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的佛性说
——以法藏“佛果性起论”为中心

2022-02-16 19:15尹邦志
关键词:佛性因缘无量

尹邦志

[提要]“佛性”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佛教诸宗集中讨论的主题之一。《华严经》号称“经中之王”,虽然对“佛性”一词罕有提及,但历代以“佛性”为此经宗旨者大有人在。细读经文可以发现,经中所明“佛性”之义略同于“法界”,与《涅槃经》等专论“佛性”的经典尚有差异。与吉藏等十二家讨论“正因”“中道”的佛性论不同,《华严经》从“佛果”的立场来展开,可谓独树一帜。更为特殊的是,此经不是泛泛地对“佛性”做出界定和描述,而是突出了佛性的“用”,并以此对全经通说的菩萨行给予了深刻的解释。法藏大师《华严经探玄记》对“性起”的宏福阐释,彰显了华严宗的理趣、汉传佛教的丰采。

“佛性”是汉传佛教的根本概念。自竺道生(355-434)以来,“见性成佛”就成了汉传佛教的主要修行路径。有关佛性问题的讨论绵延了几百年后,初唐时期的玄奘大师还因为佛性“当有”“现有”之惑而远赴西天取经。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法藏大师(643-712)在注释60卷《华严经》的第32品《宝王如来性起品》(以下简称《性起品》)时,高标“佛果性起”之说,在历代的佛性论中独树一帜,体现了汉传佛学的特色和境界。

一、《华严经》有没有佛性说

《性起品》可以视为一部独立、完整的经典,80卷《华严经》中的第37品《如来出现品》、单译的《如来兴显经》《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都是祂的异译本。在整部《华严经》的庞大体系中,祂有着特殊的地位:从“九会”来看,位于第七会“重会普光明殿”的最后部分;从品目来看,前一品是“普贤行品”、后一品是“离世间品”——这两品在60卷和80卷的经文中名字相同。由此可见,《性起品》有对全经通说的“普贤菩萨行”进行总结性阐释的作用。不仅如此,法藏大师在《华严经探玄记》开篇揭示“教起因缘”时还指出,整部《华严经》都是为了说“性起正法不可思议”而有的。[1](P.107下)可见,“性起”之说为我们从总体上理解《华严经》的思想提供了一条捷径,也对我们理解“佛性”有独特的启迪。

“佛性”一词,在60卷《华严经》中出现得不多,笔者通过CBETA检测,共得9笔,与几乎无处不在的“法界”相比,数量悬殊。与《涅槃经》等将其作为主题的经典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是,这一用语出现的次数少,并不说明佛性思想在经中不重要。法藏大师曾经述及,齐朝大衍法师等以四宗判教,立因缘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宗,其中,真宗“谓《华严》《涅槃》明法界真理佛性等”[1](P.111上)。可见,以“佛性”为《华严经》的主旨,是有历史传统的。60卷《华严经》也阐明了“入佛性”为菩萨修行的最终归宿:

或于一时觉菩提,或种种时觉菩提,入诸毛端不可说,入诸微细不可说,殊特胜性不可说,见诸如来不可说,一一方便不可说,随顺善入诸佛性。[2](P.589中)

“入法界”是《华严经》脍炙人口的名言。如《入法界品》中的善财童子所示范,菩萨的所有修行都在于“入法界”。此处的“佛性”可视为“法界”的同义词。“法界”具有法性、法相圆通,境、智同时,普覆一切的含义。《华严经》以“入法界”为菩萨行的总义,《涅槃经》以见佛性为菩萨行之鹄的,与此相当。可以说,“入佛性”兼通“入法界”“见佛性”之义。

