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2]民主党派践行政治职能以及对于相关政策的解读与落实,都有赖于基层组织关键性作用的发挥。因此,其作用与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出台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中第十六条规定了“各级党委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支持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3]。由此可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也应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展开,这也构成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在这一内涵指引下,应努力将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成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和组织凝聚力,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基层组织,“具体到组织建设中,就是要建立起中央有凝聚力、地方有执行力、基层组织有活力的组织体系,即‘强化中央、夯实地方、搞活基层’”[4]。

根据这一内涵界定,纵览八个民主党派的基本章程,不难发现各个党派无一例外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着明确的要求。如:关于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基层组织首先是需要承接上级组织所给予的任务,贯彻落实好上级组织的政策决议,引导基层成员进行政治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对考察优秀人员进行培养教育。关于履职能力建设方面,基层组织承担着对基层成员的工作进行考核,支持和鼓励他们将做好本职工作作为首要目标,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处分措施,以推动个体成员不断发展和进步。另外,还要在生活上对党派成员体恤关心,以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工作。由此可见,基层组织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推动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基础,因涉及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方面面,也是个系统性工程。只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好了,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

二、当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共十八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建设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政党体系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不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对民主党派履行职能职责所提出的新要求”[5],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有待进一步加强

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领导班子建设[6]。调研结果显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人才整体结构的断层带来的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班子作用发挥不足上。一方面,由于各民主党派主体界别不同,分别集中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而这也使得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军人物强于各自专业领域。与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相比,当前缺乏在政治影响、社会引领上的高层次、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另一方面,与中共党组织领导班子工作的专职性不同,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构成上存在着专兼职主委的区别,基层组织班子成员之间存在着协调性不足的现象,集中表现在班子成员“各管一摊,各自为政”,在工作的系统统筹和步调一致的推动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发展的同时有待进一步完善

总体而言,伴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任务和要求,近年来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民主党派建设的政策和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7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新时代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等,为民主党派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各民主党派中央也围绕民主监督、组织发展等重点工作以座谈会会议纪要的方式制定了相关制度文件,如《内部监督纪要》《民主生活会纪要》《述职和民主评议纪要》等。可以说,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和完善。但是毋庸讳言,相较于民主党派宏观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还相对薄弱。截至目前,有的民主党派中央尚未出台有关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规范性政策;再如,在常态化政治学习制度、财政制度、审计制度、参政议政制度等方面各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细则或实施意见。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中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多数提到,希望能将党派市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支部的制度落实到位,用制度的刚性保障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壮大的同时有待进一步夯实

国以才治,政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任何一个组织兴旺发达的基石。自各民主党派中央提出“人才强党”战略以来,其人才队伍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统计显示,八个民主党派成员约有131.83万余人[7],广泛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是各行业的精英和代表性人物。但是在调研中,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党派成员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在人才队伍的结构上新进成员年纪普遍偏大,因为民主党派在发展成员上对人才层次、素质要求较高,一般新进成员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人才,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年龄的偏大。以民进为例,加入民进,一般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民进的主界别是教师人群,按照一般人才的成长规律,教师一般取得中级职称大多数在28岁,也就意味着相关的人才也只能28岁左右才具备加入民进的基本条件。具体到民进骨干会员,多是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或者在社会上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这都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加上“上热下冷”的惯常操作实践造成“上级重视基层忽视”现象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限制了人才队伍的发展。

(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逐步丰富的同时有待进一步规范

近年来,民主党派各基层组织围绕“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时代”等主题教育以及政治交接等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扎实推进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除了一部分专职人员外,相当一部分党派成员都有本职工作,特别是县(市、区)委会下属的综合性基层支部,存在着会员分散、本职工作繁忙、缺乏活动经费、没有固定活动场所、缺少专家型成员等不利因素。这使得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的开展,存有以下几种问题:一是成员组织起来难度大,出勤率不高。究其原因,各党派成员大多分散于各单位,彼此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缺少奖惩权,责权利关联度不大,行政纪律约束少,党派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上意愿不强。二是活动形式单一,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活动缺少党派自身特色和优势,有效性不高,党派成员以被动参与居多。三是活动带有浓厚的联谊化倾向,大大弱化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存在的价值。

