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宏
两年前的10月,结束新疆对口支援的徐博来到新华时评工作室。
徐博身材魁梧、个头一米八多,头发卷曲,嗓音沙哑,与人交谈时从不委婉含蓄,基本单刀直入。他年少就读天津耀华中学,曾作为优秀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高考进入清华大学,先学英语专八,兼修日语、德语,后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先后任记者和编辑。
徐博新闻生涯最被人铭记的场面发生在2008年。
在汶川大地震中,他是第一批进入重灾区映秀镇的三位记者之一,在道路塌陷阻塞的情况下,他靠两条腿,一步步连走带跑抵达采访点。
地震发生时徐博在北京,得知灾情后他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前往灾区采访,理由是之前在四川分社锻炼过,熟悉当地情况。可当他抵达一线时,发现那里已经和他熟悉的四川大不相同。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想知道震中在哪里的时候,徐博已经行进在前往震中映秀镇的路上。在当时的条件下,道路、通信和电力设施被破坏,去映秀镇的桥梁全部断了,道路也被滑坡的山体掩埋。
新华社当时曾多次组织记者,试图通过水、陆、空等多种方式进军震中地区,但努力均告失败。在紧急之中前方组织了报道“敢死队”,再次冒险进发。在都江堰和汶川县交界的紫坪铺大坝脚下,随交通部到灾区采访的徐博加入了这支队伍。
他们先是搭乘军方的冲锋舟走了一个多小时水路,在距映秀镇5公里处登陆上岸。然后开始徒步翻越5公里长的山体滑坡路段。其实那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到处是整片坍塌的山体,数米高的巨石从山顶一直遍布到山脚下岷江中。加上之前的暴雨,岩石之间也都是随时可能将人吞没的泥石坑。行进间徐博曾险些被山上落下的石块击中,还有一次脚下的石头滑了下去,他身子猛地一歪,幸好用手中的竹竿插进烂泥才得以幸免,而眼镜却被甩下悬崖。
再危险,也要抵达现场,经过四个小时的跋涉,徐博等人硬生生走出一条路,抵达已经和外界失去联系好几天的映秀镇。对新闻人来说,抵达现场是第一步,接着则要传递真相,于是他们不眠不休开始投入到采访和写稿中,发出了第一批映秀电头的文字和图片。
稿件的背后是克服重重困难。“进了汶川之后通信是不通的,不仅普通市民,就是解放军都没办法向外面传递消息。但是我们当时带了一部海事卫星,可以发信息。”“不过我们电脑的电池很紧张,通常是用笔来记,写好稿子后,再输进电脑,然后发出去。”徐博曾回忆说。
作为记者,在极端情况下采访写稿反映的是对工作的忘我投入,而另外一些映照出人性光辉的小事更让徐博津津乐道:“我做的最令自己感动,或者说最骄傲的一件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有很多人困在废墟里面出不来,家里面很担心。我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家里人的电话记在本上。然后用电脑发出去,让后方的同志挨个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里人报平安。”
很多人都因为挺进震中映秀镇知道了徐博,但其实那只是他工作的一站。2009年重庆武隆山体崩滑、2013年西藏墨竹工卡县滑坡、2017年四川茂县山体垮塌……在许多突发灾难事件中都闪现着徐博作为逆行者、记录者的身影。
2013年,徐博深夜接到通知要紧急前往墨竹工卡县灾区,当时他夫人出于担心不想让他去,为此他俩还闹了矛盾。徐博从没在类似的争吵中获胜,但他每次都在满怀歉意收拾好行囊后一往无前。
“从一唱雄鸡天下白的过去,走到和谐稳定、欣欣向荣的今天,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在新中国成立7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在高楼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村庄里,在香气扑鼻的和田夜市中,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到处可见自信的笑脸,到处是忙碌奔波的追梦人……一个充满幸福感、获得感,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和田展现在世人面前。
70年前,万方乐奏有于阗传递着普天同庆的喜悦;今天,和田又奏响了一曲稳定和谐发展的壮丽乐章。”
徐博
1979年10月11日出生于河北沧州。1998年9月至2005年7月在清华大学学习,硕士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其间,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新疆经济报、新疆日报挂职,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新华社国内部任今日新闻编辑室副主任(新华时评工作室副主持人)、高级记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0月15日在北京去世,终年43 岁。
这是徐博2019年的作品《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奏响壮丽乐章》的开头。2018年徐博主动报名参加了对口支援新疆的队伍,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年,先在新疆经济报,随后在新疆日报。在一次次采访中,他的足迹遍布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用自己生动的文字,描摹着那里大美的景象。
在新疆,他干记者,也干编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疆日报践行“四力”,策划了一次采访行动,各个部门都派出精锐记者组成采访组,奔赴全疆14个地州,挖掘亮点新闻。被分派带队去博尔卡拉蒙古自治州采访的马健龙是徐博的老搭档。
每天采访结束,马健龙都会把当天采访的见闻和徐博讨论一番。徐博一直激励他,表面文章无好稿,好题材肯定不会浮在表面,再多跑跑,往远处走,往深处去,扎下去找肯定会有收获。但直到采访时间已临近尾声,采访团队都没有找到一个令人兴奋的亮点题材。
一天半夜,健龙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另一边徐博的声音传来:“要不,你就写个鸟事儿吧?”因为徐博从之前发来的照片上看到,阿拉山口的艾比湖里有不少鸟儿。他敏锐地察觉鸟的数量能展现艾比湖生态环境的变化。
受到启发的马健龙二次穿越艾比湖,深入到保护区内各个观测点挖素材,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采录下候鸟的观测数据,并对照最新的保护区生态修复数据,最终写出题为《水多了 地绿了 风小了 艾比湖自然保护区成鸟类重要栖息地》的稿件,发表在《新疆日报》头版显著位置。这篇“鸟稿”获得了当年新疆新闻奖一等奖,徐博是这篇稿件的策划和编辑。
