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然,赵 炬,赵 丹,孟 瑶,曹喜平
(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煤炭与化工产业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江苏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100;3.西安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48)
自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立德树人”确立为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以来,众多高职院校在如何进行德育与课业的有机结合方面做了诸多研究[1-2],任务要求教学活动要遵循“立德树人”这一项重大任务,教师要时刻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3]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明确了发展基调,随后国家出台多项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结合政治思想,形成“课程+思政”的统一模式,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将意识形态与政治思想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力量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广大教师群体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担当主要推手的重要角色,如何更好地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执行到位,这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责使命[4-5]。专业基础课作为一种为学习不同专业技术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高职院校学生掌握不同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对于教师而言,能够层层挖掘专业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巧妙地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是新时代高职教师在教学授课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乃高校发展之基,要坚持把思政教导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活动。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建设脚步的加快,众多院校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上取得了大量的显著性成果[6-7]。与此同时,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课程思政的本意是通过深挖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专业技术知识与思想政治知识同堂共学,将传统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教育同向同行,起到润物细无声式的传导作用。但是在如何挖掘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点,部分授课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梳理方法,只是单纯地将一些宏大的、宽泛的、粗略的时下热点政治元素进行宣传,只是机械式地将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空谈,未能将如何做事与如何做人进行有机融合。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已经理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差异点所在,但依然存在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互不相通,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不佳的现象。同时,未能采取针对性的制度保障措施,整体把控缺失,导致教师无规可循。
课程思政与育人活动是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的最有力措施,将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定义、实现伟大中国梦责任内化于高职课程教学中[8]。为了能有效地实施高职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教学,其保障体系必须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学校决策层须基于本校专业特色,制定出符合本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形成有措可依;二是各二级学院的骨架搭建,二级学院作为执行学校关于课程思政方针的主体,须有包含不同专业及课程体系内涵的“课程思政熔炉”,既能提供一个平台给教师去挖掘课程内涵,又可对不同专业的课程及授课教师加以提升和润色;三是不同专业授课教师的自我学习,积极主动学习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从而实现全员育人、持续树人的目标。
随着课程思政要求的不断细化和升级,众多专业课已经发展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课,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愈发显著,高职院校出现某一专业的不同任课教师,使用相同思政案例进行课堂展示,同时在讲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过度生硬,造成高职学生听觉疲劳和心理排斥。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大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培养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9]。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是针对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技能学习课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思政”是指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科目拥有进行传递机械设备安全基础知识与进行思政教育的双重教学作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与思政要素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以及满足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本课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素材,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立足于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的特点,从课程内容的理论知识结构和思想政治结构两方面,结合课程的技能目标和育人目标,对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工程方法、坚韧品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深挖和总结,并且通过日常课堂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作用。
孙春兰在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上强调,要重视和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做“大先生”。2021年3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0]中明确提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高职教育的深层导向作用是要融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坚定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将课程知识的体系性和时下国家政治方向、行业发展进行充分融合,关注国家在制造发展、技术突破、社会效益、服务人民等方面的显著成就,始终以正确的、符合当下主流的思政理解力对待课程知识传授。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要始终将“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师德宗旨,这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又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首要任务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材内容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精神食粮,只有教师提前吃透教材,理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才能领略专业技术知识要旨,才能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思政要素,通过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教师的课堂授课中,从而发挥所授课程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功能。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树立崇高追求。学校定期更新教学教案格式,适时适当修订教案内容,增加教学思政元素模块,凸显课程育人要求,去繁存简;学校定期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建设目标中完善育人目标,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教学学时,通过二级学院集体讨论、学校教务审查、省内同行会商、用人企业提议进行不断修改完善,保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扣当下国家高职教育的趋势,彰显本校专业发展特色,符合本校学生学情实际;学校每学年举行的包括思政课和专业课的“思政大练兵”活动,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思政提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校通过多种手段积极践行“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理想信条,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思政建设全方位育人发展的目标。