法藏大师对“入佛性”的解释,可谓洞见卓然:“经名入佛性,谓入佛果法身理性。亦是佛智所证之境,故云果满足胜,谓释性也。”[1](P.365上)这里有三点值得指出:第一,以“佛果法身理性”解释“佛性”,突出了“佛果”这一视野,体现了华严宗佛性论的特色和贡献,在佛教史上应该加以标举。同时,“佛性”和“理性”的关系也很有理论意义。第二,“是佛智所证之境”,阐释了“佛性”与“法界”的同义性。第三,“谓释性也”,即以“佛性”解释“性”。可资对照的是以“法性”“自性”等释“性”。总之,60卷这句话为读者理解二者的关系指明了路径,也为我们下文展开的“性起”思想奠定了基础。

以上所述是60卷的《华严经》和法藏大师《探玄记》的解释情况。在80卷《华严经》中,“佛性”一词仅出现一次:“法性无作无变易,犹如虚空本清净;诸佛性净亦如是,本性非性离有无。”[3](P.265中)虽然这里不是专门谈“佛性”的,但是也隐含了其佛性论:首先,“佛性”是在佛的果位来谈的,与上文所引法藏的解释意思一致。其次,“佛性”是清净的,即不住自性,不可以有无言及。第三,“佛性”与“法性”——“法界”的近义词——相同。

综上,《华严经》对“佛性”虽未详说,但含义明确,法藏大师则盛言佛性,揭明其义,并举扬为全经宗旨。

二、法藏的“佛果性起”论

与一般的经论中对佛性进行界定、描述和阐释不同,《性起品》是从佛性之“用”来展开的:“如是因缘既无自性,无自性理为本起用,故名性起。”[1](P.407上)从经文的名字来解释,“性起”则是“令佛种性起用现前”①。可见,《性起品》的佛性说非常独特。

(一)经文的主旨:缘起?性起?

经中以如来性起妙德菩萨、普贤菩萨摩诃萨的问答开启了“说如来性起正法”[2](P.611中-下)的因缘,由此也可看到《性起品》的主题。但是,读完全经之后,读者却会产生疑虑:似乎说的不是“性起正法”,而是“缘起之法”。首先,看看“性起正法”的内容,此处借如来性起妙德菩萨的提问来概括:

何等如来身,清净妙音声?云何如来心,及无量境界?何等如来行,及诸佛菩提?修习何等法,速成等正觉?云何转法轮,清净妙胜法?愿为分别说!……若有见诸佛,恭敬种善根,功德藏无量,愿为分别说![2](P.612上-中)

结合经文,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10个方面:(1)总说如来不以一缘而以多缘得成正觉,以及如来之法:(2)身、(3)语、(4)智、(5)境、(6)行、(7)菩提、(8)转法轮、(9)入涅槃、(10)众生见闻恭敬供养所得利益。这十法看起来都是在说缘起法。

其次,普贤菩萨的回答:

佛子!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起正法不可思议,所以者何?非少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佛子!以十种无量无数百千阿僧祇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何等为十?一者、发无量菩提之心,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过去无数劫修诸善根正直深心。三者、无量慈悲救护众生。四者、行无量行不退大愿。五者、积无量功德心无厌足。六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教化众生。七者、出生无量方便智慧。八者、成就无量诸功德藏。九者、具足无量庄严智慧。十者、分别演说无量诸法实义。……非少因缘成,以无量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2](P.612中-下)

经中似乎解释的是“成等正觉、出兴于世”的“缘起”,联系此经的异译本《如来兴显经》《如来出现品》,“兴显”“出现”似乎说的也都是“缘起”。

经文的题目标明的是“性起”,内容反映的似乎是“缘起”,对于这样的表述,需要抉择。法藏大师经过细致的研究,明确地说,此经的主题是“性起”而不是“缘起”。

首先,他从经文的题目来做了详细的解释。“宝王”是用来比喻“性起”的:摩尼宝珠是“能出宝”,有“自在”“最胜”万物之“所依”等功德,所以称为“王”,“喻性起法亦具三义,谓出智义、最胜义、所依义”。“如来”也是说明“性起”的:《佛性论·如来藏品》中说“从自性住,来至得果,故名如来”“不改名性、显用称起,即如来之性起。又真理名如名性、显用名起名来,即如来为性起”。②