在《新疆日报》特刊部工作期间,徐博编审稿件出名地下手“狠”。这源于他的认真负责,对过手的每篇稿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徐博编辑稿件的原则是,能删掉的全部删掉,每一句、每一字都必须有存在的价值。有一次,他把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稿,删改得只剩下百字左右,因为在他看来,稿子不能采访不扎实靠资料堆,更不能干货不够用废话凑。
对于记者传来的稿件,徐博告诉同事:“记者水平不足我绝对帮,能力不够我绝对带,但做记者必须尊重这个饭碗,这是态度问题。”
在新华社,徐博先当跑口记者,后又担任编辑。
初工作时,徐博在对外部工作,几年后又来到了国内部央采中心,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这个领域。
人社工作,千头万绪,但事事直接关系民生冷暖。徐博一头扎入这个领域,用大脑和笔做温度计,仔细标记时代。
好的记者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虽然上跑部委熟悉政策,也交了不少部委司局的朋友,但徐博更深知下抵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对于写出有热度的新闻更为重要。
淮安,地处江苏中北部,是徐博多次调研采访的地方。
10多年前,淮安在“苏大强”里还是吊尾的角色,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在社保方面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当时全淮安有近4万名下岗失业等困难人员,由于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没有能力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随着企业改制步伐加快,这部分群体人数不断增加,这不仅影响他们养老金水平,关系到他们晚年的生活,也会引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对整个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011年春寒料峭的时候,徐博带着问题到了淮安,深入一线采访,到基层挖掘素材,通过广泛走访和缜密调研,报道了淮安因地制宜的养老助保工程和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一体化机制。这一地方经验,在那之后得到全国推广。
跑人社领域期间,徐博写下《为了2.42亿农民工的福祉》《欠薪顽疾缘何久治不愈?》《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偏低为哪般》等一大批接地气、有热度的稿件。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得到一定的遏制,但仍时有发生,特别是每到年终岁首,问题尤为突出,清欠工作陷入前清后欠、边清边欠的怪圈……下决心设定一个期限,全面、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徐博曾写下这样的文字。他的这些稿件直面群众关切点,为劳动者说话,为困难群体发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与传播效果。
作为有经验的记者,徐博还很好履行了传帮带责任。对刚跑人社领域的新记者,徐博总是不遗余力地带领入行、协助指路。从引荐部委领导到介绍专家采访,从重要选题策划到热点新闻提示,倾力传授、热心指导。
□ 援疆期间徐博(左三)和对口帮扶的当地一家人合影留念
“辩证地看、发展地看、历史地看、联系地看”,徐博电脑显示器上的一张黄色标签上写着这样的话。虽然他的字并不俊秀,但将道理渗透进去,写出的篇篇带有温度的报道却真的好看。
在新华时评做编辑,是徐博新闻工作中最后一个岗位。
对评论来说,必须行文紧凑,逻辑缜密,经得推敲。为了加强业务素养,徐博学习一些经典著作来增长本领,于是他在办公室里经常捧着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研读,在背后的书架上还摆着金岳霖的《形式逻辑》、邓晓芒的《纯粹理性批评演讲录》。这些书的页眉页脚上写满了徐博的感悟,他还经常和同事交流阅读心得。
黑格尔的逻辑学晦涩难懂,但评论稿件却要求直接明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无疑对编辑有较高要求。面对众多不同风格的记者来稿,既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又给稿件凝形聚神,在这方面徐博总结出专属的“改稿逻辑工具”。
久而久之,徐博在修改稿件时形成了一个喜欢的句型:“往小里说……往大里说……”。这种表达口语化,很接地气,也显得条分缕析。到后来在稿子里一看有这个痕迹,大家都相视一笑,就知道那是他给稿件“动过手术”的独家痕迹。
好的评论符合社会的大逻辑,能推动向好的变化。2021年3月,徐博编辑处理了一条来自新华社吉林分社的稿件,评论的由头是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新兴学校教育用地长时间“规而不建”问题被曝光,南关区教育局表示将尽快开工,但迟迟没有公布具体时间。
“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小了说是失职懒政,大了讲是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这篇以《民生实事不能停在纸面》为题的评论写道,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发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吉林当地负责同志要求承诺的民生实事一定要如期实现,决不能失信于民。很快,徐博经手的这篇评论为当地带来了一所拔地而起的新学校。
新闻人严谨的逻辑是笔宝贵的财富,这不只体现在他对所有稿件的认真负责,夜班有时需等稿子,他经常熬到凌晨2点左右。今年7月,徐博下班后在家调阅稿件,凭借在相关领域多年跟踪研究,他在一篇稿件中发现有一处表述不准确,于是第一时间进行了修改,避免了错误的发生。
就在10月12日中午临走的那一刻,徐博还在牵挂工作,为重要报道精心做准备,“认真负责,心平气和”,他反复提醒自己。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讲逻辑的人,却很不合逻辑地骤然离开,留在大家心中的就只有一个远去的身影。更有家人、朋友、同事的悲恸与怀念。
纵有千般不舍,徐博还是离开了。从2005年5月写完毕业论文后进入新华社,到2022年3月写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他在新闻战线上不停奔波了17年。
在我们记忆中,徐博是个快意率性、性格十分鲜明的人。这几年他烟抽得少了,高兴时会喝上几口酒,每天都会手磨几杯咖啡。
在我们记忆中,徐博总会歪着头,咧着嘴,瞪大眼睛,以冷幽默来炫耀一些收获。
在我们记忆中,徐博心中有一方广阔的世界,他始终保持着一份赤诚、勇猛和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