高职教师的首要工作责任是教育、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德能并重的技能人才,时刻秉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立德”是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德”,“树人”树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高职教师的教育理念、自我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更新。
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在工作上是务实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安排上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二是课堂教学上有利于高职学生的知识汲取。因此,必须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从教师和课程的关系上进行改变。课程是高职教师基于知识脉络,重新构筑适合学生能力特长与职业兴趣的各种教学情境与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习得学习经验的媒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环境,高职教师需要从坚定执行课程内容转变为创新开发和建设课程内容,而开发和创新的焦点是在广大学生上,充分凸显学生作为课程设计的目标对象和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推手作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既有机械理论原理的讲述,也有机械部件运动的操作,在课程设计上,依据教学目标、课程性质,从课程所涉及的不同领域、行业、文化、历史的差异性,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非常自然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堂之中。
二是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进行改变。要从以往的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灌溉式”教学,转变为是教师引导学生学的“指引式”教学,同时教师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授课人角色,而是旁敲侧击式的引导者、促进者角色。教师只有将立德树人的全部内涵运用到思政教育过程中,才能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是通过教师在日常课堂授课中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煤炭类“双高计划”院校,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行了诸多实践,机械设备安全技术作为本校煤炭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蕴含的整体观念、有机和谐等机械思维理念都是思政教育的源泉,形成了完备和系统的思政理论体系。以“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为例,介绍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
教师在知识传授时,以问题为有效切入点,能够较好地把育人宗旨有机地融合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通过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时下流行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教师作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帮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理解专业课知识,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更为直接地把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
在整个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的知识点结构编排上,在讲授到“机械的定义”时,由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内的施工现场起吊机械作业过程,观看“基建狂魔”“大国重器”专题视频,教师抛出问题。学生以“施工现场起吊机械”作业过程中的运行特点为小组讨论任务,学生集体探讨和分析总结,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机械设备,如“施工现场作业”“高压维修高空作业”“筑路作业”出发分析,引出对机械定义的理解;从常见的机械活动中分析机械设备的运行特点,如机械设备一般具有较大的体积、运动速度比较缓慢、在人员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容易导致机械伤人事件的发生;从机械的发展历程延伸到机械整体性安全的要求,适时融入家国情怀思想。
教育应以德为先,要筑根育魂、浸心启智,课堂教育更是宣扬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应用,课堂知识展示的方法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在互联网信息的冲击下,碎片化、零散化、分布式的知识编排愈演愈烈,使传统形式的知识讲授遇到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知识的更新,尤其是加强知识传播方式的创新,以丰富的展现模式、多彩的课堂氛围,推进课程知识的传授。
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多场景、多角色、多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在讲授“起重机易损零部件”时,将课堂移至工程实训室内,通过现场观察并动手操作真实机械部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对机械的部件和功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讲授到“起重机工作机构认识”时,教师通过与施工现场人员问询沟通、操作无人机,让学生目睹施工现场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各结构的工作过程及结构之间是如何衔接配合的。在讲授到“压力机加工操作使用”时,通过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佩戴VR眼镜,操作仿真设备,让学生“亲临”施工现场,从视觉、听觉、触觉上身临其境感受机械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帮助学生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机械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从机械的安全操作过渡到我国机械加工发展的水平,多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改革开放给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动力。但与此同时,在一些高精尖的技术领域,如精密仪器制造技术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影响了我国科技产业、机械制造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教师可导入思政要素,激励广大学生要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尤其是在国家受制于外国的技术领域中多结硕果,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深刻认识心中远大理想抱负实现之路道阻且长,叮嘱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立德树人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需要高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包括必需的专业知识理论、思想政治意识、专业情操修养、课堂组织能力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讲授过程中,从早期机械“要我安全”式的被动安全防护,发展到如今机械“我要安全”式的主动安全防护,让学生了解到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形态,时代总是向前不断发展的,教师的自我认知在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也在发展,教师要用同理心搭建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价值认同的桥梁,使学生真正切实感受到教师带给自己的价值影响,这对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能力,也是衡量高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不仅要靠教师自身的学习,还要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保障,还需要教师有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感知学生、认同学生的同理心。教师只有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将思政要义根植于自身教学,才能够逐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授课质量,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时代发展、匹配时代潮流的技能与思想并重的新时代毕业生,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意识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涵养的培育与塑造。
基于高职学生的学情与习惯,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课程中采用多维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适时引入思想政治元素,引导学生用高超绝伦的机械技术和锐意进取的拼搏斗志去服务祖国社会发展,通过育德、树人相结合,让专业课程有了温度和生命,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育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