这里以“出智义”作为一例,来说明性起之义。《华严经》中有一个微尘中含藏经卷的比喻,大师解释为“喻佛性通平等智”[1](P.411下)。这是说,果位佛陀的智慧与因地众生的本觉虽无差别,但众生迷妄覆真,如尘藏经,以佛性为缘,则可以涤除妄染,破尘显智,饶益自他,这就是“性起”。

其次,法藏大师以“性起”为此经之宗趣。为辩明此义,他从华严宗常用的释经格式“十门”展开了深入的论述。为了文义的明晰,先看第(5)“定义门”,这是对“非少因缘,成等正觉”的“性起”之意的解释:

释云:有四义。一、以果海自体当不可说不可说性,机感具缘,约缘明起,起已违缘而顺自性,是故废缘,但名“性起”。二、性体不可说,若说即名起。今就缘说起,起无余起,还以性为起,故名“性起”,不名“缘起”。三、起虽揽缘,缘必无性,无性之理,显于缘处,是故就显,但名“性起”,如“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等。四、若此所起,似彼缘相,即属缘起。今明所起唯据净用,顺证真性,故属“性起”。[1](P.405中)

《涅槃经》云:“力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十二因缘”[4](P.557上)“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4](P.524中),这既说明了“佛性”有力、可以起用,也说明“性起”与“缘起”密切相关。法藏大师的这个定义中,“无性之理,显于缘处,是故就显,但名‘性起’”一句值得重视。“无性之理”可解为“诸法无自性的理”,即空。空理不是一物,也不是虚无,它在因缘上显现,称为“性起”。后面这个“性起”的“性”,固然也可以理解为“无自性”,但更恰当的理解是“佛性”。因为“无自性”没有着力阐明“力”的意蕴,“佛性”则有此义。可见“佛性”含有“空”义。法藏大师的这一表述有“性即理”之意。他认为:“佛性有二:一理性、二行性。”[1](P.314中)他的诸多著作中,总是用“理事”或“理行”这样的范畴来解释教理,应该是跟他所据的这种道理相关的。其《华严经探玄记》也大量涉及“性”“理”“行”之间的深奥关系。为避免文繁,以下仅摘其要点:(1)分相门。“性”“起”各有理、行、果三相——可以理解为三位。三位各性各起,故名性起。此经着重的是果位的“性起”,兼明前二种“性起”。(2)依持门,指“理”“行”的依持。从“行证理成”来说,凡夫虽有佛性,但没有菩萨行,是有性而无起。菩萨以理为“性”,以行成为“起”。从佛“证圆成果”的功德来说,以理行为“性”、果成为“起”。从佛的普渡众生来说,以“理行圆成”之果为“性”、赴感应机之用为“起”。(3)融摄门,从行依理起来说,行虚性实,“起唯性起也”[1](P.405中)。(4)性德门,约理本具行来说,起唯性起。其中的道理,可从《涅槃经》《如来藏经》《起信论》《宝性论》等经论中“如来藏本具恒沙性功德”“不空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第一义空名为智慧”等来理解。(6)染净门,明一切诸法皆依性立、无非性起。(7)因果门。此经着重说佛果位法为“性起正法”,菩萨行在因位,也可摄入。(8)通局门。此经所说的“性”,起的是通于三乘的一切法呢,还是只是一乘的佛果之法呢?此性广大,缘起圆教,通一切法。(9)分齐门,真性既然融遍一切,则其所起的任一法皆具一切法,如因陀罗网,无不具足。(10)建立门。依性建立以上所列身、语等十法,略收佛果业用,通一切法。

综上可见,此经所说的“性”,是指“佛性”。从“性”“理”“行”的关系来看,虽然可以有多元的表现,但也可见其中的一条逻辑线索:性缘起理——理缘起行——行缘起一切法。上文所说的“十法”,即是成就佛果之后,佛性随缘显现于身、语、智、境、行、菩提、转法轮、入涅槃、众生见闻恭敬供养所得利益。这依法藏“建立门”解释“性起”的所得。

