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活动”的“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2022-02-16 05:58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初级中学韦文进
中学数学 2022年4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初级中学 韦文进

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新课标给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应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落实有效的学生活动,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格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深入所学内容,展开主观、高效的数学学习,这一点也同样体现于核心概念教学实践.基于这样的观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情境—活动”式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化.以下我结合“有理数的加法”这一教学实例展开简单剖析,谈谈基于“情境—活动”进行的教学设计.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情境1:小刚沿着某路向东行进a米,然后继续向东行进b米,请问:两次一共行进多少米?

学生活动:通过已知条件就能够准确辨析:根据已知条件,a、b都应当为有理数;根据问题能够了解这是两个有理数的相加,这样便能够顺势引入本课的课题.

2 引导自主探究,归纳加法法则

情境2:根据情境1的分析,请大家认真思考,梳理出a、b两数在符号上存在哪些可能.

学生活动:根据已有认知进行总结:同为正数、同为负数、一正一负、加数中至少有一个为0.

教师活动:当学生完成分类之后,还需要结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立足于不同的情境,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展开深入讨论.在提出问题之后,应当给予学生相应的提醒,引导学生注意已知条件的真实含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建立数轴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形象认知,在这一数轴中,取向东为正方向.

情境3:如果将a、b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有理数,在进行加法运算的过程中,你认为能够得出哪些结论?是否能够从中推导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

学生活动:建立合作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梳理讨论具体的处理方法,预设可能呈现的结果.

预设1:同为正数.为a、b赋以任意值,例如,a=20,b=15,然后将对应过程呈现于数轴上.根据数轴可以发现a、b之和为35,写成算式为(+20)+(+15)=+35.

图1

对这一过程而言,教师应当预设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运算过程,即使不用数轴也不会出现计算错误.此时,教师应当给予相应的提醒,使学生了解使用数轴的根本目的并非是使计算过程更简单,而是呈现分析过程.还要告知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当涉及其他类似的知识或者问题时,也可以利用数轴,一方面,可以简化已知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找到有效的解题思路.

预设2:同为负数.假设a=-20,b=-15,利用数轴呈现a、b两数并揭示对应过程,如图2.可以将这一过程转化为具体的场景:在这两个阶段,小刚都是向西行进,第1次行进20 米,第2次行进15 米,最终行进的距离为-35 米,由此得出算式:(-20)+(-15)=-35.

图2

预设3:一正、一负.假设a=+20,b=-15,将具体的对应过程呈现于数轴上,如图3所示.针对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情形:在这两个阶段,小刚呈现出了两次不同方向的行进,第1次向东,第2次向西,确定最终的行进距离为+5 米.由此得出算式:(+20)+(-15)=+5.

图3

预设4:对情形3中b的值进行修改,假设其为-25,具体的意义又该如何?如何利用数值对其进行处理?如何理解这一过程?结合数轴对应的过程可以发现,在这两个阶段,小刚分别向东和向西行进,第1次是向东,第2次是向西.此时可以将其理解为:当向东走完之后,向西的路程要超过向东,也就意味着向西行进要超过原点,最终位置在原点西侧5 米.由此得出算式:(+20)+(-25)=-5.

图4

对预设3、4而言,如果仅仅依赖于学生的自主讨论,很难准确把握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所以,在具体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深入其中,选择合理的契机,旁敲侧击给予启发.当然,启发应当点到为止,不管是画图还是具体的运算过程,都应当由学生自主完成.

预设5:假设a=0,b=-20,此时的运算过程可以利用算式表示为0+(-20)=-20,就此理解为:第1阶段没有移动,第2阶段向西行进20 米.

预设6:假设a=+20,b=0,由此可得出算式:(+20)+0=+20.

预设7:假设a=+20,b=-20,由此可得出算式:(+20)+(-20)=0.

预设8:假设a=-20,b=+20,由此可得出算式:(-20)+(+20)=0.

a、b同取值0的情况相对简单,在此处不做过多讲解.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之前的讨论,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以此形成最终的结论,然后对上述情形进行分类.以此得出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

(1)同号相加:(+20)+(+15)=+35,(-20)+(-15)=-35.

(2)异号相加:(+20)+(-15)=+5,(+20)+(-25)=-5,(+20)+(-20)=0,(-20)+(+20)=0.

(3)含零相加:0+(-20)=-20,(+20)+0=+20.

学生活动:通过梳理和归纳,已经基本完成了雏形的架构,此时需要结合教师的引导,对具体的法则进行归纳及完善.

最终结果如下:

(1)如果相加两数为同号有理数,其结果取相同符号,相加的是绝对值.

(2)如果相加两数为异号有理数,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以下分类:①绝对值不相等,其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得数是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②绝对值相等时,结果为0.

(3)对任何有理数而言,在与0相加之后,其结果仍然是这个有理数.

学生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练习,由学生自主展开训练,目的是巩固法则、熟悉法则.针对练习的设计,应当能够涵盖所有的加法类型,也要有效控制题量,应当维持在8~10题,既能够实现有效的训练,也要确保不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

教师活动:在带领学生归纳法则的过程中,应当突出强调其中的要点:其一,要针对两个有理数所有的符号类型进行判断;其二,为其匹配相对应的运算法则;其三,确定得数的符号,然后利用绝对值完成运算过程.

3 组织体验探索,深化法则认知

学生体验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确保其中存在一个负数,将其填于○和□中,分别完成计算○+□和□+○,然后对比计算结果.

学生活动:上述计算过程应当由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尝试探索结论.经过学生的反复实践之后,发现任何一组有理数都能够满足○+□=□+○,由此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认知:在有理数运算过程中,加法交换律同样成立,即a+b=b+a.

学生体验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确保其中存在一个负数,将其填在○、□和◇中,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和○+(□+◇),然后对比计算结果.

学生活动:这一过程仍然由学生自主完成,尝试将有理数代入相应的位置,尝试进行运算,并尝试推导结论.对于任何一组有理数而言,都能够满足(○+□)+◇=○+(□+◇).就此可表明,在有理数的运算过程中,加法结合律同样成立,即(a+b)+c=a+(b+c).

学生活动:教师所设置的例题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引导其灵活运用不同的运算规律,以实现对问题的简化和优化.结合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学生顺利完成课堂内容的归纳和梳理,具体如下: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及运算规律,展现数轴在加法处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最后由教师布置作业,这样就能够将课堂学习顺利延伸至课外,实现更深层面的理解和认知.

以上是以“有理数的加法”为例展开的教学设计,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安排,既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际活动的参与度,也能够主动探寻知识、发现知识,全身心投入其中.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所掌握的不仅是数学知识,也习得了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还能够实现更有效的延伸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