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为伟
如果说参与党的二十大程序性报道是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那么在前期统筹推进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报道就是对日常工作的厚积薄发。
新华社摄影部集结国家摄影队精兵强将,从8月起推出迎接党的二十大特别策划——《镜头里的十年》共8期对比图鉴报道,在移动端被包括学习强国在内的各大平台转发,期期被全网置顶,实现亿级传播。同时,在发稿时兼顾传统图片通稿线路的播发,将新媒体端通过SVG(可缩放矢量图形)代码实现的互动切换效果,在传统通稿线路改回拼版照片的形式,回归传统,被《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众多重量级纸媒连续整版刊用。
报道的圆满和成功,离不开周密的策划。早在今年2月,在云集新华社各采编部门“最强大脑”的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策划会上,作为摄影部代表,我一直苦苦思索,如何能发挥图片报道优势、突出图片阅读的特点、守正创新做好这样宏大的主题报道。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在以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流量风口上,图片报道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当我通过梳理分析厘清了图片的优势和特点,也就找到了选题策划的金钥匙。
如今,手机端早已成为各大媒体抢占的阅读平台,在直播和短视频盛行的数字时代,图片报道的特点和优势正在于切口小、返璞归真、直截了当。你可能需要花10秒时间被带入一段短视频,从而了解到你可能想了解的信息;而在手机端阅读图片,你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远远小于10秒。不管是文字还是短视频,读者都需要顺着作者或编导的思路完成阅读;而在手机端阅读一组图片,读者可以随时快速划动到任意一个位置,去阅读感兴趣的图片。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日复一日处理的成千上万张照片中,不是每一张图片,都具有像《大眼睛》《春运母亲》之类让人过目不忘、直击心灵的影像张力。而图片报道的具象化、主题的单一性,以及画面与画面之间逻辑性、系统性不强,让图片报道略显单薄、信息量不够丰富,也制约着图片报道的更好传播。因此,我们首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策划,增强图片报道的系统性和信息量,以扬长避短实现更好传播。
回到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策划,要用图片充分展示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首先要将这十年来的变革和成就,梳理归纳成为不同的主题,再通过具体的故事、案例,由点及面反映这些主题。而对于照片来说,将时间跨度拉长,能够大大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厚重感,让一张张如散珠碎玉般的照片,化零为整串联起一个个生动故事。《镜头里的十年》这一主题便由此孕育而生。
有了主题和方向,便要开始对策划案进行细化。细化不仅包括具体选题和内容,还包括表现形式。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精神、回顾总书记近年来在国内调研的足迹,我们拟定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生态治理、科技创新等8个主题。
主题越宏观,报道就要越微观。因此,在具体选题选取上,必须秉持小切口原则,选题越典型具体越好。在与国内分社多次对接后,排除因疫情而无法成行采访的内容,最终细化确定了《村里那条路》《老巷“重生”记》《天文小镇“成长”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巢湖之变》《告别溜索》《穿越中轴线看北京点滴之变》《雄安,“未来之城”拔节生长》共8期选题。
在具体形式上,为了直观反映变化,我们明确了该系列报道的特色,特别设计强调了同场景10年间的影像对比,也就是通过收集整理,找到能体现显著发展变化场景的资料照片,并在相同的点位、用相同的构图重新拍摄。这就要求记者充分注重日常积累,充分盘活手里的资料照片,充分挖掘各种来源的老照片。
用对比图片反映变化的最传统形式,就是拼版照片。但由于拼版照片在手机端占据的版面位置较大,通过手机阅读体验并不算良好,而且两张画面同屏出现一定程度削弱了单张照片的视觉张力。为了让同一屏画面信息量更大、表现力更突出、互动性更强,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通过在新媒体展示页面中嵌入SVG交互代码,实现用户通过点击实现两张照片相互切换浏览的效果。这样既避免了有动图可能看不清画面就自动切换的情况,又能根据用户自主需要实现互动观看,而且大大提高了同屏信息量,让单张照片的视觉张力更加凸显。
从8月16日开栏推出第一期报道《村里那条路》,到10月10日推出系列报道的收官之作《雄安,“未来之城”拔节生长》,该系列保持每周一期的播发频次。从资料照片的选取,到SVG切换效果优化,再到手机端穿插于报道文案之中的分割版花的设计,总社编辑和分社记者在采访拍摄、编辑整合的过程中,都在不断落实推进选题的同时优化细节,确保了每一期的品质和传播效果。