(二)“佛果性起”说

从“理”“行”来解读《性起品》中的“佛性”,应该是符合《华严经》的旨趣的。因为,《华严经》从头到尾都在讲解普贤菩萨行,把大小乘佛法都奠立在普贤行上,“行”既然是经文的主要内容,也就规定了解读的方向。从上文可见,《华严经》中不仅有“行必依理”——否则便与外道无法区分——的要求,而且有“行从理出”之意,这为我们解读《华严经》的佛性论打开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视域:从“果用”解性。

为了说明这个视角的特殊性,不妨引用汉传佛教传统上对佛性的解释,以资对比。这个传统,就以吉藏大师在《大乘玄论》所列举的11家学说为例。第1家主张“以众生为正因佛性”,缘因为六波罗蜜。经中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可以为证。第2家“以六法为正因佛性”。六法,即五阴及假人。第3家“以心为正因佛性”,因为心识异乎木石无情之物。第4家“以冥传不朽为正因佛性”,明神识有冥传不朽之性。第5家“以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与第4家略有同异。第6家“以真神为正因佛性”。第7家“以阿梨耶识自性清净心为正因佛性”。第8家“以当果(之理)为正因佛性”。第9家“以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第10家“以真谛为正因佛性”。第11家“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吉藏认为,这11家都是盲人摸象之说,他秉承河西道朗,“以中道为佛性”。[5](P.35中-下)

11家所解为“正因佛性”、吉藏师承的是“中道佛性”,《性起品》所展现的则是佛陀在果位亲证、具有广大妙用的佛性,即“果用佛性”。12家之说,都没有阐明佛性“果用之相”,而《性起品》独擅于此。品末有一段总结性的偈语:

一切诸如来,所成就威仪,举世悉称誉,无能为譬谕。为饶益众生,令悉开解故,以无谕为谕,显现真实义。如是微密法,无量劫难闻,精进智慧者,乃闻如来藏。[2](P.631中)

法藏大师这样揭示其意义:

此显佛果性起当相难明故也。[1](P.418上)

“佛果性起”这四个字,标揭了《华严经》在佛性论上的崇高地位。法藏大师是从“圆教”来界定“佛性”的:

若小乘宗,总不辨佛性。若三乘宗,一切众生位中但有因性,如《涅槃》云:“佛性是因而非果。”若一乘宗,亦具果法,如此经文。[1](P.414中)

圆教所说的“佛性”不仅具含因法、果法,外延也比其他经典所说的更为宽广。法藏大师的解说,可谓振聋发聩:

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开觉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谓草木等。”若圆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具三世间,国土身等皆是佛身,是故局唯佛果,通遍非情。[1](P.405下-406上)

将“佛性”与“法性”“真如”相区别,以后二者的外延通于有情和无情,“佛性”则不离“觉性”,为有情所独具,这是汉传佛教界一贯的传统,延续至今。而法藏大师则一反此义,以“佛性”通遍非情,显示了其磅礴的气魄。笔者读书有限,不知道此论受到了后世多大的重视,但从青原行思禅师(617-740)开始就有所称引,可其影响。

三、不可思议的性起

(一)性起无尽

《性起品》云:“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天眼观察一切众生。观已,作如是言:‘奇哉!奇哉!云何如来具足智慧在于身中而不知见?我当教彼众生觉悟圣道,悉令永离妄想颠倒垢缚,具见如来智慧在其身内,与佛无异。’”[2](P.624上)据此经文,众生虽有佛性,但不知不见,更不得佛性之用,因此陷于无明缘起之法,轮转六道,受无尽苦。菩萨能够相应于性起正法,佛则能尽其涯际。

何谓“性起”?“约缘显性,性从缘现,故名性起。”[1](P.406下)“起”是“现起”,不是“生起”。性起和缘起还是有区别的。首先,缘起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性起则不是和合之法,而是无碍圆通。前者可名为“有法”,后者则最多可以强名为“空法”。其次,因缘和合之法,是有量有数之法,或一因多果,或多因一果,性起之法则是无尽之法,非一非多,因为性非一多。如《华严经》中说以普贤行礼敬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一时遍礼,无穷无尽。第三,最重要的,性起是缘起成立的依据,缘起是性起的显现。因、缘都是有法,性表示的是因、缘的无自性,或可名空。若因、缘都固守其自性,不变不易,则不能和合,犹如两个坚硬的石头不能结合;因、缘都无自性,则能成其因缘。