三、新时代优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为民主党派组织的基石,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能的履行,关系到民主党派组织的社会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和效能的发挥。应通过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开展多样化的组织活动等方式,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

(一)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

2022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新春座谈会上着重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突出考察人选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道德修养,确保选出的同志真正靠得住、敢担当、能服众”[1],对民主党派组织领导人选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突出基层组织主委的引领作用。一个称职的主委,不仅要有对党派工作的热情、有为会员服务的意识、有把支部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的情怀、有把会员当成家人来待的胸怀,还要有沉下心学习、俯下身做事的担当。由于党派工作兼具政治性和业务性,基层组织主委要加强对统战理论政策、党派业务知识等的学习,努力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及履职能力,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履行主要责任人的职责。其次,要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只有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行动上、思想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更好地引领带动广大成员明辨是非、站稳立场,促进协同发展。再次,要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公开公平的基层领导选拔、任用考核制度,分时间、分阶段对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考评,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形成基层组织领导和普通党派成员之间的良性流动。

(二)加强制度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

制度建设以及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政党建设水平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一个成熟的政党,必然具有高水平和合理的制度。加强参政党建设,重在制度。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加强自身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中,明确把制度建设定位为参政党“自身建设中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保障性的建设,是工作经验的升华与规范”[6]。一是制度建设要立足党派特色。根据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律,在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统一、实体性和程序性统一、稳定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基础上,把加强制度建设与建立健全参政党的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民主党派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的制度,健全参政党的工作机制,保证参政党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制度建设要精准有效。参政党制度建设既要重视各项具体制度建设,也要注重各项运转保障机制的建设和操作程序的完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议事办事规则,增强领导班子的内部团结,提高凝聚力和执行力;建立谈心会制度,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健全参政议政机制,发挥参政党整体功能,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监督,保证民主党派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只有在合理的制度要求下,各民主党派工作的开展才能够向着更加有序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也才能促进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及基本建设。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推动新时代多党合作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8]这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特别是党派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着重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发力。积极争取党委部门支持,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坚持年初布置、年中督导、年底考核,使民主党派人才队伍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二是着重压实责任,工作机制助力。建立组织部门、统战部门沟通协作、联席会议等机制,在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环节上齐抓共管,共同物色人选、共同培养教育、共同考察人选、共同管理服务,全面做好党派干部的考察提拔、年度考核、日常管理等工作。三是强化思想引领,为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聚力。党派成员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党派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针对党派干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特点,以政治培训为引领,以培养高素质党外干部为目标,着力抓好源头培养和跟踪培养,不断强化教育培训,始终做好党外干部的“领路人”“护航员”,确保党外干部走在正确方向上。

(四)多样化的组织活动:基层组织建设的抓手

开展多样化的组织活动是民主党派各基层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命职责的体现,也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共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特色优势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各民主党派及其基层组织围绕当前工作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大力开展调研活动和专题研究,及时梳理总结经验、发现研究问题,为共同抗疫、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建言献策,在投身经济社会大局中展示参政党风采,以积极的担当作为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一是把参政议政工作融入组织活动。组织骨干力量走进基层进行走访和调研,培养成员关注国家发展、民生疾苦以及为民鼓与呼的热情,培养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二是把社会服务工作融入组织活动。根据党派自身界别优势,参与社会服务实践,让党派成员在服务中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扩大民主党派组织的社会影响,提高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三是把“三创”工作融入组织活动。大力倡导党派成员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三创”工作,组织党派成员到企业走访调研,聚合党派成员力量出谋划策、共享资源、助推企业创新发展。举办大讲堂,把“三创”工作培训嫁接到会员企业,利用其优势为其他会员提供培训机会[9]。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发展壮大的根基,更是民主党派开展工作活动的平台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直接影响着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能的履行和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和效能的发挥。因此,要扎实做好基层组织工作,不断促进新时代下各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向着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参政党党派民主党派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党派我来的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三大特别政党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
再议民主党派的界别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