□ 上图 2014年10月22日拍摄的下党村
□ 下图 2022年6月23日拍摄的下党村
在和参与记者交流过程中,大家普遍表示,资料照片的选取是最需要用心用力的一项工作,选对了资料照片,报道就成功了一半。而资料照片怎么选,画面中的细节非常重要。十年的成就变化,无一不是落在实处、落在细节的。画面中人物的穿着、神情,还有背景中建筑的一砖一瓦,都是反映十年成就变化的真实写照。
回顾开栏之作《村里那条路》,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曾徒步调研过的地方,这期报道无论是立意还是设计,都经过深思熟虑。特别是老照片怎么选、新照片如何对比表现,更需要抠细节,为后面几期报道立下标杆。编辑记者紧紧围绕“路”,在采访拍摄之前作了大量功课,通过整理照片、走访当地摄影家和有关部门、翻阅地方志,最终找到了3张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照片:一张是当地村民肩挑背扛修路的黑白资料照片、一张是下党村在改造提升之前孩子们走在破旧的村道去上学的照片,还有一张是下党村的旧貌全景。这些照片细节丰富,无论是画面中的人物穿着、神态还是背景房子的一砖一瓦,都写满岁月的印记,反映着过去下党村的贫穷闭塞和村民的生活面貌。今年6月,记者再次来到下党村,在同样的点位拍摄了对比照片,画面中汽车在崭新的柏油路上行驶,上学的孩子们欢快地走在平整干净的村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由于采用同点位同构图拍摄的表现方式,在呈现时又通过SVG代码实现同点位照片的点击切换,强化了今昔对比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对当地的发展变化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除了通过不同时间的对比照片增加报道的厚度外,每一期稿件还特别强调将镜头聚焦人,关注人的生活变化,将报道从单一的对比延伸出去,更立体、丰满呈现十年变化发展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比如《村里那条路》,通过对比照片,将脚下的路,延伸拓展为“致富路”“乡村振兴路”,拍摄了许多反映当地村民安居乐业、创业致富的照片。《告别溜索》,记者利用2011年拍摄的“溜索医生”邓前堆通过溜索出诊、乡镇邮政所所长桑南才通过溜索过江送信的影像素材,串联起他们现在开汽车、骑摩托车通过新建的大桥外出工作的画面,并通过图片表现当地其他居民出行方式的改变带来生活的变化。这样鲜活具体的人物故事,让报道主题跃然纸上,变得更加生动、可爱、可信。《雄安,“未来之城”拔地而起》,不仅在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的技术加持下,通过使用不同年份的卫星图片进行宏观对比,还采访了大量在雄安生活的人,有民宿老板、学生、回迁居民等,拍摄他们生活、工作、休闲等场景,让报道有血有肉,带有烟火气息。
除了通过新华社的用户反馈机制,不少媒体和受众积极评价该系列报道,更是证明了为岁月留痕的照片在这样长跨度报道中的力量。
人民网浙江记者站摄影记者章勇涛说,“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系列报道主旨鲜明、立意深刻,镜头画面富含感染力和吸引力。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践行“四力”,掌握第一手现场资料,照片排列具有逻辑思维,时间顺序先后展开,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系列报道为历史留存与现实实践提供珍贵影像记录,用图片新闻讲好新时代故事,激励鼓舞更多人奋进新征程。
《台州日报》摄影记者李昌正说,“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系列报道开头的“点击图片,看新旧变化”体验感很好,受众通过点击图片可以看到过去相同地方的老照片。这一种黑白与彩色、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 左图 “溜索医生”邓前堆在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溜索到江对岸出诊(2011年2月20日摄)
□ 右图 邓前堆出诊归来驾驶私家车过桥(2022年9月14日摄)
内蒙古晨报网总编辑陈永红说,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照片对比是“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系列报道的亮点,区别于传统的平铺呈现,通过让受众点击图片查看新旧样貌对比的方式更生动。
党的二十大报道已经告一段落,党和国家的事业进入新的征程。作为专注于影像表达的新闻工作者,通过全程参与专题策划和程序报道,我对新媒体时代守正创新做好图片报道又一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对“岁月无声、光影有痕”有了更加坚定的认识。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无论是摄影记者,还是图片编辑,只有珍惜每一个瞬间,做个有心的记录者、整理者,才能让影像在历经岁月的沉淀后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