现起佛性之缘,是无量无边的。上文所述“成等正觉、出兴于世”的十种缘,只是略举,经中以成就三千大千世界的众多因缘来比喻其无尽广大。(1)有如大云雨起四风轮,性起正法起如来四种智慧风轮:正念持陀罗尼未曾忘失如来大智风轮、止观如来大智风轮、善回向如来大智风轮、出生离垢诸庄严法如来大智风轮。一切都是既无作者,亦无成者。(2)如大云降雨名曰洪澍,一切世界不能容持,性起法雨,一切声闻、缘觉不能受持。(3)譬如众生业报大云降雨无所从来、去无所至,性起法雨亦复如是。(4)大云降雨,一切众生无能知其数者,性起甘露法雨,除佛菩萨外,无有知其数者。(5)如大云雨有众多名字,性起法雨,名字无数。(6)大云雨一味之水,随其所雨而有差别;如来大悲一味法雨,随所应化,种种不同。(7)大云雨次第而成色界、欲界诸天宫殿,人及众生住处;如来先起菩萨诸行智慧,次起缘觉、声闻及余众生一切善根。(8)大水轮起种种风轮,风轮差别故,大千世界形类不同。性起正法,平等一味智慧,出生无量无边功德。(9)大地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虚空,虚空无所依,虚空虽无所依,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而得安住;大慈大悲依方便智,大方便智依于如来,如来无所依,无碍慧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10)如同大千世界饶益无量众生,性起正法以无量法门种种饶益一切众生。

此外,佛性还现起十门功德:多、广、深、妙、大、常、遍、续、等、益。这十门功德,与以上所分述的十门,相摄相入,各各相乘,性起千门因缘。每一门中,又各具无量光明、无量因缘,故称性起无尽。

(二)无作之起

那么,佛性是如何起用的呢?无尽缘起,并非如来神力所造,而是既无作法,也无作者,只是诸佛为一切群生作善知识,众生依此得大智慧。其所以缘起,有如《维摩经》中所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6](P.547下)“无作”与“造作”,是如来性起区别于众生缘起的关键。有造作是识,无造作是智。如经中所说:“清净甚深智,如来性中生,依因如来智,出生修行智。”不仅修行的智慧,一切众生平常的娱乐,从根上说都是以佛性为因的:“一切法界中,众生种种乐,方便巧智术,依最胜智起。”性起之法,并非有为法,是非起之起:“善逝无上智,出生一切智,非生非不生,皆悉无增减。”[2](P.624中)如来性起一切法,也是性空缘起。性空是一切因、缘运作的根本条件,这在经论中已经多所论证,此处从略。

无作的“性起”,又名“自然智”的现起。自然智是《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大日经》等经典中阐述的智慧,是佛的境界。自然,并非顺服于一种外在的、自足的力量,而是不被思虑所羁绊、主宰,本性自在。《般若经》中以“不可思议”描述自然智[7](P.632中)。吉藏以“无功用智”来解释自然智:“任运而知,不须作意,故称自然。”[8](P.486中)法藏大师也以“悲智无碍无功用行”[1](P.443上)来称谓“性起正法”。60卷《华严经》对自然智没有具体的解释,只是在《性起品》中解释“如来菩提”时,以自然智说明“性起”:

以无性故;无相、无尽、无生、无灭故;我、非我性故;众生、非众生性故;觉、无所觉故;法界无自性故;虚空界无自性故;如是等觉一切无性无尽智、自然智,一切如来无极大悲度脱众生。[2](P.627上)

《华严经》有另外一个名字——《不可思议解脱经》,“不可思议”既是该经的主题,也是该经般若、禅观等修持方法的特点。此经既阐释“不可思议法界”,也阐释“不可思议光明智慧”,也阐释“不可思议性起正法”。

不可思议,可解为“无念”,这也是《华严经》中一个主要的法门:

譬如大海水,泽润一切地,众生善方便,求水无不得。大海地无念:我与众生水,大海无增减,方便求悉得。[2](P.624中)

如上文所述的十缘起法——身、语、智、境、行、菩提、转法轮、入涅槃、众生见闻恭敬供养所得利益,在经文的分别阐释中,都贯穿着“无念”的法门。举例而言,经中对如来之“行”,即“等正觉行”,是这样解释的。首先,将如来行立名为“无碍行”“如如行”,接着加以描述:过去不灭,未来不至,现在不起。再以“法界”来作比喻:法界是无量、无缚的,因为法界无身,如来行也无身。又如鸟所飞过的虚空不可度量,如来行也不可量。如来还像金翅鸟王一样,安住无碍虚空,观察一切众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奋勇猛十力、止观两翅,博开生死大爱海水,随其所应出生死海,除灭一切妄想颠倒。总之,如来“周行无碍解脱虚空,分别一切法界,饶益一切众生,广作佛事,如来不作是念:‘我有去来。’”菩萨的无量无边胜行,也是无所系念。[2](P.626上-中)如来转正法轮时,也是这样:“大自在无念,我出彼众音,随其受化者,一切无不闻。”[2](P.628上)总之,“无念”体现了“不可思议”的具体内涵,也表明了“自然”的特色。故知“性起”是无念之起。

无量、无作、无念,都体现了“佛性”的圆满。

四、性起之教

(一)三系之基

《华严经》是佛成道之时最先宣说的经典,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境界高邈,意蕴深广,号称“经中之王”,大乘教理,无所不包。以后世佛法分为三系来看,中观、唯识、如来藏的教理,都囊括其中。此处略引经文,管中窥豹。

反映中观宗意趣的,如以下偈语:

常于诸法不作二,亦复不作于不二,

于二不二并皆离,知其悉是语言道。

知诸世间悉平等,莫非心语一切业,

众生幻化无有实,所有果报从兹起。

菩萨观察诸世间,身口意业悉平等,

亦令众生住平等,犹如无等大圣尊。[3](P.160中)

此中第一句,可以参照中观宗吉藏大师的“四重二谛”来解释。第一重,以“有”“无”为二,为俗谛,“空”为不二,是真谛,以明中道。第二重,以“有”“空”“俗”“真”之别为二,为俗谛,以“非空非有”之不二为真谛,以明中道。第三重,以“二”“不二”为俗谛,“非二非不二”为真谛,以明中道。第四重,以前三重为“教”,为俗谛,以亡虑绝言为“谛”,即真谛,以明中道。《华严经》文与吉藏大师的论述,若合符契。其余“平等”“幻化”等说法,也常见于中观派的论述中。

《华严经》中有一些名句,成了后世唯识宗思想根据。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3](P.102上-中)

此外,《华严经》中的“三界唯心,三世唯心”[3](P.288中)等说法也常常受到唯识宗称引。下面这段文字,则有更为丰富的唯识宗的用语:“众生惑见恒随缚,无始稠林未除翦,与志共俱心并生,常相羁系不断绝。但唯妄想非实物,不离于心无处所,禅定境排仍退转,金刚道灭方毕竟。六趣受生各差别,业田爱润无明覆,识为种子名色芽,三界无始恒相续。”[3](P.204中)这里,“但唯妄想非实物”“识为种子名色芽”都是唯识宗的重要观念。

《性起品》中表达如来藏思想的,可见于上文说明“佛果性起”时引用的文字,其它还有很多。法藏在《大乘起信论义记》中阐明了“如来藏缘起”,作为华严宗的重要思想。如来藏与《华严经》和华严宗的思想密切相关,不再赘述。

此外,佛学界有一个共识,密教思想源出于《华严经》。除了上文引用的“微密法”“微密法藏”等,经中还明确有“密教”之说:

诸佛子!次此东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喜乐,或称如来,或名莲华、或名慧火、或名知人、或名密教、或名解脱、或名自然安住、或名妙行成就、或名清净眼王、或名上勇、或名精进力,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2](P.419中)

中观、唯识、如来藏,显教、密教等等,在《华严经》中都奠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法界之上。“法界”既是一切法的总称③,也是智慧的境界、修行的基址④,也是一切修行的归宿⑤,所以《华严经》的义理被称为“法界宗”。法界甚深广大,不可以言宣,不可依智及,故有多种名号。“佛果性起正法”也被称为“微密法”“如来藏”,可见,从“教”而言,“佛性”是一切教法所起之由,由此亦可见其圆满广大。

(二)五教之基

华严宗以“法界无碍”之义来囊括《华严经》的全部内涵。法藏以“五教”来判摄一切佛法,而以华严一乘教义最为圆满:“一法是我非门、二缘生无性门、三事理混融门、四言尽理显门、五法界无碍门。”[9](P.642下)法界无碍,也是对“性起正法”的一个描述。我们也可以藉此一窥《华严经》所说佛性的圆满之义。

法藏大师所说的“五门”,体现的是华严宗一贯的判教思想,此处不作详细展开。简而言之,“法是我非门”涵盖的是小乘教法,反映这种教义的经典有“四阿含”等经、《毘昙》《成实》《俱舍》《婆沙》等论。“缘生无性门”,即华严宗通常所谓大乘初教,或名大乘始教,以“诸法缘生无自性”为基本教理,其教典有诸部《般若经》及《中论》《百论》等。“事理混融门”即大乘终教,主张空有双陈无有障碍,依据的是《胜鬘经》《诸法无行经》《涅槃经》《密严经》及《大乘起信论》《法界无差别论》等。“言尽理显门”,属于大乘顿教,主张离言、离相、离性,尊奉《楞伽经》《维摩经》《思益经》等。“法界无碍门”即华严宗赞叹的别教一乘,其教义特别之处在于:“奋兴法界、主伴绞络、逆顺无羁”,当然是出自《华严经》。

从经典来说,每一部了义的经典都具足这五门,因而诸了义经是平等的。但是,从教义来说,则前四门是不了之义,法界无碍门才是究竟之说、圆满之教。从“佛性”来说,圆教的佛性论最为完满:“若依小乘,一切众生总皆无有大菩提性,如小论说。若大乘初教,即五性差别,一分有性、一分无性,如《瑜伽》等。若依终教,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涅槃》等经、《佛性》等论。若依顿教,众生佛性一味一相,不可言有、不可说无,离言绝虑,如《诸法无行经》等说。若依圆教,众生佛性具因具果、有性有相,圆明备德,如〈性起品〉如来菩提处说。”[1](P.117下)

其中原因,首先在于圆教所对的行者德行最为丰满。《性起品》中说:“如是经典,但为乘不思议乘菩萨摩诃萨一向专心求菩提者分别解说,不为余人。何以故?此经不入一切众生之手,唯除菩萨。”[2](P.629下-630上)这部经典所述的是佛的境界,由于毗卢遮那佛不住言辞,主要由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位邻佛果的菩萨代为解说,所针对的都是修行成就极高的菩萨,凡夫、声闻、缘觉都不能受持。经中比喻说,犹如转轮圣王的七宝能行转轮王法,只有第一夫人所生的太子能够传承。如果没有具备这样德行的王子,转轮王命终之后,七宝自然散灭。同样,《性起品》所代表的《华严经》不可能落入一切众生之手,只有如来法王真子才与此经有缘。如果没有这样的佛子,此经则自然灭去。一切声闻、缘觉尚且不能听闻此经,何况受持、书写、解说!唯有大菩萨摩诃萨能够诵持、书写。由此可见此经教义之究竟、圆满。

第二,大乘有二种:一是实教,二是权教。《华严经》中说:“无量亿那由他劫修习道品善根行六波罗蜜,不闻此经,虽闻不信,此等由为假名菩萨。”“性起法”是实教,不是权教,不明法界无碍者,《华严经》不入其手。入于法界三昧者,才是真菩萨。总之,从会权归实的五教观来说,“法界无碍门”融摄了五门教法的全部精髓,是最为圆满的教法。从实而言,一切佛法都含摄于“性起正法”。

华严宗以“海印三昧”来解释《华严经》。海印三昧“即同时前后为名、顿现互融为目。犹如大海现四兵像,像类各差,顿现前后。……互入无羁。镕融绝虑。”这实际上也是不可思议法界:“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如是不思议思议不可得,深入不思议,思非思寂灭’等,广如经辨。”海印三昧真正展现了法界无碍门的殊胜:“按此义边故名法界无碍也”。[9](P.646中-下)海印三昧显示了性起正法的圆满境界。

结语

法藏大师的“佛果性起”说中,并没有蕴含佛性即佛果的意思。《涅槃经》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4](P.768中)大乘佛教一般将涅槃释为“无住涅槃”,可见佛性超越因果,不住因位,不住道位,不住果位,局限于其中任何一位来解释涅槃,都是不合经旨的。反过来,从因位、道位、果位来解释佛性,都可以视为一种方便。

法藏的“佛果性起”说,从性理圆通、理行互证、理教圆融的角度对佛性所作的深刻阐发,有其理论上的优越性,在佛教史上独占一席之地。这个角度更有利于说明佛性的圆满、真实,更有利于说明佛性之用。从理性融通来说,此佛性不可像许多经典中的教义一样说为“空”,亦不可说为“不空”,因为“空”“不空”不可说为“二”,亦不可说为“不二”,如上文中道的四重意义所明。从理行互证来说,佛性能够现起无量之缘,说明其“有力”,此力能够透彻一切诸法之“性空”,亦能圆成一切功德之“不空”,起大悲度化众生。经中着重说“性起十法”,以阐明其果用之相,可谓别具一格。从理教圆融来说,佛性力用无限,入一切法,随流成味,不是法,不是法性,不碍一切是一,不碍一是一切,故不可言其“是”,不可言其“不是”,不可以性相拘束,不可以宗派分别,圆教的“不可思议性”更加醒豁。

注释:

①(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16〈32 宝王如来性起品〉: CBETA 2022.Q3,T35,no. 1733,p .416b.张文良老师告诉笔者,《华严经》的“佛性”有“佛种性”之意,和《宝性论》有联系,但在法藏的著作中很少见到类似的表述,不知道是否在回避。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希望早日看到张老师的成果发表出来。

②(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16〈32 宝王如来性起品〉: CBETA 2022.Q3,T35,no. 1733,p. 405a。法藏大师这样来解释微言大义,是有他的根据的。不过,他说经题中每一个词都是“性起”之义,是强调其同。我们也可以略微跳出这一说法,观察一下“如来”和“性起”之间的主谓关系,下文会有所涉及。

③《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云:“十方三界诸宫殿,最胜悉现于彼坐,一一佛所无量众,导师处中为说法。法海无量无有边,众方便门悉入中,分别一切诸法界,最胜示现无穷尽。” (CBETA 2022.Q3,T09,no. 278,p. 403c,(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众方便门悉入” 一切法归于法界;“分别一切诸法界”说明佛所说教法即可以“法界”名之。

④《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云:“普贤菩萨诸地愿,安谛善住能顺行,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人乃知佛境界。” (CBETA 2022.Q3,T09,no. 278,p. 409b-c,(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云:“佛示一切,诸菩萨行,说诸方便,不可思议。令诸佛子,入净法界,离垢净眼,住深法性。”( CBETA 2022.Q3,T09,no. 278,p. 404a,(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猜你喜欢
佛性因缘无量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刘少白
“佛性”的兔子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无量寿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
佛性青年不拂性
敦煌因缘与佛教戏剧关系述考
论书绝句·评谢无量(1884—1964)
炳灵寺第70 窟无量寿经变辨识